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语中,青海湖被称为“措温布”,意为“青色的海”,它是大自然给予青藏高原的馈赠。每年7-8月间,湖畔油菜花盛放成一片金黄的海,与湛蓝的湖水形成大面积的冷暖对比,色彩艳丽,俨然一幅天地为框的油画。

青海湖南岸是欣赏湖光山色的最佳区域之一,沿湖的倒湖茶公路(倒淌河镇至黑马河段)设有很多停车港湾。我们不时停下脚步,站在专为观景设计的安全区域,尽情地拍摄湖天一色的美景。


虽然南岸著名的二郎剑景区是不少游客必去的经典打卡地,但因为时间有限,我们并未前往,而是选择登上附近的南山观景台。

从二郎剑向南驶入盘山路,约10分钟就能抵达南山观景台。这处藏于高地的野生观景点,虽不是正式景区,却拥有令人屏息的视野,比起人潮涌动的二郎剑,更多了一份宁静。

立于高处俯瞰,青海湖以全景的方式呈现在眼前——远处雪山巍峨,湖水如碧玉般澄澈,湖畔草原绵延,成群的牛羊为这幅高原画卷添上了灵动的一笔。



驶过日出小镇——黑马河,沿环湖西路继续前行17公里,便可抵达东格儿观景台,它几乎是环湖路上离水最近的驻足点。


这里不仅能近距离欣赏湖水的清澈变幻,还能体验投喂渔鸥的乐趣。它们成群翩跹、低飞觅食,为沉静的湖面添上一抹生动的趣味。

据传,此处因早年牧民发现裸鲤(湟鱼)洄游、邀人共赏而逐渐成为观鱼胜地。

如今,东格儿是湟鱼洄游和候鸟迁徙的重要驿站,也是当地牧民祭海的圣地,更承载着“投宝瓶”的传统习俗——藏语称为“翁巴”,象征吉祥、清净和福慧圆满。

青海湖作为中亚-印度、东亚-澳大利亚国际水鸟迁徙的关键节点,共有97种水鸟在此栖息,约占青藏高原水鸟种类的70%。

每年春秋,逾10万只候鸟经此迁徙;冬季仍有1万余只在此越冬。斑头雁、棕头鸥、渔鸥等繁殖种群规模甚至占全球30%以上。


此外,这里还是黑颈鹤等国家级保护动物的繁殖栖息地。而其湿地系统——如鸟岛、布哈河、仙女湾等——更是被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被誉为“青藏高原物种基因库”,承担着涵养水源、调节气候、抵御荒漠化的重要使命。

半天的环湖之旅,让这抹至纯至净的蓝,不仅染透了天空与湖水,也悄然沁入了我们启程的心,为我们的旅程温柔地写下了序章。带着这份澄澈与开阔,我们继续向西,奔赴下一场山湖。

『旅行贴士』
一、7月-8月为青海湖最佳游览期,也是游客最多的时候,此时油菜花海与晴朗湖景相得益彰;推荐6月或9月,春秋季游客较少,景色依然优美。6月有晚开的花,9月秋色渐染,别有一番风味。
二、环湖不可错过的核心景点与体验:南岸——二郎剑景区(官方主推景区)、南山观景台(俯瞰青海湖全景);西岸——黑马河(青海湖日出最佳观赏点)、尕日拉寺(佛塔与圣湖同框)、环湖西路骑行(青海湖最美路段);北岸——断崖(湖边悬崖)、刚察县(高原藏城)、金银滩草原(《在那遥远的地方》诞生地);东岸——金沙湾(沙海相连奇观)。
三、青海湖海拔约3200米,应避免剧烈运动,谨防高反;同时高原紫外线极强,还要注意防风防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