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影之后在老董家大门口的左侧上山本西北的方向一斗水村,终点是下西沟村农家院住宿。

一斗水村位于世界地质公园、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国家首批5A级旅游景区-云台山茱萸峰景点向北五公里的太行深山区,以后会有可能规划为云台山景区,是河南省与山西省以及辉县,修武,陵川三个县的交界处,海拔1100余米,四面环山,一个风景秀丽的地方。

历史上由于一斗水地理位置特殊,一斗水村在很早的时候就是兵家必争之地和重要的商业通道。当地人所称呼为的清口古道至今仍蜿蜒盘旋在山间。通过这条小道,古代的商旅们把南方及中原地区的茶叶、瓷器、丝绸等商品驮运到山西及关外。在这条小道的旁边,有一口清泉,只有二尺见方,深也是二尺有余,一次只能取水一桶,但随取随涌,取之不尽。商旅们路经此地,往往喜欢停留在此,汲饮泉水休息。久而久之,这里有了客栈,也形成了村落,因为这口清泉 ,人们叫这个地方为“一斗水”。

我们一群人踏着露水,追赶着云彩,来到一斗水,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那些古老的石头房子。石头房是这村子的一景,村村户户盖的都是石头房子,其中现存明清时期的石头房有数十间,全部由石头精雕细琢而成,其门窗、椽檐、阶石、栏杆等,无不造型精巧,匠心独具。李家大院和贾家大院是保存得最完整的民居。李家大院建于1845年,贾家大院建于1850,建筑面积都为三百多平方米,均历经了百余年的风雨沧桑。

但是,也正是由于一斗水村的特殊地理位置,当外面的世界发展得如火如荼时,这里却成了交通闭塞,贫穷落后的小山村。过去,村民们和外界联系都要像猴子一样手脚并用,小心地攀爬山路。山路上有一块巨石,村民叫它为“阎王的鼻子”。因为每次路过这个“阎王的鼻子”,如果稍有闪失就会掉进一眼望不到底的深渊。大约到了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村民们在村支部书记郭麦旺的带领下开始了修公路的巨大工程。一斗水村周边群山耸立,并不具备按传统方式沿山腰修建半山路的条件,郭麦旺就带领村民修建盘山洞。在前后的20年中,郭麦旺和村民们打通了19条山洞,修成了总长度达4831米的隧道公路……这一连串如龙盘蛇绕,也如彩虹般的公路隧洞,如今早已经成为云台山国家级风景区的重要景点——“叠彩洞”。

尽管交通开始越来越便利,但由于身处太行深处,这里仍然脱俗于世外,不被世外的喧嚣所骚扰,这里凉得不用空调也不用电扇晚上还得盖条被子。而且这种凉,是自然的凉,是沁人心脾的凉。因此连睡眠在这里也会变得香甜而沉。

进入静静的村子,静静的山谷,静静的心,大黄狗静静的躺在一斗水的牌子下,一切都笼罩在晨曦与薄雾中,于是你会觉得山外的那个世界早仿佛早已经不存在了。

过了一斗水一路沿着防火道直行道一个下山的地方,可以看见左侧的垭口,是今日之下山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