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懒的时候,真是一点也没话说,召集10个人出去旅游不是第一次,但是查好车次门票预算之后,攻略却懒得做了,在火车上才听人说起海尔布伦宫Schloss Hellbrunn,于是决定把它定为萨尔茨堡之旅的第一站。
1612年,刚就任几个月的萨尔茨堡大主教Markus Sittikus von Hohenems下令在水源丰富的海尔布伦山脚下建筑一座乡村寝宫。这个意大利艺术与文化的爱好者任命著名的大教堂建筑师来设计一座“郊外别墅”——大主教迷恋的优雅宽阔的意大利风格夏宫。短短几年后,一件大师之作便在城市南边树立起来,至今这座宫殿仍然是阿尔卑斯山北部最华美的文艺复兴风格建筑之一。
宫殿名字的德语意为“清泉”。 海尔布伦宫为主教夏季的日间住所,晚间返回萨尔茨堡,因此海尔布伦宫没有卧室。水是宫殿的中心主题.海尔布伦山脉丰富的自然资源给这座夏宫以欢腾的生命.在灌木与树丛间便不经意的让人惊喜,世界著名的喷水游戏是400年来海尔布伦最主要的景观之一。比如走进这个人造山洞看海神雕像的时候,不提防门口喷出两股水柱。
奇异的怪兽吐水。
这一个少女推动水风车的微雕在路旁边的小沟里,极其小巧而又不乏精致。
机械结构复杂的宫殿众生雕塑。
正与同伴闲聊间,盘子突然飞了起来。
以欧洲人的身高做参照,足见水柱的力量之大。
巨大的水池里有好几只天鹅在遨游。
萨尔茨堡城堡建于1077年Gebhard大主教时期,1495-1519年Keutschach大主教进行大规模扩建,是现今中欧最大保存最完好的城堡。中世纪君主的房间和城堡博物馆尤其引人注目。自从1892年开始,人们就可以从Festungsgasse出发乘坐缆车直达到城堡。不过为了省钱,而且山也不高,我们还是决定爬上去。
雪山、草地、人家,只有绿和白两种颜色。
大片的绿地是典型的欧洲园林。
转一点角度,就能看见要塞核心的塔楼。
建造要塞的历史还是要追溯到900多年前萨尔茨堡大主教与拥有任免主教权力的教皇之间的争斗。萨尔茨堡大主教Gebhart在1077年在他的至高无上的领地上建造了萨尔茨堡城堡等三座城堡. Gebhart防御工事的扩张直到Konrad I (1160 - 1147)时期才暂时完成。15,16世纪匈牙利战争和农民战争的骚乱时期,萨尔茨堡州也被卷入其中,大主教躲到萨尔茨堡城堡避难。也就是在这个时期,城堡主建筑被扩建,军械库和粮仓也被建起。Leonhard von Keutschach (1495 - 1519)时期继续扩大城堡,直至现在其外观大体上仍保持了那时的原貌。
城堡的内部装饰的富丽堂皇:复杂的哥特式木雕和装饰画被点缀在金色大厅和金色房间中。
再向窗外看看。
这个被山林环绕的城堡也是主教的杰作之一吧。
天花板的装饰不算太奢华。
和一般的欧洲古城不同,萨尔茨堡的主色调是白色。
加载更多
萨尔茨堡大教堂可能是城市中最华美的教堂建筑物了,其辉煌的外观和巨大的圆顶都是阿尔卑斯山北部地区早期巴洛克建筑风格的典范。它经过了大火和重建,也目睹了萨尔茨堡大主教的权力和主权独立性。1177年建成的教堂400年后遭到大火烧毁,这给与了大主教Wolf Dietrich重建大教堂的机会,并完全拆毁了受损的大教堂。萨尔茨堡人民对大主教冷酷的举动非常气愤,拆毁大教堂不仅使有价值的艺术品和前任大主教们的墓碑严重损毁,还将大教堂墓园破坏的满目疮痍,尸骨遍地。
走累了,坐下歇一会,看看拥有华丽的喷泉的主教官邸广场上熙熙攘攘的人群。
好大的水车,还在使用中呢。
