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拉萨回来有半个多月了,梦寐以求的事情终于成真了,心里有着很复杂的感情,嘴上却什么都不想说,也懒得动手去写。不过,最终还是提笔了,想要留点念想给老了的自己缅怀。
很多人内心深处都有这样的情结,一种常年累月局限于某种反复单一的生活状态下的反叛情结,由于无法改变,或无从实施,甚至无从想象,继而向往起身边一切不受主观因素左右的自然事物。我一直坚信这样的向往是生命的初本,它不在平日的表象里,而是隐藏的每一个生命个体的内心里。很多时候,我常常忘记了如何做一个真实的自己,但我又很清楚在喧闹的生活和繁重的工作当中要时刻记得软化自己的棱角,放弃一些纯个人的感受以避免不必要的伤害,避免在与人相处中举止失当,避免过分袒露心迹,但是这样的思维习惯日久天长之后,会极大地削减了自身本有的激情,让人倍感孤独,哪怕你是置身于人潮涌动的环境里又奈何?所以基本上每年我都会给自己一个间歇性的自我休整期,或是独自一人,或与挚友一道背起行囊,行走于高山流水浮云间,给自己一个目的地,一个风向标,一个像风一样自由随意的行程,在这些行程中我可以肆无忌惮地放纵自己的思绪,可以无限放大自己内心的感知,对于我自己而言,怀揣一颗赤诚的“真”心在路上,遵循内心的感知便是旅行的意,便是我回应那低沉却强有力的内心呼唤的一种最深情拥抱的方式。其实每一次令自己欣喜的旅行归来,我都恨不得马上提笔记下这段生命里的精彩,但每次都会显得不知所措无从下手,总要待到一切烟消云散,时间流逝,待到自己能够完全安静下来之后,才会独自一人凝视着那些路上的照片,用自己拙劣的文字去重塑那些过往的人与事。也只有在独自回味那些旅途的快乐辛酸之际,我才倍加感激上天赋予我的这些灵敏的记忆触角,它们让我真切地感受到了那些在路上的情怀,让我在凝视照片时依然能够准确无误地记起每一刻带给我的点滴感动。此次的西藏之行是我心心念念很久的一次行程,虽从未曾去过,但莫名的感觉到她就像一块巨大的魔力磁铁,深深吸引我,让我魂牵梦萦,为它心动不已。而这些心动不仅仅是因为这片土地上有壮丽的大山大河、草原湖泊,更有出世的佛法、虔诚的信徒、纯净的灵魂和质朴的面容。不是说神的孩子都要去西藏嘛,那就让我当回神的孩子吧!
西藏地处中华人民共和国西南部,属高原地区,海拔高、日照时间长,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省会城市拉萨的海拔3658米,故又有“日光城”的美称。空气很干燥,大气的水汽少,云层少,对紫外线的反射作用少,因此到达地面的紫外线多。所以在西藏户外旅游的时候,要注意防晒,除了要穿长衣长裤,带上遮阳帽,戴墨镜,还有面罩或口罩之外,也要给自己的肌肤加上防晒指数高的防晒霜,还有要多喝水,在高原活动水分流失比较快。由于海拔较高因此初去西藏的亲们记得要服用抗高原反应的药,如红景天之类,但红景天请大家记住要在准备去西藏之前最少提前一周服用,它是慢性药,也可以服用葡萄糖之类,对提高身体素质,缓解高原反应效果还是不错滴~
去西藏当然要品尝下藏式风味的美食了,藏餐中有代表性的是烧羊、牛肉、糌粑、酥油茶和青稞酒。由于西藏和尼泊尔相邻, 西藏的聂拉木是最接近尼泊尔的城市,所以在西藏也有很多尼泊尔风味的餐厅。推荐餐厅有:光明港琼甜茶馆(八廓街)、雪域餐厅、娜玛瑟德餐厅(宇拓路店)主营尼泊尔风味餐食、刚吉餐厅、玛吉阿米西餐、喜鹊阁厨房等。
在机场候机的时候心情既紧张又激动,紧张是因为一个人要去那么偏远又陌生的地方,心里多少会有担心会害怕,但又很快被一种抑制不住的激动所取代了。我曾经内心里不止一次有过强烈地想要踏上那片土地的想法和冲动,但最终因为种种原因没能实现。那片圣洁的土地也就成了我心里久久挥之不去的心结,对它有种莫名的向往。不是有句古话说“越是得不到的就越对你有强烈的吸引力,越想要征服它嘛。”所以西藏,我来了!
