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三游洞
三游洞风景区位于西陵峡外,距宜昌10公里左右。三游洞的名字有两个典故,唐代诗人白居易、白行简、元稹三个人曾一同游过此洞,人称“前三游”;到宋代,苏洵、苏轼、苏辙父子三人也一同来游过此洞,人称为“后三游”。
三游洞风景区内主要景点有三游洞、至喜亭、楚塞楼、古军垒遗址、张飞擂鼓台、陆游泉等。
三游洞生于绝壁之上,有栈道可通。洞宽约20米,高10余米,深约30米,洞中横排3根钟乳石柱。洞内列有历代碑刻,洞外崖壁上刻满历代客的诗文。洞顶之悬石,击之有声,名为“天钟”;地面之凸石,跺之有声,称为“地鼓”。
交通:搭乘公汽,夷陵广场有10路车直达,如果自驾,从市区出发,走夜明珠---小溪塔---黄柏河大桥---下牢溪,再进去就是三游洞了
长江三峡,雄奇壮丽,风光名胜,饮誉五洲。在三峡画廊之中,有一颗灿烂的明珠,镶嵌在西陵峡口,它就是闻名遐迩的三游洞文物风景区。三游洞文物景区位于宜昌市区西北十公里西陵山北峰的峭壁间,背靠长江,面临下牢溪,三面环水,一面连山,洞景奇绝,山水秀丽,是始于唐宋时期的著名古迹和游览胜地。三游洞地势险峻,清人鲁先榜描述它是“四望皆山,一峰出众;峻岭之间,横开一洞。”下临深谷,峭壁百丈,形若穹厦,冬暖夏凉。洞室开阔,深约三十米,高六米。洞口藤蔓倒挂,随风飘拂,洞中岩石褶迭起伏,断裂纵横。有三根似圓若方的钟乳石柱,垂直平行横列,将洞隔成相通的前后两室。前室明旷,诗文满壁,并陈列有白居易、白行简、元稹三人的汉白玉石刻像、字画多件。后室幽奥,洞壁上有几个小洞,即所谓“洞中有洞”,但可望而不可入。左壁有一耳洞,佝偻扶壁前行十几步,可通于洞外。游从多从此洞爬进爬出,把石壁磨得光滑发亮。石壁顶部有一形若悬钟的奇石,用石子投击,其声如钟;石子落地,其声如鼓。所以有“天钟地鼓”之说。因三游洞景色绮丽,曾被古人喻为“仙境”、“幻境”、“桃源洞”。至今洞壁上仍留有“洞天福地”的巨幅题刻。
加载更多
评论(0)
写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