婺源篁岭村至今已有500多年历史。秉承祖上遗风,篁岭先民用竹筛匾晾晒农作物,既不占地方,又便于收藏。如今,篁岭晒秋已成为习俗,每年秋收时节,家家户户屋檐下晒满了玉米辣椒等色采鲜艳的农作物,与白墙黑瓦的徽派民居构成了一幅完美秋收画卷,被称为“最美中国符号”。
江西婺源篁岭,人们认识它都是从一幅幅色彩艳丽,充满着丰收景象的摄影作品开始。“晒秋人家”也已经成为篁岭的一张名片。篁岭古村由曹文侃建村于明朝宣德年间,至今已有500多年历史。秉承祖上遗风,篁岭先民习惯用平和的心态与“地无三尺平”的崎岖地形交流,他们用竹筛匾在窗台前晾晒农作物,既不占地方,又便于收藏。
晒秋人家
如今,“篁岭晒秋”已成为固定习俗,每年秋收时节,家家户户屋檐下晒满了玉米辣椒等色采鲜艳的农产品,与白墙黑瓦的徽派民居构成了一幅完美秋收画卷,被称为“最美中国符号”。
篁岭晒秋
婺源篁岭景区属典型山居村落,民居扇形梯状错落分布。篁岭因”晒秋”闻名遐迩,村中“天街”似玉带将经典古建串接,徽式商铺林立,一幅流动的缩写版“清明上河图”。 周边千棵古树环抱、万亩梯田簇拥,四季花海展示惊艳的大地艺术。
古民居
晒农作物
晒秋坊
篁岭晒秋
都说春天油菜花开的婺源是一年中最美时节,在前往篁岭村的缆车里拍到了秋色中婺源的另一番诗意美景。群山环抱,云雾袅绕,金黄色的稻田中镶嵌着一幢幢白墙黑瓦的徽派民居,一派丰收在即的世外景象。
婺源金色稻田
婺源金色稻田
篁岭古村依山就势而建,四周古木环抱,后山以青松为主,村脚水口林以红豆杉群为主,下了缆车就是进村的水口林,以香枫和古樟居多,树龄大多在几百年,最长达到了千年以上。这些树告诉你村子的历史有多悠久。
晒秋
婺源写生
说起坐缆车进古村好像并不多见,没去过的朋友也会觉得奇怪。那是因为篁岭古村地处深山之中,如果步行至少要一个小时才能到达,虽说后山有一条公路可到达村子,但这山路弯曲陡峭,大型车辆不能通行,所以才有坐缆车上山。坐缆车只需10分钟即可达到,还能欣赏大美风光。
稻田
婺源稻田
篁岭很好保存的徽式古村落格局,有原汁原味古村落风貌及民情民风,村庄的房屋结构开式特殊,农家一楼大门前临大路;户户二楼开后门可到达更高处的另一大路,二楼前门拦腰上下砌墙,与屋外搭建的水平木头架连成一体,用以晾晒农产品,较好地解决了坡地建村、无平坦处晒农作物的矛盾。
晒秋
晒秋
晒秋
晒秋
晾晒农作物使用竹晒簟,既不占地方,又便于收藏。每年的收获季节,房屋间成了晒簟的世界,五颜六色的农作物与黑色屋顶之间重重叠叠,甚是壮观。
晒秋大妈
晒秋大妈
秋天是丰色的季节,金黄的玉米,火红的辣椒堆满了整个屋子,阿姨们真忙碌着将农作串联在一块,以便于晾晒。这些艳丽的颜色让秋季的篁岭晒秋得更为丰富、更为“神韵”。
晒秋人家
晒奥运
篁岭的晒秋不仅晒出了美,还晒出了各种创意。他们用农作特拼图,用农民自己特有的方式,表达了对祖国的热爱,晒出了中国红。
篁岭天街食府
婺源美食
关于吃:“天街食府”位于天街北头,上下共三层,可同时接纳500人就餐。菜原料全都采用自种、自采、自养。食府根据篁岭的传统的菜谱,创立了闻名遐迩的“八大碗”天街养生农家宴。它以徽菜为根源,以婺源饮食文化为精神,以篁岭民俗、民情为其准,独成体系,别具风味,值得品尝!
篁岭精品度假酒店
篁岭精品度假酒店
关于行: 飞机:婺源目前没有机场,周边的景德镇、黄山、衢州、南昌等城市都有机场。景德镇机场和黄山机场离婺源比较近,景德镇罗家机场距婺源县城约80公里,是离婺源最近的机场,航空到达比较方便。 火车:婺源只有一个火车站,合福高铁开通后,坐火车去婺源是最方便的交通方式,每天有二十多列班车可以到达这里。 高速:婺源位于赣浙皖三省通衢之处,公路网比较发达,婺源县境内就有杭瑞高速和德婺高速经过。
婺源古镇
晒秋坊
评论(0)
写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