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 平遥 古城 ,原不是一时兴起的念头。这念头,像一枚藏在书页里许久的风干叶片,脉络清晰,却总少了些鲜活的生气。直到我真正来到这儿,才发觉, 平遥 古城并非我想象中那个只活在视频文本里的古城。这里的建筑风貌、街巷布局,无不体现着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历史积淀。漫步在古城的街道上,仿佛穿越时空,每一块青石板都讲述着千年的故事,人来人往的游客给这座历经沧桑的古城增添了几分烟火气,就像一个拥有千年历史的古老县城,加上了一个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文化名片。
平遥 古城,是一座具有2800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与同为第二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 四川 阆中 、 云南 丽江 、 安徽 歙县 并称为“保存最为完好的四大古城”。

步入 平遥 ,满目青砖灰瓦,精巧的的飞檐雕壁,高耸的城墙市楼,鲜亮的灯笼金匾,擦肩接踵间宛若古人。城墙、县衙、老街、庙宇、票号,举目望去,仿佛从历史中走来,也让我们走进了历史。厚重的城墙曾经用来防御敌人,如今只是安静地伴着老城。城隍庙倒是依旧门庭如市。还有那被誉为“ 中国 现代银行的鼻祖”的“汇通天下”的日升昌票号,被誉为“东方彩塑艺术宝库”双林寺,仿佛不曾经历着千年的历史,仍为世人津津乐道。


平遥 位于 山西 省的中部地区,是 中国 具有重要历史价值的古城之一。而 平遥 城墙则是这座古城最为壮丽的标志之一,也是迷倒无数游客的原因所在。
平遥 城墙修建于明代,是 中国 现存保存最完整的古城墙之一。登上城墙,仿佛穿越回了古代,可以一览城市的全景,感受历史的厚重与沧桑。



一粒沙里看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这不是诗人的夸张矫情,而是以小见大、触类旁通的不二法门。说到县衙,好多人可能会想到“明镜高悬”的大堂,海水 朝阳 的屏风前身着官服的知县老爷端坐案上,堂下两排面无表情的衙役分列左右,口中念念有词,庄严肃穆。当然,这是影视剧里的桥段。而真实的县衙则相当于一个缩微版的皇宫,不但有完善的行政分工,而且有许多的职能部门。可谓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据说 平遥 县衙是目前保存下来的最完整的 古县 衙之一。整座县衙建筑多样,规模宏大。完整地呈现了我国古代,特别是明清两朝县一级政府机构的行政分工和流程,以及相关建筑的特殊功能。今天在 平遥 县衙,仍可见到六房,尽管都是现在新修的,然而还是可以看到古代“左文右武”的规制。

众所周知,大堂是知县办理公务的主要场所。 平遥 县衙的大堂为五开间厅堂、中间三房为公堂。大堂内,东侧是钱粮库,西侧是武备库。大堂外,东侧是赞政厅,知县常在这里接见一些地方上有名望的人,谈论治理之道。大堂也叫亲民堂,每天9:30、11:00、15:30在这里会上演“县太爷升堂断案表演”,全程15分钟左右,而且不单独收费,还是蛮有意思的,值得一看。

大堂的后面是二堂。知县除了每天上午九点左右在大堂升堂处理公事外,其余时间都在二堂办公,有时会在此召见下属询问案情,或者会见来客。

出了二堂,两侧分别是“钱谷师爷”房、“刑名师爷”房。师爷多数是科场不及第的读书人,他们一般是知县的朋友或者同乡。
如果说大堂、二堂是知县的办公区,那么内宅则是知县的生活区。 平遥 县衙的内宅有正房五间,中间三房为客厅,客厅正中悬挂有“勤慎堂”的匾额。若有上级官员莅临或知县的朋友到来,可在此留宿。两侧套间为书斋和卧室。

平遥 县衙最后面的建筑是“大仙楼”,它是该县衙保存至今的唯一元代建筑。大仙楼里面供奉着狐仙,也就是守印大仙。看过《聊斋》的人都知道,狐仙性格温顺,善于变化,而且扶危济困。

