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有高昂巍峨的皑皑雪山,这里有触手可及的洁净天空,这里是日光之城,这里是世界屋脊。我从夏末般的广州深秋,来到拉萨,感受圣地暖冬。
【温馨提示】
拉萨冬季含氧量下降
对游客还是有一定挑战
需提前做好身体和心理准备
罗布林卡是西藏难得一见的大型园林,极具藏族特色。藏语中,林卡为“园林”之意,罗布为“宝贵、贵重”之意,故而罗布林卡有“宝贝园林”之称。
殿内不允许拍照,我们在宫殿之间的天井流连。晒着太阳取暖、不时偷瞄经过的喇嘛,从他们的身影和姿态,用力感受怎么都看不透的神秘西藏。
自己跑到我身边的猫儿,陪着我晒了一刻钟太阳;我轻轻挠着它的下巴,知道它不舍得离开。初冬来到这座夏宫,虽不见郁郁葱葱之盎然,但在艳阳照耀下,萧瑟间却自有一番韵味。
加载更多
拉萨之行,第一站便是瑞吉酒店——拉萨第一家超五星酒店。车还未靠近,远远便见到守候在入口处的酒店高层团队。一见面,他们便献上了热情的笑容、洁白的哈达和温热的甜茶,还有一份来自高原的暖心问候以及回家一般的安心加持。
入夜时分,酒店还在广场升起篝火,为住客带来一场藏味极浓的欢迎派对。
在这世界屋脊,打造一座拥有162间客房的奢华酒店对任何一位建筑师而言都是挑战。传承瑞吉酒店文化的同时,要紧密贴合当地文化,更是难上加难。设计师耗时两年半,克服种种障碍,为世人呈现了这座占地八英亩的度假臻品。
瑞吉在设计之初,便致力于与布达拉宫高度齐平,为的就是让客人领略到最完美的景致。初到西藏,高原反应没有逻辑可言,无分性别、年龄或入藏次数,为了减少不必要的运动,除了小型藏族餐厅外,酒店所有公共区域都位于同一层,这样客人就无需上下楼梯。而且在整座建筑物内,到处都备有氧气罐。
加载更多
行程之初,我曾经感叹:“收到邀请,得知此次雪域圣地体验的是‘奢华游’后,曾做过各种想象。直到踏上拉萨,发现此行最奢华的不是高端酒店换着住,而是全程私人定制,有一位摄影大咖外加一位线路执行陪伴着我。”然而当真正深入拉萨,游走于每个熟悉却又陌生的文化瑰宝时,我才惊觉,其实此行最为奢华的,是竟能如此无限接近这些宝藏。例如,你见过这么悠闲、安逸的布达拉宫么?如此画面,只有错峰才能做到。
我可以逐个神像慢慢钻研,从岁月的沉淀中感受佛法无边;我可以仔细抚摸导游一再述说的、冬暖夏凉防水防雪的布帘,感受牦牛毛织就的宝物如何神奇;我可以找个安静的角落,看一位位前来朝圣的藏民、用心感受他们的虔诚……我可以慢悠悠地跟着导游走两三小时布达拉宫,提出十万个为什么,问得她又爱又恨。而导游说这一切,在夏天都是难以实现的。因为走一圈限时,跟打仗一样,还没介绍完,后面的人群已经压上来。
同样,永远熙熙攘攘、川流不息的八廓街,也比夏日多了些许恬静。
加载更多
住进布达拉宫, 我是雪域最大的王。
流浪在拉萨街头, 我是世间最美的情郎。
提及仓央嘉措,大多数人会想起他笔下谜般诱人的情诗;会想起玛吉阿米,想起各种或美妙或浪漫或凄惨的传说……来过这儿,也许日后你会想起多一个名字:达东村。
这里被誉为拉萨最美乡村,是西藏保护最完整的古村落之一。山坳之间,可以近距离感受近千年古寺尼玛塘寺的古老与幽静,还有一座三百年前仓央嘉措居住过的贵族庄园。沿途见到许多土屋,在我眼中每一处都别有风情。
寻觅仓央嘉措行宫路上,经过这处荆棘丛生的不毛之地,仿佛误入沙漠,极为神秘。摄影师问我,眼前这一切,你想到什么?苍茫大地间,脑海只浮起这阙情诗:
这么多年,你一直在我心口幽居。
我放下过天地,却从未放下过你 。
渐悟也好,顿悟也罢;
世间事除了生死, 哪一件事不是闲事。
我独坐须弥山巅,将万里浮云一眼看开。
拍摄时,我笑问摄影师该以何种表情,他反问我:”此刻你何种心情?“我不假思索答曰:“敢问仓央嘉措,当年与谁共此?”这位世间最浪漫的情郎,一生向往爱与自由,却仿若终身被困牢笼。记得《西游记》中,女儿国国王与唐僧的这首情歌吗:“悄悄问圣僧,女儿美不美?说什么王权富贵,怕什么戒律清规。 只愿天长地久,与我意中人紧相随。”清雅至极,却也艳丽至极,是不是也很应景?
