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我第一篇蜂首——台湾游记里,有人评论我这种不能称为游记,他说像散文,而且是形散神更散的散文。
我承认,我是个思想跳脱的人🤓,爱乱来,不善于遵循游记应该遵循的时间顺序,基本属于想到什么写什么,但是,也是我最大的特点啊hhhh
就我个人而言,每次旅行给我的感受都不同,偶尔想记录旅行过程中的细节、偶尔会将两个我熟悉的地方做对比、偶尔换口味去写些触动及感想😙……
我相信世界多元与包容,无论我以何种方式去阐述我的每一次旅行,都能够表现出我对它们的珍惜。
只要情感在,哪怕再随意,它也是个宝藏。
微博:前毣(mu)
小红薯:前毣(mu)
.
📌:首尔市钟路区水标路28街
🚌:地铁5号线(钟路3街站4号出口)
“你怎么会去韩国!”这是听闻我将前往首尔,朋友发出最多的疑惑。
韩国,众所周知,被挂靠上“没什么特别历史、餐食只有泡菜炸鸡🍗与啤酒、除了长腿欧巴和欧尼,剩余最吸引人的只剩🛍买买买”的印象。
很可笑的是,这种印象并非错误,甚至事实确实如此,只是令人惋惜:印象太过根深蒂固,导致埋没了其余的优秀,甚至影响到它后续的发展🙁。
如同别人看待我去韩国,在未深入这个国家之时,亦是秉持“不过就是闷太久,就近走走散散心,毫无期待”的心理。
生活中有太多的刻板效应让我们摆脱不去套在身上的枷锁😔。
我面上依着大家对我的印象,着力于营造我爱深沉、钟爱走有故事的国家,然后在他人惊叹下,逐渐模糊自身实际也拥有小女生🍬的心理。
首尔同我一样,一位被套上小清新面容的百岁老人👴🏻。
遍地布满历史的韩屋村,试图倾诉它几百年的历史。许是太过深层次,迎合不了年轻人的胃口,形象做了改变。这一转,💘中了我们的心,只是于我们眼里,它已不是它想要展示的它。
益善洞,算是这些街道里新生代的翘楚🌿。
与对待三清洞一样,坐在这里,点一杯咖啡,吃一份甜点,与小伙伴们用手机拍摄餐品🍧的同时,也拍几张自己的自拍。回了国,毫无疑问,描述最多的,仍是超级适合买买买拍拍拍。
我,也是众多人👫中的一员。
.
要说奇特的国家,日本与韩国恐为前茅。在发扬自己国家文化同时,兼收并蓄,很好地收纳了外来文化。
临近圣诞🎄,大街小巷张灯结彩,满满气氛,如此和谐,毫不突兀。
听闻万圣节时,梨泰院附近还会举办万圣🎃游行。
.
这个转角,展示着近几年最出名韩剧“鬼怪”👹拍摄地。
韩国最大的文化输出,怕莫过于欧巴们了吧。实际上,拍摄地点在三清洞,只不过三清洞分店已结业,现在只能来此打卡,勉强算是另一种贴近。
对于韩剧,小情小爱💕还是我们对它的第一印象,正如我们仍旧觉得国产剧还多数停留在婆媳大战。实质上,近几年,韩剧努力将叙述从单一的爱情中脱离,极力学着日剧阐述亲情,甚至于探讨🖤人性。
当然,审美依是由心,毕竟穿着得体赏心悦目的欧巴欧尼才能吸引收视。
我有怪癖,喜欢使用“鹅”或“鸭”的表情包,尝试过转变,但始终失败,最后放弃治疗,决定于鸭鹅🦆杠到底。
见到这只大鹅时,犹如见着亲人,禁不住上去拥抱。
.
我们固定印象里,难免会将“推崇”定义为“优秀”。
益善洞存在着许多被推崇的餐厅🍴,几乎在各个平台都能见着它们的影子,见多了,便不自觉地受到那些流畅的巧语蛊惑。
虽不至于用个“都”字,但十有八九是踩着了雷。“轰”地一声,满脸焦黑,面面相觑。
钱花了,😢再苦,也得咽下。
请记住那块小木牌子上的字,即它的名字,若非必要,见着了,绕道走可好?
加载更多
评论(0)
写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