一座 古县 衙,半部官文化。透过 平遥 县衙的种种建筑,可以清晰地看到明清两朝的权力架构和官吏的生活状态。它像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加强了封建专制,并使其达到了登峰造极的程度,另一方面,由于其严重的制度性缺陷,不可避免地成了滋生腐败的温床,加速了其消亡的进程。
平遥 文庙,位于古城东南方位,是祭拜先圣孔子的地方。始建于唐贞观初年。是我国现存最早的文庙。从建立到清光绪年间科举制废除之前,在1000多年的历史中,一直都是官办学校所在地,历来为县学所在,直至清光绪末年废除科举后,县学才停,改办为“ 平遥 县实业学校”,开始了新学。
在漫长的时代里, 平遥 文庙为振 兴文 教、养育人才之所,庙区左右“东学”、“西学”之设,古已有之,一以贯之。特别是“超山书院”,在 平遥 古代教育史上写下了辉煌的一页。

文庙坐北朝南,四进院落,南北中轴线上依次是照壁、棂星门、大成门、大成殿、敬一亭、尊经阁。还有东西配殿、东西偏殿以及祭祀区域等多个部分。建筑风格独特,融合了宋、元、明、清等不同朝代的艺术特色,是 中国 古代建筑精髓。
大成门,亦称“戟门”,取自孟子评价孔子“孔子之谓集大成”之语。戟门取自古代门外立戟之古礼,为文庙中的礼仪之门,庄严凝重,肃穆 大方 。大成门,黑色金字门匾上写“文庙学宫”四大字,上有五个“晋商人才库”小字,很醒目。门柱楹联:“名城仰名人名城千古名人千古,孔子成孔学孔子万年孔学万年”。
大成门后就是大成殿。为文庙正殿,是文庙中最主要的建筑。面阔5间,进深5间,单檐歇山顶,简板瓦覆盖,琉璃脊饰。东西两侧是碑廊,都是立功德碑,记载了对于文庙保护修缮有重大捐助的人。


大成殿,是 平遥 文庙中最高的殿堂。始建于汉代,于金大定三年(1163年)重建在1米的 高台 之上,至今保持原貌,比 曲阜 孔庙早317年,比 北京 文庙早248年,比 南京 夫子庙早706年。是我国现存文庙中最早的建筑,斗拱非常精美。是木构建筑中的珍品,是全国文庙中仅存的金代建筑。大成殿内正中央供奉着孔子塑像,左右分别为“四配”(述圣孔伋、宗圣曾参、复圣颜回、亚圣孟轲)。殿内的藻井更是极其精美。
进入第三院落,就看到,大成殿后墙中央有一个硕大的“魁”字,为文庙的点睛之笔。“魁”字正对着中轴上的一个“ 龙门 ”木牌坊。“ 龙门 ”,取“鲤鱼跳 龙门 ”的美好寓意。打开“魁”字门,通往敬一亭举行祭天仪式,代表“一举夺魁”的意思。

在 平遥 古城棋盘般的街巷中,一座琉璃辉映、飞檐如剑的建筑群巍然矗立,这里,就是 平遥 城隍庙。它并非寻常庙宇,而是一座坐北朝南,三进院落,中轴线上建有牌楼、山门、戏台、献殿、城隍殿、寝宫,另有六曹府、土地祠、财神庙、灶君庙等,“诸神共居一庙,联袂同受香火”。
平遥 城隍庙属于道教建筑,是古代官署建筑与寺庙建筑风格相融合的建筑群体,历经明清两代涅槃重生,它以“城隍居中,灶君、财神左右拱卫”的三庙合一格局独步天下。

临街是一尊高大的四柱 三门 十一踩斗拱的歇山顶木结构牌楼,两侧有砖雕八字照壁。迎面上书城隍庙隶书匾额,是当代著名书法家赵望进先生的隶书亲笔。背面是楷书威灵百里四个金色大字,配有青石狮,拴马柱,柱上提:善游此地心不愧,恶过吾门胆自寒一联:直指城隍文化惩恶扬善的宗教主题。
跨过庙门进入前院,有东西游廊各9间,是庙会期间商贩的临时货铺,现当通过的这条 通道 修的比较低,这是告诉我们人在神灵前不得不低头。

