钓鱼城历史📖:钓鱼城,原为钓鱼山,传说是上古一位神仙,见当地百姓疾苦,就下凡在此钓鱼,解救百姓于水火,百姓为纪念这个故事,就将此地命名为钓鱼城。其地当嘉陵江、渠江、涪江之口,控扼三江,自古为“巴蜀要津”。南宋时期钓鱼城军民抗蒙击元连续36年,历经大小战斗200次,钓鱼城之战以“蒙哥大汗战死钓鱼城下,蒙古汗国不得不从欧亚战场撤军”的史实而闻名世界,写下中外战争史上罕见的以弱胜强的战例,誉为“东方的麦迦城”、“上帝折鞭处”的威名震惊了中外。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鱼城大战背景📙:历史:金天兴三年(1234年),金朝灭亡,宋蒙战争揭幕。南宋嘉熙四年(1240年)10月,塔海率蒙古军攻入南宋据守的四川,连破西川20城。淳祐三年(1243年)春,兵部侍郎余玠采纳冉琎、冉璞兄弟的建议,按照“城塞结合、军政结合”的战略防御思想筑城钓鱼山。宪宗元年(1251年),蒙哥汗即位,钓鱼城下的战火愈演愈烈。宝祐二年(1254年)6月,王坚、曹世雄等率部击退都元帅帖哥火鲁赤和汪德臣等统领的蒙古军,7月王坚升任钓鱼城的主将。宪宗八年(1258年),蒙哥汗亲率主力南下,11月初沿嘉陵江东下,兵锋直指合州钓鱼城。宪宗九年(1259年)2月,蒙哥汗下达进攻命令,正式打响钓鱼城大战。宋理宗下诏嘉奖钓鱼城军民,赞扬王坚“婴城固守、百战弥坚,节义为全蜀山城之冠”。7月,蒙古军继续猛攻钓鱼城。不料,蒙哥汗于阵中被宋军石击中,随即身亡。中统元年(1260年),忽必烈即位后,对钓鱼城采取了“筑城围困,以军事争夺为主”的政策。至元八年(1271年),忽必烈改国号为元,次年定都于大都(今北京市)。忽必烈随后对四川境内的南宋山城发动牵制性进攻。元军占领了四川三分之二的地域,对钓鱼城形成步步紧逼的攻击态势。至元十四年(1277年)4月,仍在坚持抗元的南宋城池已仅剩钓鱼城一座。此时合州已连续两年大旱,粮食颗粒无收。至元十六年(1279年)正月,守将王立开城投降,钓鱼城长达36年的守城战史宣告结束。
人物历史👨🏻:
王坚,字永固(公元1198——公元1264),邓州(今河南邓州)人,南宋抗蒙名将、民族英雄。嘉定十一年赴枣阳,加入忠顺军。秘密潜入蒙古军造船之地,烧毁其船支二千余。宝祐二年,在抗蒙总指挥余玠的率领下和曹世雄等在合州、广安等地击败蒙古军。升兴元府都统兼知合州,开庆元年,蒙哥汗亲率大军围攻合州,王坚与副将张珏坚守钓鱼城,多次击退蒙军。蒙哥派晋国宝入钓鱼城招降,为王坚所杀。蒙军攻打九月不下,蒙哥为旋风火炮受创而死。蒙军被迫撤退,史称钓鱼城之战。以功封宁远军节度使。景定五年三月,郁愤而卒。谥忠壮。
余玠,字义夫(1199年1月6日-1253年),号樵隐。金水芳山(今浙江开化村头镇)人,南宋名将。嘉熙年间,余玠任知招信军,于汴城、河阴、安丰相继战败蒙古军。淳祐元年(1241年),以兵部侍郎衔出任四川安抚制置使、四川总领兼夔州路转运使。在蜀时期,余玠励精图治,构筑了后世闻名的山城防御体系(钓鱼城防御体系)。余玠受任于南宋危难之际,竭力经营巴蜀,为支撑南宋王朝半壁河山做出了杰出贡献。宝祐元年(1253年),宋理宗听信谗言,召余玠回朝。余玠闻召不安,在四川猝逝。理宗为其辍朝,特赠五官。
