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苏州(古称姑苏),一座历史悠久富饶的江南名城,古时就有“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的美誉,近代又有“东方威尼斯”之称。一提水乡苏州,使我联想到,江南水乡的清晨,天空中漂浮着淡淡的浮云,清浅的晨雾笼罩着一叶扁舟,漂浮摇荡于白墙青瓦旁的小河之中,小桥流水、亭台楼榭......,一幕幕,一幅幅迷人画卷从脑海中缓慢的飘过,从街边姑苏人家中传出的吴侬软语,温婉回荡在清晨的空中,这就是传说中水乡古城苏州,在脑海中的印象。
正值阳春三月,春风又绿江南岸。趁着明媚的春光,找一周末闲暇空余,来趟江南水乡的姑苏之旅,饱览水乡古城今夕风貌与变迁,聆听苏州评弹吴侬软语的娓娓唱腔,感受江南吴越文化的历史悠长。
定好四月中一个周末青岛至苏州的高铁往返票及宾馆住宿,往返四天。去程是上午8零几分开车,中午接近13点到,当天下午也有半天及晚上可以游览。出发前做了些功课,根据网上的攻略及苏州城市地图,制订了一个大致的旅行及游览路线,确定了要游览拙政园、虎丘、同理古镇等著名景点,前往著名唐诗“枫桥夜泊”的寒山寺,亲耳聆听“噹——,噹——”敲响的寺院钟声,感受苏州评弹这姑苏城古老说唱艺术的魅力。住宿地点上,特意选在老城区(姑苏区)的一家宾馆,距离拙政园、狮子园及平江路历史文化街区较近,徒步几分钟即可到达,交通也方便,一切准备就绪。
一早坐上去往苏州的高铁列车,列车飞驰,车窗外,城市山村、河流山川、绿油油的农田......,仿佛是一幅幅风景画在人们的视野里飞速闪过。大约中午13点左右到达苏州站,来到达宾馆稍事休息,就徒步前往拙政园参观,开始了这趟姑苏之旅参观的第一站。
列车车窗外绿油油的农田
苏州火车站造型别致,高大上
1、游览江南名园拙政园
苏州著名的拙政园,是我国江南园林的代表作品,也是苏州最大的古典私家园林,与北京颐和园、承德避暑山庄、苏州留园一起被誉为中国四大名园。它始建于明朝,是由明正德年间官场失意而还乡的御史王献臣出资修建,根据“江南才子”文征明的画作设计建造,分为东、中、西三部分,东花园开阔疏朗,中花园是全园精华所在,西花园建筑精美,各具特色。园林占地78亩,山水萦绕,厅榭精美,花木繁茂,具有浓郁的江南水乡特色。
来到拙政园景区外是一处步行街,紧邻拙政园还有著名的苏州博物馆(建筑物是由国际著名建筑设计大师贝聿铭设计的),太平天国忠王李秀成的王府,还有几个丝绸、植物等免费博物馆,著名的狮子林景区也在附近不远,沿街还有不少旅游品商铺,人来人往,热闹非凡。购票进到拙政园,园内花树茂密,假山、小桥流水、亭台楼阁环绕整个园林,设计精巧。参观的人非常多,拥挤不堪,想要照张理想的照片很不容易。对于我等参观过北京、承德等皇家园林的人来说,这类设计风格的园林游览过许多,因此也就觉得并没有太多新鲜之处,反倒是对园子的演变历史及发展变迁更感兴趣。如果走马观花的话,1个半小时左右就可参观完。但话又说回来了,除了皇家园林外,拙政园确是座设计精巧,不可多得的私家园林,这可是5A级景点,来到苏州必去的打卡地呀!
