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得一次八天假,本来打算去湖南回顾湘西风光。但因湖南国庆期间有雨,于是临时改道,去拜访了神往以久的泉州,顺路看了看梅州的客家风情和厦门的海滨风光。
本次旅行路线图
费用:5人共计12000元,其中:住宿6500元,油费1000元,门票约800元,其他都是吃。
终于到国庆中秋双节同庆的八天长假,10月1日(中秋节)先去英德拜会亲戚,10月2日起外出旅游。为了避开早起的第一拨车流,在家磨蹭到11点钟才出发。
天气晴朗,万里无云。路边的宫粉紫荆开得正好。
1个钟时间,一路顺畅地来到广州。看到地图上乐广高速红成一条暗红线,根据导航提示用时最短线路,改道京港澳高速。行至花都,无意中从路牌上发现洪秀全故居就在身边,恰好儿子刚好学这段历史,于是顺路浏览了这个假期的第一个景点。
洪秀全故居位于花都市新华镇大怖乡官禄村,是洪秀全成长、耕读和从事早期革命活动的地方。原故居于金田起义后被清军焚毁。1961年广州市文物考古队发掘出房屋墙基,参照客家民居形制重建。
洪秀全故居纪念馆建于1991年6月,占地1.3万平方米,展馆面积1715平方米,1991年11月12日正式对外开放。纪念馆除序厅外,共分四个展厅,主要展出反映洪秀全在花县生活、学习和领导太平天国革命活动的文献资料。
常态化疫情防控期间,参观必须戴口罩、出示健康码接受检查,虽然较慢,但大家相互理解,加之游人并不多,所以也算顺利地进入馆内。花了一个多小时,比较详细了看完了洪秀全及太平天国的历史故事。儿子在参观同时,也给我们作了次导游。
大门口的洪秀全英姿。四周有几个反映太平天国起义重大事件的雕塑。
纪念馆外观。
纪念馆旁边就是故居,门票:13元每人,70岁以上老人、12岁以下儿童免费;61-69老人、学生半价。
因赶时间,舍弃了故居;用自带的零食水果当午餐,继续赶路。
到了距离京港澳高速入口六公里远的地方,终于冲进了滚滚车流中,进退不得。在大型马路车展上过了一个难忘的中秋佳节。
难忘中秋夜,马路上看车展。
晚上11点多,终于走完这6公里的路,上了高速,又慢行了五六公里,车终于可以跑起来了。凌晨1点钟,终于到达英德,收拾一下,差不多2点钟才睡觉。
上午,拜访了亲戚们,准备出发时发现车辆出了故障(车后转向灯不亮)。等修好车,已经12点多,一行五人这才正式上路。沿着汕昆高速,一路顺畅,天黑前到达中国客都——梅州。
找到网上预定的酒店。办好入住手续,在附近找了一家客家特色菜馆,焗香猪、酸菜鱼、炒味酵粄都不错。
装修很有客家特色,国庆期间,客人非常多,等了半天才排到位。
酒店外面就是梅县人民广场。晚上的广场上灯光璀璨,人声鼎沸。极具客家特色建筑风格的文体中心格外引人注目。
窗外的人民广场夜景。
早起,吃过酒店没什么特色的自助早餐,到马路对面的人民广场逛了逛。
人民广场位于梅花山森林公园下,广场上最具特色的是一根体现客家精神的龙柱,旁边是客家土楼造型的梅州文体中心,环境着实不错,是市民休闲的好去处。
远眺人民广场
体现客家精神的龙柱。
文体中心正门。
在广场上感受了一会儿梅州市民的闲适生活,出发去叶帅故居。
去叶剑英故居的途中经过客天下景区,宣传说是梅州的标志性旅游景区,其实就是一个房地产开发项目,里面有一些据说有客家特色的游乐设施。开着车转了一圈,满眼都是崭新的人工建筑和住房广告,没兴趣浏览,穿过景区,直奔叶剑英故居去了。
路上塞满车,里面挤满人,拍张大门假装来过。
叶剑英故居,位于梅州市梅县区雁洋镇雁上村,属粤东地区客家围屋,整座围屋共有15间房屋。1897年4月28日,叶剑英诞生在此,并度过童年。叶剑英元帅纪念馆位于故居左侧。馆前竖立2米高叶剑英戎装铜像,门楼上 “叶剑英元帅纪念馆”几个大字为杨尚昆题写。
门口的路上都停满了车,眼看快过故居门口,还看不到长龙的尽头。没想到人品爆发,刚过大门口,路边就有一辆车驶离,给我们留下一个绝佳的车位。
叶帅故居是客家老百姓房子的模样,低矮普通,因着叶帅的名字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参观。游客太多,想拍张像都有不容易。由于没有提前预约,纪念馆无法进去。只好在外面随意转转。
故居入口处的牌坊,上书“盛德若愚”四个大字报。
青山绿水掩映下的纪念馆。
叶帅故里风光十分优美。
参观完,买了几个梅州特产——柚子,继续上路。
走在田野的乡间小路上,旁边都是柚子果园,平生第一次真正地见到了柚子树,着实惊喜不已。原来柚子这是样生长的,真是长见识。
硕果累累1
硕果累累2
