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德兰赫勒仅10分钟车程的地方,有一座恐龙骸骨收藏量居世界第一的古生物博物馆——皇家泰瑞尔博物馆(Royal Tyrrell Museum)。它成立于1985年,以加拿大地质学家约瑟夫·泰瑞尔的名字命名,泰瑞尔于1884年发现了艾伯塔恐龙的骨化石。1990年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赐予博物馆“皇家”称号。

很多人之所以前往德兰赫勒其实都是奔着博物馆而来,难怪这里人气爆棚,工作日门口也排着长长的队伍,以家长带孩子来参观体验居多。要想节省时间不排队有两个方法:一是提前网上预订门票,到现场直接找服务台换票就能入馆;二是早上刚开馆就过来,人相对较少。博物馆开放时间是每天的9:00-21:00,费用为成人19加元/儿童10加元。

皇家泰瑞尔博物馆(Royal Tyrrell Museum)

刚踏进展馆,一幅7500万年前的景象马上呈现在眼前:在茂密的参天北美红杉、棕榈树和巨型蕨类植物中间,一群史前巨兽嬉戏着、追逐着,这里每天都在上演弱肉强食,也在演绎繁衍生息。

皇家泰瑞尔博物馆(Royal Tyrrell Museum)

馆内展示有不同地质时期的古生物模型和化石。史前鳄鱼体型庞大,用巨鳄来形容一点都不夸张。

皇家泰瑞尔博物馆(Royal Tyrrell Museum)

嵌齿象,中新世从欧亚大陆进入北美大陆,它们的牙齿因为经常要挖掘埋藏在地底下的植物根茎,所以磨损特别严重,这种大象上新世晚期灭绝。

皇家泰瑞尔博物馆(Royal Tyrrell Museum)

猛犸象比较为人熟知,是冰川世纪的一个庞然大物。它们广泛生活在欧亚大陆北部,是陆地上生存过的最大的哺乳动物之一。公元前1万年猛犸象陆续灭绝,被视作冰川时代结束的标志之一。

皇家泰瑞尔博物馆(Royal Tyrrell Museum)

恐龙始终是馆内展品的重点。恐龙不同部位化石的展示也相当有趣,这些化石基本上都是艾伯塔出土的。橱窗里展示的是艾伯塔龙巨大的脚掌和脚趾。

皇家泰瑞尔博物馆(Royal Tyrrell Museum)

艾伯塔龙的爪子

皇家泰瑞尔博物馆(Royal Tyrrell Museum)

恐龙终其一生都在换牙,这具头骨生动展示了恐龙不同时期的牙齿。看介绍得知工作人员为了凑齐头骨上所有的骨头,前后共花费了10年时间,不禁让人肃然起敬。

皇家泰瑞尔博物馆(Royal Tyrrell Museum)

霸王龙的屁股

皇家泰瑞尔博物馆(Royal Tyrrell Museum)

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大的鸭嘴龙头骨

皇家泰瑞尔博物馆(Royal Tyrrell Museum)

来和圆顶龙的右后肢比一比吧!这么一比较,大家对恐龙身高的认知更加直观了吧!

皇家泰瑞尔博物馆(Royal Tyrrell Museum)

展厅里近40具恐龙骨架是整个博物馆的精华,也是参观者流连驻足耗时最长的地方。工作人员花费了很多的心思来布景:霸王龙、艾伯塔龙、惧龙、三角龙等,栩栩如生地徜徉于林间湖畔,与游人和睦共处。馆内的计算机多媒体还能带你穿越亿万年前的历史,感受各式恐龙主宰天下的黄金时代。

皇家泰瑞尔博物馆(Royal Tyrrell Museum)

皇家泰瑞尔博物馆(Royal Tyrrell Museum)

霸王龙是我们熟知的体型最为粗壮的食肉恐龙,它们体长约11.5-14.7米,平均臀部高度约4米,头高最高近6米,平均体重约9吨,生活于白垩纪末期。它们不仅是当时陆地上的绝对主宰,也是最晚灭绝的恐龙之一。

皇家泰瑞尔博物馆(Royal Tyrrell Museum)

