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陵长江大桥
铜陵长江大桥
铜陵市位于安徽省中南部、长江下游南岸,是世界级旅游胜地黄山、九华山和太平湖“两山一湖”的北大门。铜陵市历史悠久,矿产资源丰富,因铜得名、以铜而兴,素有“中国古铜都,当代铜基地”之称。
铜陵市还是我国青铜文化的发祥地之一,现存数十处采冶铜遗址和大量的青铜文物,且市区内有大量形状独特的青铜雕塑。铜陵市旅游资源丰富,有二十几处人文和自然景观,铜文化特色尤为明显...
铜陵牡丹与洛阳、荷泽牡丹齐名。
千年大通古镇由澜溪老街和江北和悦老街组成,宋开宝八年之前已经正式建镇,此地曾是“安徽四大商埠“之一,1856年曾国藩在此设立“盐务招商局”,人文底蕴深厚。
大通, 古名澜溪,春秋晚期吴楚争霸所打的“鹊岸之战”就在这里发生,南宋诗人杨万里亦在这里写下《舟过大通镇》的著名诗篇。作为中国乃至世界上唯一的江心古镇,它拥有着2600多年的文明史。
西班牙人所建,已经历近70个寒暑
大通背靠一座长龙山,这个长龙山位置十分特别,由于它的阻挡改变了长江的流向,致使本来自西向东流的长江,到这里变成了由南向北流。“长江在这里拐弯,大海在这里回头”的自然奇观,就在这里上演。
千年古镇大通,是镶嵌在八百里皖江上的一颗璀璨明珠,它作为铜陵南部城区核心区,坐落在长江与青通河交汇处。
大通古名澜溪,扼九华、望黄山、临皖江、依铜都,唐时设水驿;宋开宝八年(公元975年)设镇,建镇已超千年,是一座名蜚中外的江南重镇,与安庆、芜湖、蚌埠并称安徽“四大商埠”,素有“小上海”之美誉
加载更多
淮上云垂岸,江中浪拍天。须风那敢望,下水更劳牵。芦荻偏留缆,渔罾最碍船。何曾怨川后,鱼蟹不论钱~杨万里
澜溪街,古建筑傍水而列,白墙黛瓦、飞檐翘角,青石板铺就的道路蜿蜒伸向远方,街两旁杂货铺鳞次栉比,商户大都是本地人,或编织渔网、或制作杆秤……“像姚氏渔网专卖、大通理发等老字号店铺,澜溪老街目前还有40多家。
加载更多
大通“明清天下首镇、九华佛国天门、江豚生活乐园、江南诗意水乡”的四大特色
加载更多
加载更多
和悦老街曾有“小上海”之称,这里街面格局同上海老城差不多,曾有三街十三巷,和悦头道大街曾是这里最繁华的商贸大街,此地有黄家旅馆、大通邮电局、一品鲜酒家、盐务招商局、裕和祥杂货店、蒋氏酱坊、大中华钟表店、李氏银楼、夏氏膏药店等。
和悦中山路连接轮船大码头,从前路街黄包车及行人从早到晚穿行于戏院、茶楼、酒家、饭店之间,从南京、上海来进货的商人也多,给此地带来了繁荣,故有“小上海”之称。铜陵籍英雄刘四姐、赵傍根曾在大通羊山矶精彩演绎了电影《渡江侦察记》的原型故事。
过去和悦老街还有汇丰钱庄、电报总局、报社、照相馆、板鸭店、中医院、当铺等。
在大通,沿江边沙滩走上长长的石板路,穿过古老的码头廊坊,可以从清字巷口直接进入和悦老街。
加载更多
外婆红烧肉
长江杂鱼
胖头鱼
河虾
板鹅
宋代,此地有渔家四五百户,罾网挤满了江面,清代,鱼行七八十家之多,如今,老街上晾晒的各种鱼干散发着香气。大通古镇的长江段盛产鱼、虾、蟹、鳖、鳗等江鲜,国家级长江淡水豚自然保护区就设在大通和悦洲上。
大院生姜也负有盛名,有“残渣遗齿,隔夜尤香”之说,早在宋代就被列为朝廷贡品。来大通,还有芙蓉鸭十八鲜、长江鮰鱼豆花鱼、红烧猪手冰姜旺烧鸭、炒米糖、米粉肉湖滩香骨等要品尝,名目繁多...
加载更多
评论(2)
写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