进入福建境内。由于土楼景区无高速直达,必须走国、县、乡道。领略着乡间风光,慢慢前行,突然看见不远处的村子里的一座古旧的土楼,顿时让人惊喜不已;因路窄楼远,不方便停车参加,只能继续前行,时不时有土楼出现在眼前;经过一个村子里,终于见到一个就建在路边的土楼,恰好路边能停车。于是,停下车,拜访了这家还住着人的土楼。听主人说,这座土楼已经有50多年的历史了,黄泥青瓦的外表下,里面三层建筑显得非常壮观。
福建土楼,5A级景区,世界文化遗产。
土楼是以土、木、石、竹为主要建筑材料,用夹墙板夯筑而成的两层以上的房屋,产生于宋元,成熟于明末、清代和民国时期,最出名的是永定土楼。
土楼一般一个大家族建一座,由内向外依次为祖堂、围廊,最外一环住人。
土楼体积宏大,堪称民居之最。我们参观的这家的土楼,每层有约三十间房子,三层楼共计约100间房子,可住二三百人;如果是四五层楼,那可住更多人,建筑也更需更多投入。
土楼建筑既体现了宗族观念,更有极强的防御功能,细细参观了几间房子,不禁为客家人的智慧而折服。
站在院子里欣赏土楼的雄伟与壮美。
外面加建的现代建筑。这也算是历史发展的见证。
一路走来,见到许多土楼,有些已经十分破败了,真希望它们能被好好保护保存下来。
下午2点多,终于来到既定的景区——云水谣。
云水谣古镇,环境优美。镇子里几座列为世界文化遗产的土楼,有号称“天下第一奇”的和贵楼,有工艺最精美、保护最完好的双环圆土楼——怀远楼。一条清溪穿镇而过,河畔几棵参天古榕十分壮观,这里有福建省已发现的最大榕树。
我们到的是北面的停车场,售票处是一间小房子改造的,两个工作人员拉着横条在路上拦着就是检票处。扫过手机上的订票信息,检查过健康码,顺利进入景区。兵分两路,我们父子开户暴走模式。
进入云水谣景区,首先看到的就是并排而建的福源楼和怀远楼。
怀远楼外观——有红灯笼装扮,多了许多喜庆热烈。
穿行云水谣古镇——据说申遗成功后,当地将古镇全部路面都铺上了石头,就是现在的效果。面前是土楼之光文化园,里面的博物馆要另买门票。旁边有摔碗酒,还有个夯土体验区,只是好像无人打理。
风景优美、水质清冽的船场溪。
这条搭建在水面上的石阶桥连接两岸,游人如织。河对岸就是那棵最古老的榕树。
感受真正的古木参天。
船场溪岸边的石子路边零散地摆满售卖零售和小手工的档口,倒也显得悠然。来到镇子中心,便是另一番景象,到处都是施工场面,尘土飞扬,镇子上到处都在新建仿民居风格的旅店;车子在路上乱穿和行人抢道,一片混乱。本想在镇上吃点东西,但看看环境还是打消了念头。因和贵楼在镇子最南端,绕河走太远,穿镇过又太危险,于是便放弃了。
沿河往加走,路上买了串烤鹌鹑蛋,孩子很喜欢。来到镇口,怀远楼门口排队的人已经不多,于是便进去看看。二楼都是旅店,除非住在这里,否则不能上去; 一楼摆满了各种售卖的档口,转了一圈,买了个烧饼尝了尝,离开云水谣。
隔着稻田看怀远楼另有一种风情。
土楼里的天空一角。
加载更多
土楼本身非常值得细细品鉴,但去了收费的景点,反而觉得不如乡间的土楼更有意思。
1、交通确实不便,景区距离高速太远,县乡道都是山路,五六十公里的山路起码得走一二个钟。
2、景区管理混乱,刚有名已经显得开发过度,里面景区路标指示不清,而管理就是在路上拉根绳子。
3、建议去乡下住着人的土楼里参观,这样才能能更深入了解土楼。
离开云水谣,途经南靖县城,在蜿蜒山路上行进了两个多小时,终于在天黑后抵达厦门。
夜幕下的海沧大桥(我们小摄影师的作品)
在梅州时准备购买鼓浪屿的船票,发现最早也到了7日,本以为会和鼓浪屿失之交臂,无意中却发现订购岛上的酒店,可以晚上上岛。于是赶紧订了酒店,老板告诉我们,岛上的酒店协会和轮船公司有协议,她帮我们买好票,我们到了就可以在晚上6时后刷身份证上岛。
欣赏着美丽的厦门夜景来到轮渡码头。整条鹭江道都塞满了车,兜了一圈也找不一个有余位的停车场,最后,在附近订了3号晚上的酒店,将车停在酒店里,这才准备上岛,结果刷身份证时,同行有人被拦住,系统显示未购票,联系旅馆老板沟通了差不多1个钟,才在售票窗口重新买了船票。在等待的过程中,在海边的广场上吹着海风吃了个水果冰沙消消暑。
月光下这家公司的大楼真漂亮。
隔海相望鼓浪屿。
红旗招展下的海关大楼。
10点多,终于乘上这趟只有5分钟航程的轮船来到鼓浪屿岛上。
眺望月光下的厦门市区。
到达鼓浪屿三丘田码头。
下了船,沿着导航指引方向去酒店的路上,经过一家还开着门的饭馆——二婕公鱼丸铺,一位老阿姨经营,三个小孙女还在店里玩耍。我们在这里解决晚饭,两个稍大的小女孩也不怕生,主动来给我们介绍她们店里的美味。沙茶面、土笋冻、五香卷、鱼丸、花生汤、烧仙草、五彩生煎、牛肉面,味道都十分好。饱餐一顿,入住旅馆睡觉。
