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我第二次来晋祠,上次还是1998年,记忆最深的就是古戏台和侍女塑像。雨中,我又站在晋祠斑驳的檐角下。

三十年前那个仰头数飞檐的年轻人,被岁月揉进了青石板的水洼里。圣母殿的琉璃瓦仍凝着千年光色,难老泉的水声却混进了半生故事。古柏摇落满身雨珠,恍惚间,我与时光终于达成和解。只可惜侍女塑像不可近观,摆放的方式也不一样了。

这座坐落于太原悬瓮山麓的古老祠庙,既是为纪念周武王次子叔虞而建的祭祀圣地,更是一处集古代建筑、雕塑、园林艺术于一体的文化瑰宝。

穿过水镜台,眼前豁然开朗,金人台四尊威风凛凛的宋代铁铸武士像赫然在目。他们身披铠甲,手持兵器,虽历经近千年风雨,仍目光如炬、英气逼人,仿佛随时准备捍卫这片神圣之地。再往前,便是著名的鱼沼飞梁。这座十字形桥梁架于方形鱼沼之上,石柱雕工精细,斗拱层叠交错,如飞鸟展翅,在碧水蓝天的映衬下,既具建筑之美,又富灵动之韵,堪称我国古桥梁中的孤例。

移步圣母殿,这座宋代建筑的杰出代表,让我驻足良久。殿身四周回廊环绕,前廊柱上八条木雕盘龙栩栩如生,鳞甲分明,须髯飘动,仿佛下一秒便要破壁而出。殿内不给进了,只能远观43尊宋代彩色泥塑侍女像。记忆里她们神态各异,或温婉浅笑,或凝神思索,或忙碌奔走,将宋代宫廷生活场景鲜活呈现,衣褶线条流畅自然,色彩虽历经岁月却依旧明艳动人,每一尊都是不可多得的艺术珍品。

漫步在晋祠的园林间,参天古木随处可见。周柏唐槐,历经千年风霜,依然枝干虬曲苍劲。那株倾斜的周柏,宛如一位饱经沧桑的老者,倚靠着圣母殿,见证着朝代更迭;唐槐虽已中空,却仍枝繁叶茂,焕发着勃勃生机。难老泉清澈见底,泉水从石雕龙头口中喷涌而出,昼夜不息,正如《诗经》所云“永锡难老”,为这座古老的祠庙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活力。

回首望去,这座千年古祠在岁月的沉淀中愈发古朴典雅,它不仅是历史的见证者,更是中华文明的瑰宝,每一处景致都诉说着古老的故事,让人在游览中不禁沉醉于这份跨越时空的美与厚重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