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前只在书本里听过绍兴:
这里有迅哥儿笔下的乌篷船、社戏、咸亨、孔乙己,
还有流觞曲水的兰亭,
当然还有数不尽的江南烟雨,
喝不完的绍兴黄酒……
那时候这座城市在我心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
绍兴的一景
长大了,
走得远了,
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再到绍兴,
才发现,
我的心总会飘到这儿,
是因为这座城有太多让我留恋的回忆。
“名仕”是我对绍兴的第一印象,也是我记忆中刻下的第一道回忆。
从小到大了解的无数名人名仕,大多来自这片土地。
勾践、范蠡、王羲之、王阳明、徐渭、鲁迅、周恩来……他们让我对这座古老的城市充满无限向往——究竟是怎样的一片土地,能诞生这么多文人雅士、帝王将相?
蔡元培故居
还记得第一次去绍兴,我便住在了鲁迅故里,那种空气中都能嗅到的书卷气,让我一下心神平静。
清晨走在鲁迅故里,好像能看到那个在桌子上刻“早”字的迅哥,还有琅琅读书声;傍晚漫步在街头,发现随处可见的名人故居,静静等着人们去拜访。
今年初去绍兴,题扇桥附近一面墙上的一句话点醒了我,“有骨的江南,当看绍兴”,绍兴是江南的风骨,一位位名仕塑造了这座城的傲骨——不追名逐利,只把事情做好,有自己的判断与坚守。
书圣故里
绍兴的景点好像和这座城一样,无关利益,有的是自身的涵养与包容,几乎大部分景点都不需要门票,只需要提前预约即可,或许这就是江南的风骨。
记得上大学的时候,一个要好的朋友去绍兴求学,每到假期,一定让他帮忙带点黄酒回来。
随着带的次数多了,慢慢知道绍兴的黄酒分为元红、加饭、善酿、香雪等等好多种,自己喝的基本都是加饭,其他种类没怎么接触,幻想着下一次一定要去尝尝。
饭可以少吃,黄酒不能少喝
如果恰逢雨日,不妨撑一把伞游走在各个桥上,你会发现这座城的优雅与羞涩。
绍兴黄酒别有一番滋味。大街小巷无处不见卖黄酒的商铺,各种各样的小酒馆,无论是打一点带走,还是在酒馆要上一壶自斟自饮,都有别样趣味。
坐在河边喝酒,最是快乐
怎么喝黄酒最好呢?我觉得还是要下雨天找一家小酒馆,要上一壶,一边喝一边看窗外朦胧的烟雨,醉是江南烟雨情,那时候算是和这座城融入一起了。
第一次吃绍兴菜是在寻宝记,自此就爱上了绍兴菜,尤其是用黄酒入菜的醉蟹、醉虾。
掰开醉蟹,黄酒的酒香和大闸蟹的鲜香就钻入鼻孔,吮吸蟹黄,好像冰激凌一样鲜美得让人上头,这种滋味至今难忘。
想要大快朵颐,个人感觉醉虾是更好选择,剥去外壳,就是沁满酒香的虾肉,每一口都满足。
绍兴醉蟹
醉蟹的蟹黄,我的最爱
还有黄酒小笼、黄酒布丁,都是一定要尝的,小笼包里浓郁的酒香,鲜美有趣。黄酒布丁则是把焦糖布丁与黄酒融合,更突出了黄酒的甜美,每一次去绍兴都是必吃的。
黄酒布丁,占据我心中最好吃的甜点
一口惊艳的黄酒小笼
还有绍兴的梅干菜,相较于梅干菜扣肉,我更喜欢梅菜汤。用梅干菜和河虾熬煮的汤,能极大凸显出梅干菜的风味,尤其在燥热的夏天,喝上这样一碗汤,清爽解暑,火热的心瞬间被抚平。
另外,绍兴的小吃也不容错过,就不说臭豆腐、豆腐包了,让我惊艳的是次坞打面。作为北方人,我下意识地认为南方的面不如北方,但绍兴的朋友带我去了一家面馆,吃上一碗皮卷面才发现绍兴次坞打面别具特色:面条筋道弹牙,汤头咸香,加上一点类似雪里蕻的泡菜,风味层次更加分明,原来南方的面也能这么好吃!
次坞打面好吃!
有人说绍兴是江南的风骨,也有人说绍兴是爱酒人的故乡,要我说这是一座来无数次都不会讨厌的城市。虽然每一次来绍兴都显得匆忙,没有太多时间好好逛逛,但这座城依然留给我无数回忆。
绍兴我还会再去,还会漫步街头,静静聆听它的声音,品读它的风采。
或许未来有一天,会在这里买一套房子,颐养天年也未尝不可!
评论(0)
写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