早上乘10:20的航班由西宁飞往雪域高原拉萨。
现在已经到了西藏的上空了,用不了多久我就能用自己的双脚去亲吻雪域广阔的大地了~
下飞机出了机场难以抑制的激动将之前的小紧张一扫而光。西藏的天很蓝云很低,天空的那种蓝不知道该用什么词形容它才好,总觉得任何形容词都不足以表达出来。PS:由于我从小在青海西宁生长,也是高海拔地区,所以并没觉得身体有什么不舒适的感觉。
机场高速两边每隔几百米就有巨幅标语牌扑面而来~
这里的云层低的仿佛触手可摸,高速路两边绿油油的麦子给雪域高原铺上了一层厚厚的天然地毯。
突然之间远远地看到山上有一组建筑物,直觉告诉我,那是整个雪域最最威严的布达拉宫!
终于行驶到离它较近的地方,我屏住呼吸,不断地按下快门,想要把布达拉宫的身形拍下来带回去慢慢欣赏。它最是堪当“雄伟”二字,依山而建,重叠错落,殿宇嵯峨,气势浩大。在蓝天白云的衬托下越发显现出它那种气贯苍穹之势。瞬间想到了仓央嘉措的诗句“住进布达拉宫我是雪域最大的王”。
怎么也看不够拍不够的布达拉宫~
订的酒店就在大昭寺广场旁边,到达酒店是下午三点多,放好东西我就迫不及待地要出门去感受具有民族特色的八廓街了。
八廓街位于拉萨市城关区,又称八角街,是一整片有着浓郁藏族生活气息的街区。最初它只是一条环绕大照寺的普通街道,后来成为朝圣者的转经路。街道是由手工打磨的石块铺成的。现在它已经是西藏最著名的转经道和拉萨的标志性旅游必去地之一了。
加载更多
来西藏之前朋友帮我提前预约好了布达拉宫门票,今天我就能真真实实的近距离走进这座雪域雄伟威严的宫殿了。想到要走进它,难以抑制心里的激动,早上很早起来收拾妥当,就直奔布达拉宫方向,(布达拉宫距我住的酒店走路大概15分钟的时间)。
走在拉萨城区主干路上我诧异的发现这个地方在在在早高峰的上班时间马路上竟然都没有拥挤的车流。
人行横道上也是稀稀拉拉的行人,他们都面色从容,缓缓而行完全没有赶时间上班急匆匆的样子,城区的道路都是干干净净的,暖暖的阳光照下来,让我瞬间觉得拉萨是个幸福指数颇高的城市。
一条大黄狗也在路上悠闲的散着晨步。
离布达拉宫越来越近,能看到陆陆续续的信徒们已经开始围着布达拉宫进行每天的转经了。
过了安检,进入布达拉宫脚下的花园,抬头看那耸立在以蓝天白云为背景的绿草地上,金灿灿的阳光洒满它的身体,现在的它是那么的慈祥温柔。
拿到预约票了呢~
我最怕的就是爬台阶了,尤其是在海拔这么高的地方。趁着休息的时候请讲解导游帮我拍张照片吧~
加载更多
今天给自己安排的是上午参观色拉寺,下午约好了摄影师拍,记录下我和西藏和神圣的布达拉宫在一起的时光。
清晨的阳关透过车窗照在我的身上暖洋洋的~万能的24路公交车只有我一个乘客~嘿嘿专车的待遇呢
色拉寺指示牌。24路车终点站下车走不了一百米就能看到色拉寺的大门
一进寺院大门就能看到这种在藏传佛教地常见的白塔,它是藏经塔,也叫经塔。在它的周围有很多小的转经筒,前来朝拜的藏族信徒们会围着经桶和白塔诵经祈福。
在供奉马头明王的大殿里,侍奉的喇嘛会用寺院里的香灰给每一位前来朝拜的孩子鼻头上摸一些香灰,以保佑他们不被妖魔袭扰,健康成长。我并不知道这个只是针对儿童,当走到喇嘛身边也把头伸过去,喇嘛笑着也给我摸了点香灰念了几句平安福。好吧,我还是个孩子我也受到美好的祝福了~
色拉寺里传统建筑的寺院
西藏的阳光真的很刺眼呢~
寺院里的三条小狗在争抢一顶帽子,也许是养在寺院里又受佛法的熏陶,使得它们懂得在这个圣神的地方要庄严要静谧,即便是在争抢东西也不能发出吼叫声,只是很安静的在拉扯着,更完全不理会从它们身边经过的行人。