献殿,是祭祀城隍爷,贡献礼品的地方,接下来去了城隍爷办公的地 方正 殿参观。正中供奉的是城隍神,两边是红脸判官和勾魂小鬼,随时听候差遣,本庙一直贯穿“善恶终有报,到头必分明”。东西的墙上有《城隍回府图》和《城隍出巡图》是明代画家吴伟粗笔画派作品,成画于清同治七年(1868年)。距今600多年历史。

每一座庙都有独特的祈福寓意:城隍庙:祈求平安、惩恶扬善。财神庙:招财进宝,寓意财运滚滚。灶君庙:保佑家宅安宁、生活幸福。 平遥 城隍庙的道教文化体验即叩拜方式十分特别,用道教的专属手势,更能与神灵沟通。天上三宝日月星,人间三宝福禄寿,这里全都有,寓意十分美好!
晋商首创了 中国 历史上的票号。“票号”是当时商人通商的一种方式,商路遥远,汇通天下,曾在 中国 历史上显赫一时。
山西 平遥 的日升昌,便是 中国 票号的始祖,也是 中国 现代银行的开山鼻祖。它坐落于“大清金融第一街” 平遥 古城西大街的繁华地段。从 清道 光初年成立票号到歇业,历经一百多年,曾经“执 中国 金融之牛耳”,分号遍布全国35个大中城市,业务远至欧美、 东南亚 等国,以“汇通天下”而著名。

话说日升昌票号成立后,业务十分红火。其他晋商也纷纷效仿,票号很快就在 平遥 乃至 山西 发展了起来。到清末, 山西 票号在国内85个城市和 日本 东京 、 大阪 、 神户 、 朝鲜 仁川 、南洋 新加坡 、 俄罗斯 的 莫斯科 等地设立分号400多家。 中国 的兑汇业务基本上由 山西 票号垄断了。

据介绍,当晋商前往 江南 、 西北 、 东北 及国境边贸进行交易时,汇票由“日升昌” 太原 票庄的专职人员用毛笔书写汇票内容。其笔迹同时通报“日升昌”遍布全国的51家大小票号。汇票书写时实行以汉字代表数字的密码法,并且定期改换,以防泄密。如“日升昌” 太原 票号留存在 中国 历史博物馆的一份防假密押是:“谨防假票冒取,勿忘细视书章”,表示1至12个月;“堪笑世情薄,天道最公平。昧心图自私,阴谋害他人。善恶终有报,到头必分明”,表示1至30天。“坐客多察看,斟酌而后行”,表示银两的1至10。“国宝流通”,表示万千百两。例如票号在5月18日给某省票号分号汇银5000两,其暗号代码为“冒害看宝通”。这些密押外人是根本无法解密的。这充分体现了当年日升昌票号经营者的聪明才智。

日升昌曾以“天下第一”、“汇通天下”而闻名。票号集中在西大街,日升昌就在此街,沿街厚木排门,檐下彩画,挂店名牌横匾,院屋第一进为柜台、账房。二进为职员住处、客房;三进是二层楼房,楼下是花厅,楼上为仓贮和伙计住处,最后进是贵宾及高级职员住处。西侧有廊道可通马车、备有马厩和马馆住处。城里还有店主雷履泰的私人住宅。
中国 钱庄博物馆——协同庆票号。协同庆的门不大,但里面却别有洞天:它前后共有相互独立又联系的七进院落,设有30个展室,依托翔实史料,展示了它的兴衰历史。而其建筑之宏伟、功能之齐全,在 平遥 的商铺院落中实属典范。
协同庆票号是由 榆次 聂店王家和 平遥 王智村米家,在清 咸丰 六年(1856)创立。穿过柜房,便进入第一进院落,这里有南北各两间帐房。走进第二个院落,这里是营业厅大院,与邻街柜台房业务有别。营业人员负责吸收街面商号及大户人家存款,考察放款对象经济业务实情,为钱庄放款决策提供依据。而第个三院落,是钱庄总经理、协理、襄理的办公场所。从创始钱庄开始,整个协同庆经历了七位总经理,期间始终团结和睦,才智互补,量才而用,知人善任。

从侧门,转进了钱庄的第四个院落。这里庭院深重,亭台楼阁,雨榭长廊,别具风采;拱桥石栏,溪流清澈,树木葱笼,花草繁盛。这种 江南 美景,在我所走过的北方商铺院落,绝无仅见。长廊的墙上,挂有票号战略和要则,将我带回到清代的商战之中。

