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同里古镇探水乡

苏州,除了有市内那些著名景点外,周边还有许多水乡古镇,游览这些古镇,也可以一步加深对江南水乡历史文化及风土人情的了解。附近保存完好且比较热门的江南古镇有周庄、同里等。这些古镇的历史建筑、人文气息都大同小异,选择游览一个即可。比较后觉得,周庄名气大,但游人多,商业气息浓厚,同里则更加质朴原生态,相对来说游人也许会少些,因此决定选择去同里古镇。因要去周边游,所以提前一天从网上订了辆轿车,打算驾车去同里古镇,然后前往太湖周边驰骋。

第二天一早,在提车点办好手续驱车前往同里古镇,根据导航上午快9点来到同里古镇。古镇依河而建,并被河流包围,镇内水网纵横,建有风格迥异的桥梁40多座,保存完好的明、清及民国时期的宅院、学堂等30多座,现如今已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从景区南门进入,因来的早此时有人还不是很多,首先来到一条明清时期建设沿用至今的古商业街(但也可看出有些建筑是现代仿建的),街两旁都是商铺,继续前行后就到镇中心广场(感觉规模比现在农村的乡镇还是小得多),一个比较小的经过修缮的古戏台,从这个广场向四周有许多纵横交错的街道,犹如迷宫,街道内的建筑物基本都是原始风格灰瓦白墙的老住宅,镇内有许多民居已修旧如旧地改造为各式民宿、餐馆、商铺,退思园、嘉荫堂、崇本堂等名人府邸则改为参观景点,但也有不少老房屋仍在居住使用。镇内河流纵横交错,许多游人乘坐游船在河上来往穿梭,流连于阡陌交错的河道水汊,曲折雅致的小弄院落,形态不一的石桥河埠,水乡景致尽收游人眼底。景区要仔细游览,最好居住在古镇里1-2天,可以如细嚼慢咽般的品味这江南水乡古镇的风土人情。因时间有限,也只好在古镇里走马观花的转了一圈,但主要景点也都游览了,到下午14点左右驱车离开古镇前往太湖。

同里古镇景区南入口

镇内明清古商业街及中心广场上的古戏台

镇内沿河街巷

古镇河网纵横,河岸边停靠着许多拉客的游船,因来的比较早船大都还没拉到游客

镇内河道与两边的街景

一座小石桥横跨镇内河流,河两岸树木参天

船上的当地居民在为游客展示鸬鹚(鱼鹰)表演

穿梭在小河上的游船

镇内崇本堂里的旧式婚俗展示

镇内老建筑内的房屋格局

一处私宅的门脸

镇内老宅退思园的白墙灰瓦

耕乐堂内的江南园林

珍珠塔景园内的江南园林

镇内老街狭窄的街道

镇内丽则女学(女子学校)的围墙

丽则女学的老式教学楼

2、太湖边飞驰

太湖游览计划就没打算进入某个景点参观,只想在太湖边驱车驰骋,欣赏太湖的天然的原生态之美,享受大自然的赋予江南这鱼米之乡的湖水、湿地、绿树与阳光。从古镇到太湖边不是很远,开车也就40-50分钟就来到了太湖边。现在环湖生态保护,湖中禁捕、禁养、禁止开垦、开发,生态恢复的不错,周边湿地绿草、树木成荫,沿湖还修建了环湖大道,路况很好,沿途还有许多当地居民开设了许多餐饮、住宿的农家乐,交通也很方便,就是想游玩,沿湖停车比较困难(路边不能随意停车,呵呵)。环湖路上欣赏着美景飞驰了一段后,好不容易在一处开放的湖边湿地休闲区停好车,来到了太湖边,湖边围起了铁篱笆,游人只能站在湖边离湖水10-20多米的公路旁,眼望烟波浩渺的湖水,层层细浪拍打着岸边,远处隐约可见星星点点的小船,我们呼吸着湖边湿润清新的空气,迎着吹来的阵阵微风,令人心情舒畅,心旷神怡,此时耳边仿佛又响起了那优雅委婉,而又熟悉的江南民歌,“太湖美呀,太湖美,太湖美呀太湖美,美就美在太湖水,水上有白帆哪,啊水下有红菱哪,啊水边芦苇青,水底鱼虾肥......”。

太湖岸边围起了护栏,护栏与湖水之间有10-20米的湿地,长满了绿油油青草

紧邻太湖边的环湖大道

3、吴侬软语的评弹

苏州评弹、刺绣、园林被称为苏州三绝。太湖飞驰结束后,傍晚正在路边行走,寻找就餐地点时,隐约传来吴侬软语的演唱之声,寻着飘然入耳的声音望去,一家酒店的门前灯红酒绿,宾客盈门,从橱窗里看到一位身着旗袍淑女淡装的评弹艺人端坐于台上,怀抱琵琶,指尖弹拨,赶紧进前几步来到酒店后坐定,点菜就餐细听欣赏,委婉的唱腔吸引了不少食客与听众,尽管我等来自北方,对着吴侬软语的唱腔似懂非懂,但演唱艺人轻清柔缓的唱腔,抑扬顿挫,弦琶琮铮,娓娓动听,把江南水乡水的清韵,渗入到弹词丝弦音韵的骨髓里,真是令人赏心悦目,台下就餐的听众,不时为精彩的演唱报以赞许的掌声。

评弹艺人端坐于台上,怀抱琵琶,指尖弹拨,吴侬软语的唱腔在夜空中回响飘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