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参观湖南祁阳的李家大院时,看到游客中心的介绍,这里属石洞源景区,在大山深处五公里,有一个石洞源水库,水库旁边还有一处红色景点,名为陶铸故居。
沿着弯弯曲曲的道路进入大山,两旁是茂密的树林,不时会出现几栋民居。十分钟左右,峰回路转,一道大坝赫然耸立在眼前,上面写着“石洞源水库”五个白色大字。沿台阶爬上大坝,只见一池碧绿的湖水,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格外美丽,大坝旁边还立有一块标志,上面写着“陶家湾”,正是此处村庄的名字。
继续驱车沿水库边的山路向前,里面果然藏着一个村庄,村民的房屋大都依山向湖而建。陶铸同志的故居就位于一座小山之上,一排土木结构的瓦屋。
陶铸就出生在这栋土屋中,家境贫寒的他从小就看尽了世间的不公。他家虽穷但却是一个知识分子家庭,父亲参加同盟会和辛亥革命,后被杀害,母亲含辛茹苦将儿女抚养成人,并送子参军。陶铸进入到黄埔军校学习,后参加了南昌起义和广州起义,抗日战争时期建立鄂中根据地,解放战争中曾任东北野战军第七纵队政委,解放后主要在中南和华南一带工作,在广东工作时写下《松树的风格》。
故居前的山坡下,建有一座凉亭,取名陶公亭,这是1997年为纪念陶铸诞辰九十周年而建造。亭子中间竖立着一块石碑,上面刻着“心底无私天地宽”,为陶铸手书。
陶公亭一带浓荫蔽日,凉风阵阵,有当地村民在这里卖凉粉,正好坐下来歇歇脚。听他们介绍,这个景区是前几年才搞起来,马路就是在那时拓宽的,因为陶铸当年在广东工作时,影响较大,很多人专门从广东过来,本地人知道的反而不多。
故居旁种了一片松林,风吹过时松涛阵阵。陶铸蒙冤病危时,给妻子曾志写了一首诗,其中“如烟往事俱忘却,心底无私天地宽”,现在读来,依然让人感叹。陶铸的骨灰埋在广州白云山的松林中,他的英魂也化入他一生最爱的松树。
石洞源水库大坝
石洞源水库
陶铸故居
陶公亭
松林
故居俯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