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月山集云峰下仰山栖隐寺,兴建历史可以追朔到唐会昌五年(公元845年),原寺匾额“栖隐寺”三字为唐宣宗亲笔题赐。
其后仰山栖隐寺经颠沛流离,也曾数度易名。宋太宗赵炅太平兴国年间,栖隐寺奉敕改名为“太平兴国寺”。元朝,元仁宗亲题“大仰山太平兴国寺”匾额一块,命大臣程钜夫撰写《大仰山重建太平兴国寺记》,由大书法家赵孟頫书丹,勒石立碑于寺前。明清时代,太平兴国寺逐渐衰落。道光十一年(公元1831),太平兴国寺在又一度毁于火灾后,最后一次重建,并改额为“兴国古寺”。
灵山访悠,古寺清奇,究其脉络,仍是最初的“栖隐寺”。寺院的整体风格为明清建筑样式,室外全是花岗岩石板,室内地面全是金砖铺地,加上青瓦黄墙,与四周幽静竹林环抱的自然山水融为一体。
精心的布局使得寺院空间开阔宏大,高低自由错落,建筑有横有竖,屋檐有高有低,廊墙有进有退,院落有分有合,界面有实有虚,空间体量大小合宜,通过廊庑的联结,组成了宁静、亲切的闭合空间,加上钟鼓安置得体,香炉点缀有致。
意向构成极为丰富,节奏感大然而生。建筑组群的内部和庭院空间钟叠山灵,莳木栽花引进自然景色,而整个寺院都融化在大自然的山泉丘壑之间,成为特定风光的重要组成,加上风声雨声、钟声鼓声、日影月影还有朗喨的诵经声和袅袅的香火,使得建筑美、自然美、人文美融为一体,渗透着山水诗、山水画、山水散文的意趣。
来自游记四天三夜,带你玩转宜春明月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