早起,在一家据说是鼓浪屿仅有原著居民开的早餐店里大快朵颐。老板非常热情,食物做得十分美味,粽子、沙茶面、土笋冻、花生汤、酸梅汤、五香卷,全都值得推介。
古早,闽南语中年代久远、值得怀念的意思。
吃饱喝足,分兵两路。我们父子俩从风琴博物馆开始再次启动暴走模式,饱览鼓浪屿风光。
鼓浪屿(英文:Kulangsu) 原名“圆沙洲”,别名“圆洲仔”,南宋时期命“五龙屿”,明朝改称“鼓浪屿”。因岛西南方海滩上有一块两米多高、中有洞穴的礁石,每当涨潮水涌,浪击礁石,声似擂鼓,人们称“鼓浪石”,鼓浪屿因此而得名。鼓浪屿是厦门最大的一个屿。代表景点有:日光岩、菽庄花园、皓月园、毓园、鼓浪石、鼓浪屿钢琴博物馆、郑成功纪念馆、海底世界、天然海滨浴场、海天堂构等。
鼓浪屿风景名胜区是国家5A级旅游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国最美五大城区、音乐之岛,福建“十佳”风景区之首。是中国第52项世界遗产项目。被国家地理杂志评选为“中国最美五大城区之首”
是目前国内唯一、世界最大的风琴博物馆。鼓浪屿的别称“琴岛”也因此而得名。风琴博物馆里收藏有来自世界各地的各式各样的风琴,十分精美,如果这乐器感兴趣的话,可以在这里看大半天。
风琴博物馆外观
一进门,就看到这架十分宏伟的风琴。
不止正面的高大伟岸,后面更加壮观。从这一架风琴,可以看出人们在追求艺术享受的道路有多么不遗余力。
离开风琴博物馆,没走几步,便看到片仔癀博物馆。参观之后,才知道原来片仔癀起源于彰州,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国家一级中药保护品种。博物馆里展示着片仔癀发展史的一些图片,并出售该公司产品。
经过工部局旧址、汇丰银公馆旧址,穿过龙山洞,美国领事馆,沿海边来到故宫鼓浪屿文物馆。本想进去看看,但门口一位外国黑妹一直守在售票口,应该是在买票。等了很久还不见她走,只好放弃这里,来到燕尾山生态公园。真没想到鼓浪屿岛上竟然还有这么一处保存着原始风貌的地方,看了看这里几个炮台旧址,面朝大海休息一会儿。
燕尾山炮台旧址上的历史遗物。
和讯洋行货栈遗址。
拍婚纱的年轻人。
海边眺望厦门市区风光。
离开燕尾山,欣赏一路极具特色的建筑,品尝着单击特色糖水——烧仙草,来到日光岩。
日光岩,俗称"岩仔山",别名"晃岩",相传1641年,郑成功来到晃岩,看到这里的景色胜过日本的日光山,便把"晃"字拆开,称之为"日光岩”。日光岩是鼓浪屿致高点,登上山顶可以俯视整个鼓浪屿,远眺厦门市,视野相当不错。日光岩有许多摩崖石刻,每处都有一些小故事,还是值得细细品鉴。
日光岩顶远眺
厦门风光尽收眼底。
俯视鼓浪屿。
日光岩正门口
这张照得不错。
离开日光岩,穿过笔册洞,看过林巧稚雕像,来到海边,欣赏鼓浪屿名字的出处——鼓浪石。
鼓浪屿唐宋时称“圆沙洲”、“圆洲仔”,乃是因为小岛呈椭圆形,四周遍布沙滩,形象而称之。明朝时,岛上居民日渐增多,因这块石头上的有个岩洞,潮涨潮落时,海浪拍打这个岩洞,发出冬冬声响,俨如击鼓,人们就称它“鼓浪石”,圆沙洲也从此正名为“鼓浪屿”了。明万历元年(公元1573年),泉州府同知丁一中在小岛最高处的巨岩上写下“鼓浪洞天”四字,说明那时的鼓浪屿,已经是著名的旅游区了!
鼓浪石边看海。
远处可见厦门两塔与菽庄花园相映成趣。
孩子在鼓浪石边愉快地玩了一会儿沙子。父子俩在海边的餐厅里解决午饭。海蛎煎、烧海瓜子、蒸生蚝,另边冰镇椰青,味道一般。
离开鼓浪石,来到贝壳博物馆。
贝壳博物馆面积不大,但里面陈列着许多贝壳标本,还是很精美,不过88元每人的门票确实贵了点,而导游的讲解还不足10分钟。
像这样的贝壳在这里还有许多。
从世界最大的贝壳到最小的贝壳标本,几乎都可以见到。
出了贝壳博物馆,穿过鼓声洞。来到另一个重头景点——菽庄花园。
菽庄花园建于1913年,原是地方名绅林尔嘉的私人别墅,园主人以他的字“叔臧”的谐音命名花园,全园分为藏海园和补山园两大部分,有四十四桥和十二洞天等景点。
这条海上栈道通往藏海园,无敌海景就在眼前。
拾阶而上,看到的是补山园的错落雅致。
这就是大名鼎鼎的钢琴博物馆,里面有许多款式的钢琴,相信爱好音乐的人来这里肯定会不虚此行。
这一处迷宫假山,最受孩子欢迎,父子俩冒着火辣辣的太阳在这里兜兜转转走了好久,玩得挺尽兴。
花园名字的出处?
离开菽庄花园,赶往下一站——皓月园。
岛上随处可见这样倾倒的参天巨榕。
皓月园濒临鹭江,实际上就是一座郑成功纪念园。山顶上有一座高大的郑成功雕像,面朝东方。
来到皓月园,已经十分疲倦,远远可见郑成功,但两人都无兴致爬山。围着雕像走了一圈,稍是休息,便离开了。
郑成功正在欣赏厦门两塔风光?
