【古法造纸】
瑶族的古法造纸一般分为两种,“卢最”和“干最”,前者颜色较白,适合用于书写契约,家谱,绘制神像等,而后者颜色较黄,适合作为祭祀活动中的纸钱烧给故人。
瑶家人一般都不用外面买来的宣纸、钱纸。虽然现在学生写字的本子都不用他们自己做的了,但在节日或者像“还愿”这样的大活动中,他们都用瑶家纸,这样才干净纯洁,表示对祖先的敬畏
制作“卢最”首先要用当地的一种构皮麻树的树皮,将它从树上剥下后煮上一天一夜,再在河边泡上一天一夜,就成了一桶黄黄绿绿的糊糊,然后再加上当地一种树叶“嘴就亮”,是一种“芙蓉花树”的树叶,再继续搅拌一小时左右,这桶糊糊就很粘稠了。
而祭祀用的“干最”的制作方法大同小异,只是原材料主要为稻草
【油茶】
把糯米用油炸香,然后用茶叶煮一锅茶汤,然后泡在一起就是油茶,味道有点油炸的香味,有点茶叶味,里面加了花生与盐,因此还有点花生香味与咸味,通常是做为瑶族人的早餐食用。
【客人遵守的风俗】
在瑶族家里做客没有太多其它的禁忌,除了不能对他们的信仰不敬以外,另外有一条要注意,如果有夫妻或情侣一起,无论是否结婚,在瑶族人家里做客,不能同房,这是禁忌,一般他们会让客人分开睡。
【关于民约】
民约相当于少数民族自己的法律,在新中国成立前,民约就是他们的法律,民约相对来说条款不多,但是非常严格,特别是针对偷盗
在瑶族基本可以做到夜不闭户,路不拾遗的地步,因为在瑶族的民约中(民族法律)规定,除了遵守国家法律,民约对偷盗的惩罚相当严重,解放前偷盗的处罚是直接活埋。解放后改为处罚三个120,即罚120斤酒,120斤米,120斤肉,因此瑶民家中房门基本都没有锁
第3天我起得很早,不到七点钟就起床了,刚出门就看见大叔回来,打招呼一问才知道原来他已经在外在割了一担牛吃的草回来了,汗颜啊,老婆说一晚上都没有睡好,半夜开始鸡叫,吵得很早就醒了。
早餐阿姨帮我们准备了当天的特色早餐:“油茶”,就是把糯米用油炸香,然后用茶叶煮一锅茶汤,然后泡在一起就是油茶,味道有点油炸的香味,有点茶叶味,里面加了花生与盐,因此还有点花生香味与咸味
吃过早餐后,我们准备去造纸的地方学习他们的古法造纸术,这里的人们起得很早,很多人都是早起出去做点活以后再回来吃早餐,然后进入他们一天忙碌的生活
制作“卢最”首先要用当地的一种构皮麻树的树皮,将它从树上剥下后煮上一天一夜,再在河边泡上一天一夜,就成了一桶黄黄绿绿的糊糊,然后再加上当地一种树叶“嘴就亮”,是一种“芙蓉花树”的树叶,再继续搅拌一小时左右,这桶糊糊就很粘稠了。
而祭祀用的“干最”的制作方法大同小异,只是原材料主要为稻草。
这是瑶民经过几天的准备后的造纸原料,看起来是黄色的糊糊,按同行伙伴的说法是,有点像农村喂猪的猪食
原浆是不能直接使用的,需要使用水稀释后才能正常使用
一勺原浆,半桶水,再用一根竹棍不停的搅拌,直到搅匀为止,整个过程大概要8-10分钟
调配好后,将稀释后的木浆均匀的洒在一块纱布上
洒的均匀程度决定纸的品质,这里也是最需要技术的工序
通常使用这种方法造纸,除去原浆的准备时间,一个人一天只能造出一张纸,效率非常低下
但使用这种方法造的纸,可防虫咬,不受潮的情况下,可保持几百年不坏
在中间等待、休息的过程中,我们请瑶族的村民们唱他们当地的瑶歌
她们一连唱了4首,我们给予了热烈的掌声
因为时间关系,我们要准备启程去下一个目的地了,而这个淳朴的小村寨,却给我留下了非常深的印像,不为别的,只为了它的那一份淳朴的宁静
再见了,高华,再见了,淳朴的瑶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