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程已过七天,慢慢的,感觉我们已经适应了这种高海拔的环境,虽然血氧饱和只有85左右,但我们都还没有太多的高原反应,就这样带着一份相对轻松的心情走进了波密。
西藏给了我们一份温柔的见面礼,也让我们有了一种被“眷顾”的窃喜和从容,希望后续一路平安。
第八天: 9月20号(星期六)波密- 墨脱 【住宿】墨脱汉庭酒店
第九天: 9月21号(星期天)墨脱- 鲁朗 【住宿】林芝阿佳其美藏家别院(扎西岗)
第十天: 9月22号(星期一)鲁朗 【住宿】 桑吉民宿(扎西岗)
第十一天:9月23号(星期二)鲁朗- 结巴村 【住宿】巴松措临江精品名宿
第十二天:9月24号(星期三)结巴村-拉萨 【住宿】如家酒店.neo(布达拉宫店)
第十三天:9月25号(星期四)拉萨 【住宿】如家酒店.neo(布达拉宫店)
第十四天:9月26日(星期五) 拉萨-班戈 【住宿】星际星空酒店
波密的海拔2700米,而且这里植被茂密,氧气应该是很充足的,尹同志说他昨晚没睡好,我也如此,半夜还爬起来测了血样饱和。

分析原因,大家都认为是晚餐吃的那顿石锅鸡闹腾的,石锅鸡里加了大量的中药材,大补啦😁

因进入墨脱的途中经常会出现交通管制,不敢耽误,收拾好就出发了,沿国道318前行一段,左转穿过巴琼大桥。
进入国道559。

正式进入扎墨公路。

昨晚的一场大雨让山间云雾升腾,云端绿海,毫不夸张。

路边有进扎墨公路通行管制措施。
一路上的车不多,雨后的地面满是积水,连续的上坡我们慢慢开。
遇到这种大车,想超车是很难的。

这条路,是从虚无中硬生生凿出来的,道路经常被流水冲毁。

坑坑洼洼的路面让人无暇欣赏周围的景色。

一个大拐弯,路的一侧是深不见底的山谷。

丰田、坦克一辆辆的都超越了我,老妹说,“慢点开,快不到哪去的”,确实,安全第一。

半个小时后,我们到达嘎瓦龙游客接待中心。因天气不好,没有多少车停下来,明天回来再停车观赏吧。
加载更多
墨脱门珞历史文化遗产博物馆就在县城内。

这里或许称不上是一座严格意义上的“馆”。

它没有恢弘的殿宇,更像是一座谦卑的、被雨水和时光浸润的木楼,静静地守在云雾缭绕的山坡上,自身就是一件展品。

推开那厚重的木门,一股混合着老木头、旧纸张和淡淡酥油的味道扑面而来。
这里的陈列,朴素得近乎直白。没有炫目的灯光,没有复杂的科技。

每一件陈列的器物上,都烙印着使用者的生命痕迹。
它们不是被供奉的文物,而是刚刚放下劳作、在此歇息的先民。

一整套古老的石锅,沉默地诉说着门巴族人“石锅鸡”的饮食源起。

最有感触的还是关于“墨脱之路”的展区。那一张张手绘的勘测地图,一件件简陋的筑路工具都无声地讲述着那段“徒步天堂”与“生死之路”并存的史诗。

你会意识到,脚下这条能驱车而来的公路,曾是多少人以生命为代价,从悬崖与泥石流中一寸寸争夺而来的。