而第五个院落,实际是金库院落。协同庆钱庄鼎盛期,银钱日进斗金, 白银 和制钱流量极大。这里的工作人员,全着清代服饰,有不少游客进入柜房,现场选购俩数不等的金锭子和金银制钱。交钱后,店内伙计开出银票,盖上协同庆的印鉴,交给选购的游客作为凭证。有不少的游客手持银票,从屋前的一处台阶,慢慢下到地下金库去兑换。地下金库的库房内是由几孔青砖砌就的窑洞组成,面积不小,灯火通明,游客非常多。在靠墙边及窑洞中,摆满了钱柜,放着金闪闪,银灿灿的金银锭子和钱币。

地下金库中央位置矗立着一个镇城之宝——神龙宝柱。盘龙柱,传说是明初刘伯温重建 平遥 古城时安放的;它的位置位于古城龟形平面地图的骨脊位置,也是古城的中心,被叫做“定海神针”,类似风水柱的作用。许多导游会建议游客上前,摸着龙柱转上一圈,便能升官发财。

马家大院是“ 平遥 四大家族”之首、清代巨商马中选的故居,也是 平遥 古城内的第一大宅。大院总体布局俯瞰酷似大大的“马”字形,隐喻马家事业“马到 成功 、一日千里”之意。这里保存了原有马家器物千件有余,价值 连城 ,被誉为“家私王国,中华一绝”,并有民间流传的“拉不完、填不满的马家地下金库”之说。马家大院是 平遥 县城内典型的豪宅之一,且丝毫不逊于 祁县 乔家大院,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
这是马家大院的大门楼,比乔家大院的门楼还要高大气派,有三层。马家大院,占地九亩之多,是 平遥 “四大富商”之首、清代巨商马中选的故居。始建于清同治年间,后经同治、光绪几十年的不断修建,逐渐形成了一座宏伟精美的建筑群体。共有3座大院、6座小院、房屋197间。大院总体布局鸟瞰酷似大大的“马”字形,以此告诫后代永不忘本,隐喻马家事业“马到 成功 、一日千里”之意。纵观全院,外观高大威严,四周皆清水砖墙,内部富丽精巧,井然有序,代表了我国封建大家庭的居住模式。夜晚一关门,俨然一个与世隔绝的“独立王国”。

提起 平遥 古城,古城墙、金井楼、双林寺、镇国寺、日升昌、城隍庙、清虚观、 古县 衙、大成殿这些足够令人炫目的,与这些人头攒动的景点相反的是马家大院这颗璀璨明珠躲过了这些热闹与喧嚣。他藏在一条深深的街巷里。在 平遥 古城古代民居中,马家大院以规制严谨、功能齐全闻名。它集建筑、民俗、起居、商贾于一体,成为了 平遥 古城内建筑装饰风格的代表,可以说是极富艺术魅力、极具观赏价值。

在 山西 ,大院文化是极其丰富的,有号称“民俗博物馆”的乔家大院、号称“晋商文化博物馆”的渠家大院、号称“ 长治 显赫家族”的申家大院、号称“三晋第一宅”的王家大院、“ 中国 第一儒商旧居”的常家庄园,却很少有人提到马家大院。但这隐藏在 平遥 古城街巷深处的马家大院其实并不逊色与它们,在 平遥 古城3749处古代民居中,马家大院以其气势雄伟、规制严谨、功能齐全、风格独特而享誉盛名。它集居民建筑、风俗文化、豪门起居、商贾兴衰于一体,成为了 平遥 古城内清代建筑装饰风格及晋商传奇轶闻的代表,可以说是极富艺术魅力、机具观赏价值的古民宅群体。