皇家泰瑞尔博物馆(Royal Tyrrell Museum)

三角龙因为奇特的头部结构,也是人们较为熟悉的草食性恐龙之一。它们全长6-10米,高2.4-2.8米,重5-10吨,也生活在白垩纪末期,经常被当作晚白垩纪的代表性化石。

皇家泰瑞尔博物馆(Royal Tyrrell Museum)

亚冠龙是一种草食性恐龙,生活于晚白垩纪,体长9米。它的特别之处在于头部长有特殊形状的头冠。

皇家泰瑞尔博物馆(Royal Tyrrell Museum)

圆顶龙因其拱形头颅而得名,是北美洲最常见的大型蜥脚类恐龙,以植物为食,生活于侏罗纪晚期,体长7.5-22.86米,体重15-50吨。有意思的是,圆顶龙是群居动物,它们不做窝,而是一边走路一边生小恐龙,生出的恐龙蛋形成一条线。圆顶龙吃树叶时不咀嚼,而是将叶子整片吞下。圆顶龙有非常强壮的消化系统,它会吞下砂石来帮助消化胃里其它坚硬的植物。

皇家泰瑞尔博物馆(Royal Tyrrell Museum)

异齿龙是肉食性古生物,大家看名字觉得它也是恐龙的一份子,但其实异齿龙并不是恐龙。它们体长3-3.5米,体重100-300千克,生存于二叠纪,远早于恐龙出现的年代。异齿龙最明显的特征是背部高大的背帆,它由脊椎股骨支撑,每一条褶皱都来自独立的脊骨。这种帆状物可以用来控制体温,也可以用作求偶或是吓阻猎食者。

皇家泰瑞尔博物馆(Royal Tyrrell Museum)

这组造型完美地再现了异特龙捕食弯龙的场景。异特龙身长8.5米,体重1.5-3吨,生存于晚侏罗纪。它们长有70颗边缘带锯齿的牙齿,每颗牙齿都像匕首一样尖锐,并且都向后弯曲;另外据科学家推测,异特龙的大脑可能很发达,是侏罗纪时期智商最高的大型恐龙,它们会围攻大型猎物,所以异特龙是一种庞大、凶猛的肉食性恐龙。

皇家泰瑞尔博物馆(Royal Tyrrell Museum)

这组场景展现了蛇发女怪龙(名字怪怪的)追逐包头龙的场景。包头龙体长6米,体重3吨,生活于白垩纪晚期,它的整个头部及身体都被装甲带保护,每一个装甲带由嵌入在厚皮肤上的厚椭圆形甲板组成,皮肤布满10-15厘米的短角刺(像鳄鱼),它的尾巴像一根坚实的棍子,尾端还有沉重的骨锤,遇到大型食肉恐龙的袭击时,它会奋力挥动尾棍,用力抽打袭击者的腿部。蛇发女怪龙名字来源于希腊神话中的蛇发女怪戈耳工,是双足、大型的肉食性恐龙,有很多大型、锋利的牙齿,生活于白垩纪晚期。成年蛇发女怪龙体长可达7-8米,体重达2.5吨,它的头颅骨很大,差不多有1米长,前肢相当小,具有两指,后肢则很强壮,有四个脚趾,善于奔跑。

皇家泰瑞尔博物馆(Royal Tyrrell Museum)

开角龙外观和三角龙极为相似,但体形较小,大约4.8米体长,2吨体重,仅为三角龙的一半。它拥有比三角龙更夸张更华丽的颈部盾板,只不过其盾板是中空的,因此科学家认为其盾板不够坚固,应该是用来威吓敌人或求偶的。开角龙有三只主要的角,一只在鼻端及两只在额,馆内的这只贝氏开角龙却只有短的额角,科学家人为有可能长额角的是雄性,而短额角的是雌性。

皇家泰瑞尔博物馆(Royal Tyrrell Museum)

厚鼻龙身长估计约5.5-6米,重量约4吨,属于草食性恐龙。它们的鼻子上有巨大、平坦的隆起物,而非角状物;眼睛上方也有一对小型隆起物,这些隆起可以用来推撞对手。头盾后方有一对角,往上方延伸、生长。