博物馆不大,共四层。

四层的阳台视野开阔,可以俯瞰整个县城。

脚下,是云雾缭绕的空中楼阁,洁白的云岚从峡谷深处升腾而上如薄纱般漫过平台。
加载更多
离开博物馆,沿国道219去往格林村。这段车程一个半小时,我们不敢耽误。

格林村观景台是仰望南迦巴瓦峰的绝佳地点。
山下的公路上已经停满了车。

远远的你就可以看到悬浮在云端的观景平台。

沿着这条路一直往上爬。

沿途有打卡的标牌。

继续沿栈道向上爬。

到达的那一刻,真希望云开雾散。

终于踏上观景平台。

涌入眼帘的是那片广袤的茶场,它像一张巨大的绿色地毯,从你的脚下向峡谷的方向铺展而去。

远方峡谷对岸的原始森林,乃至天际处的南迦巴瓦雪顶,都因为这茶场显得不在那么遥远。

平台正对面的南迦巴瓦峰依旧被浓雾掩盖。
加载更多
回程的路上我们经过果果糖大拐弯。

原以为是一个免费的景区,自驾车就可以到达。却不知就在一个月前刚开通了游客中心,自驾车一律不让进。

要换乘景区交通车才能上去,票价60元/人,无语😶

一路的好心情瞬间减半,老妹说一路过来,看了太多的大拐弯,不想上去了。

所有游客和我们一样的心情,这收费不太合理,但想着既然来了,还是上去看看吧。

这里已经建设成一个景区了,在现有的观景台旁边还在修建更大的平台。

登山观景台,你的视线首先会被那条巨大的江流所捕获——雅鲁藏布江,它在奔流千里之后,在这里仿佛突然被大地的魔法所驯服。

它没有咆哮,而是以一种极其沉稳、近乎优雅的姿态,甩出了一个接近360度的完美圆形拐弯。

这弧度,圆润得像一个巨大的棒棒糖,“果果糖”这个名字便由此而来,带着一丝天真与亲切。但当你凝视它时,那亲切感会迅速被雄浑的力量感所取代。

离开果果糖一路开始下起了大雨。

回到县城,晚餐选在了这个人气爆棚的老班长石锅鸡。
加载更多
入住汉庭和全季的客人都在一个餐厅用餐,这里的早餐特别丰富。

昨晚下了一夜的雨,担心出城的道路出现意外,吃过早餐我们就出发了。

因为墨脱执行的是“双进单出”,所以街道两旁停靠的车辆比昨天少了很多。

经过莲花公园广场。

雨下的太大,我们车览。

被雨水淋过的墨脱感觉轻轻一捏就能溢出清冽来。

摇下半扇车窗,湿润的风立刻涌了进来,带着泥土、和芭蕉叶的气息,这也许就是墨脱的味道,浓烈又清甜。

路开始盘旋向上,每一个转弯,都在与墨脱作别。

雅鲁藏布江的轰鸣在雨声中变得低沉,也成了这片山水永恒的背景。

一直心心念念的香蕉终于看到了。

大的,小的都来一些,尝过后发现还是小的味道更好。
加载更多
经过这个景观大桥。

我们回到国道318,继续前行。

波密被誉为“西藏江南”,行驶途中随时可以看到神山古树。

它以其独特的自然景观和人文风情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沿着帕隆藏布江一路向西,途径古乡湖。

