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之旅的总体感觉,福州好似在强省会战略刺激下的努力追赶,厦门又太过时髦丢失了传统味道。只有泉州,历经时间的洗礼和兴衰的荣辱,以自己的古朴和自然,安静地度日过活,并活出了一种属于自己的城市姿态,说不出哪里好,也讲不清哪里不好,可就是谁也替代不了。
泉州,简称“鲤”,别名“鲤城”(因泉州城形似鲤鱼,目前下辖鲤城区-著名的西街就在鲤城区)、“刺桐城”(刺桐为泉州市花,红色,与闽南民居红砖相映衬,泉州红也就成了这座城市的基色)、“温陵”(故由泉州分灵的妈祖称为温陵妈祖)。
初闻泉州,源于古代史课本中的部分描述,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城市和市舶司设立驻所(相当于今海关,始于唐,终于清康熙设立江、浙、闽、粤四海关加以取代,后又逐渐发展为“一口(广东)通商”形成闭关锁国之势),泉州的发展与海外贸易的兴衰息息相关。尽管目前泉州的GDP已连续21年高居福建榜首,但较之历史上的泉州,仍尽显落寞。
从晋江机场到市区,途经安踏和七匹狼,百度一下,才得以窥测泉州经济超过省会福州和网红厦门的原因,除了安踏和七匹狼,达利、特步、盼盼、匹克、鸿星尔克等,都是泉州的企业。民营经济(有人说泉州和温州是民营经济的两大发源地)和县域经济(下辖县地均在全国百强县中表现不俗)发达早已成为了泉州经济的双引擎。
第一站是承天寺,承天寺又称月台寺(山门西有一月台匾额,弥勒殿前有一匾额月台生辉)。初入寺内,榕树石塔相间,尽头之处,泉南佛国,四字题刻,尽收眼底,这是对泉州的一个高度概括,也与开元寺中朱熹所题的楹联“此地古称佛国,满街都是圣人”相呼应。承天寺另一印象深刻之处为大雄宝殿前气势恢宏的横额“闽南甲刹”,单是这四个大字,就将大隐隐于闹市,虽颇具幽静之格但不失宏大规制的特色彰显的淋漓尽致,并足以成为与开元寺、崇福寺并称的“泉州三大丛林”。
出承天寺不远,即是道教传入泉州后所建的第一座道观玄妙观(名源于《道德经》“玄之又玄,众妙之门”,后因避讳清康熙玄烨之名,又称元妙观)。一直有个疑惑,为何佛教场所一般被称为“佛寺”,而道教场所一般被称为“道观”?4月去了洛阳白马寺,通过对这中国第一古刹的了解,大体有了通俗的认识:1.寺原是古代朝廷里的一个办事机构,寺的长官称卿,联想到历史上早期的吏治“三公(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九卿制”,大抵如此。据说汉明帝时,天竺国僧人用白马驮《佛经》来我国,最初在鸿胪寺(主掌外宾、朝会仪节之事)居住,于是,鸿胪寺便成了众僧供佛之所。从此,寺也指供佛的寺院。2.而道教是我国土生土长的宗教,主张"天人合一"、“天体崇拜”,形成了仰观天文、俯察地理、夜观星象等天文占卜传统,认为了解天象有助于求道证道,得道成仙,取观星望月之意,所以称为"观"。
第三站是泉州文庙,泉州文庙的布局和结构与其他地方的文庙差别无异,独特之处,一是在建筑形式上,与闽南建筑融合,体现出了浓郁的闽南建筑风格,二是泉州作为中西交流的文化中心,泉州文庙也充分体现了中西结合的建筑特色,在泮宫门楼屋顶,可以清楚的看到西方的小天使构件。文庙东一处建筑为南音展馆,发源于泉州的南音作为非遗文化遗产,被誉为"中国音乐史上的活化石"。
沿着文庙牌坊东行不远,就到了第四站清净寺。极具异域风情的清净寺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伊斯兰教寺院,也是一座典型的古阿拉伯式建筑,更是泉州海外交流的重要佐证之一。清净寺主要的建筑有门楼(传统的阿拉伯伊斯兰教建筑形式、圆形穹顶拱门)、奉天坛(里有刻着古兰经的石碑、明永乐帝敕谕石碑)、明善堂(异域风情建筑中的闽南建筑)和礼拜堂。83版西游记《传艺玉华洲》即是在清净寺取景,对,就是国王因驱逐僧人被剃光头发的那集。
清净寺继续东行,就来到了关岳庙,也有很多人称为关帝庙。原因主要为庙宇主祀关羽,民国后增祀岳飞,故现更名为关岳庙,是福建现存规模最大的武(圣)庙。关岳庙的印象,一是花哨,可以说是泉州庙宇之最,造型艳丽到夸张。二是香火,似乎也是泉州香火最旺的寺庙。相传关岳庙的签特别灵验,求签香客众多。关岳庙的兴旺大抵和泉州商业的繁荣有关,传统商业文化注重“信誉”二字,而关公正直的形象就成了“信誉”二字的最好代表,也被奉为商业的保护神,尊称为“武财神”。夜傍时分,关岳庙亮灯后,又是一番景象。
除了关公这个保护神外,东南沿海的另一重要保护神就是妈祖了,泉州天后宫(海神妈祖经历代敕封,至清施琅奏请,康熙帝特封为天后)就是供奉海神妈祖的地方。中国作为一个多神崇拜的国家,除了佛教和道教外,还有着众多的、形形色色的神明崇拜。 如雷公电母、关帝岳王等等。妈祖诞生于莆田湄洲,原名林默,故湄洲建有供奉妈祖的湄洲祖庙。明清海禁,泉州衰落,大批民众为了生计下南洋过台湾,妈祖信仰也更为广泛地传播。目前台湾的妈祖信仰基本上可分为湄洲妈、温陵(泉州)妈、银同(同安,现厦门辖区)妈三类。据导游说可以根据妈祖的肤色识别妈祖的类别,一般湄洲妈祖肤色为肉色或粉红色;温陵妈祖肤色为红色;银同妈祖肤色为黑色。关于天后宫的建筑,一个是主殿台基处有一个鲤鱼化龙的浮雕,很有海神庙色彩;一个是后殿基柱和开元寺类似,都有印度教石柱,是泉州不同宗教建筑之间相互借用融合的精彩诠释。妈祖信仰的传播也早已不仅局限于东南沿海,而是上升为整个中华民族的信仰,如妈祖祭祀大典已与黄帝祭祀大典、孔子祭祀大典并列为中国国家级的三个祭祀大典。
加载更多
评论(4)
写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