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到青城后山住下。
本以为这一晚,一定是一场难得的远离喧嚣、没心没肺的酣睡,谁知道,夜里的微风细雨和从窗外“扑”进房间的森林气息都太动人,让我根本舍不得入眠。
半夜坐起来,在小茶室沏了一壶茶,工作一会儿,看一会儿书,打个盹儿,天便微微明了。
这时,雨停了,披上外套走出房门,雨后的空气夹杂着泥土和树叶的清香,沁人心脾。经过木栈道(阶梯)走到院子里,昨晚的雨滴还挂在屋檐和树梢,倒影投进脚下的水洼里,放眼四周,青山远黛,层层叠叠,隐约还有些尚未散去的雾气……贪婪地深呼吸后,想起那句“空山新雨后”,王维诚不欺我。
大自然终究让我平静了下来,她先照顾好我的听觉、视觉、嗅觉、味觉、触觉,再慢慢安顿我的心。
山间虫鸣,是给人的第一道抚慰。
从山下乘车到所住的青城后山桐去·山境,大约半小时。进山几分钟,耳边虫鸣鸟叫便愈发清晰。
师傅问我:“你怎么一个人跑到青城后山来住啊?”
我说:“最近碰到太多生气的事儿了,赶紧到山里住住,消消火。”
师傅说:“我也好久没进山啦,你听听,这声音,真好听呀,真静!真好!”
于是,我俩一路噤声,我在后座上专注林间的一切,师傅关掉空调,打开车窗,享受着穿梭在大自然中的驾驶......
如果要找一种颜色来描述我在桐去的所见,那应该是:黛。
夏天的青城山,并不是鲜亮而青翠的绿,有雨有云有雾,望之绿而近墨。无论是从房间的窗口、餐厅还是玻璃茶室看出去,满眼皆是浓浓的化不开的深青,像纵是有风也吹不展。
古代女子以黛画眉,我在这里感受到了“远山眉”的意境。
午后,坐在玻璃茶室的蒲团上,四周透明,这种感觉尤为强烈。而那个坐在茶室里的人,或者不是我,早已成为了风景的一部分......
夏季的傍晚,山雨欲来,茶室的白色帷幔开始舞动,紧接着,又一场淅淅沥沥的雨。
玻璃茶室和接待大厅是在三楼,延伸出去是一个以二楼屋顶为基础的浅水池塘,池塘里点缀着小小荷叶,喂养了些许红鲤鱼。下雨时,雨点打在池塘里,仔细打量,看它们一滴滴落下,然后变成一圈又一圈波纹,散开又消失……世界仿佛只剩下这场雨。
大厅靠山,一侧有大片竹林,从窗口望出去,竹影正好在屋檐下摇曳,竹叶上还挂着些许晶莹的水珠,正应了那句“窗竹影摇书案上,野泉声入砚池中”。
加载更多
我喜欢桐去的早餐,丰富的五谷杂粮,蔬菜粥搭配新鲜的泡姜,清口暖胃,再配上适量的餐后水果,一顿满足的早餐后,回到房间,再补个回笼觉,实在惬意。
如果你和我一样,也是一个人来,晚餐的话,只管享受餐厅应季搭配的不固定“一人食”套餐,也许是一份山间笋炒腊肉,一份时蔬,配一例鲜汤。
如果三五好友一同进山,入住桐去,那便可以敞开肚皮,点上深山里的一锅养生汤,可以是冬阴功汤锅、松茸土鸡汤锅、羊肉汤锅、排骨汤锅……也可以是西餐,红酱意面、青酱虾仁……
如果都不喜欢,那么“青城小炒”应该符合你的口味。为了保证食材的新鲜,餐厅都是提前一天根据客流量找当地农户预订,当日送上山,所以无法指定菜品哟。
除了餐厅,半山还有一个可供烧烤的半开放式就餐区,适合三五好友的夜啤酒。
这是我人生中第一次编蛐蛐,用棕榈树的叶子。
跟着老师,把一片棕榈叶划开成两半,弯起中间的叶子梗,再将两边的叶子各编织一扣扣到叶子梗上,一边一扣如此往复,蛐蛐的身体便出现了……接着,完成它的触须和前后大腿……
民宿大厅每天都会有这样的“手工课”,极其适合一家人共度亲子时光,蛐蛐是入门级,如果感兴趣老师会教你更有挑战性的东西。
如果时间和天气允许,也可以到周围的森林里或村落走一走,更近距离地触碰大自然,很有可能碰到可爱的小松鼠喔。
当我渐渐成长,越来越明白自己,往往不是从快乐中获取幸福,而是从平静中攫取能量。
青城山,便是这样一个地方,每年都想来几次,每次归去时,心中总会多一丝丝平静的力量。
评论(2)
写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