这一段的隧道一个接着一个。

经过102隧道后就到了通麦天险。

这里的通麦特大桥跨越帕隆藏布江的咽喉要道,不仅连接着两岸的山川,更连接着无数旅行者的心跳与呼吸。

马路的对面设有观景台。

站在这里,你会想起曾经需要排队数小时、每次仅容一车缓慢通过的惊险。

想起那些因塌方、雪崩而长眠于此的筑路者。敬畏之心油然而生。
加载更多
318国道至此4000公里。

这里设有观景台

观景台的正对面是海拔5590米的卡木雪山。

在浓雾下依稀能看到冰川的身影。

石碑上签满了南来北往游客的名字。

离我们今天的目的地鲁朗已经不远了。

318的这一段路面非常好,限速也到了70。

在雨中我们进入鲁朗。

今天的落脚点是扎西岗村,鲁朗旁边的一个小村庄。在这个高山牧场的黄色指示牌左转。

过这个简易的石桥就是进村的路了。

沿进村的道路直行,不一会就到了仓决民宿。

有一个很漂亮的小院,进门你就会被惊艳到。

感觉此时的语言已经是多余。

这种宁静和美好只需静静体会。


加载更多
一晚无梦,早上起床天开始放晴,群山还隐在晨雾里,炊烟从屋顶袅袅升起,混着淡淡的清香。

老板已经做好早餐。

酸奶发面现做的烙饼,味道纯正。


虽是简简单单一餐,但也能让你满嘴留香。

昨晚的大雨让通往索松村的道路出现意外,今天去雅鲁藏布大峡谷的计划经过商量后决定取消。

继续留鲁朗一天,以为民宿可以续住一晚,可当天的房间很早就预定出去了。

我们只好另寻它处。

小村的民宿很多,我们还是选了能观景的桑吉民宿。


和昨天的风格有些不一样,这个小院是一片水泥地,多了份硬朗。
加载更多
穿过鲁朗小镇。

我们前往扎塘鲁措。

扎塘鲁措以其圣洁宁静的湖光山色,成为许多人心中仙境般的地方。

景区就在318国道旁边,是一个人工湖。

环湖栈道围绕着湖水的两岸,栈道右侧是独具藏式风格的客房,而左侧则是雪山、森林、云海和湖水。

在尹同志的鼓动下,我们决定绕着栈道走一圈。栈道全长3.4KM,全程慢慢走下来大约要1个多小时。

沿着蜿蜒的栈道前行,水面是如此的平静,以至于将天空、流云、雪山与杉林完美复刻

湖中的佛塔安静祥和。

继续前行,你会看到一个高高的石柱,这里就是扎塘鲁措,藏语意为“湖”。
旁边还有一个配套的运动公园。

不知道是不是淡季,湖边的藏式酒店都关门歇业了。

中午的太阳正当顶,望着这长长的栈道我们加快了脚步。
加载更多
昨天的日照金山让我们今天早上还有所期待。

民宿的餐厅是可以看到加拉白雷峰的,可窗外浓雾弥漫,整个村庄都包裹其中。老板说这大的雾一时很难散开。

那就安心的吃早餐吧。和昨天一样,感觉这里的早餐都是一个标准。

迎着朝阳出发了,那份在鲁朗安住过的心情,将是我们带回浮世最珍贵的行囊。

一路穿越林海。

茂密的植被包裹着我们。

随着坡度的加大,海拔也逐渐升高。

导航显示前面就是色季拉观景台台了。

是远眺南迦巴瓦峰和欣赏鲁朗林海的绝佳地点。

道路的一边是停车场,另一边是观景台。这里海拔4728米,免费开放。

南迦巴瓦峰属喜马拉雅山脉,海拔7782米,是西藏的神山之一。它巨大的三角形峰体终年积雪,云雾缭绕,从不轻易露出真面容。
加载更多
沿国道318一路下行。

路旁树木覆盖了路面。

导航显示要走高速了,老妹着急了,担心走错路,一遍一遍的核对路程。

到今天的目的地结巴村是可以走一段高速的。西藏高速不收费,从林芝到拉萨的这一段路程风景也很美。

经过八一特大桥。这座全长1747米的大桥跨越了尼洋河。

因为错过了桃花的季节,这次我们就没有选择在林芝县城逗留。

110的限速让尹同志终于可以大胆的行驶了。

这段公路车道宽阔,路面平整,车辆也很少。

路边尼洋河清澈得真想掬水入口。

碧绿的水质,老妹说堪比喀纳斯湖。

这里非常重视水源保护,一路都有路牌提示:重要水源,谨慎驾驶。
加载更多
经过村口的这座桥。

不远就是去往新措的路口,有明显的标牌。

一路的搓板路加炮弹坑,经过一个半小时的颠簸,终于到了。

这个地方叫“桑通牧场”,是通往新措的徒步起点,有一个简易的停车场。

自驾过来的游客需要缴纳10元/人的环境保护费。

从桑通牧场到新措湖边,有3公里的路程,你可以选择徒步,也可以付费乘坐景区摩托车。

师傅规定我们6:30之前必须返程,我们来回的时间两个半小时。

慌忙之中没有问及摩托车的租赁情况,以至于尹同志一路都在后悔没有租车进入。

我们选择徒步进入。

这里视野开阔,呈现在眼前的是一幅生机盎然的画卷。

晶莹的雪水汇成溪流,在草地上划出优美的弧线。
加载更多
新措,绝对是个值得一去的地方,选择住在结巴村。新措距离结巴村大约一个半小时的车程,路上有炮弹路、泥路和急转弯,路况复杂且狭窄,开起来非常颠簸,适合四驱且有一定驾龄的人驾驶。不想自驾就包车。还有就是来回车程加上徒步时间需要6小时左右,所以不建议2点以后进去,我们2点半出发的,还是包车,一路非常赶。
早起的我们又看到了日照金山。民宿的楼顶平台就可以拍到。

