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到就到窜到镇子的小巷中,沿着古镇蜿蜒的巷子,你可以去探访古镇内的老屋,老街和古老的宗祠,慢慢溜达像当地人一样感受和顺的悠闲。

和顺古镇位于云南省腾冲县城西南4公里处,古名阳温暾,因境内有一条小河绕村而过,更名“河顺”,后取“士和民顺”之意,雅化为和顺乡,现有人口6千余人。居民以内地迁来的汉民族为主,全镇住宅从东到西、环山而建,渐次递升,绵延两三公里。一座座古刹、祠堂、明清古建疏疏落落围绕着这块小坝子。有“华侨之乡”、“书香名里”的美名。乡前一马平川,清溪绕村,垂柳拂岸,夏荷映日,金桂飘香,让人留连忘返,民国代总理李根源有诗赞和顺:“绝胜小苏杭”。是国内第一魅力名镇和顺古镇被评为中国十大魅力名镇之首,源于和顺厚重的历史和文化。

我们是直接走到古镇的大门再往里面走,沿着油光发亮的青石板路从入口进入,穿过一片稻田,跨过青石拱桥就到了古镇的外围。古镇依山而建,临水而居,错落有致,民居环山而建。小巷都是由青石板铺就,纵横交错,犹如小镇的血脉。一条小河绕过古镇,在这里迂徊成一个天然的湖塘,塘水清澈见底。偶尔见着几位村妇在洗衣亭中捣衣洗菜,孩子划着竹排在湖塘上游玩,几只白鹅悠然地游弋在水中……。古镇里的牌坊,似乎很威严,似乎又寂寥,在静默中带着历史沉淀的沧桑。

从大门走进之后经过好几个牌坊之后就到了古镇里

走进和顺仿佛来到了江南水乡,一泓碧水绕村而过,民国代总理李根源有诗赞和顺:“绝胜小苏杭”。今天的和顺生活依然恬静,仍未沾染现代气息。和顺古镇内依然保有传统的文化和建筑,明清时期的祠堂、牌坊、古镇等遍布古镇,整个古镇也保持着明清时的建筑风格未曾改变,宛若传说中的世外桃源。

古镇外很多牌坊,每个牌坊都有一个典故

进到镇里的第一站就是和顺图书馆

和顺图书馆为中国最大的乡村图书馆之一。前身是清末和顺同盟会员寸馥清组织的“咸新社”和1924年成立的“阅书报社”,后经海外华侨和乡人捐资赠书,于1928年扩建为图书馆,1938年新馆舍落成,各地知名人士纷纷题词祝贺。著名数学家熊庆来题词“民智源泉”,张天放题词“在中国乡村文化界堪称第一”。迄今有藏书7万多册,古籍、珍本1万多册,内有胡适、熊庆来、廖承志、李石曾等诸多文化大家的题字。

可以看到墙,墙上面就是古镇了

古镇内闲逛的风景

在这里,无论白天、夜晚

没有像丽江古城那样灯红酒绿,有的是石板路和温暖的茶香

在这里时间似乎也变得非常的缓慢

没有叫卖的声音、也没有非洲鼓、音乐声

跟没有嘈杂人声

走路都变得慢悠悠的

古镇里的每条石板路都一样

这边商铺比较少,会集中在某一、二条街道

在往里面走就是居民区了,这边就更安静了

遇上赶集日

11点半我们出发去银杏村,途径国殇墓园。

在云南腾冲的来凤山下,在气势雄浑的叠水河边,长眠着抗日远征军的八千英灵。这,就是建于祖国西南“极边第一城”腾冲的国殇墓园。 腾冲国殇墓园始建于1945年1月,占地80余亩,是腾冲人民为纪念中国远征军第二十集团军攻克腾冲阵亡将士而建立的陵园,也是 全国建立最早、规模宏大的抗日烈士陵园。

腾冲国殇墓园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在中国远征军收复滇西、策应密支那抗日作战取得胜利之后,为纪念攻克腾冲的第二十集团军阵亡将士而修建的烈士陵园。

