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建于五代北汉天会七年(963年),初名“京城寺”,系皇家赦建。明嘉靖时改称“镇国寺”,延用至今。寺庙经金、元、明、清多次重修、重建。

天王殿,为本寺山门,元代风格,店内两侧塑四大天王,这些护法神将,因其手执法器不同而分别暗喻为“风调雨顺”。

镇国寺的建筑,以万佛殿为最早,虽经历代多次重修,但仍保持了五代时的风貌。

形制苍古,唐风犹存。

万佛殿内11尊彩塑均为五代北汉原作。塑像为一佛、二弟子、二菩萨、二胁侍、二金刚和二供养人。

胁侍菩萨项佩璎珞腕带环钏,体态俊美。

布局与风格让我想起了南禅寺。

殿内梁架上可以看到许多题记墨迹。

三佛楼所在的位置应是全寺主殿的位置,多建大雄宝殿,其规模上限高度都为全寺之最。然而万佛殿规模宏大,上限很高,后院主殿要超过万佛殿绝非易事。于是用窑顶筑楼的办法达到了做高上限。

三佛楼创建于明代,清代重修时保持了七尊彩塑52幅壁画的原貌。

渡海观音,面相恬静妩媚,姿态舒畅自然,显得特别自由自在,所以又称她为自在观音。

钟楼悬挂着的金代皇统五年(1145年)的千年铸铁古钟。钟体铭文花饰,蒲牢悬钮,造型质朴。

万佛殿东侧修葺中,殿前的一槐树,其造型独特,被称为龙槐,经历了一千多年的风风雨雨,主干已空,树叶依然郁郁葱葱。如今挂着吊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