萨尔茨堡在德语中的意思是“盐堡”,这个名字因附近的盐矿和城堡而得名,萨尔茨堡主教垄断盐的销售用来敛财。739年萨尔茨堡成为主教的驻地,后来应法兰克国王查理大帝的请求,教宗利奥三世将萨尔茨堡升格为总主教的驻地,管辖几乎整个老巴伐利亚地区。由于总主教康拉德二世在没有经得神圣罗马帝国皇帝腓特烈一世同意的情况下就于1164年掌管了萨尔茨堡,腓特烈一世在1166年派兵,萨尔茨堡被腓特烈一世亲信的军队在1167年4月4日的夜晚严重摧毁。其后的由腓特烈一世的侄子出任萨尔茨堡总主教,但在1174年由腓特烈一世授意雷根斯堡议会又将其免职,由新人出任对立总主教,但他并没有获得教宗的认可。
总主教埃贝哈德二世坚定支持霍亨斯陶芬王朝的者,他在萨尔茨堡的历史上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他在1200年至1246年间将封建贵族的统治权、司法权和城市的管理权集合一身,总主教成为萨尔茨堡的最高统治者,而他由于出色的执政成绩被誉为“萨尔茨堡之父”。
1328年在总主教的授权下,萨尔茨堡逐渐成为神圣罗马帝国内的一个独立王国。1348年至1349年间遭遇黑死病侵袭,萨尔茨堡损失了约三分之一的人口。1481年神圣罗马帝国皇帝腓特烈三世认可萨尔茨堡享有城市议会和市长的自由选举权。1511年总主教莱昂哈德采取强制手段,逮捕萨尔茨堡的市长和议会议员,强迫他们放弃所有城市特权。受德国农民战争影响,1525年至1526年,萨尔茨堡也爆发了持续3个月之久的农民和煤矿工人起义,起义农民围攻萨尔茨堡要塞,要求减轻负担、废除农奴制和恢复他们的基本权利。
17世纪初,总主教迪特里希认为萨尔茨堡是一座理想的和具有代表性的城市,因此对其大兴土木,现在的萨尔茨堡老城的外貌风格就是从当时留下的。他命令重建了萨尔茨堡主教座堂,它在此前的1598年第8次被烧毁,他还修建了米拉贝尔宫。为了同巴伐利亚争夺着盐和关税。
1756年1月27日音乐天才沃尔夫冈·莫扎特便在这里出生。当时这间房子属于零售商兼玩具贸易商 Hagenauer ,他也是莫扎特一家的朋友。
1803年神圣罗马帝国政教分离,萨尔茨堡总主教失去了统治地位,萨尔茨堡改由托斯卡纳大公斐迪南三世管辖,并获得选帝侯资格。1805年萨尔茨堡划归了奥地利。1810年萨尔茨堡再次易主成为巴伐利亚的一部分,1816年维也纳会议后萨尔茨堡归还奥地利,而贝希特斯加登则继续归属巴伐利亚,这个局面一直延续到了今天。1850年萨尔茨堡脱离林茨的管辖获得自治权,1919年举行了第一次民主选举。
历史上重要交通线的盐河蜿蜒穿过城市中心,把城市划分成两半,也就是所谓的盐河左岸和右岸。盐河左岸是老城,曾经是古罗马时期的定居地。伦塔尔桥、莫扎特人行桥、马卡尔特人行桥和慕尔恩人行桥把城市的两岸连接起来。
萨尔茨堡老城如画般被僧侣山环抱,山上的城堡就如同给老城戴上了一顶皇冠,好几公里外都能看见,而颇有气魄的卡普齐纳山在河的右岸.萨尔茨堡居民觉得“山”这个词稍稍有点夸张,因为该城的两个山上都密布着步行小径,是人们偷闲几个小时,远离都市喧嚣的好去处。要事时间还多的话一定要去山顶漫步,那样有机会欣赏萨尔茨堡市美丽的全景。
这座店铺是很典型的德奥特色。
1773年7月,在第三次维也纳之旅后,莫扎特一家搬进了新的住处(今日马卡特广场8号)。这个宽敞的新家有足够的空间接待朋友和音乐家们。演员兼戏剧导演,同时也是“魔笛”的作词者Emanuel Schikaneder (1751-1812)是这里的常客。1773年-1780年期间,莫扎特在这里谱写了很多不朽之作。另外值得一提的是莫扎特经常开他房东Mitzerl的玩笑比如有一次他从慕尼黑给姐姐写信道: ”……替我问候圣洁的Mitzerl,她不应怀疑我对她的爱,我在这里遇到很多吸引人的姑娘,但没人能够和她的美相比”这些言语让很多莫扎特回忆录中将Mitzerl当作莫扎特的女友,但这个善良的家庭主妇比18岁的莫扎特大上46岁。
巴洛克风格的米拉贝尔宫模仿意大利和法国宫殿,由萨尔茨堡总主教沃尔夫·迪特里希修建于1606年。几何对称的花园内,设有四组神话主题的雕塑。