拙政园前,街边的一条小河
拙政园正门
拙政园内花团锦簇
园内植物茂密
园内亭台楼阁
园内小桥流水,游人穿梭
2、漫步平江路
从拙政园游览出来已是17点多了,此时苏州博物馆、狮子园等景区都已关门,无奈只好返回宾馆附近,在一家号称做苏州味道菜肴的酒家,品尝“苏州三白”(白鱼、银鱼、白虾),要了一份银鱼羹,一份笋炒白虾、一份凉拌豆干马头兰(江南地方的野菜),一顿正宗苏式美味,花费120多,还行不是很贵。
饭后沿街徒步来到平江路历史文化街。平江路是苏州的一条沿河历史老街,河名为平江河。平江路历史街区是苏州古城迄今为止保存最为完整的一个区域,堪称古城缩影。目前的平江路基本延续了唐宋以来的城巷格局,整个街区的房屋建筑,保持了江南老民居历史原貌,至今许多住宅仍有原住民在生活使用。街区面积很大,岔路、小街巷众多,仔细游览需要几个小时,除了有热闹的商业街外,街区内还有许多小型博物馆、园林(耦园)及洪钧、钱伯煊等历史名人的故居可供游人参观游览。来到平江路已到掌灯时分,进入街区的路仍是条青石板铺的沿河街巷,一边临河,河道上建有许多跨越河两岸的小石桥,从斑驳陈旧的外观看,有些桥已有百年以上的历史。街的另一边全是原来白墙青瓦的民房,现已基本都改为茶馆、饭店、民宿及各式商铺,沿街、河安装的各色彩灯齐放,将街与河照射的五光十色,河中有许多满载游客的乌篷船摇荡着来回穿梭。街上游人如织,热闹喧嚣,大小店铺内张灯结彩,店小二们卖力的吆喝招揽着顾客,好一派热闹繁忙的景象,路过街边茶馆苏州评弹带有吴侬软语的说唱之声飘然入耳,完全置身于江南水乡的市井之中。
沿路漫步到一处河流及街巷的岔路口,岔路拐向一条僻静的小街,就来到了姑苏老城“外城河”边的沿河公园,此处游人很少,大部分都是当地居民在此锻炼、遛弯儿,外城河河面宽阔与街区内的小河相通,偶尔有些大型游船载客在河面上夜游,河边仍有一段保留至今的古城墙及城门楼“相门”,城墙及门楼已经过翻新修缮,城内建有一处苏州古城墙博物馆,只可惜太晚所有展馆都已关门,至此只好无可奈何地返回住所结束了第一天的旅程。
平江路旁的平江河,河两岸的民居都保留了原始风貌,岸边都安装了五颜六色的彩灯,五光十色
沿河两岸古色典雅的的商铺招揽这沿途游览的顾客
加载更多
1、虎丘觅“虎”
千百年前,宋代大诗人苏东坡曾说过:“到苏州不游虎丘,乃憾事也!”,足见虎丘在苏州所有景点中的地位。他老人家到苏州的憾事,到我们这儿绝不应重演!所以虎丘是此次姑苏行的必游之地。为了错开游人高峰时间段,第二天一早,8点多就来到了苏州著名的虎丘景区。
虎丘位于苏州古城西北3.5公里的郊外,“虎丘”一名已有近2500年,据记载公元前496年吴王病死葬于此山,入穴三日后有白虎蹲踞墓上,故名虎丘山。如今园名胜古迹众多。有著名的斜塔云岩寺塔(也称虎丘塔)为国家级文物。剑池,在一处崖壁下有一窄如长剑的水池,传说吴王阖闾墓可能建在这里,相传当时曾以鱼肠剑和其他宝剑为吴王殉葬,故名剑池。剑池边,千人石北岩壁上,镌刻着四个大字:“虎丘剑池”,据说这四字出自唐代大书法家颜真卿的手笔。山上还有一石井,传为唐代陆羽所挖(我国第一部茶书《茶经》的作者),称为“陆羽井”,此外还有真娘墓、断梁殿等等......,每处景物都有着悠久的历史传说或文化背景。千百年来,虎丘山依托着秀美的景色,悠久的历史文化景观,享有着“吴中第一名胜”的美誉。
因为来的早,景区内外来游客很少,只有部分在此晨练当地居民,整个景区几乎都是被花卉草木、高大的树木、粗壮挺拔的翠竹环抱,其中不乏很有年代感的古树,此时景区内的空气清新,鸟语花香,也没有众多游人的拥挤与嘈杂,可以不受干扰的拍照留影,细细观赏每件文物及展品,也可饱览虎丘山周边的美景与风光,使参观游览的心情愉悦舒畅,虎是没有寻觅到,但景是看了不少,呵呵。当主要景点参观完开始下山返回时,旅游团等大队的游人开始陆续抵达,“中国式的旅游模式”(自己定义的)开启了!呵呵,我们不凑热闹了,赶紧撤!向着下一个目标寒山寺,听钟声去喽!出发......!
景区外的虎丘山门牌坊刻有“吴中第一山”,从牌楼中依稀可见虎丘斜塔的身影屹立于虎丘山之上
虎丘山顶掩映在茂密绿树之中的云岩寺塔,从“剑池”方向这个角度拍摄,看不出塔的倾斜
云岩寺塔倾斜说明(中国的比萨斜塔)
虎丘剑池,夹在两座高大岩壁之间的,一个长剑型水池
剑池边,据传“虎丘剑池”四个字是颜真卿真迹(也有考证说是颜的弟子书写,不得而知)
虎丘景区一处僻静院落的月亮门“远引若至”
虎丘景区附近的小桥流水人家
2、寒山寺的钟声
月落乌啼霜满天,
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
夜半钟声到客船。
这首唐代诗人张继的“枫桥夜泊”,在儿时就读过,至今记忆犹新。成人后总想,如有机会到访姑苏城,一定要去枫桥夜泊之地,静静地聆听寒山寺的钟声。
一来到寒山寺,大大地出乎我的意料,原以为寒山寺是寺庙宗教场所,是信众祭祀的地方,哪成想这里是游人如织,人声鼎沸,头都大了!这哪儿是来旅游呀,这分明是来赶大集嘛!呵呵......。没办法,只好硬着头皮随着人流走马观花吧!