“中都邑,千年古刹,历悠悠风雨。”1997年12月,双林寺与镇国寺、 平遥 古城一起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一城双寺”成为 平遥 的文旅关键词。
双林寺,原名中都寺,位于 山西 省 平遥 县,因其地原为中都 故城 所在而得名,创建年代早于北齐,也就是说,这座古寺至少已经历经一千四百多个春秋。据佛经记载,佛祖释迦牟尼涅槃于娑罗双树之下,头北面西,右胁而卧,圆寂升天,双树四边顿开白花,称为“双林入灭”。由此,宋代时中都寺改名为“双林寺”。
双林寺的围墙于明代修建,其外观颇似一座城堡。寺内分东西两大部分,西部为庙院,有十座殿堂、三进院落,释迦殿、罗汉殿、武圣殿、土地殿、阎罗殿、天王殿组成前院,大雄宝殿和两厢的千佛殿、 菩萨 殿组成中院,娘娘殿、贞义祠组成后院。

双林寺以彩塑闻名于世,被誉为“东方彩塑艺术的宝库”,仅十座殿堂内便容纳了2056尊彩塑,其中,千佛殿殿内彩塑达500余尊,占整个寺院的四分之一。“自在观音像”与“韦驮像”最为经典。
供奉在千佛殿的主尊自在观音像,轻点莲足,身姿侧卧,单腿盘坐,面相恬静妩媚,姿态舒畅自然。
立在“自在观音”身边的韦驮像,则勇猛非凡,雕塑的上半部分有六个眼睛,其肚子、膝盖、脚腕处均塑有眼睛,泥塑的衣冠铠甲下,仿佛可以看到贲张的筋肉,是明代彩塑中少见的艺术杰作,被誉为“天下第一韦驮”“全国韦驮之冠”。

双林寺的2000余尊彩塑历经宋、元、明、清数百年完成,大的3米多高,小的十几厘米,神态各异、栩栩如生,有的凝神静思、对坐讲经,有的侧首展望、衣袂翩跹。即使隔着层层栅栏,我们依然可以感受到他们穿越了几个世纪的风采和神韵。
镇国寺位于 平遥 县城 东北 约12千米的郝洞村,原名京城寺,明嘉靖十九年改名镇国寺。镇国寺坐北朝南,中部为寺院主轴线,西侧为禅院,东侧为真武庙遗址,寺庙南侧还留有倒坐戏台遗址。寺庙规模不大,布局紧凑,有两进院落,没有单独山门,以可以穿堂而过的天王殿兼作山门。这座天王殿是元代建筑,距今也有六七百年,但它的风光还是被前院正北面的有”千年瑰宝”美誉的万佛殿遮盖了。
万佛殿是 中国 现存最古老、最完整的木构建筑之一,见证了 中国 历史上仅仅延续了半个多世纪的群雄割据的乱世。万佛殿梁架上的题字写道“维大汉天会七年岁次癸亥三月建造”,表明这座殿宇建于公元963年,建立者正是五代十国的北汉,系皇家敕建。此时,北宋已经建国3年,中原大地和后来的 中国 历史逐渐步入大宋的节拍,但 山西 中北部还处于北汉统治时期,所以万佛殿被定为五代建筑。

五代十国是唐宋之间一个纷乱而短暂的时代,存世古建筑的珍稀程度直逼唐代遗构,但拥有万佛殿的镇国寺仅是第三批“国保”,距离唐代遗构南禅寺、佛光寺所评的第一批“国保”晚了27年。这是因为万佛寺看上比较新,人们在寺内清嘉庆年间刻立的碑碣上看到记载“虽因其旧而葺之。勤垣墉,涂阶垐,凡栋梁之摧折者皆易也。”因此当时有人认为万佛殿只是清代仿照五代 新建 的房子,自然也就没当回事情。但后来研究认为,万佛殿历经宋、金、元、明、清各朝修缮,清代的两次修缮仅相隔3年,所以看上去新并不奇怪,但其大木架构依然是五代时期的原物,保留了初建时的原貌风格,是 中国 寺庙木结构建筑中的珍品。
万佛殿的斗拱保留和继承了唐代硕大雄壮的风格,外檐斗拱的整体高度约为柱高的三分之二,使建筑轮廓更加秀美壮观,气势雄浑。站在大如伞盖的斗拱之下,给人以强烈的震撼及压迫感!