这两座雪峰当地人叫它们“国王的宝座”和“燃烧的火焰”,让这冰冷的神山,赋予了生命和情感。

站在这里远眺,这个躺在雪山,森林、和绿水怀抱中的小村庄是那么的安静。

沿着村里的道路,我和小金出门寻找吃早点的地方。

已经8点了,路上几乎看不到行人。

偶见袅袅炊烟从院内升起,久违的气息扑面而来。

这家沙县小吃是这个点唯一一家开门营业的。

各种小吃还是很齐全。

这里是工布藏族的聚集地,村庄还没过度开发,村民们依然保留着浓厚的工布藏族传统风情。

村庄的生活节奏缓慢而宁静。

虽然赋予了一些现代元素,但给人的感觉依旧那么质朴。
加载更多
顺着村里的道路我们开车来到遗忘码头。

叫“遗忘”真的没错,踏上码头的那一瞬间,时间仿佛慢了下来。

这里没有城市的喧闹,唯有湖水的轻喃。

碧绿的湖水中搭建了大大的亲水平台。

这里是游船停靠的一个码头,在巴松措的湖心岛乘坐游船,20分钟左右就可以到达这里

很多供游人打卡拍照的场景,在碧水蓝天下别有一番韵味。

雪山与湖水共同构成了凌厉与圣洁并存的湖光山色。

这里就像旅途中的一个顿号,提醒我们有时“遗忘”也是一种释然与前行的力量。

就让我们在静谧中感受那份“遗忘”的意境吧。
沿着巴松措湖岸向北行驶,我们去往错高村。

导航到错高村,也就十公里左右。

这一段临湖公路极美,湖水碧蓝,雪山挺拔,古树苍劲。

不远的路边设有观景台,还可以静距离走到湖边。

自驾房车过来的游客可以在这水天相映的地方露宿,想想都美。

来巴松措的游客大多都集中在湖心岛,这边人少景美。

错高村就在前面了。

沿着这个岔道口下坡就到了。

错高村是林芝工布地区唯一完整保持了工布藏族传统村落布局、民居建筑、习俗、文化和信仰的村落,历史悠久。村子分为新村和老村。

村口路边两头镇守门户的金牛为整个村庄和每一位来访者带来吉祥与平安。

老村的原居民已全部搬到新村了。
加载更多
从错高村出来,在尹同志的一再要求下,我们去往扎拉沟。

路牌显示扎拉沟离这只有20多公里,老妹担心此路段和去新措的路况相同,商量后决定边走边看,如遇到搓板路,炮弹坑的路面就返回。

一路的水泥马路路况非常好。

宽阔的峡谷中有大片的牧场,这里的牛羊绝对比人多。

藏式村落点缀其中。

前面就是杂拉村了。

偏远的小山村依旧被群山包围着。

村里很多的房屋虽在修缮,但依旧保存着公布藏族传统的建筑范式。

整体的风格和神韵依旧统一和谐。

穿过村庄前面就有当地村民把守,水泥路面也到了尽头。

询问后得知继续往前,每个人需要缴纳一定的费用,几个当地人现场收费。
加载更多
出村的路停着很多这种大型车辆,也许不久的将来这里的宁静也会打破。

沿着湖岸一路前行,昨天错过的湖心岛今天游览。

这里已经是一个很成熟且商业化的景区了。

穿过游客服务中心就可以看到湖面的两座浮桥,直通湖心岛。

不远处的游船码头可以乘船游览,前往“遗忘码头"等景点。


都说巴松措的湖心岛是这片高原湖泊的灵魂所在,它像一枚被碧水托起的翡翠印章。

网络图片
岛上绿树掩映着千年古寺,充满了神秘与宁静。

岛上生长着数棵有数百年树龄的古树。

神奇的"桃抱松"(桃树中生长出松树)、树形奇特的"生肖树"、粗壮的藏川杨。

岛上的”措宗贡巴寺“是一座拥有千年历史的宁玛派寺庙。寺庙规模不大,但氛围庄严,寺内供奉的佛像庄严肃穆。
加载更多
离开巴松措,像是从一个蓝色的梦境中醒来,当车轮启动时,那片令人心醉的绿已经慢慢的甩在了身后。