元宪宗孛儿只斤·蒙哥(1209年1月10日—1259年8月11日),大蒙古国的大汗,1251年7月1日至1259年8月11日在位,史称“蒙哥汗”。为元太祖成吉思汗之孙、拖雷长子,四弟即元世祖忽必烈。即位后主要致力攻灭南宋、大理等国,并派遣旭烈兀西征西亚诸国。1259年,在进攻四川合川钓鱼山时(今重庆合川钓鱼城)去世。至元三年(1266年)十月,太庙建成,制尊谥庙号,元世祖忽必烈追尊蒙哥庙号为宪宗,谥号桓肃皇帝。
小tips:门票🎫60,交通方便。景区景色优美,古合川钓鱼城(南宋抗元36年,誉为“上帝折鞭处”)众多,有古城墙、宋元明清近代的题刻、古寺、祠堂、宋代战场遗址、县衙和古墓等,历史爱好者不能错过的景点。合川还有出名的小吃“合川桃片”,已经有100多年历史。
文保碑
南水军码头遗址
钓鱼城水军码头是中国国内仅存的宋代军港及江防要塞遗址。整座码头分为东、西两大部分,两侧以一字城墙屏障,后有一道高20米的自然山崖为退守防线。码头的东部为自然港湾,供水军战船停泊;西部是前伸至江边的码头平台,以巨石垒砌而成,以供安置弩、炮,修造战船和将领指挥作战之用。钓鱼城水军码头与南外城结构紧密,连成一体,构成钓鱼城主城之下山地和江岸的综合防御体系。在钓鱼城36年的防御战中,守城军民曾长期在水军码头血战坚守,成功地控扼江面,阻止蒙元大军顺江东下。
护国名山石牌
石碑坊面阔7米,高8米,4柱3门3楼,仿木结构的梁、枋、斗拱俱全。石坊前后分别有“护国名山”“护国禅林”的楷书题额,字大径尺,结构谨严。据史料记载,为清道光年间护国寺住持山元和尚集资兴建,横额系他亲笔所书。现在的护国名山石碑坊是1986年恢复重建的。
飞来寺
飞来寺始建于1945年秋季,得名于寺中的“飞来佛”。“飞来佛”是唐代弥勒佛像,原来是在“古钓鱼城”题刻的佛像。飞来佛尊高5米,肩宽1.2米,造型准确,线条流畅,雕刻精细,形神兼备。1944年7月因大雨而发生岩崩,这尊站佛连同岩石由山顶坍塌而下,跌落于此,依然保持站立,仿佛从天而降。因此,人们为站佛修建“飞来寺”拜奉。今寺已毁,站佛犹存。
陈毅摩崖诗题刻
1926年12月下旬,陈毅在合川以驻军师政治部组织科长身份,做工作宣传。1927年2月一天,陈毅与3师政治部同事范英士登临钓鱼城,观看钓鱼城历代碑记,陈毅即兴口占四句诗:“钓鱼城何在,遥望一高原。壮烈英雄气,千秋尚凛然。”
始关门
钓鱼城遗留的8道城门之一。2011年5月,重庆市文物考古所在南外城西一字城墙中段发掘出南宋时期的始关门遗址。遗址面积约20平方米,高约209米。现在这个地方原为南宋时期的一段栈道,清代嘉庆年间,州人于此异地修建了这座始关门。
始关门段城墙
始关门段城墙分为东西两段城墙,城墙主体为清代砌筑城墙,高约6.3米,以条石砌而成,条石长短厚度不一。墙顶用条石砌成2米的垛口,买个垛口上部为瞭望口,供观察敌情之用下面有方形小孔,为射洞,用射击来犯之敌。墙顶里侧为石砌马道,可以三马而行,或者五人并进,城墙为单侧墙体,大多坐落在稍加修整的土体上。
加载更多
评论(0)
写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