天快黑了,就以米拉贝尔宫的主体建筑作为萨尔茨堡一日游的终点吧。
在林茨换车。奥地利的火车色彩还是比德国要鲜艳一点,虽然比不上拉丁语族文化区。
上奥地利州首府林茨是全国主要工业中心之一,吹氧炼钢法是该市钢铁厂创造,已推广到世界各地。最初为罗马人的伦蒂亚要塞,中世纪成为重要贸易中心。15世纪为省城,以集市驰名,并建多瑙河大桥,成为商路要冲。
游览这座城市一种惬意的方法就是乘坐黄色的微型观景列车-林茨城市快车,该车从中央广场Hauptplatz每小时发车一趟。
这火车还真是给人tram的感觉。
内饰倒是很复古。
这样阴阴的天气从山顶上看市区,能见度还是不错的。
回去的时候不要坐到底,到大桥上就下来,为了看看多瑙河。
可惜桥不高,不能很好地看出这个大弯道。
中央广场中心耸立着1723年建的神圣的三位一体大理石柱,这些石柱是为了感谢林茨免遭鼠疫和战争的痛苦而建。
爬到一个山坡上看市区更清楚一点。
这个角度就是山、河和城一体了。
林茨以其拥有迷人的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和巴洛克式装饰豪华的门楼而倍感自豪。这是一座16世纪的市政厅。
对于这样一个小城市来说,广场的另一面也显得非常恢弘大气。
沿大教堂胡同Domgasse漫步你就到达了建于1678年的装饰奢侈豪华的巴洛克式主教大教堂。
林茨向东1个小时就是小城圣波尔滕,它虽然是下奥地利州的州府,但是铁路地位远没有附近的一些小镇重要。市政广场从13世纪早期开始这里就是集市和大型活动的举办场所。市政厅作为城市的象征具有多种建筑风格:罗马式的拱顶、哥特式的壁龛,文艺复兴时期的碑文等等。
在广场中央矗立着由Gruber于1782年制作的体现晚期巴洛克艺术风格的圣三立柱。
市政厅附近简朴的Prandtauer教堂1934年落成,祭坛是hildebrandt设计的。
1706年创办的英国姑娘学校在19世纪末得到扩建,宫殿式外墙上有类似神龛的大门及与英国姑娘教团相关的神像。教皇Pius六世曾于1782年来学校参观。
周末的小城总是那么宁静。
Hassack药店带有巴洛克式外墙。
街边有趣的雕塑。
从20世纪早期以来每逢周四和周六在主教堂广场上举办集市,这里曾是罗马人居住的核心区域。巴洛克风格的主教堂Dom原先是古罗马大会堂。
长椅、忏悔座椅、布道坛和管风琴上都镶嵌有很多雕塑作品。塔楼高77米,北面是17世纪修建的从前的修道院楼。
具有青春艺术风格的犹太教堂1938年被由平民组成的SS护卫队摧毁,80年代复原。
行政中心的观光塔可以免费坐电梯上去。
可以看到远处的群山。
这个方向可以俯瞰老城。
行政中心崭新的建筑群。
小城市的建成区毕竟不大。
州博物馆是一座漂亮的现代建筑。
就这样与这座小城告别吧。
奥地利的火车色彩还是比德国要鲜艳一点,虽然比不上拉丁语族文化区。St.valentin站虽小,却是个枢纽站,很多人在那换车去圣波尔滕或者维也纳。
双层车的终点就是本次旅途的目的地——维也纳西站了。
晚上的维也纳灯光并不璀璨,而是暗淡。那些古老的建筑仿佛披上了一层灰色的神秘面纱。这样,你就尽可以展开你不羁的想象,去描绘那个时代的模样。
虽然是这样,帝国的霸气很多时候还是夜幕的朦胧没有办法掩饰的,它在无尽的夜空悄无声息的蔓延开来,逼满我感官的每一个角落,没有任何拒绝的理由。仿佛这里的空气的每一个分子都是由这样的恢宏构成的。
奥地利国家图书馆共有740万藏书,是奥地利最大的图书馆。图书馆由哈布斯堡王朝创立。
随便扫扫街吧。
这时人民剧院。
马车肆无忌惮地在大街上奔驰。
看看现代的汽车在封建时代建筑面前驶过,只是因为一个色调,所以感觉还是和谐。
看看维也纳最繁华的步行街Graben,因为圣诞和新年,St.Stephan教堂门口的这条街灯光显得富丽堂皇。
