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游之二(沈阳故宫) 听说东北天亮得早。凌晨4点尿急醒来,果然窗外天已白亮。拉紧窗帘,再睡回笼觉。 昨晚到沈阳时下着小雨,有点冷。今天却是阳光和暖,穿秋衣外套即很舒适。老天好眷顾啊。 沈阳是所谓“一朝发祥地,两代帝王都”。1625年,清太祖努尔哈赤建立的“后金”迁都于此,更名盛京。10年后,皇太极在此改国号为“清”,建立满清国。再过10年,清世祖福临攻入关内定都北京,以盛京为陪都。后满清朝以“奉天承运”之意在沈阳设奉天府,沈阳又名“奉天”。清初所建皇宫——沈阳故宫,其建筑形制仿明宫,重檐斗拱,雕龙刻凤,琉璃彩画,虽规模比北京故宫小巧很多(面积为北京的1/12),但其格局盔宏,亦颇呈帝王气派。在主要为汉族传统建筑风格之中,也结合了许多满蒙民族的风格,如大政殿的梵文天花、屋顶的黄瓦套绿边、像一个个蒙古包的十王亭等。凤凰楼挺拔高俊,乾隆题匾“紫气东来”是此楼点睛之笔。 游览中,我不想也没有时间细赏这些精美建筑的细节。萦绕我思想的是,三百多年前,一个没有多少文明的小小的游牧民族,居然能够战胜积淀几千年文明的大汉民族,入主中原近三百年之久,难道是沈阳皇宫风水佐造的吗?还真是“奉天承运”之天命天意?假如当时满清不入关,明朝依然闭关自守,东北不就多了一个满清国,我们现在来这里旅游,不也像去朝鲜蒙古越南一样要办护照了吗?幸好满清入主中华后,吸收的是中华文化,继承的是中华文明,满人自己倒基本被汉化了。清朝带来和扩大的疆土都归了我大中华(当然后来又有所失,如蒙古,俄外兴安岭以南地区)。满清之后,中华未亡,依然是统一的大国。中华文化是中华立国之根本,中华不灭,应有满清传承中华文化之功啊!当日感慨而口占一绝: 游沈阳故宫有感 满清承运都奉天,帝统中华三百年。 昔若长城关未破,今来北地是游番。
评论(2)
写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