楹联家陈志岁先生《腾冲国殇墓园》联:“狠扫倭儿不顾身,模糊多少血躯,百代追思惨烈/长教国士须勤志,镇定完全心气,千秋鉴记撄攘。”

国殇分为滇西抗战纪念馆跟墓园

滇西抗战纪念馆里面有十多个展馆,上下两层,进去看了展览品跟文字记载之后觉得很沉重。

岁月沧桑,逝者如斯。半个多世纪过去了,中国社会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然而,岁月并没有抹去侵略者的罪孽,更不能忘记抗日军民勇赴国难、视死如归的悲壮!今天,当我们打开历史的尘封,记录下腾冲国殇墓园的一个个镜头,并把它们清晰地展现在世人面前。它是历史的见证,是对后世子孙最好的、最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国殇墓园在腾冲县城西南1千米的叠水河畔小团坡下,建有中国远征军二十集团军腾冲收复战阵亡将士的纪念陵园,辛亥革命元老、爱国人士李根源先生取楚辞"国殇"之篇名,题为国殇墓园。

国殇墓园就不放图片了。

中饭在路上随便吃了些小炒我们就去银杏村了。当北方早已入冬时节,江东银杏村的杏叶正泛着金光,沐浴在灿烂的阳光下,在蓝天白云下我们进入了这个美丽的村庄。

村子外有一个很大的停车场,还未到停车场的时候有个买票的房子,买好票进入停车场的时候有好几拨保安查票,这样就不会造成车辆拥堵,我们跟保安说是住在村子里面的,直接就把车开到村里,村子里面也有停车的地方,就不用停外面了。

今年的银杏叶黄的要晚一些,大约晚15天左右,整个村子只有几棵树是黄的,其他都是绿中带黄。

银杏村位于腾冲县北部固东镇,从腾冲到江东银杏村不用1小时。这里有3000多株银杏点缀在农家小院的内外,已成为腾冲秋末最受欢迎的目的地。

按照往常的银杏最佳观赏期为11月中旬-12月初,11月初开始逐渐变黄,12月便是满目满地“黄金”。这里的农家乐家家户户都种了银杏树,每个院子都可以进去参观,即使只是拍照,主人家也习以为常。

在银杏广场总有三三两两的青年在唱歌

大家都会停下来听上那么几句

回到我们的城市在地铁通道、路边也有唱歌的

仿佛在这里听到的声音真的不一样

一棵树上都会有那么一支是变黄的

有些可惜,要是我们再晚些来,就能看到整个村子的银杏树都是金灿灿的

这棵是百年老树

绿色的还是大部分

这边住宿都是这种农家乐,卫生还是挺干净的

院子里都有一棵以上的银杏树

院子里摆着几套桌椅,在这边一般都是住哪里就在哪里吃饭的

村子除了银杏广场跟陈家寨银杏树比较密集,其他每家基本上都是一棵银杏树,也相对比较安静一些。

江东村银杏除具有古老和天然连片等特色外,还有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村在林中,林在村中”,相互依托,浑然天成。银杏村的古银杏树,隐于群山环抱,现于农庄炊烟之间,它们的古老让这个小村庄更加显得古朴和深邃。

景色还是很迷人的

银杏被称为活化石,是国家一级保护植物。银杏浑身都是宝,银杏叶可以提取酮;银杏果含有胺基酸等大量微量元素,可用来炖汤,但是据说吃多了会中毒哦,但是到了银杏村怎能不吃银杏果呢。今天到银杏村才知道停电,变压器出了些问题,估计是村子小人多,电力负荷不来,我们以为很快就抢修过来,没想到到晚餐时候也没有来电,今晚我们享用5人烛光晚餐。

吃的是客栈老板家里自己养的土鸡,做成黄焖鸡,由于停电整个客栈的人都到院子聊天、喝茶、嗑瓜子,和谐的日子......

今晚的晚餐就特别了,是“烛光晚餐”

就是停电!蜡烛光!

白天村子里的变压器坏了,停一天的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