摄氏0度左右的天气吃冰淇淋的最大好处是不容易化,虽然味道很浓郁,但是三个球下肚我还是冷的忍不住打颤。不过还是认为这2.2欧很值。这大概是我最难忘的一次吃冰淇淋的经历了。
走进维也纳之前,哈布斯堡家族对我来说也许只是一个历史书上生硬的名词,直到走进维也纳得那么多遗迹,这个名词才开始生动起来。
一大早先去郊外的美泉宫,赶8点半的开门时间就是躲避人流高峰。不过说实话,站在美泉宫广场门口我还是觉得它比想象中小了一点,当然我很庆幸自己是先来美泉宫后去凡尔赛宫的,它完全仿照后者而建。
这一天阴沉沉的,在广场上站立了几秒钟,突然一大片原本在觅食的鸟“扑棱棱”飞了起来,好像拉开了一场大戏的帷幕迎接我的到来。这样的开头很适合这次维也纳之旅:华丽。进门还有个小插曲,因为买票时忘记掏出学生证所以一开始多花了几块钱,我一如既往地去和售票员交涉,最后终于达成心愿。
美泉宫的名字来源于神圣罗马帝国皇帝马蒂亚斯,传说1612年他狩猎到这儿时,饮用此处泉水,清爽甘冽,遂命名此泉为“美泉”,此后“美泉”成为这一地区的名称。1743年,奥地利女皇玛丽亚·特蕾西亚下令在此营建气势磅礴的美泉宫和巴洛克式花园,总面积2.6万平方米。
欧洲人保护文物的功夫真是比天朝深了不知多少倍,那些房间、家具及其摆设基本上都按照当年的样子原封不动,细细地打量那些精雕细凿的花纹,是一种不一样的灿烂——色彩明亮。
对于旅游来说,哈布斯堡王朝就是两个女人:玛丽亚特雷西亚和伊丽莎白(小名Sissi),前者为了神圣罗马帝国的政治和半个欧洲打仗,后者留下的就是浪漫和传奇了。或者说,有了前者(下令扩建)才有美泉宫,后者让美泉宫流芳百世。
其它的女人,虽然都是欧洲贵族,但是绝大多数成了政治的牺牲品,其中有一个就是哈布斯堡王朝和法国波旁王朝的联姻。她们虽贵为公主,却没有自由。
美泉宫的前半部分是欧洲经典,后半部分则充满了中国元素,从青花瓷一直到屏风上的图案。当弗兰茨·约瑟夫(Franz Josef)励精图治的时候,出口青花瓷的国家皇帝正在纸醉金迷的生活中做着“天朝上国”的美梦。所以今天,即便是中国风格的维也纳地图也只有日语版没有汉语版。
后花园的土坡上可以看见金黄色的美泉宫和身后的维也纳城。
霍夫堡(Hofburg)相当于中国的皇城,也是几经扩建才有现在这个样子。相比供消遣用的美泉宫,这里的皇帝寓所(Kaiser Appartment)就简陋多了,这也看出皇帝的作风真是很朴素,有着“工作第一,娱乐第二”的普鲁士精神。弗兰茨·约瑟夫19世纪签署过法令保护中世纪建筑群,这样我今天才得以一睹芳容。值得一提的是巴洛克风格我感觉还是很规则的,至少对称。
今日的霍夫堡宫殿是奥地利的总统官邸所在地,也是法国王后玛丽·安托瓦内特出生的地方。霍夫堡皇宫外门是弗兰茨一世皇帝时代的产物。它由PeterNobile设计,并完全是由士兵们动手建造的。一八二四年,这座富丽堂皇的大门专门选在莱比锡大会战(盟军第一次从拿破仑军队手中收复失地)的纪念日落成,以此为弗兰茨皇帝败北雪耻。
穿过新霍夫堡皇宫的大门,就来到了气派非凡的英雄广场。英雄广场上的两座铜像分别纪念的是:1.在土耳其人大战中战无不胜的欧根亲王;2.成功抵御拿破仑的卡尔大公爵。
这样的街道,这样的建筑,无一不保留着三百年前的原汁原味。
又走到了维也纳最热闹的步行街,白天和晚上还是大不一样的。
白天的国家图书馆比晚上更加气势恢宏。
和自然史博物馆同时开幕于1891年的艺术史博物馆。有一个圆满的八角形穹顶,它是世界上藏品最丰富的美术和装饰艺术博物馆之一。它们都是根据奥匈帝国皇帝弗朗茨·约瑟夫一世的命令修建,为哈布斯堡王朝丰富的收藏品找到一个合适的地点,并且能够对公众开放。
皇家银器博物馆收藏了大量的哈布斯堡家族使用过的生活用品,从装饰起居厅的吊灯架一直到各个时代的盘子罐子,真可谓琳琅满目。历经战乱和时代的变迁,大部分却完好无损。让我再一次对欧洲人如此细致入微的保留历史档案的精神佩服得五体投地。
