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温州永嘉县鹤盛镇深处,有一个下岙村,村里的一处峡谷中,有一座通体呈赭红色的奇岩,相对高度达306m,周边有9座海拔100~200m的山峰围抱,构成群峰拱卫、众星捧月之势,主体地位在无形之中被人的视觉构图强化了,因为这座奇岩形似船桅,所以称之为“石桅岩”。这座奇岩的孤峰形态,在浙南地区绝无仅有,由此成了永嘉县的标志性景观,并把它定位在楠溪江“岩奇”景观中的顶尖代表,更是浙南山水文化的核心象征。

从不同视角去观察这座奇岩,我们会看到石桅岩一岩多形。

1、正面视角。从东门(正门)主入口或溪流对岸这个角度远观,石桅岩孤峰独立,侧面轮廓好似张开的船帆,整体造型犹如巨船桅杆,岩体线条挺拔,顶部如并蒂莲蕾,与周边低矮群峰对比鲜明,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尤显动态,仿佛石桅扬帆,有着“孤帆一片日边来”的意境。

2、背面视角。从西门主入口或小三峡出口处这个角度远眺,回望到的是石桅岩的背面,岩体轮廓形似收翼休憩的雄鹰,傲视着远方,还像一位仙风道骨的老翁,行走在云间。

3、仰望视角。行走在峡谷的栈道,仰视三面环溪中的石桅岩,岩体拔地擎天、峭壁如削,峰顶刺破云层,恍若“天柱”,难怪石桅岩被誉为“浙南天柱”。

4、 俯瞰视角。石桅岩景区门口附近有一条旅游步道(找不着可以问一下当地人),从这里往上爬,可以爬到罗家寮村,再往上可以登顶780m高的大塘,沿途有不少观景台,视线毫无遮挡,上山时仰视石桅岩,半途中平视石桅岩,继续往上俯视石桅岩,此时的石桅岩峰顶已在脚下,显得是那么的渺小。

5、雾中视角。清晨或雨后,当云雾缭绕、淹没群山的时候,唯独石桅岩的峰顶浮于云上,宛如云海航船,能看到这种被称为“浙南最奇幻的瞬间”的景象,得碰运气哦。

6、水中视角。夕阳西下的黄昏时刻,岩体倒映在水面如镜的碧潭之中,红岩绿树、交相辉映,勾勒出一幅对称的水墨画卷,若遇微风吹来,水潭泛起涟漪,倒影扭曲的岩体,又犹如一幅流动的油画,笔墨横姿、诗意盎然。

当我们充分发挥想象力、用特定角度去联想的时候,我们还可以看到奇岩上的凹凸纹理,形似人脸侧影;将石桅岩与两边山峰连在一块看,双峰夹一石,酷似民间神话传说中的“麒麟送子”;石桅岩与一侧的一块突兀的岩石,又惟妙惟肖地组成了“樵夫凝望、守护石桅”的画面。反正你说像啥,会越看越像的!奇妙吧。

石桅岩西麓,有一处草坪,据说当代作家刘心武当年坐在草地上凝视流云擦岩峰而过,看着看着,竟然流云止了而岩峰动了,犹如石桅正扬帆待发,于是欣然将这个景致命名为“石桅待发”;老作家汪曾祺也赋诗感叹过:“石桅泊何时,卓立千万载。阅尽几沧桑,青颜怎不改。”

不同视角下不同形态的石桅岩,很奇特,观赏之余,我也来滥情一下:亿年桅立破鸿蒙,碧水三环洗赤穹。雾涌千峰沉玉海,云开一柱擎天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