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至,见其山自西来,薄溪浒,哆然口张,若临流欲饮状,入则高广为屋。”这是清乾隆年间施元孚在《游大若岩记》中的描述,描述的是隐藏在永嘉大若岩山脚下的一个天然岩洞,“千仞绝壁,一洞中开”的陶公洞。
陶公洞靠山面水,洞高56m、宽76m、深79m,洞外有九楹前殿、钟鼓楼和厢房等,还有一块登仙石和一座千佛塔,洞内很奇特,有上、下两层,上层有胡公殿、文昌阁、赤水井等,下层有观音殿、洞天佛国、道教三清殿等,两种宗教的和谐共存,使得这个岩洞形成了独特的文化景观,陶公洞还被道家誉为“天下第十二福地”。
陶公洞历史悠久,东汉时期道士傅隐遥曾在这里隐居,三国时期的道士王玄贞曾在这里修炼,南朝齐梁年间的“山中宰相”陶弘景曾在这里幽居修行、续撰《真诰》,并写就了《本草经集注》;历史上,陶公洞不仅成为道家的修炼之地,还是骚客文人驻足神忘之所,南朝宋初·谢灵运来过后写道“石室冠林陬,飞泉发山椒。虚泛径千载,峥嵘非一朝。”元·尹延高来过后叹道:“真人仙去后,洞穴尚峪岈。殿滴空岩水,廊穿别嶂霞。”明·王叔果来过后吟道“由来称福地,曾此集群仙。云护丹台古,霞标法界先。”这些从古到今、林林总总的背书,让陶公洞的神息仙气愈加显得玄妙莫测。据说从陶公洞赤水井中流出的井水,饮之可益寿延年,有关资料显示,历史上附近村落的百岁老人甚多,永嘉是“长寿之乡”,下属的“长寿之村”更是不少。
游玩陶公洞是感受一种信仰与自然的交融,我来种草三点,欲拔草的去码一下咧:1、门票。全票10r/人,即买即进;2、求签。洞内有求签的,据说陶公洞求签很灵验,求签后道士会为你解签;3、喂鱼。陶公洞前有个放生池,锦鲤鱼密密麻麻,有大妈们现场卖鱼食的,价格尽管砍,哈哈!我们买的四送一共5小袋5r,在陶公洞关门之前,大妈们会放水,便宜的不要再便宜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