皇家御用金银器涉及典章礼仪、宗教文化和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这些金银器的制作方法多样,作品高贵典雅,装饰奢华。
贵族的生活是常人难以想象的。
皇家家具馆也是这样,看着那些介绍,仿佛就是昨天,昨天的清早或者黄昏,皇室成员还在这些地方办公。电影《茜茜公主》的很多道具也原封不动地保留着,一切的一切都是那么栩栩如生。Sisi Ticket性价比还是很高的。
这里仿佛又是一条时光隧道,带我们回到300年前。
皇冠总是至高无上的权力的象征。
然后就去了维也纳爱乐乐团(Musikverein Wien)所在地——金色大厅。
这个计划之外的行程应该多半是来源于一时兴起,买票的时候根本不知道接下来会听到哪几首曲子。因为不懂欣赏只买了站票。买票时冷冷清清的金色大厅在音乐会开场前突然热闹起来,一大群身着正装的绅士夫人们纷至沓来。当然后排的站席也少不了汉语。可怜我走了一整天两腿酸得发颤,也根本没有太大的心思去品味音乐的意境,作为一个外行也听不出和我的高中母校南模交响乐团有什么太大的差别。但是听众的气氛明显不一样了,无论是拍手的节奏还是唱歌的氛围,当然我相信指挥和整个乐团的水平也是大不一样的。
这时候有女高音在清唱。
外部没有什么特别的史蒂芬大教堂只是一幢典型的哥特式建筑,其内部构造却是无与伦比的惊艳,每一根立柱上的花纹和油画都不相同,一下子就把游客们带回到12世纪。
1137年, 巴奔堡王朝的利奥波德四世与帕绍的主教管区商定,在维也纳城界外面建造一座新的教堂。10年后,这座大教堂Stephansdom的罗马风格的前身竣工了。
大教堂内有1467至1513年间由凡·莱登Niclas Gerhaert van Leyden设计建造的国王弗里德里希的红色大理石墓碑。教堂内北侧厅布道坛和管风琴脚,在这两件作品上有作者的自画像。“维也纳新城祭坛”同样值得一看,它是1447年建成的哥特式祭坛,1754年成为萨沃恩王子Eugen von Savoyen的墓碑。祭坛内外柱子上的装饰向我们再次展现了昔日皇宫的豪华与奢侈。
随摄一幅壁画。
维也纳市政厅为哥特式风格,设计者是施密特,修建于1872年到1883年。塔楼顶部的市政厅铁人Rathausmann,是维也纳的标志之一。面对市政厅是市政厅公园(Rathauspark)。维也纳市政厅内设有古老的'Wiener Rathauskeller'餐厅。传统的餐厅包括好几个巴洛克大厅,提供传统的维也纳美食。2000年完成整修重新开放的新巴洛克 Salon Ziehrer 和重新设计的Lanner-Lehar Hall,壁画和天顶画由德国视觉陷阱艺术家Rainer Maria Latzke创作。外表看上去和慕尼黑市政厅非常的相像。
晚上的市政厅璀璨夺目。
Belvedere是望景楼观景处的意思,于是这个schloss Belvedere就被翻译成美景宫了。这次的遗憾之一是没有照一下白天的美景宫,看别人的照片感觉它也很美。
美景宫也是欧根亲王的王宫,欧根亲王死后这栋房子被卖给玛利亚特蕾西娅。现在是奥地利国家美术馆所在地,对于美术一窍不通的我更是搞不清什么分离派,但是也就因为Klimt的那幅《吻》还是决定花6块5买张上美景宫的门票进去看看。
当然除了油画以外,美景宫本身的建筑和维也纳的其他建筑一样华丽的,尤其是中间那个大厅。大厅的装饰富丽堂皇。
百水原名Friedrich Stowasser,在维也纳有好几处他的作品,最著名的当数垃圾场和百水屋了。这一次我倒是感觉所谓的艺术挺幼稚,给房子抹点多彩的颜色,再开几个莫名其妙的窗户,然后再把墙搞得不正常一点,就是一幅艺术建筑作品了。