内心还在被传说中各种爱而不得的哀怨缠绵牵扯着,金属老师忽然说:“来,倚着门框,想象一下,马上见情人了会是什么心情?”一瞬间,面上忍不住笑开了花,思绪却还绕在这些曼妙的文字之间:“一个人需要隐藏多少秘密,才能巧妙地度过一生? 这佛光闪闪的高原, 三步两步便是天堂;却仍有那么多人,因心事过重而走不动。”
对于喜爱咀嚼仓央嘉措文字的人,这会是一处让行程发光的遗址。但达东村要做的不仅于此,距离拉萨市区约13公里的这组村落,在保留原有旅游元素之外,还不断融合新的生态元素及各类艺术娱乐元素,务求打造一种现代化与历史感并存的旅游新方式,为游客带来前所未有的体验,例如房车营地、自驾车俱乐部、滑雪体验场、星空拉萨摄影俱乐部、婚纱摄影基地等。
人像摄影:金属魔力
一再述说仓央嘉措,那位三百年前的寂寞情圣,会不会让你觉得遥不可及?如果想稍微靠近今日的喇嘛,建议你一定要去色拉寺。寺院全称为“色拉大乘寺”,关于寺名来源有两种说法:一说该寺在奠基兴建时下了一场大冰雹,冰雹藏语发音为色拉,故该寺建成后取名为“色拉寺”;一说该寺兴建在一片野蔷薇花盛开的地方,野蔷薇藏语发音也为色拉,故取此名。
从正门到辩经场之间,有好些小岔路。深入进去,能见到不少藏民来往、出入。感觉这是一座吸纳人间烟火的寺庙,极有意思。
加载更多
失望的尽头,永远有惊喜在守候。初到维巴村,有种找不着北的感觉,夹杂着一天拍摄的疲惫,几乎想放弃离开。直到旅游局工作人员从天而降,带我们来到这座特色民宿,激情被彻底点燃。
“洛奔曲阔拉萨人家”是这家民宿的名字,住这儿的是一个叫格桑罗布的藏族家庭,美丽热情的藏族姑娘德吉负责打理事务。此时并非旅游旺季,他们也并未做好接待游客的准备,但依然竭力献上最诚挚的欢迎和问候。
德吉为我们端上温热的新鲜牛奶,一再强调这儿的牦牛只吃最干净的草,他们的牛奶是最纯粹美味的;再递上酥脆的麻花,告诉我们就着牛奶吃可以暖身子……不知是不是因为真的冷了还是饿了,觉得真香甜。
德吉介绍,旺季能在家里体验正宗藏餐,但需要提前一天预订(因为要准备食材);晚上要是住在这儿,还能在院子里开篝火晚会、看星空、载歌载舞……多么精彩的民宿体验,可惜我们今天只能错过。正失望着,她说:“还可以试穿藏服。”“叮~”我的玩乐神经瞬间被激活,敏锐地察觉到好戏要上演了。看着我发亮的双眼,德吉笑着推出了满满一架子藏服,并为我挑选了套颜色极为雅致的“贵族”服饰。没想到这几天一直苦寻不获的传统藏服,竟在这儿批戴上,简直是太大的惊喜。据说这套服装乃真丝编织,造价不菲,是藏区贵族节日所穿。
随后,德吉带我们进入自家佛堂。第一次走入这样的民间宝藏,有点震撼。在佛堂最深处,还有一尊天然莲花生石像,是他们家族引以为傲的传家之宝。这尊石像由整块巨石组成,高约2米,整体来看,莲花生头戴红色法帽,身披大氅,手拿金刚杵,法相威严。
