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永嘉县的埭头村,是楠溪江古村落群中的一个重要村落,这个村有700多年历史,村里一大半面积都被古建筑占据了,完整保存的有7座明清古宅和宗祠,还有“吉祥三宝”。
“吉祥三宝”其实就是三棵古樟,这是村里的标志,也是全村人的掌上明珠。其中:“一柱撑天”古樟树龄1000多年,位于村口;“夫妻树”古樟树龄700多年,位于全村的制高点卧龙岗平台;“桃园结义”古樟树龄700多年,位于全村的制高点卧龙岗平台。“一柱撑天”这棵古樟,还有一个真实的故事:那是上世纪50年代,有家造船厂想要买它去造船,村民不从,造船厂以政治问题为要挟,强付600r硬伐,村民无可奈何,没想到古樟老叶立马掉落,嫩芽瞬间枯萎,枝头上爬满了黑漆漆的怪虫,还有不明的鸟儿飞来集结在树杈上悲鸣,神奇的古樟竟然“以死抗议”!造船厂最终没有买树后,这棵古樟自发复苏,又叶茂枝繁、生机勃勃,自此以后,这棵古樟被视作有灵性的生命象征,这个故事也被村里一代一代传了下来。
我们是冲着这三棵古樟而去的埭头村,结果是到达目的地后,导航一个劲地叫着“已到达目的地”,但就是没找着村口,看到一边有棵大樟树,下意识地认为村口就在这边,于是下车准备进村。这也是一棵古樟,树龄174年,浓荫蔽日、枝叶扶疏,整个古樟的形态既挺拔刚劲,又隽美舒展,不论远看还是近瞧都很有型,外面的雨下的有点急,但站在树荫下,一点都感觉不到,好大的一棵树那!其实,这里只是村里的一个停车场,我们走过头了,村口在不远处的前面。走过头了,雨又下大了,那就不回头咯,反正古樟也看到了,尽管看到的只是个“小弟弟”!
走过江南很多古村落,发现一个现象,古樟多。浙、赣一带有一个“无樟不成村”的民谚,足见樟树在聚落文化中的地位,它结合了实用功能和文化象征,既满足了遮阴驱虫、护土防洪的生态需求,又承载了祈福辟邪、基业长青的精神内涵,还延续了一种民俗信仰,凝聚了一种朴素乡情,这种特有的人文景观符号也是一种独特价值。
原本想拜见三位“老大哥”的,只见了一个“小弟弟”,但也是获益匪浅,见一见就有了这么多的感想,说明我是一个有思想的人。呵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