他的作品太浅显易懂。1948年,他短暂地在维也纳艺术学院学习,同时也开始了自己的创作。他的绘画作品、环保主义理想、哲学观、建筑外墙造型、邮票设计、旗标、服装等等艺术方面,都充分体现了他内心的那股难以压抑的、有时甚至令人讶异的艺术见解。
他的作品中,最常见的主题是对直线、鲜亮的颜色、有机结构、人类和自然的调和和强烈的个人主义的不啻。更奇怪的是他支持君主立宪。
可惜百水屋内部不能参观,那么就去看看它对面的艺术市场吧,也同样很有特色的。
我没有花6角钱去那家举世闻名的艺术厕所。
在这里倒是可以拍到那幅《吻》的复制品。
维也纳的城市公园简直就是音乐家公园了,因为这片不大的绿地得以出名的就是贝多芬和约翰施特劳斯两位大师的雕像。
后者的尺寸略小一些。
西门子的火车头发车的时候会发出“do re mi fa so”的音符,渐行渐轻,维也纳果然是一座用音符堆砌起来的城市。
多瑙河中央有一个岛,但是它的名字并不叫多瑙岛,它的名字叫皇帝磨坊(Kaisermuelen),联合国城就在那里。
走的时候再看一眼大厅。
国会的建造取材与萨尔茨堡的原木,用很长的大车靠几十个人一路推着运送到维也纳。奥匈帝国是大国,所以它的国会也比比利时国会大,限制也严格得多,不仅要收2欧门票,而且还不让走到议院大厅的中央拍照。
但是整个建筑也确实比比利时国会豪华。下图的大殿二战时期曾经被一颗炸弹毁了一角。
典雅的气势还在昭示着过去几个世纪的辉煌。
另一个角度。
原帝国下议院气势恢弘,简直就像一部艺术作品。
这些应该都是先贤吧。
走出国会大门的时候是12月30日下午5点。很幸运的是我成为了2012年最后一批参观游客之一。
无论是贝多芬小道还是贝多芬小屋,维也纳森林的景色只能说一般,比起国内的名山大川来委实差得很远,冬天太阳在南面,所以这个角度拍出来的照片光照很差。
冬天的多瑙河森林实在是枯草一片。
多瑙河公园也只是一片大草坪,因为多瑙塔才有了一点拍照的价值。
离维也纳市区最近的一段叫做多瑙河运河,弯弯曲曲的河道并没有想象中那样呈现出一派繁忙的景象,从这里看起来,也只是一条一般的城市河流。
直到弯腰俯身注视和水的那一刻,我才被彻底震撼了——这水清澈见底,看得见河床的每一块石头。那会给人一种幻觉,仿佛是一个远离尘嚣的湖泊,然而它确确实实在维也纳,在维也纳的市中心。
维也纳中央咖啡馆以其建筑师费尔斯特命名为费尔斯特宫Palais Ferstel。
内部装饰极其古朴典雅,即使不喝咖啡也愿意在里面久坐。一百年前,佛洛依德在这里宣扬的他的理论,建立第四国际的托洛斯基也经常来这里。
即使在这样的冬天,河上还有三三两两的野鸭游过。我忍不住伸出双手想掬一捧多瑙河水零距离接触一下,一阵寒风把我的这个念头打消了。想起因为季节放弃的多瑙河游船计划,我不禁感叹:多瑙河,我欠你一个吻,下次夏天再来的时候,我一定会补上的。
多瑙河的夜色是暗淡的,两岸的灯光有如天上的繁星一点一点,比白天更刺骨的寒风刮在脸上,看一眼平静的江水,夏天来这散步一定很惬意。
在灯光映衬下像古堡一样的教堂,于是就这样和多瑙河告别了。
去这个地方Zell am See真是被坑爹了,因为之前叫朋友推荐一处奥地利的山水风景区,他给我推荐了这里,后来据了解他的女生告诉我,他喜欢这里是因为有他最爱的天体浴场。
不过反正是奥地利的夏季通票,火车随便坐,看看风景总还是不错的。
萨尔茨堡州的阿尔卑斯山区有很多湖泊河流,打开车窗就能听见小溪流唱歌的声音。
刚才还是阴天,过了几个山洞,阳光就出来了。
下了火车先去看看小镇的中心广场。
碧水蓝天是奥地利这个山水之国永恒的主题。
看得见码头,怎么能不坐船呢?可惜奥地利湖泊里的船票从来都没有学生或者青年优惠。
采尔湖一共有5个码头,也有环湖的游船,我觉得坐其中一两段意思意思可以了。
电木船的前进打破了水面的宁静。
船晃了一下,地平线就歪了。
什么时候我也能有一只私人游船泛舟祖国的大小河流之中呢?