与万佛殿相比,殿内的彩塑作品更为奇缺,这是全国寺观庙堂中保存至今的唯一五代原作,在 中国 美术雕塑史上有很高的地位。万佛殿里的11尊五代塑像为一佛、二弟子、二 菩萨 、二胁侍 菩萨 、二金刚和二供养童子。每尊塑像都形象逼真、栩栩如生。除此之外,全国仅 敦煌 莫高窟还有少量五代彩塑。
《又见 平遥 》是一部真正令人难忘的实景演艺。通过选妻、镖师洗浴、灵魂回家、面秀等片段,将 平遥 人的道德传统和英雄情怀展现得淋漓尽致,每一部分都有着自己的魅力和精彩之处。其中,选妻、镖师洗浴、灵魂回家等片段展示了 平遥 人的道德传统,以及因此而阐发的悲壮情怀,而在面秀中,演员们则将大家带入了一个神奇古怪、色彩斑斓的世界。
在选妻场景中,女性穿着绣着各种图案的彩色肚兜短裤,表达了 平遥 人流淌在骨子里的注重品位和传统文化。在演出中,选妻被赋予了很高的仪式感,男女双方不仅要相互认可,更需要得到自己家人的认可,这体现出了 平遥 人视家庭为终极归宿的观念。
镖师洗浴场景更加真实的再现了 平遥 古代风貌。在一个类似于集市的场所,演员们真实的再现了以前镖师出行前洗澡的情景。配合着乐曲、器乐和声音,让观众身临其境地感受到了那个年代人们的日常生活和文化风貌。

灵魂回家场景更是给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生与死并不是一个绝对的界限,观众常常感慨于镖师的精神和灵魂,山城鬼魂的的智慧和功力,殊不知,在古代文化的熏陶下,其间已经假真掺杂,成为人们心中令人感动的美好和令人铭记的历史。

在面秀场景中,演员们在色彩斑斓的舞 台中 献上了一场精彩绝伦的表演。面容、服装、音乐,每一个细节都被演出安排得十分完美。这个场景的设计不仅让观众大呼过瘾,更为整个演出增添了更多的生动和具有特色的艺术元素。

整个演出通过细致的刻画和精美的场景呈现,让观众深入地了解了 平遥 古城的历史和文化,感受到了这个古老城市的浓厚文化氛围。这部演出不仅给人留下深刻印象,更引发了热门对于历史和文化的更多思考。
走进古城,开启一场穿越之旅;置身其中,你便是百年前城中的主人。
绾起发髻,化好妆容,着一袭晋商少奶奶服饰,衣袂随步伐轻摆,一颦一笑,明媚动人……在 平遥 古城,许多年轻人以这种特别的方式融入古城,在镜头中定格成永恒的留念。这就是他们游览古城时的必选项目——旅拍。
最后我们选择了西棠旅拍,在日升昌景点的对面,衣服都是传统手工艺定制的刺绣服装,质量很不好,样式也很多,还有限量的古董级服装。古典妆容非常真实好看,化妆师曾经和影视剧老师进修过,设计过多款网红妆容。摄影也拥有很多拍摄的经验,会耐心指导动作,不会拍摄也很会抓拍,一对一服务,沟通很愉快。还有一个惊喜就是西棠旅拍拥有2000平米的晋商老宅拍摄基地,免费使用,面积很大很精致,外景和内景都好看,冬天拍也不怕冷~风格多样,晋商少奶奶、晋商大小姐、清汉女、九儿、簪花、战国袍、武侠风、戏服……


戴上华丽的头饰,穿上晋商少奶奶的服装,游客在 平遥 古城这个天然摄影棚,一边拍照,一边发朋友圈,为古城代言, 也让古城上镜,以“古城+民族服饰”的方式为古城带来新的流量。
平遥 古城的美食种类很多,在这里可以尽情感受碳水带来的快乐!分享几个我吃过很喜欢的店铺,都是环境好味道好的,吃过一次就念念不忘~
一、洪武记饭店
平遥 很火的餐厅“洪武记”,网上评分很高饭店,不得不说街头人不多,但饭店里面却是人满为患,可见受欢迎的程度,整体环境特别复古,拍照片自带光环。味道也是真的很不错,盲点也不会踩雷,他家的招牌菜是很好吃,百吃不腻!
老陈醋焖牛肉酸中带甜,牛肉很大块,拌米饭吃绝绝子
黄米凉糕糯叽叽的,蘸上甜甜的桂花蜜,我喜欢!黄米的清香和桂花蜜的甜很好结合在一起
八宝栲栳栳好看又好吃,栲栳栳上面浇上西红柿料汁,软糯,老少皆宜
铁锅焖面真的太香了!面很劲道,加上点醋一起吃,超级爱!