加载更多
我是个懒人,出门前从来不做攻略,喜欢随着自己性子玩。我总认为“计划没有变化快”。任何事情提前计划的再好也会存在很多不定性因素,所以这次来西藏由于提前没有规划好留的时间不够,不能去有“小江南”之称的林芝,挺遗憾的。但是凭借我多年出游的经验很快我就选定去西藏的第二大城市——日喀则。日喀则的藏语意思是如意庄园,它属于后藏地区,是后藏的政治、宗教和文化中心,也是历代班禅的驻锡之地。在日喀则还有两个出境口岸,由于日喀则路线较为偏远,独自去会比较麻烦,我就机灵的选择了酒店楼下的旅行社。日喀则两日游报价300元,包括游览西藏三大圣湖之一的羊卓雍措、海拔5560米的卡若拉冰川、班禅驻息地三个景区门票和一晚住宿,两顿正餐。感觉价位合理,成交!就这样起了个大早,坐上旅行社的中巴车出发了。
后藏真不愧自古以来就被誉为是西藏的粮仓,路的两旁都是绿油油的小麦地。
车子大概行驶了三个多小时后当达到山顶就能看到圣湖之一的羊卓雍措的身形了。在山上向下眺望羊卓雍错湖,碧蓝的湖水在山坳之间流淌,仿佛是一条蓝色的丝巾系在山坳之间,是那么的柔美,空灵。传说羊卓雍错是西藏最美丽的女子化身,是爱情湖。在湖边真诚的祈祷,她就能听到,能赐予祈祷者美好的因缘,夫妻一起祈祷能保佑婚姻幸福美满。
站在这片蜿蜒的蔚蓝面前,眼前一切的色彩都已被掩盖。那纤尘不染的纯净天空似乎已将最纯最蓝的称号让与了这位婀娜的蓝色佳人,两边的山土似乎只为映衬这缎蓝绸而存在,还有远处的白云与雪山,他们是圣洁的,但在羊卓雍措面前,他们却只能成为了神圣的陪伴者。
在湖边望去,只看到一望无际的湖面在同样蔚蓝的天空中模糊了交界,她显现出来这层次极其丰富的蓝色,也好似梦幻一般。面对如此宁静清澈又圣洁得让人无法呼吸的湖水,我深深地陶醉其中,瞬间所有的忧虑和烦恼都烟消云散。
从羊卓雍错出来后,跨越海拔4300米的斯米拉山口后就来到了卡若拉冰川的冰舌脚下。在整个西藏离公路最近的就是卡若拉冰川,离公路只有三百多米。 卡若拉冰川的海拔有5300米,下车前导游一在的告诉大家要缓慢行动,可是当从车里出来的那一刹那,我还是忍不住疾步向冰川方向走去,如此近距离亲眼看到宏伟的冰川这还是第一次。
巨大的冰川周边云雾缭绕,晶莹幽蓝,那冰舌就在山中静静地躺着。向世人们展现出它的美丽和高冷。
欣赏完羊卓雍措和卡若拉冰川,我们继续向日喀则方向行驶。前面提到过,日喀则是离尼泊尔最近的城市。在日喀则方向有两个对外口岸就是我们常说的樟木口岸和吉隆口岸。由于是边境城市所以一路上的边检站非常多,限速也限的很严,其中一段从仁木到尼布的路一共40公里,限速是60分钟。公路两边的藏族房屋上都插有一面迎风飘扬的五星红旗,从这里就可以看出来真的是到了边境的城市了。
笔直的日尼公里,路况好的不得了,可就是限速呀~
加载更多
对于我这种比较懒得人来说,跟团最不好的一点就是早上要早起,我是个赖床的姑娘,早起的痛苦对我来说简直是致命的。说归说,可也没办法,早起就早起吧。用过简单的早餐,我们就准备往拉萨方向返回了。听导游说路上会经过后藏地区最大的天葬台,我的好奇心战胜了瞌睡虫,一路上一直津津有味的听导游讲述西藏的风俗人情和各种我们所熟知以及不知的葬法。我貌似有点重口味呀,嘿嘿~
村庄里的藏族群众围城一圈跳着欢快的郭庄舞蹈,灿烂的笑容布满了他们每个人的脸庞。都说藏族是个会说话就会唱歌,能走路就能跳舞的民族,这样看来真的是名不虚传。美好的生活就是从这清晨的一支舞蹈开始。