太阳越发的刺眼了,同行的奥地利人都躲进了船篷里,我还是坚持拍照。
5个码头,其实对应的就是5个小村。
湍湍的急流奔腾而下。
有风的时候,坐上帆船冲浪应该挺爽的。
看看地图,去揽车站不远,那就登高望远一下。下午2点以后有last minute票,是正常票价的三分之二。
海拔1500米的地方,气温比地面骤降了9度,一下子到了深秋。
本以为登了高处,视野会很宽阔,想不到山脉重重叠叠。远山的颜色和天空差不多了。
透过这个缝隙,不仅能看到山谷里的人家,还能看到采尔湖。
换一个角度,降低一些海拔,视线更加清晰。
太阳光的色散有时候具有非常传奇的效果。
不敢贪恋这样的风景,早早回缆车站下去吧。
海拔降低以后,城镇的轮廓就分明了。
接近地面的时候颜色大大不同。
看过了山之后继续看水。
要是带了游泳裤,我也不敢下去扑腾——水温实在太低了。
远方还是寂静的。
帆影点点,告诉游客们这里的人们热爱生活。
有了山水之后,木屋的点缀才更重要。
夏天白天长,风景再美也得把握好时间,此刻必须赶末班火车离开了啊。
雄伟的山峰、神奇的河谷、波光粼粼的山间湖泊和五座巨大的冰川打造了蒂罗尔州这一片独特的风景,吸引着全球各地的游客,使得这个“群山之间的州”成为世界上最迷人的度假目的地之一。德国往南去奥地利的第一站名字叫Kufstein,这名字听上去像是’选帝侯的石头‘(kurfurstenstein)。
这一条大河就是因河了。
镇很小,这条也就算是美食街了。
小镇上的中心广场。
kufstein的城堡在火车上就能看见。
因斯布鲁克Innsbruck位于奥地利西部群山之间风景如画的因河河谷,是蒂罗尔州的首府,四周群山环绕,穿越阿尔卑斯山通往意大利南蒂罗尔地区的布仑纳隘道从这里开始。
这儿有连绵的群山,丰腴的牧场,清澈的溪流和圣洁的雪峰。
4世纪罗马帝国在这里设立了一个兵营来保护从维罗纳跨越阿尔卑斯山脉去奥古斯堡的道路。这个兵营在600年左右在民族大迁徙的时候被毁。
1138年在这里建立了一个修道院,这个修道院不但拥有因河周围的所有土地,而且还拥有在因河上摆渡的唯一权利。因此整个从这里跨越阿尔卑斯山脉的权利全部掌握在这个修道院手中。1165年当地的伯爵建造了一座跨越因河的,这是它的德语名字‘因河上的桥“的由来。
12世纪初因斯布鲁克获得城市权利。由于它控制着南北跨越阿尔卑斯山脉的交通要道,它很快就成为一个非常有影响、非常富有的城市。因斯布鲁克的印章和市徽是从1267年留下来的。1300年左右通过brenner山口的道路被加强,马车可以在上面行走,当时其它跨越阿尔卑斯山脉的道路还只能使用驮马运输。
700年前,当这座城市初具雏形时,这条当时被称作“新城”的街道只有几座农庄。老城区由一道具有防御功能的城墙环绕,要从这儿进入老城,一定要过凯旋门。
1420年奥地利公爵腓特烈四世将因斯布鲁克设为他的首都并建造宫殿、市政府、庭院、金屋顶和城堡。1665年最后一位蒂罗尔大公无子逝世,哈布斯堡王朝的蒂罗尔支灭绝,蒂罗尔归并入奥地利,因斯布鲁克因此也丧失了它首都的地位。这是著名的海尔布陵屋。
因斯布鲁克老城带着因河流域鲜明的特征:哥特式的角楼,狭窄而幽深的古巷,从那些鳞次栉比的民居可以领略到这一地区各个时代的建筑风格:哥特式的凝重,文艺复兴时期的典雅,巴洛克的华丽和洛可可的花俏。
两条优雅的连拱廊沿着古城的主街-费德烈公爵街由南向北一直延伸到金屋顶前的广场,这座扇形的广场自古以来就是南来北往交通的交汇之处,更是这座被誉为“阿尔卑斯之心”古老城市的心脏所在。
作为城市标志的黄金屋顶完成与1500年,是哈布斯堡的马克米利安为纪念他的第二次婚姻所建。这是座三层高的哥特式豪华悬楼,因为建筑的顶部以2657片包金铜瓦覆盖,黄金屋顶的名字由此而来,并且历年来成为这座阿尔卑斯古城繁荣和富裕的象征。
2009年经过彻底改建后的这条大街,以大理石铺地,沿街的长椅和照明的街灯均采用黄铜和原木,街道南北被拓宽成宽敞的步行区域,美丽的大街更显华贵时尚的风范。无数家街头咖啡馆,酒家,餐馆还有精美的商店,时尚的购物中心和精品购物廊都吸引着人们在这儿散步,停留,小憩,观赏和购物。