郑成功的英姿。
路上见到一个小吃摊位,碧绿的艾叶果、雪白的榴莲糕,看着十分诱人,买了个尝了尝,非常好吃。
回到酒店,拿了行李,大家会合,乘船离开鼓浪屿。来到酒店开车去兜风。沿着环岛路,走马观花欣赏厦门大学、胡里山炮台、远眺金山岛,来到曾厝垵,路边有一家临家闽南菜,本想在这里吃晚饭,但却被告知需等位一个多小时。不想等位,绕了一圈回来,停了车,在曾厝垵逛街找吃的。
1、鼓浪屿岛非常小,但岛上景点众多,所以要细细游玩,至少需要一整天时间。风琴博物馆、日光岩、皓月园、菽庄花园是岛最精华的几处景点,可以买套票,85元每人,学生老人的半票需要现场买。
2、岛上道路狭窄,纵横交错,路标也无法准备指引,因此必须提前研究地图,做好攻略,这样可以少走许多弯路。
3、鼓浪屿的船票比较紧张,如果不想住岛上,一定要提前预订船票。往返船票:35元。但如果住岛上的旅店,那基本店家都能帮你买好船票。不过岛上住宿条件非常有限,而且十分昂贵。
4、岛上美味众多,尤其是小吃十分好吃,随便一家店,味道都不会差。尤其是烧仙草、花生汤,非常好吃。
曾厝垵,为“曾厝垵文创村”的简称。别名“曾里”,又称“曾家沃”、“曾家湾”,至今已有八百多年历史。夜晚的曾厝垵热闹非凡,游人密密麻麻挤满了狭窄的街道。各种不知真假的厦门特色小吃、工艺品店云集。在里面转了一会儿,找到蓝氏钟楼肉粽店吃晚饭。
夜晚的曾厝垵熙熙攘攘,热闹非凡。
游人挤满了狭窄的街道。
在这家中华老字号,吃了姜母鸭、肉粽、炒面线、沙茶面、花生汤、味道极好。
吃完饭,又在旁边的八婆婆打包了两个烧仙草,将肚子里每个缝隙都塞得满满的才回酒店睡觉。
早起在酒店吃一餐毫无特色的早餐,出发前往神往已久的泉州。
泉州,简称“鲤”,别名鲤城、刺桐城、温陵,被马可波罗誉为光明之城,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是古代“东方第一大港”、“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全球第一个“世界多元文化展示中心”定址泉州,拥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31处,省级96处,被列入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先行区。素有“地下看西安,地上看泉州”之名。
泉州最早开发于周秦两汉,公元260年始置东安县治,唐朝时为世界四大口岸之一,宋元时期为东方第一大港,曾有“市井十洲人”、“涨海声中万国商”之盛景。
泉州有“泉南佛国”、“闽南蓬莱”之名,被誉为“世界宗教博物馆”。泉州的宗教有道教、佛教、伊斯兰教、景教(古天主教的一个支派)、天主教、印度教(婆罗门教)、基督教、摩尼教(明教)、日本教和拜物教、犹太教等诸多宗教。
第一站,晋江安平桥。
安平桥,始建于南宋绍兴八年(1138年),曾用名五里桥、西桥、安海桥,是连接晋江市和南安市的一座桥梁,是世界上中古时代最长的梁式石桥,也是中国现存最长的海港大石桥,是古代桥梁建筑的杰作,享有“天下无桥长此桥”之誉,是中国“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东起兴安路,上跨安海湾,西至水头街,桥梁全长2255米。
由于地处乡下,虽然是4A级景区,但游人并不多,桥边的广场上三三两两的人们休闲娱乐,连时间都变得慢了下来,感觉特别平静安详。
烟波浩渺的水面上,一桥飞架。
已经封闭的安平桥,透过铁栅栏拍一张。
这张拍得特别美!
安平桥全景,桥头堡上的“金汤永固”记录着这座桥昔日的重要与辉煌。
再来一张全景图。
泉州境内,处处是古迹,安平桥边便是水心禅寺,寺前一座瑞光塔,又是宋代遗留下来的宝贝。
古今交错。
瑞光塔,又名白塔。
气度不凡的水心禅寺。
离开安平桥,开车约半个钟,来到第二站——蔡氏古宅
由蔡启昌及其子蔡资深于清同治年间至宣统三年兴建。现存较为完整的宅第共16座,是第五批公布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景区入口处。门票,成人15元,老人学生7.5元。儿童和70岁以上老人免票。
宽阔的广场,极具闽南特色的传统红砖房屋,彰显着昔日主人家的丰厚家底与闽南建筑艺术风格。
每一重建筑,每一个院落,都凝聚着一段历史,记录着一段时光。大门两侧一般都悬挂着教化人的古诗文,显示着主人家的教养与内涵。
每家有大门口都风格相近,但细节却各不相同。
改造过的幽长通道,间隔着各家各户。
通往历史深处的幽远记忆。
离开蔡氏古民居,赶往泉州。按照导航找到临家闽南菜,没想到到了地方,旁边有一家“软厝闽南菜”,看上去更好。于是便在这里解决午餐,佛跳墙、牛肉羹、闽南炸三拼、润饼拼盘、紫菜炒饭、鲍汁嫩豆腐、冰粉等都非常美味,吃了这里的海蛎煎,才知道鼓浪屿海边的海蛎煎并不差,可能是自己并不习惯这道菜的味道吧。
从网上借张这家店的招牌。大家知道“软厝“是什么意思吗?发现在福建一带,厝字用得十分普遍。
填饱肚子,已经差不多15时,赶紧赶往泉州第三站——清源山
清源山,因为山上泉眼诸多别称“泉山”,因山高入云称“齐云山”。位于城市北郊又称“北山”,山上有三峰亦称“三台山”。清源山是泉州十八景之一,也是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由清源山、九日山、灵山圣墓三大片区组成,主峰海拔498米,以36洞天,18胜景闻名于世。