直接上高速我们去往拉萨。

沿着尼洋河一路向西。

隧道一个接着一个。

经过的隧道宽敞明亮。

窗外的风景像缓缓展开的卷轴。

我们的心情,也正从一片静谧的仙境,逐渐回归人间的烟火。

经过全长2240米的松多隧道。

山势变得愈发开阔,高山草甸映入眼帘。

尼洋河水清澈碧绿,随着地势蜿蜒。

过米拉山隧道就从林芝进入拉萨,原来翻越海拔5018米的米拉山18公里的山路,隧道通了只需5.7公里,能感受到基建的伟大。
加载更多
酒店到八廓街1.3公里,步行过去23分钟。

出门穿过一个商业区就是拉萨不夜城。

这个在宇拓路上打造的一个文商旅融合的夜间经营场所今年7月份才开街。

藏式灯笼和LED灯光带将整条街道装点得宛如银河落地。

街道两旁金碧辉煌的楼宇是老凤祥西藏总店。

穿过马路继续前行就是八廓街。

入口的大昭寺被专业的灯光打亮,通体流淌着一种”温暖而恢弘的金色“。

过这道安检的大门就进入八廓街了。

喧闹的旅游团队渐渐散去,取而代之的是更多本地转经者的身影。

他们手持转经筒,念诵经文,步履从容,让夜晚的转经道回归其最本真的功能。

店铺大多都关门了。
加载更多
电话里老妹说布达拉宫广场的音乐喷泉已经开了,我们离开八廓街赶往布宫广场。

从不夜城的另一边穿过马路就是布达拉宫广场的安检入口。

在无边墨色的夜空背景下,布达拉宫被灯光精准地雕刻出来,通体散发着温润而恢弘的金光

它不再是山体的一部分,而是一座悬浮于尘世之上的天界宫阙,庄严、孤傲,美得令人心颤。

那个在无数图片、影视和梦想中出现过的身影,此刻就矗立在眼前。瞬间你会怀疑自己的眼睛,随即又被巨大的幸福感与敬畏感所包围。

这种“遇见” ,是西藏给予每一位长途跋涉者最隆重、最直接的馈赠。

当音符划破长空,喷泉的水柱应声而起。

这一刻,布达拉宫不再是遥不可及的静止壁画。

喷泉的灯光随着音乐变换着色彩,这水中起舞的宫阙将成为你对拉萨最梦幻的记忆。

直到工作人员清场我们才离开,酒店周边的饭馆都关门了,楼下这家店铺的老板在打烊后还给我做了两碗混沌,甚是感谢。

今天的行程有些紧,早起的我们直接到了餐厅。

透过酒店餐厅的窗户可以看到不远处的布达拉宫。

太阳金色的光芒映照在布达拉宫,与深蓝的天幕形成绝妙对比。

博物馆9点开门,我们先去药王山,导航把我们引向了地下通道,幸亏遇到了一个当地的居民给我们指路。

其实我们的酒店就在广场旁边,从酒店停车场出门穿过马路就是布达拉宫广场,药王山就在布达拉宫广场的西侧。

听老妹说,昨天他们晚上去广场,导航也是让他们从地下通道穿过去的,绕了好大一圈,不知啥原因?

远处药王山观景台上人还不是很多,早起就避免了拥挤。

清晨的广场很安静,圣城在慢慢苏醒。

走过安检通道。

沿着这段楼梯上去到了观景台。

观景台是免费的,是50元人民币背面图案的拍摄地。
加载更多
今天我们没开车,除了博物馆远点,其余景点都离酒店不远,为了不耽误时间,我们直接叫了网约车。

行驶在这宽广的马路上,恍惚间有种在自己城市的感觉。

博物馆还没开门,外面已经排起了长长的队。

进门大厅一个高达36米的金顶上方安装了1100块玻璃,通透明亮。

博物馆几个主要展馆都有不同的主题和展品,位于2楼的雪域长歌,是博物馆中最大、藏品最多的展馆,建议首先参观。

入口处是每个时间段免费讲解的集合点。

作为博物馆的基本陈列之一,这个展馆用丰富的文物,系统讲述了西藏从史前到清民国的历史脉络,揭示了西藏与中原王朝的紧密关系,以及其文化在中华文明大家庭中的交融与发展。