莫扎特曾经居住过的小屋。
旁边是州立博物馆
这个东西叫做gassel雪橇,原谅我实在翻译不出来这到底什么玩意。
1645年的搬运箱。
老式圆规做得很文艺呢。
旁边的皇家教堂。
应该只有蒂罗尔公国的统治者才有资格在这里长眠吧。
转完了老城,坐公交车上北山看看吧。
车坐到半山腰,爬上因斯布鲁克宏伟的北山山脉的最好方式就是:搭乘由星级建筑师Zaha Hadid设计的去往北山公园的缆车,登上享有非凡视野的新制高点——全程仅需20分钟,当然也可以花半天时间爬上去。
阿尔卑斯山的乳牛可是很出名的哦。
山路十八盘,多蜿蜒呢。
隔壁的山头,人已经不算渺小了。
眺望更远处,奇峰林立。
无限风光在险峰,俊俏不已。
蒂罗尔特色土豆,额。。。我个人觉得一点也不好吃,可能是在德国对土豆厌倦了的缘故吧。
威尔滕是因斯布鲁克在伊塞尔山脚下的一个辖区,曾是古罗马兵营费尔蒂登纳的旧址,作为辖区教堂的威尔滕大教堂是一座远近闻名的朝圣教堂。据传说,当时的罗马士兵就已在这儿搭建祭台,祭拜圣母玛利亚。
现存的威尔滕大教堂于1751年-1756年建造,是一座典型洛可可风格的教堂建筑,它的建筑师弗兰茨·德·保拉·彭次同时也是蒂罗尔一位颇有名望的神 甫。教堂内部洛可可风格的拱顶壁画出自奥古斯堡著名画家马特豪斯·琼特之手。祭台上由四根大理石柱支撑的织锦下,是一尊手抱圣婴,神态安详的圣母塑像。自 中世纪以来,这尊四柱圣母一直被视为神奇力量的源泉而受到景仰。
晶莹闪烁的水晶,变幻莫测的光与影,五光十色的切面...施华洛世奇水晶世界,展现给游人的是平淡日常生活之外的一次神奇之旅,是一次不可错过的感官享受。
施华洛世奇水晶世界使水晶的神话绽放异彩。总设计师安德烈-海勒把它塑造成一个现实存在的童话。在巨人地下奇妙的空间里,水晶作为神奇多变的象征展示给人们,在世界著名艺术家作品的陪伴下,参观者踏着令人耳目一新道路穿越巨人的宝藏。
这个展示中心带你走入一个梦幻的世界。
在这样的回旋往复中,我们得到了升华。
其实今天原本的目的地是哈尔施塔特,但是由于只有半天时间而且火车太慢,只能半途而废了。坐上这辆小火车只能去特劳恩湖Traunsee。
夏天天黑得晚,别看这么透亮的,已经是下午6点,在湖边逗留1个小时正好赶上回萨尔茨堡的末班车。
这一片湖光山色在山水之国奥地利其实是再普通不过了。
岸边的居民们忍不住没有空调的煎熬,纷纷下湖游泳。
不能再清澈的湖水,希望中国也能有这么一天。
发了一会呆就到7点,该回去了。
火车一面开,一面还能看见遥遥的山水。
这一片地区到处可见阿尔卑斯山的群峰。
从慕尼黑去因斯布鲁克,不走经常路过的东线,换一条风景更好火车更慢的西线路走走。然后再绕去布列根茨,只是因为这样走借道奥地利更多一点,并不至于浪费奥地利夏季通票。
这里还是德国的巴伐利亚州,到了边界车站就会有奥地利列车员上来查票。
过了这一条深邃的峡谷,就回进山洞。
一出山洞,豁然开朗,城镇和群山边一览无余
这里其实离因斯布鲁克市区不远,但是因为海拔太高,铁路要一点一点降下来。
太阳光太好对于拍照并不总是有益的。
看着因河拐过一个大弯道,就接近因斯布鲁克市区了。
换一辆火车去布列根茨。
青少年们欢乐地喧闹着。
火车站对面便是布列根茨邮局。
走几步路就来到了博登湖畔。
博登湖位于德国瑞士奥地利交界处,是德语区最大的淡水湖,由于山比较少,所以风景一般般。
布列根茨不大,于是唯一的乐趣也只有坐缆车上山了。
缆车渐渐升高,湖边的城市也就清晰了。
在山顶上看湖又是另一种视角了,色调也起了变化。
远山的层次仍旧是泾渭分明。
博登湖德国一侧,建筑非常密集。
山上的风景也挺单调,不多时就有了下去的念头。
视野所及大约三分之一个湖面。
绿化的面积令人羡慕。
没想到下午的太阳也能照得人睁不开眼睛。
还有时间去老城里看看破房子。
评论(0)
写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