清源山虽然不高,但山势险峻,爬山有一定的挑战性。于是兵分两路,我们父子俩打算爬全程。大汁淋淋地爬了两个小时,终于来到山顶,没想到小孩子竟然真得一点不落后地爬到山顶,值得称赞。
来到山顶,才发现原来后山有车道,可以直接开车上山。
清源山最著名的景点——老君像。老君造像被列为全国重点保护文物,是中国道教石刻中独一无二的艺术瑰宝。原是一块形状肖似老翁的天然巨岩,民间工匠略施技艺,把它雕刻成老子的坐像。石像高5.63米,厚6.85米,宽8.01米席地面积55平方米。是中国现存最大,雕技最绝,年代最久的道教石雕造像,文史界人士戏称之为“老子天下第一”。
弘一法师塑像,旁边便是供奉他的舍利子的舍利塔,舍利塔前的“悲欣交集”四个大字是他生前的最后遗墨。
登上山顶,凉风习习,鸟瞰泉州全城,非常惬意。山顶有一面巨石,上书“君恩山重”,看上去很有年代感。
山顶的南台岩,旁边有三清宝殿、钟楼等建筑,规模宏大、十分壮观。
离开南台岩,沿大路下山,来到清源天湖,悬挂在半山腰的一湖清泉,风光壮美,许多游人在这里漫步休闲。旁边不远处是一个大型停车场,原来车可以开到山顶,旁边有许多食肆店铺。
拦湖大坝。站在这里放眼四顾,视野十分开阔,满眼苍翠,心旷神怡。
时间不早,赶紧下山,沿着台阶下山。很快光线就暗下去了。原本熙熙攘攘的人声消失不见,山里一片寂静,让人不禁有些胆怯,还好很快有一拨人跟了上来,大家结伴下山。
下山途中,见到这块石碑。宋代书法家米芾的真迹,因清源山有“闽海蓬莱第一山”的美誉而得名。
下了山,天已经全黑了,前往酒店。晚上住泉州华侨大厦,这是一间老牌四星级酒店,设施服务都不错,客房里还送水果饼干。走廊里陈列着泉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木偶,非常精致漂亮。而最好是酒店位置就在涂门街上。办好入住手续,我们父子俩出来觅食。
酒店旁边就是文庙,意外在发现这里有木偶表演,非常精彩。兴冲冲地看完表演,听到主持人说明晚还有,于是立刻决定在泉州多住一晚。
泉州木偶戏,古称“悬丝傀儡”,源于秦汉。用樟木刻制头坯,经裱背,盖上胶土,磨光,再施以彩绘,配以服饰。分为提线木偶(头像较大,叫做“傀儡戏”)和掌中木偶(头像较小,叫“布袋戏”)二种,至今保存七百余出传统剧目和由三百余支曲牌唱腔构成的独特剧种音乐“傀儡调”,2006年入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2012年入选联合国教科文 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优秀实践名册”,为我国入选这个名册的唯一项目。
木偶戏表演,十分精彩。
夜幕下的文庙广场牌坊。
沿着文庙旁边的金鱼巷闲逛。这里有许多泉州特色小吃店和手工店。找了家糖水店吃了烧仙草和四果汤,然后来到金凤元宵圆,吃了这里的蒜蓉枝、元宵圆、炸枣、艾叶果、七夕糖果,每款都十分美味,感觉将肚子里的每个缝隙都填得满满当当。这才回酒店休息。
早起去餐厅吃早餐,有服务员热情地为小孩子送了一套小礼品,是两个小小的印有毛主席像的小杯子,相当精致,对酒店的好感度再次提升。
酒店的自助早餐非常棒,虽然种类不算太多,但泉州地方特色美食基本都有,这里的五香卷是这一路走来最好吃的,在这里第一次觉得面线糊如此美味,尤其是加上一些酸肉风味更佳。花生汤,满煎糕,牛肉羹、还有真材实料、十分顶饱的元宵圆…………每样都十分可口。
吃得十二分饱,开始真正与泉州的亲密接触。今天气温下降,但天气晴好,正好适合出游。
涂门街,东起温陵路,西至中山路,是集商贸、旅游、文化等为一体的繁荣地段。在这条长仅1000余米的街道上,分布着13处宋元文化遗存——清净寺、孔子文庙、通淮关岳庙、东观西台、祖闾苏、世家大厝、棋盘园、东鲁巷、三十二间巷等。每一处都是历史,每一步都有风景。
酒店隔壁便是府文庙。
泉州府文庙,始建于唐,宋太平兴国初(公元976-981年)移建今址,是福建省文物保护单位。文庙建筑格局宏伟,殿宇壮丽,是东南地区最大的文庙建筑群。2001年文庙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目前福建省两处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文庙之一。是集宋、元、明、清四个朝代的建筑形式的孔庙古建筑群。主体建筑大成殿为典型的宋代重檐庑殿式结构,是泉州目前惟一存在的这种建筑结构,这种结构代表了宋代最高建筑规格。
左边文庙供孔,右边府学是学校,古代的建筑保存如此完好,实在让人叹为观止,也充分体现了泉州尊师重教的传统。
从这道古朴的育英门可见泉州府学的历史悠久。
明伦堂如今是国学讲堂,里面摆放着桌椅,如同旧时学堂。两边陈列着一些反映泉州文化名人的文物与图片。
蓝天白云下的府学显得十分静谧。
府学左侧即文庙。进了大成门,正面可见圣殿。两侧东西两庑里陈列着泉州历史文化、教育事业发展的图片展,院子中间是泮池,池上横跨泮桥直通大成殿。不过现在桥已封闭。
这就是文庙最主要的建筑——圣殿,即大成殿。里面供奉着孔老先生及他的有名的弟子,陈列着一些传世祭孔乐器、舞器、礼器等,里面非常肃穆安静。但有孩子无视旁边“不可触碰”的牌子随意击鼓,还有家长给拍照,看着真让人气愤。
泉州民居一角。
穿过文庙旁边的泮宫,便是金鱼巷,里面有许多泉州文创工艺口店,和一些泉州特色美食店。很值得慢慢品味。
金鱼巷这家门上的对联。有谁懂?