堆在地上的这两个类似草垛的东西是晒干的牛粪。亲们可千万别小看这些牛粪,在藏族群众心中,这些可都是好宝贝。达瓦卓玛说,她接待我们一个团去她家做客就可以挣取一个公分,而她们村子里这一个公分可是能够换回来30块牛粪的。后藏地区的这些村庄直到现在还都在传承公有制分配制度,按劳分配,多劳多得。还有我们听说过的一夫多妻和一妻多夫制在这里都是被允许的,其实这种多夫多妻制度并不是大家想象的那样三妻四妾,而是一个男人同时娶同一家的几姐妹,或者一个女人同时嫁给一家的几个兄弟。这一古老的婚姻形式得以流传至今主要是因为经济原因,避免家庭财产的分散。
这堆高高的牛粪可是卓玛家的宝贝,她说这还是她结婚时候的嫁妆呢~由此可见牛粪在藏族村庄里的重要程度。
这是卓玛家里的老阿妈早上起来新熬的酥油茶,旁边的小土豆是她家里自己种植的。这两样看似很平常的东西就是年木乡这个村庄里家家户户的必备食品,也是招待客人最好的美味。酥油茶我确实是喝不习惯,但是小土豆的味道还是很不错的,毕竟是纯天然无污染的绿色食品嘛。
站在村庄的路上拍一张照片吧~呼吸着清新的空气,享受着暖暖的阳光,生活多么的美好。
加载更多
纳木错是位于西藏自治区中部,"纳木错"为藏语,蒙古语名称为"腾格里海",都是"天湖"之意,它是西藏第二大湖泊,也是中国第三大的咸水湖,西藏的"三大圣湖"之一。据说纳木错还是预卜凶吉祸福的湖,如果是"命大"之人登上湖边的山丘,即可见到湖中的灵异现象,因此,过去这里常成为藏传佛教进行圆光卜的场所。每逢夏天,有不少喇嘛前往朝圣,以湖中显现的灵异景象来预卜未来。今天的纳木错行程是和几个游客合伙一起包的车,300元一人,由于景区距离拉萨市区比较远,又是得早起的一天,忘记是谁说过一句话“来西藏旅游就是眼睛和心灵的天堂,身体的地狱。”这句话不无道理。西藏是个几乎没有工业的地区,没有工业也就意味着没有污染,大自然馈赠给这片圣地的美景我们都可以完完全全的欣赏到,但是西藏属于高海拔地区,山多路险,一般初来西藏的游客身体上都会受不了,也就不能欣赏到很多美丽的景色,比如今天的纳木错,途中要翻越海拔4000多米的山,很多人就会由于身体条件而放弃。在西藏有句话说“西藏是个有灵性的地方,每个想到西藏去的人都会受到佛祖的考验,要是能经受住这个考验那就说明和佛是有缘分的,会受到佛祖的保佑。”佛渡有缘人,这么说来我也是和佛有缘的人了。
去纳木错的路上能看到立在公路边上的青藏公路通车五十周年纪念碑
路经念青唐古拉山,下车拍照。念青唐古拉山终年白雪皑皑,云雾缭绕,主峰格拉丹冬长江正源沱沱河的发源地,
念青唐拉山是藏地三大神山之一,相传在念青唐古拉山里面有一座神秘的水晶宫,宫门上镶有各种宝石,光芒四射,宫底是甘露之海,中部缭绕着虹光彩雾,宫顶有白云,雨露时停时落,鲜花盛开在它的四周。在蔚蓝天空的衬托下,远处的唐古拉山上的白雪也沾染到了深深浅浅的蓝色,显得更加神秘。
从早上6点出门到中午1点钟,终于到了今天的目的地纳木错的大门口,我不得不说的是纳木错景区管理的环保意识。每个进入景区的游客都会领到一个小的无纺布袋,景区的工作人员告诉大家,景区里不设垃圾桶,这个袋子就是装垃圾用的。这个小小的举动使我深受触动,细想自己这些年去过的那些景区没有一个会有如此强烈的环保意识。对西藏,对这里的人们和纳木错景区的好感又大大的提升了一个层面。
进景区以后我们的车大概还得行驶一个多小时才能到达纳木错湖边。通向湖边的公路旁依旧是唐古拉雪山,他像一位骑士一样围绕守候在他美丽的妻子纳木错的身边。