皇家泰瑞尔博物馆(Royal Tyrrell Museum)

剑龙是一种生活于侏罗纪晚期的巨大的草食性动物,它的背上有一排巨大的骨质板,以及带有四根尖刺的危险尾巴来防御掠食者的攻击。剑龙大约7-9米长,2.35-3.5米高,2-4吨重。它们居住在平原上,并以群体游牧的方式和其它食草动物一同生活。

皇家泰瑞尔博物馆(Royal Tyrrell Museum)

剑角龙身长2米,是种草食性恐龙。它的头颅骨厚度为3英寸厚,头部后侧有一圈骨突,研究人员认为其主要是雄性用来求偶而碰撞用的,也有人认为这些颅顶是用来攻击掠食者的。总之尽管个子不大,剑角龙绝对不是一个好惹的家伙。

皇家泰瑞尔博物馆(Royal Tyrrell Museum)

赖氏龙是草食性恐龙,可采用二足或四足方式行走,以头部釜头状冠饰而闻名,其冠饰外形随着年龄的变化而有所不同。

皇家泰瑞尔博物馆(Royal Tyrrell Museum)

惧龙位于食物链的顶端,是白垩纪末期最凶猛的的恐龙之一,可与霸王龙这样的大型肉食恐龙竞争。它以尖角龙、亚冠龙这样的大型恐龙为食,并且性格暴躁,天生嗜杀,嘴里长满了尖锐的獠牙,轻轻一咬就能碎石断木,强壮而长的后肢拥有惊人的奔跑速度,捕猎时更是善于运用那根粗大有力的尾巴横扫猎物,然后将其一口咬住。惧龙脚踩的尖角龙是种中型恐龙,身长约6-8米,重约3-4吨,身体由结实的四肢来支撑。尖角龙的鼻端有一大型鼻角,眼睛上亦有一对小型额角,头盾上有大型洞孔,头盾周围则有小型的角。

皇家泰瑞尔博物馆(Royal Tyrrell Museum)

原栉龙是种大型的草食性恐龙,可采用二足或四足的方式行走,它最显著的特征是眼部前方拥有小型、低矮、三角形的冠饰,两侧有凹处。原栉龙的牙齿是不断生长、替换的,形成数百颗牙齿所构成的齿系,但同一时间只会使用少部分牙齿,可做出类似咀嚼的磨辗动作。

皇家泰瑞尔博物馆(Royal Tyrrell Museum)

似鸵龙是种类似于鸵鸟的长腿恐龙,头部很小,颈部细长,身体轻巧,行动十分敏捷。不过,它身上光秃秃的,几乎没有羽毛,身后还有一条长而僵直的尾巴;前肢较短,指尖有弯曲的尖爪;后肢细长有力,能快速奔跑。它是杂食性恐龙,主要吃植物的种子和果实,也会吃一些小型动物。

皇家泰瑞尔博物馆(Royal Tyrrell Museum)

短颈蛇颈龙生活于侏罗纪至白垩纪,属于水生爬行动物,因长而灵活的颈部而得名,著名的尼斯湖水怪即以它为原型。蛇颈龙体躯宽扁,四肢成鳍脚,生活习性类似于现在的海狮,基本上在海洋中生活,以鱼类为食。它是海洋中的霸王,与鱼龙一起统治着中生代的海洋。

皇家泰瑞尔博物馆(Royal Tyrrell Museum)

除了把不同类型的恐龙骨架展现在参观者面前,半开放的实验室更可以让游人得以见识地质学家整理古生物化石的细微过程。

皇家泰瑞尔博物馆(Royal Tyrrell Museum)

皇家泰瑞尔博物馆(Royal Tyrrell Museum)

馆方还为各个年龄段的游客尤其是小朋友们提供60-90分钟的化石发掘体验行程,这些行程由经验丰富的地质学专家带领,在中土省立公园(Midland Provincial Park)内让游客尝试亲手挖掘化石的滋味,时间宽裕的话非常值得体验。

皇家泰瑞尔博物馆(Royal Tyrrell Museum)

博物馆展出的都是真正的古生物化石,而且藏品丰富,建议大家至少预留2-3个小时用来参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