穿过金鱼巷,散步到位于西街的大开元寺。
开元寺,是中国东南沿海重要的文物古迹,也是福建省内规模最大的佛教寺院。始创于唐初垂拱二年(686年),初名莲花道场,长寿元年(692年)改“兴教寺”,神龙元年(705年)又改“龙兴寺”。唐玄宗开元二十六年(738年)诏天下诸州各建一寺,以年号为名,遂改称开元寺。现存主要庙宇系明、清两代修建,南北长260米,东西宽300米,占地面积78000平方米。
天王殿内石柱上悬挂有一木制对联“此地古称佛国,满街都是圣人”。该对联是南宋大理学家朱熹所撰,近代高僧弘一法师所写。
大雄宝殿的斗栱上雕有有“飞天乐伎”二十四尊,集佛教妙音鸟、基督教天使和中国飞天造型于一身,雕刻精美。
大雄宝殿后面的甘露戒坛与北京戒台寺、杭州昭庆寺并称中国三大戒檀。
东西双塔,东为镇国塔,西为仁寿塔,东西塔是泉州历史文化名城的重要标志。两塔与大雄宝殿成“品”字形布局,两塔均为仿木构八角五层楼阁式石塔,都是南宋遗留下来的,是中国最高的一对石塔,经明万历年间泉州八级地震以及多次台风的考验,仍屹立不倒。东塔于 1997年入选中国四大名塔邮票,可称得上:石塔之王。
开元寺门楼上的牌匾。
早就盼着来看开元寺的几样宝贝:东西双塔、飞天乐伎、千年桑树、麒麟壁、猴行者。除了猴行者因东塔关闭不能欣赏外,其他几个都看到,非常值得细细品鉴。
进入寺内,处处都是古迹。
这就是开元寺奇观之一——千年桑树。长在莲香园内,园门上锁,只能透过围栏欣赏。据说这棵桑树是开元寺最初的名字“莲花寺”的来源,传说泉州巨富黄守恭梦见桑树长出莲花,遂舍桑园建寺,初名“莲花寺”。另一个传说是黄守恭白日梦见一和尚向他乞地建置道场。他虽乐善好施,却舍不得将桑园无故奉献。于是有意作难地说:“须园中桑树三天内开出白莲花方愿施舍。”谁知第三天满园苍绿的桑树竟然盛开出白皑皑的莲花。他被这神奇现象感化,毅然献地结缘。这棵桑树也有了“桑莲法界”的美称。
西塔“仁寿塔”,始建于五代后梁贞明二年 (916),初为木塔。北宋时改建为砖塔。南宋绍定元年至嘉熙元年(1228~1237)改建为石塔。高44.06米。
对于泉州历史,弘一法师是一座绕不开的丰碑。1942年弘一大师圆寂于开元寺。开元寺有弘一法师纪念馆,清源山上供奉着他的舍利子。这个人生充满了传奇色彩的一代宗师,在泉州保存着许多他的记忆。
从这篇碑文中简单了解一下这位传奇宗师的故事。
开元寺精美的飞檐。
‘万山第一’的碑刻,每一个字体都有含义。繁体字‘万’字的写法,叫做观音打坐;‘山’字的写法,是弥勒掀肚;‘第’字是洞宾背剑;‘一’字是鲤鱼吐珠。”古时候寺院叫“山”,唐代始建的开元寺为全国最大,因此被称作“万山第一”、“大开元寺”。现存的开元寺面积只有唐代的三分之一。
再来看一眼东塔。
依依不舍地离开大开元寺,我们父子俩回酒店开车来接其他人。
出了开元寺,来到西街。
西街是泉州最早开发的街道和区域,早在宋朝,它就已经象征了泉州的繁荣,它还是泉州市区保存最完整的古街区,保留着大量具有历史原貌的建筑。西起城西路,东至中山路。如今这里是泉州最热闹的步行街,沿街各色风味小吃云集。
熙熙攘攘、热闹非凡的西街。
穿过西街而过,买了个烧仙草,四果汤,品味着清凉,欣赏着各色风格独特、古香古色的传统建筑,离开西街。
抄近路往酒店走去,远远看见一片富丽堂皇的房顶。在地图上查,原来是玄妙观。于是,顺路进去看了看。
玄妙观,始建于西晋太康年间 (280~289),初名白云庙;唐神龙元年(705)改称中兴观,不久又改称龙兴观;宋大中祥符年间(1008—1016),易名天庆观;元元贞元年(1295)改名玄妙观。明清两代曾设道纪司于此,管理泉州道教事务。玄妙观占地二千余平方米,主要建筑有山门、三清殿、玉皇殿及左右配殿与回廓等。是泉州历史上著名的道教宫观之一。
气势恢宏的凌霄殿,里面供奉着玉皇大帝。
规模稍模,同样壮丽辉煌的三清殿,里面供奉着玉清元始天尊、上清灵宝天尊和太清道德天尊。
华丽灿烂的门廊。
金碧辉煌的屋檐一角。
屋脊上的众仙列队,衣袂飘然,仿佛即将升天而去。
再细看看精致典雅,精雕细镂的飞檐。
离开玄妙观,没走几步,迎面碰上承天寺。
承天寺,又名月台寺,南唐保大末年至中兴初年(公元957-958年)建寺,历代屡经重修,有“一尘不染”、“梅石生香”等奇景。承天寺原为五代节度使留从效的南花园,南唐保大末年至中兴初年(957一958年)建寺,初名“南禅寺”。北宋景德四年(1007年)赐名承天寺,其规模仅次于开元寺,为闽南三大丛林之一。与开元寺、崇福寺并称泉州三大丛林。
我们到这里,正是中午一点多,结果工作人员说中午不开放,下午2:30才开门。没办法,听儿子在门口背诵了一遍苏东坡先生的《记承天寺夜游》,悻悻离开。
承天寺门口的石碑。
在门口等待参观的游客。
从承天寺后门往正门走的路上,竟意外在见到了开闽三王祠。却不料也是关门大吉,不能参观。
五代、宋时期王氏三昆仲因有德于民,市区先后建专祠祭祀,后遭兵焚。明朝嘉靖万历年间,三王后裔(璐霞沟王寰及孙王慎中)择地于承天寺西侧自建祖祠,即今“开闽三王祠”。
“开闽三王”即王潮、王审邽、王审知昆仲,河南光州固始县人,唐光启元年(885年),从河南固始率义军入闽。886年受命于民,引兵围泉州于同年8月攻克泉州,并作为后来进军福州统一全闽的根据地。三王在世,治闽计40余年,广施德政,“省刑惜费”,仁爱百姓,广纳贤才,重教兴学,采取了许多有利于发展经济、文化、商贸、海交的政策和措施,为当时及宋元时期福建和泉州的繁荣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三王是闽国的缔造者和引领者,是海丝之路最早的开拓者和践行者之一,被后人尊崇为“开闽第一”和“八闽人祖”。