寒山寺现已开辟为景区,对外售票参观。除了寺庙外,现已把寺院、周边枫桥地区及沿京杭大运河部分区域全部改造旅游参观景点,范围不小,但只有进入寺院要门票,其它地方都是免费参观。进入寺庙参观前先在周边附近转转,寺庙紧邻京杭大运河,在古时京杭大运河是南北交通的大动脉,而姑苏城外的寒山寺附近则是由运河乘船南来北往歇脚的一个驿站,所以唐代诗人张继只是这些来去匆匆的过客之一,在此歇脚并写下了流传千古的不朽诗篇。其实这附近景点的历史与风光也同样可圈可点,有千百年的古枫桥,张继夜泊之处,姑苏城古城墙铁岭关,流淌的小河与姑苏人家,川流不息繁忙的京杭大运河等等 ......,而且这些景点、区域的游人也比寺内相对少些。进入寺庙后则是另一番景象,游人与香客拥挤不堪,由此可见寒山寺的知名度与香火之旺盛!寺庙内竖有多达上百十块“枫桥夜泊”的诗文碑,碑刻文均为历代乃至今日的名人、书法家撰写手迹,各种字体毫无遗漏,令游人叹为观止,大饱眼福,其实在寺院外也有多处该诗文的石碑、石刻,可见“枫桥夜泊”这首诗作的影响之广,知名度之高可想而知。在寺院里敲钟是要收费的,钟楼前游客排着队缴费等候爬上钟楼敲钟(变了味了),听钟声可是免费的呦!听着“噹——噹——”敲响的钟声,感觉这钟声与其它地方的也没啥两样呀?全然感受不到诗文所描述的意境与场景,是啊......,往事越千年,换了人间嘛,哈哈!
姑苏城外寒山寺前门口
寒山寺外枫桥景区的一处廊桥
加载更多
1、同里古镇探水乡
苏州,除了有市内那些著名景点外,周边还有许多水乡古镇,游览这些古镇,也可以一步加深对江南水乡历史文化及风土人情的了解。附近保存完好且比较热门的江南古镇有周庄、同里等。这些古镇的历史建筑、人文气息都大同小异,选择游览一个即可。比较后觉得,周庄名气大,但游人多,商业气息浓厚,同里则更加质朴原生态,相对来说游人也许会少些,因此决定选择去同里古镇。因要去周边游,所以提前一天从网上订了辆轿车,打算驾车去同里古镇,然后前往太湖周边驰骋。
第二天一早,在提车点办好手续驱车前往同里古镇,根据导航上午快9点来到同里古镇。古镇依河而建,并被河流包围,镇内水网纵横,建有风格迥异的桥梁40多座,保存完好的明、清及民国时期的宅院、学堂等30多座,现如今已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从景区南门进入,因来的早此时有人还不是很多,首先来到一条明清时期建设沿用至今的古商业街(但也可看出有些建筑是现代仿建的),街两旁都是商铺,继续前行后就到镇中心广场(感觉规模比现在农村的乡镇还是小得多),一个比较小的经过修缮的古戏台,从这个广场向四周有许多纵横交错的街道,犹如迷宫,街道内的建筑物基本都是原始风格灰瓦白墙的老住宅,镇内有许多民居已修旧如旧地改造为各式民宿、餐馆、商铺,退思园、嘉荫堂、崇本堂等名人府邸则改为参观景点,但也有不少老房屋仍在居住使用。镇内河流纵横交错,许多游人乘坐游船在河上来往穿梭,流连于阡陌交错的河道水汊,曲折雅致的小弄院落,形态不一的石桥河埠,水乡景致尽收游人眼底。景区要仔细游览,最好居住在古镇里1-2天,可以如细嚼慢咽般的品味这江南水乡古镇的风土人情。因时间有限,也只好在古镇里走马观花的转了一圈,但主要景点也都游览了,到下午14点左右驱车离开古镇前往太湖。
同里古镇景区南入口
镇内明清古商业街及中心广场上的古戏台
镇内沿河街巷
古镇河网纵横,河岸边停靠着许多拉客的游船,因来的比较早船大都还没拉到游客
镇内河道与两边的街景
一座小石桥横跨镇内河流,河两岸树木参天
船上的当地居民在为游客展示鸬鹚(鱼鹰)表演
穿梭在小河上的游船
镇内崇本堂里的旧式婚俗展示
镇内老建筑内的房屋格局
加载更多
再完美的旅行也终有结束的时候。要返回了,一早来到火车站候车,在站前南广场看到一处高大的塑像,近前来瞧看,原来是是我国北宋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范仲淹的塑像,这才想起他的祖籍就是苏州,他写下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流传至今,闻名遐迩。广场不远还有一处姑苏城老城城墙“平门”旧址。乘上返回的火车,平安抵达青岛,结束了姑苏城烟花三月之旅。
苏州高铁站南广场范仲淹老先生的塑像,“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得是有多么高的情怀呀?呵呵......
苏州高铁站南广场不远处的苏州老城“平门”遗址
回顾来去匆匆四天的旅程,总感觉意犹未尽,时间太仓促,安排的满满的,但对这千年江南水乡古城了解的还是很肤浅,如能多住些时间,慢慢品味、细细欣赏,那该多好......!
评论(8)
写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