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插曲是在携程买成了前一日的大巴票,只得重买一次,选择了人民广场候车。大巴行驶了三个小时,期间睡了两觉,一直到午后1点才抵达乌镇,又晒又饿。

之前在墨意淌和那年晚村间无法取舍,后来索性都预定了,母亲和表姐住墨意淌,我和先生住那年晚村,两家民宿各有千秋,不过我更偏爱那年晚村一点,主要原因是离店有大礼包相送吧。

虽然早些年去过了周庄、同里和西塘,但对乌镇的向往依然强烈,毕竟奶茶的来过便不曾离开只属于乌镇。

写于2011年4月

去年冬天温习了电视剧似水年华,此后便一直心心念念,可惜去了才知,乌镇早已不是似水年华里的乌镇了,就向文和英,一个已变成了黄小厨满身烟火气了。

近几年乌镇在陈向宏的打造下持续走红,2014年成为世界互联网大会永久会址后更是披上了华丽的外衣,景区内无不体现着互联网的便利,连点餐都是手机下单买单,不禁感叹着一个新时代的到来。

进景区排队乘船,因乘船错过了白日里的乌镇大剧院和木心美术馆,略感遗憾。西栅占地4.92平方公里,河道9000多米,古桥72座,河道密度和石桥数均为中国古镇之最。有明清建筑25万平方米,西栅老街长1.8公里,两岸临河水阁绵延1.8公里。北部是五万多平方米的天然湿地。

工作日的乌镇游客依然是比肩接踵,四人走在老街,表姐不停地买小食,母亲买了双布鞋,先生不停地在拍照,我写了张明信片寄给自己,只是,一个多月过去了还没收到,也许就像行前对似水年华的向往一样吧,丢在了不知的某年某月里。

出了乌镇邮局,右拐,撇开了人群置身一片空旷,一棵泡桐在夕阳的余晖里正开的轰轰烈烈,想起6岁那年爷爷曾手植了一棵泡桐告诉我小树长,我也长。一晃两纪过去了,那棵泡桐前几年说是影响房基被刨去了,此刻看着花开满树,微风和熙,余晖尚暖,空气里弥漫着泡桐的清香,有种久违的归宿感。

遇到了刚才见到的几位摄影爱好者,在夕阳里在泡桐树下旋转的照片就这样定格在了最美的时光里。

西栅景区并不算大,走着走着已到了乌村的入口,远远眺望了乌镇国际互联网会展中心一眼,便折返了。

夕阳的余晖渐渐隐没在点点灯火里,坐在摇橹船里,岸上的嘈杂隐没在了夜的风声和船桨划过的水声里。

摇橹船大约30分钟又回到了景区入口,四人决定继续逛逛入夜的乌镇,便又折返了回去。晚饭后商铺大多打样了,退去了纷扰的乌镇变得真实了起来,打开手机里的音乐,似水年华的故事似乎变得有迹可循,此时有点后悔没把住宿订在景区里,就这么与乌镇的宁静擦肩而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