本来以为三王会有一处显耀地纪念馆,没想到竟然只是如此狭小的一个小院落,实在出乎意料之外。
小学大门,旁边的牌子写着“夏园”。看介绍原来竟是施琅将军的私家园林。连儿子也不禁感叹,泉州连一所小学竟然也能建在这么有底蕴的地方。
酒店门口就是铜佛古寺。
从开元寺到华侨酒店,不足两公里的距离,我们就已经遇上了这么多古迹。泉州地上博物馆的句号果然不吹的。
开了车直奔天后宫。其他三人乘电瓶车过来和我们会合。我们到了天后宫,他们还没到。于是我们先自己进去浏览。
天后宫,始建宋庆元二年(1196年),是我国东南沿海莆田湄洲妈祖祖庙分灵庙宇中现存较早、规模较大的一座妈祖庙。泉州天后宫素来被认为是海内外建筑规格最高、规模较大的祭祀妈祖的庙宇,也是大陆妈祖庙中少数几座被国务院审定公布的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天后宫建筑相对简洁,线条柔美,显得十分优美雅致。大殿中有雍正元年(1723年)御书匾额“神昭海表”。天后宫建筑群还保存宋代构件和明清时代木构建筑,是海内外同类建筑中规模最高规格、年代较早、而著称于世的古迹,1987年由国家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妈祖林氏默娘,是北宋莆田县湄洲岛之民女,生于宋太祖建隆元年(960年),长大了,决心终生以行善济人为务,矢志不嫁人,专心致志精研医理,为人消灾防病。她性情和顺,热心助人,排忧解难,还引导乡人避凶趋吉,有谁遇难,都乐意找她求助。当时,莆田地区瘟疫大流行,林默娘想尽办法施药抢救乡民,果然立愈。乡民感激她的救命之恩。
宋雍熙四年(987年),重阳佳节,妈祖父兄驾舟渡北上,西风正急,途中遇到狂风恶浪,船在狂风怒涛中剧烈颠簸,妈祖敏感到父兄的遇难,亲临救驾,父亲救起,兄长与自己身亡,就这样乡民赞她“通悟秘法,预知休咎事,乡民以病苦辄愈。长能乘席渡海,乘云游岛屿间,人呼曰神女,又曰龙女”。因默娘生前与民为善,升化后被沿海人民尊为海上女神。
元政府为了发展海上贸易,于至元十五年(公元1278年),下诏“制封泉州神女护国明著灵惠协正善庆显济天妃。”元世祖称妈祖为“泉州神女”,并封其为天妃。大德三年(1299年),二月二十日,元文宗下诏书,“加泉州海神曰护国庇民明著天妃。”诏文中直呼妈祖为“泉州海神”。由此,确立了妈祖的海神职位。
清康熙十九年(公元1680年)施琅征海,师次于此,“神涌潮济师”、“有助顺功”。敕封“护国庇民妙灵昭应宏仁普济天后“,后易宫名为“天后宫”。
天后宫山门。
正殿,优雅精致。
后院尽览正殿全貌。
山门全貌。
精致的飞檐。
出了天后宫,门口便德济门遗址。
德济门,始建于南宋(公元1230年),时称镇南门,元至正十二年(公元1352年)改称德济门。德济门遗址是宋元泉州古城七座城门中唯一保留下来、并经科学考古清理的城门遗址。遗存有13~14世纪的印度教、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的石刻和14-19世纪(明朝、清朝)的铁炮等,为宋元时期古刺桐城的象征。2006年5月被国务院核定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德济门遗址一
德济门遗址二
德济门遗址三
参观完这里,在等其他人的过程中,我们父子俩在周围随便逛了逛。刚走进一个小巷子,就看到一间小巧的庙宇——泉州皇帝宫。
虽然只有二三十平方,但却依然雕梁画栋,气度不凡。
再走几步,在一间小房子破败的外墙上看到这个牌匾——蔡鼎常故居。
上网查了查,蔡鼎常(1895~1985年),又名其楷,字敬五,号静芗,泉州南门外紫坂乡(今晋江紫帽乡园坂村)人。发动泉州商民支持北伐革命,在天后宫创办晦鸣中学,集资创办紫坂小学,为当时泉州商界三大名家之一。民国35年蔡鼎常被选为"国大"代表,到南京参加"国民大会"。
原来竟是名人。
没走几步,路边又见一个风格迥异的庙宇——青龙古地。
根据门口的牌匾记载,青龙宫内所奉祀的神祗是保生大帝。泉州人称保生大帝为花桥公、大道公、吴真人。吴真人名奉,字华基,祖居福建泉州府同安县,乃北宋时闽南一带名医,具有济世救人医风,四处行医,医人无数,被誉为神医。闽台各地对吴真人的崇拜极为普遍,吴“医神”与“海神”妈祖并尊为“海峡保护神”,在台湾奉祀吴“医神”的庙宇有160多座,泉州青龙宫是闽台亲密关系的具体见证。
青龙古地,里面香火也很旺盛。
再走几步,就见路边一个基督教堂——基督教聚宝堂。
聚宝堂外观。
泉州真是处处有惊喜,各类古迹庙宇随处可见,如有时间慢慢品鉴必定十分有意义,可惜我们没有更多的时间在这里浏览。
返回天后宫,左边便是老字号秉正堂。其他人已经吃过饭,我们父子俩便在这里吃饭,烧仙草,四果汤是必点的,再点了油条、芋头饼、烤了些羊肉串和韭菜,倒也吃得十分满足。
路过天后宫门,右手边又是当地有名的绿豆饼。买了两包,味道也还不错。
本来想去洛阳桥的,但因单程需要1个钟,距离太远只好放弃,驱车来到昨天在清源山顶远眺过的西湖公园。
西湖公园,1998年才建成,由三座名桥、三片水域和四座岛组成,总占地面积100公顷,水域面积82.28公顷,陆地面积17.72公顷。因风景优美、治理效果良好,2001年12月获得建设部"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荣誉称号。是市民休闲运动的好去处。
刚到湖边,就看到有人在跑步。顿时,脚下发痒,对这个如此喜欢的城市,一定要跑一次纪念一下,于是和儿子两个准备环湖跑一圈。但因吃得太饱,跑了一会儿,便停下来,慢慢散步。儿子倒是一口气跑完全程,4公里。赞一个。