卡若遗址出土的“双体陶罐”是西藏新石器时代卡若文化的代表,也是博物馆的镇馆之宝。

吐蕃时期的“桦树皮经书”是了解当时社会与宗教的重要实物。

曲踏墓葬出土的黄金面具则揭示了早期金属时代西藏的工艺水平及其与北方草原文化的交流。

序厅的浮雕墙集中展现了史前社会、唐蕃和亲、凉州会谈、金瓶掣签等重大历史事件,营造出恢弘的历史氛围。
加载更多
提前10天老妹就在微信小程序《布达拉宫票务预订系统》上预约了我们三个人的门票,尹同志来过,这次他不再进去了。

网约车把我们放在了北门,这里是布达拉宫的出口。门口很多拉客的导游,进布达拉宫还是需要讲解,我们也找了一个执证导游。
顶着太阳一路从北门到南门,因为南门才是散客进入布达拉宫的唯一入口。这里也是布达拉宫的正门。

现场没有出现网传的排队长龙,导游说这是淡季,在进入的时间上也没有那么严格的规定了。

刷身份证进入。

随身行李进行安检。

首先抵达的区域是”雪城"。这里是布达拉宫山脚下的一片附属建筑群,曾经是旧西藏地方政府的办事机构所在地。

这里可以参观“雪巴列空”、“雪监狱”、“珍宝馆”等景点。 以及“比喜宅”、“龙夏宅”、“堪苏宅”(贵族住宅),“造币厂”等历史建筑。
雪监狱,旧时的监狱,内部复原了当时的各种酷刑场景,并陈列有手铐、脚镣等刑具,反映了旧西藏封建农奴制度的黑暗。

”雪城“就像是布达拉宫的一个"前置展厅",通过这些真实的遗址,让你能对西藏的历史和文化有一个初步而深刻的认识。

由于布达拉宫的“白宫”和“红宫”主体参观有时间限制,游客也可以利用进入主体宫殿前的这段时间,在“雪城”区域进行游览和缓冲等待。

随后前往"无字碑"处的验票点。

门票预约的“检票时段”,就是通过"无字碑"闸机的截止时间。所以要至少提前一小时从南门进入,为游览雪城预留充足时间。
加载更多
从北门出口出来,我们去往布达拉宫东侧的天上邮局。

再次经过布达拉宫南门入口。

经过安检出口,过马路即到。

这里有展现西藏壮美风光的明信片、本地手工艺品、各种藏式风格的文创产品。

"时光慢递" 是这里的一大亮点。

你可以给未来的自己或朋友写一封信,指定在某一年甚至几十年后寄出。

这个主题邮局远不止是寄送信件的地方了,它更像是一个个微型的西藏文化展示中心。

现在也成为了许多游客旅途中的热门打卡点。

已经过了午饭的点了,小金找到了昨晚视频刷到的一个面馆。

份量很足,味道不错。

中午这个时间点老妹感觉有些疲惫,吃过饭后直接回酒店休息了,我和小金去往大昭寺。
走在大街上,如同走在任何一个城市,也许拉萨的感觉不在这些宽广的现代化马路,而在那些弯弯曲曲的小巷里吧。

走进大昭寺。

门口磕长头信徒的每一次"合十"、"下蹲"、"俯身"、"划地起身"都是他们用最虔诚的身体语言,表达对佛祖的最深敬意和祈愿!

寺内供奉着释迦牟尼12岁等身像,这是由文成公主带入西藏的佛教圣物。因此,大昭寺是整个西藏、乃至世界佛教徒向往的终极精神圣地。

进入正门后的天井式院落,东侧有数排常年不灭的酥油灯。

沿顺时针方向依次参观各个佛殿,包括宗喀巴大师及其弟子殿、夜叉殿、龙王殿等。

抵达正中的释迦牟尼佛堂,朝拜由文成公主带来的释迦牟尼12岁等身像,这是整个大昭寺最神圣的核心。

二楼的法王殿可以参拜藏王松赞干布、文成公主、尺尊公主的塑像。

参观完主殿,从侧门有楼梯可以直通二楼平台,这里是可以拍照的。

近距离观看四座金碧辉煌的金顶。

能感受到其宏伟与精致。
加载更多
评论(0)
写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