离纳木错越来越近了,透过车窗能看到一条蓝色丝带在雪白的山下飞舞。
下车走到纳木错湖边近距离的接触它,我甚至觉得都有种不真实的感觉。曾经多少次只能在电视、照片以及梦中见到的神山圣湖,如镜花水月,是那样清晰又遥不可及。而今天我终于投身到了他的怀抱,看着眼前这仿佛仙境般梦幻的地方,我有些不知所措。
唐古拉山 纳木错我来了~ 我来鉴证你们这亘古不变,天荒地老的爱情了。
蔚蓝湖水就像一幅童话的册页,让人不能也不敢形容,大有不忍踏破的感觉。一只棕头鸥飞落在水里悠闲的游着,湖对面的念青唐古拉山千万年来就这么默默地守候在纳木错身边,两个恋人相依相伴,唐古拉终年的思念就是那绵绵雪水,涓涓流入纳木错,两颗心融汇在一起,这纯净的蓝,便是他们忠贞爱情的见证。
静坐在湖边久久不愿起身,想就这样让纯净的湖水洗净所有的烦恼、杂念和贪婪。 用石头为自己也为身边所有的人们堆一个玛尼石祈祷祝福。
加载更多
离开拉萨的最后一天我决定就在大昭寺门口晒晒太阳,像那些久居于此的“拉漂”,“藏熬”们一样,泡在八廓街一整天,从一家甜茶馆到另一家甜茶馆。 “拉漂”和“藏熬”大多来自内地大城市的年轻白领或各行各业的人们,因为厌倦了大城市喧闹的生活,每天起早贪黑,去济公车,忙忙碌碌,为了生活而生活。来到西藏后就居住在拉萨或西藏其他地区。他们大多从事自由职业,也有的甚至没有职业;他们因为热爱西藏,或者迷恋拉萨,于是义无反顾的在高原挥洒他们的青春,在日光城里寻找自己的梦想和生活的意义。据说来西藏的有三种人,失恋、失业、失常。我想我大概属于第四种人吧,失心疯。
在拉萨的这些天大昭寺广场我几乎都是下午以后才去,第一次这么早来这里,只见广场上两个大香炉里的藏香缓缓升起着燃烧后的青烟。来自四面八方的藏族同胞,或转经筒、或三步一叩拜、或口念六字真言在做着每天的转经功课。
藏族信徒的一生中以磕满十万零八百个长头为圆满,为此很多人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
质朴的藏族老人,他是一位乞讨者,在拉萨这个地方,尤其是大昭寺门口乞讨者很多,但拉萨的乞讨有一个特点,是可以从乞讨者手里找零钱的,这和内地的乞讨完全不同。这里遵循的就是人与人之间的自愿平等原则,包括进寺院添香火也是一样的,可以从佛像前面找零钱,想给多少完全是自愿。
在西藏的大街小巷甚至是马路上都随处可见或躺或爬的小狗,它们不会向行人显凶,而行人也不会打扰它们休息,这完全就是一副人与动物和平共处的场景。看到过一句话说下辈子就算做狗也一定要做一条西藏的狗,因为这里的狗狗们最幸福,能自由平等尽情地享受着拉萨的日光倾城。当然拉萨还是一个很干净的城市,虽然满大街的狗狗但却完全看不到他们的排泄物,自然也不会有别的杂物出现在大街上。很舒服的一座城市
晒饱了太阳,肚子也咕咕叫了,起身去寻找吃的发现了这家百年老字号酸奶,名字叫古树。酸奶店门前有一颗粗壮的老树,据说从有这棵树开始就有了这个酸奶,这么算下来果真的百年老字号了,这个必须尝尝~
选择了口感偏甜的桂花牦牛酸奶,味道还不错。
臭美下~
吃过了酸奶看到对面有一家喜鹊阁厨房,打算中饭就在这里解决。由于还不到拉萨人民的用餐时间,店里的人还不是很多我就选择了一个靠窗子的位置坐下。
加载更多
评论(35)
写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