波光粼粼的美丽西湖。
西湖边的中国闽台缘博物馆。可惜因疫情原因暂不开放。
没想闽台缘博物馆隔壁,竟然就是泉州博物馆。准备进去看看,但上网一查,原来4:30已经不许游客进入了,而且参观也要提前预约。一看时间已经4:40,只能作罢。
边走边跑,经过温陵长春牌坊,与李卓吾先生打了个招呼,来到西北角的出发处,正好4公里。
温陵长春牌坊。
李贽(林载贽,1527年-1602年)[1],字宏甫,号卓吾,别号温陵居士、百泉居士等,福建泉州人,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其重要著作有《藏书》《续藏书》等,是明朝后期社会思想变革的一个聚焦般的体现。
离开西湖,回酒店路上见到一家戏院,又想去看场当地的戏剧。一问演出时间和木偶戏表演时间冲突,只要放弃。回到酒店,趁着饭前的空隙去浏览酒店附近的清净寺和关帝庙。
泉州清净寺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处伊斯兰教建筑,为国务院公布的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是我国现存最早、最古老的具有阿拉伯建筑风格的伊斯兰教寺。
该寺名具有两个含义:
①指南宋清净寺,据吴鉴1350年撰《清净寺记》,宋绍兴元年(1131)撒那威(伊朗西拉夫)富商纳只卜·穆兹喜鲁丁在泉州城南部创建该寺。一些考证认为,该寺和元代泉州其它清真寺一样,已毁于元末的战乱之中。
②指北宋泉州艾苏哈卜寺。元末明初,泉州港遭受严重破坏,泉州清真寺仅存艾苏哈卜寺1座。15世纪中叶,泉州穆斯林在恢复该寺时,赵荣立“清净寺”匾于寺额,明正德二年(1507)教长夏彦高募捐重刻吴鉴《清净寺记》碑,立于艾苏哈卜寺内,致使艾苏哈卜寺享有清净寺之名称和历史。
而后的汉文文献相率引载,历代相传。20世纪以来,经过中外学者研究,特别是对艾苏哈卜寺保存的阿拉伯文纪念碑的考证,艾苏哈卜寺非清净寺的历史事实已昭然于世。但是,人们仍约定俗成地以清净寺之名称呼艾苏哈卜寺。
来到门口,这里已经只能出不能进了,非常遗憾,只能在外面看看外观。
清净寺,实际名字应该叫作艾苏哈卜寺。
清净寺后门。这是参观完关帝庙返回酒店的路上经过 的。其实庙里还有许多泉州地方特色的房子。
清净寺隔壁便是关岳庙。
泉州关帝庙,始建于宋代,供奉关圣帝君。由主庙和左右的三义庙、崇先殿三座并列,各有前殿、大殿三进深。庙内香火十分旺盛,据说信徒远及东南亚及台湾。现为泉州市区道教文化研究会所在地。
关帝庙十分富丽堂皇,尽显世俗的奢华的喧嚣,里面有许多人用两片木板用力在地上摔着求签。
富丽堂皇的大门。许多信善男信女在门口烧香跪拜。
雕梁画栋层层叠叠,十分耀眼夺目。
惟妙惟肖的青龙屋檐。
精美的飞檐。
再来一张。
旁边这幢建筑同样 富丽堂皇,但因大门被围住施工,因此不能进去参观。但光彩夺目的外表还是引人驻足。
再看一眼美仑美奂的屋顶。
其实清净寺斜对面就是泉州极为有名的市舶司遗址,十分想去看看,但时间已经晚了,只好遗憾放弃。
离开关帝庙,已是华灯初初上时分,沿着庙后面的小河回酒店。路上可见了一座座古朴雅致的小楼屋舍。在这里面正演绎着泉州老百姓的柴米油盐,闲适生活。
每一处屋舍都十分漂亮。
悠然自在的生活气息。
街道拐弯处,看到一家姜母鸭专卖店,里面几十明火炉子正在煲着鸭子。师傅从里面一路往外传,等传到门口,鸭子也熟了。门口排队的人也有几十个,店里不设堂食,只能打包,应该还其他菜式供应。我因不打算买其他饭菜,因此得以优先取鸭子。95元一只新鲜出炉的姜母鸭,实在太过美味。
拿着鸭子回到酒店,其他人在酒店的广东茶餐厅吃饭。在泉州对广东菜便毫无感觉,更觉姜母鸭美味无比,差点连生姜都吃完了,酒店里免费供应的烧仙草和三花膏非常好吃,连喝了几碗。
吃完饭,大家一起去看木偶戏。来到文庙广场,演员们才在搭舞台。不一会儿,开演,晚上演出曲目包括提线木偶戏《小沙弥下山》《贵妇醉酒》《若兰行》《青春梦》《钟馗醉酒》和布袋木偶戏《卢俊义》,每一出都非常精彩。在表演者的操控下,小小提线木偶竟然能举杯把盏,拨剑插剑,甚至能变脸、变身、换装,实在是精彩绝伦。
《若兰行》,表现的是苏若兰千里寻夫的艰难历程。
加载更多
早就对泉州十分神往,看过之后更加喜爱这座城市。
1、历史文化内涵极为丰富,作为宋元时期世界四大港口之一,见证了中国历史上对外贸易的进程,也在这片土地上遗留下无数珍贵的历史记忆。
2、极具包容性,各类宗教云集泉州,据说泉州城里共约各类寺庙300多座,各个宗教场所相邻而处,相安无事,在泉州城里,每走几步都有可能遇上一座有着千百年历史的寺庙,难得的是香火一直延续。
3、珍馐美馔数不甚数,在这里竟然没有一道菜是我觉得难以接受,只觉得每一样食物都非常美味。在泉州呆几日绝对会体重暴长。
4、从容悠然,泉州虽然经济极为发达,但却不像其他大城市那样有距离感,而是一座让人非常容易融入,感觉特别适合生活的城市;这里古今交错,见惯风云的人们是人家淡定的,一幢幢红砖白石房厝悠远沉静,出入的人们也显得平静安详,或许是他们经常接受宗教文化的熏陶吧。
匆匆泉州两晶,只觉得时间太短,以后如有机会,一定要来这里好好住一段时间,慢慢口味这座城市的无穷魅力。
虽然很想在泉州再多呆几天,但担心8日堵车,于是还是提前一天返程。
早上,在酒店吃过丰盛的很有泉州特色的自助早餐,8点半出发,踏上归程。路上总体顺畅,用时11个钟,下午7:30回到家。此次闽南之行意犹未尽的结束了。
评论(0)
写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