二、董记炒碗托
古城内一家上过 山西 卫视的小吃店,他家的炒碗托是古城内zui正宗的,带着锅气超级香!还是明档厨房,可以现场看师傅们炒碗托~其他的小吃种类也很丰富,泡泡油糕、油泼面、蘸汁栲栳栳、油茶、砂锅都好吃~
炒碗托可以按自己心意加其他食材一起炒,刚出锅的炒碗托带着锅气,软糯可口
泡泡油糕甜而不腻,馅是枣泥,豆沙做的,用油炸成,色泽金黄,外焦里嫩,绵软香甜
油泼面真的超级香,搅拌起来加上点醋和辣椒,我一人就能干一大碗!
沙棘醪糟汤酸酸甜甜的,和碗托绝配!还是奶茶一样的杯子,可以边走边拍


三、老赵家 山西 铜火锅
冬天就适合吃点热乎的,各种食材层层堆积在铜锅里,咕嘟咕嘟冒着热气,老远就闻到香味啦~他家的什锦铜火锅真的超爱,分量足味道好,商家还免费提供可续的蘸料呢~
什锦铜火锅荤素搭配,丸子、小酥肉、烧肉、粉条、土豆、炸红薯……碳火炖煮味道更香
干煸栲栳栳酥酥脆脆的,咸香可口,像小零食一样,一口一个根本停不下来~
烧烤种类也很多,和铜火锅搭配起来太合适了!


四、梁先森酸奶
南大街的梁先森酸奶,一定要去喝老板自创的沙棘酸奶和老陈醋酸奶,味道还是很不错的,喜欢去他家还有一个原因的各种元素的冰箱贴,样式多价格实惠
沙棘酸奶酸酸甜甜的,沙棘果很多,两种食材很好融合,都是自然掉落的野生沙棘,很好喝
老陈醋酸奶不会很酸的哦,对于喜欢吃醋的人来说一定要尝试一下,我还挺喜欢这个味道
冰箱贴性价比很好,样式也很多,地下金库冰箱贴、票号冰箱贴、韦陀冰箱贴、可亮灯带ar的冰箱贴、各种照壁冰箱贴、犀牛望月镜冰箱贴……



古城内古香古色的客栈很多,大多都是典型的四合院落;精致的雕刻和彩绘;传统特色土炕、明清家具,住在这样的地方,才能地体会到古城的韵味。大多数客栈都带有院子,可以坐在院子里晒太阳,或者唠嗑喝茶,感觉生活有滋有味。分享几个我个人住过体验感不错的客栈民宿。
一、逍遥游民宿
一个古风古色的明清风格小院,在 平遥 古城的主街南大街上,出门就是同兴公镖局,地理位置很好,院落也很有特色,“庭院深深深几许”、“曲径通幽处”说的就是这里, 院子里还有秋千~房间可以试试影音房,直接把公共空间搬到了房间里~


二、裕成源客栈
在衙门街上,和南大街上交叉,出行也很方便,去迎薰门广场看灯光秀也是步行几分钟的距离。裕成源客栈是一个真正的百年老宅,一进门就是一个三进式的明清大院,很有氛围,布置的很古风,很多外国友人打卡!房间可以体验古代主人房——窑洞房。


三、时慢度假庭院
北大街16号的时慢度假庭院,是一家古今结合的客栈,古风院落和现代风格房间设计感满满,还配备了智能家居、小冰箱、儿童区、浴缸等等,家具都比较新,真的住的超级舒服习惯!在这里住还可以在西棠旅拍免费做妆造。


我不是有很浓厚的古城情怀,去过一些南方古镇,北方的古镇也去过一些,可是唯独 平遥 一直在计划中却一直没有亲身去探索它的美,它的一颦一笑,白天黑夜。
这次 平遥 古城之行久久不能忘怀,一砖一瓦都给我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让我沉浸其中。
伫立于 平遥 ,时光仿佛瞬间倒流。多少个日升日落,多少人来人往?只让人感慨,沧海一粟。
评论(0)
写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