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天津中转的奔波后,列车抵达北戴河站时,夕阳正把天空染成温柔的橘粉。老婆预订的连锁酒店藏在浴场旁的林荫里,公交转出租的接力后,下午五点的霞光中,我们终于推开了房间的门。

海风是最好的欢迎礼,刚换好泳装,咸湿的清凉已迫不及待地扑进怀里。傍晚的浴场褪去了正午的燥热,沙滩被夕阳镀上金边,海浪轻拍岸边,像在哼着古老的歌谣。拍照发群的瞬间,长沙朋友们 “高温预警” 的吐槽与我们的海风清凉形成鲜明对比,隔着屏幕都能感受到那份羡慕。原来幸福从不需要昂贵的标价,一阵海风就能吹开两个世界的温差。

正当我们在海水中尽情嬉戏时,脚下突然触到一团柔软滑腻的东西,惊得我猛地弹跳起来,一声惊呼刺破了海边的宁静。妻女围过来时,旁边一位戴草帽的老者笑着解释:“是海蜇呢,这季节渤海湾常见,被蜇到可得及时处理。” 话音未落,女儿便轻声呼痛,小腿上已泛起细密的红痕。后来才知道,渤海湾的海蜇是夏日的 “隐形居民”,除了少数防护区,几乎遍布沿岸,换浴场亦是徒劳。我们只好从 “逐浪者” 变成 “观海人”,时不时踩踩沙滩,看看潮起潮落。直到夜色漫过海平面,才恋恋不舍地返回酒店,用一顿带着海鲜味的晚餐,结束第一天的海边时光。

次日清晨,赶海的念头像闹钟般把我们唤醒。薄雾中的海边朦胧如仙境,海浪带着晨露退去,留下遍地贝壳与小蟹的踪迹。女儿蹲在沙滩上,专注地捡着各色贝壳,裙摆被海风掀起边角。我们终于看清了海蜇的模样:半透明的伞状身体在浅水中轻晃,触须随波而动,美丽中藏着几分危险。大海从不是温顺的馈赠者,它的慷慨永远裹着自然的锋芒。赶海的乐趣不在收获多少,而在与大海的温柔博弈,看潮来汐往间,自然的馈赠悄然出现。

早餐后前往鸽子窝公园,这座以 “观沧海、近万鸟、赏日出” 闻名的园子,此时正沐浴在上午的阳光里。虽错过了日出盛景,也未见万鸟齐飞的壮观,但那些造型别致的 “鸽窝”“鸽蛋” 景观却成了意外之喜。钻进圆滚滚的 “鸽蛋” 雕塑拍照时,女儿的笑声惊起几只海鸥,它们掠过湖面的身影,为这趟打卡之旅添了几分灵动。

从公园出来,沿着河岸漫步至帆船基地,白色的帆船在灰蓝色海面上点缀出诗意,时光仿佛都慢了下来。直到夕阳西斜,才恋恋不舍地返回酒店,换上行装,再赴一场与海浪的约会。

“这么近那么美,周末到河北”,河北文旅的宣传文案久未褪色。第三天的记忆带着些许模糊的滤镜,记得在老婆的带领下,我们逛了海边的几处景点,在一家面朝大海的书屋里用餐,落地窗外是无垠的渤海,书页间夹着海风的气息,这样的午餐,连饭菜都带着诗意。午后女儿租了共享单车,沿着滨海步道骑行,海风拂过发梢,留下一路欢歌。傍晚的海边,我们看着夕阳沉入大海,把天空染成梵高的油画,才算圆满了这三日的北戴河时光。当浪花漫过脚踝时终于懂得,所谓度假,不过是让时间跟着潮汐的节奏呼吸。

初临浴场

特色晚餐

清晨赶海

海蜇真颜

鸽窝公园

帆船基地

景点打卡

文旅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