该石像迄今已有千年历史,格桑罗布的先辈以此巨石为墙,建造了房屋。此后维巴村发生多次洪水地震,但格桑罗布家中从未受到侵害。由此,天然莲花生石像声名大振,远近佛教信徒纷纷前来朝拜。好客热情的德吉,唯一拒绝我们的便是对这块石像的拍摄,因此无缘在文中为各位分享,只能发发其它佛像。
加载更多
维巴村还有这处擦擦展览馆值得一看。“擦擦”一词据说源于古印度中北部方言,是藏语对梵语的音译,意思是“复制”,指一种模制的泥佛或泥塔。
在这世界屋脊,山峰陡峭,气候严酷,空气稀薄,环境变幻无常,任何生物在此生存都是对生命极限的挑战。人类繁衍生息更是困难,物质匮乏环境险恶,使他们对日月星辰、对山川河谷、对野兽牛羊、对一切未知都充满恐惧和敬畏,当然也有希望和企求。也许这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藏民对于信仰的虔诚。
藏传佛教僧俗制作擦擦的目的在于积攒善业功德,并将其视作消灾祈福的圣物,多用于佛像及佛塔。藏地发现的早期印度风格的擦擦多由红色陶土塑成,边缘不规整,胎泥外溢,图案以神降塔、吉祥塔和菩提塔居多,且大都印有般若经咒。此后,藏地自身也开始制作擦擦,内容、题材逐渐增多,藏文的六字真言由藏文转写的梵文经咒取代。
展览馆旁有个工棚,几位工匠正在制作佛像。这儿看起来非常简陋杂乱,但据说他们都是远近闻名的手工艺人。就看看这巧夺天工的佛手,是不是妙极了?
佛像、擦擦、各式纪念品等,均系用当地红土、藏萱纸、狼毒草、柏树粉、藏药、伊措圣水等材料手工捏制而成,防腐朽、易保存,具有一定收藏价值。
加载更多
为何以大昭寺作为拉萨系列游记的尾声呢?因为拉萨之所以有“圣地”美誉,与这座由松赞干布建造、有着1300多年历史的寺院有关。该寺最初名为“惹萨”,后来惹萨便成为这座城市的名称,并演化成当下的“拉萨”。大昭寺在藏传佛教中拥有至高无上的地位,终日香火缭绕、油灯长明,虔诚的朝圣者是这里最美的景色。
我就那样静静地看着他们,懒懒地赖在阳光下,叩问自己:“何为信仰?为何信仰?”很多人来到西藏,都会震撼并折服于他们的虔诚,并纷纷表示“难以理解”。然而,藏民的信仰不需要任何人理解,你唯一可以做的就是尊重。
看到来此朝拜的很多藏民都会携带热水壶,猜想因为他们大都举家老小、长途跋涉来到大昭寺,路上天寒难耐?悄悄拿起堆放在地上(我认为)最漂亮的,拍了两张。是的,我很爱揣摩他们的细节、希望感受他们的生活,但碍于文化差异、面貌差异、信仰差异之悬殊,无论捧着热水壶还是穿着藏服,与他们还是隔着鸿沟。大概,更深刻认识他们的机缘,还需留待下一次入藏。
人像摄影:流泪之鱼
电视新闻主播、知名英普粤三语司仪;环球旅行作家(足迹遍及五大洲),中国旅游总评榜年度“背包达人”;时尚/旅游/影视跨界达人,《环球“欣”游记》视频特辑制片人;个人著作《在最美年华,做最好的梦》2016年出版。
评论(0)
写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