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老妈都来过济南,只是没想到济南的变化太大了。下去再去看看趵突泉。
趵突泉:泉涌千年的诗意与灵韵

踏入这座以“天下第一泉”闻名遐迩的园林,用汩汩清泉与古朴亭台,诉说着泉城的独特韵味。
穿过朱红大门,沿着青石板路前行,两侧垂柳依依,倒映在蜿蜒的清泉之上。耳边渐渐传来潺潺水声,转过回廊,趵突泉的真容终于展现在眼前。三股清泉从池底喷涌而出,状如白雪,声若隐雷,水面上气泡串串升腾,在阳光下折射出细碎的银光。池边立着“趵突泉”石碑,“突”字上的一点被泉水溅去,传说中是因泉水太猛冲掉了笔画,虽为趣谈,却更添了几分神秘色彩。

绕泉而行,池畔的观澜亭是最佳观赏点。亭内匾额“观澜”二字遒劲有力,取自《孟子》“观水有术,必观其澜”。坐在亭中,看着泉水日夜不息地翻涌,不禁想起古人笔下“云雾润蒸华不注,波涛声震大明湖”的磅礴景象。千年来,这三股清泉从未停歇,见证了济南城的兴衰更迭,也滋养了无数文人墨客的诗意情怀。
循着水声漫步,园内七十二名泉星罗棋布。金线泉在阳光照耀下,水面浮现出若隐若现的金色水线,微风拂过,又化作点点碎金;漱玉泉清澈见底,相传李清照曾在此汲水梳妆,如今池边立着她的雕像,手持书卷,衣袂飘飘,仿佛仍在吟诵“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马跑泉水流湍急,相传是当年岳飞部将关胜抗金时,马刨地出泉的遗址,历史的厚重与泉水的灵动在此交融。


泉边的古建筑群同样令人沉醉。白雪楼飞檐斗拱,雕梁画栋,曾是明代文学家李攀龙的藏书之处;泺源堂三进院落,红柱青瓦,气势恢宏,堂前楹联“云雾润蒸华不注,波涛声震大明湖”正是趵突泉的真实写照。漫步其间,触摸着斑驳的砖墙,仿佛能听见历史的回响。



暮色渐浓时,我再次来到趵突泉畔。夕阳的余晖洒在水面上,波光粼粼的泉水镀上一层金色,三股清泉依然不知疲倦地喷涌着。这一刻,时间仿佛静止,唯有泉水叮咚,诉说着济南城千年来的故事。离开时,回望灯火初上的趵突泉,我知道,这方清泉涌动的天地,早已将“家家泉水,户户垂杨”的诗意,深深镌刻在我的心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