冥冥中与浙江有某种缘分
一次次经过
却怎么也看不厌沿途的风景
这一次反而更贪心
将美景与美食一网打尽
享受一场视觉与味觉的双重盛宴
D1:长沙南-杭州东G1342
中国杭帮菜博物馆-西湖-湘湖
D2:莫干山-太湖
D3:南湖-西塘古镇
D4:黄酒博物馆-鲁迅故里
D5:安昌古镇
绍兴北-杭州东G7542
众所周知,浙菜为八大菜系之一,杭帮菜即是其中的重要流派,与宁波菜、绍兴菜、瓯菜共同构成了传统的浙江菜系。
杭帮菜博物馆坐落在南宋皇城大遗址旁的江洋畈原生态公园,为展示杭州地区日常饮食及杭帮菜历史渊源、发展脉络和菜系菜品的美食文化专题博物馆,也是当前中国最大的地方菜博物馆。
杭帮菜博物馆的建筑面积为12470平方米,由我国著名建筑师崔恺主持设计,主体建筑采用现代的建筑材料和技术手段再现传统杭州建筑的空间组织精神和元素,通过坡屋顶、清水墙、全玻璃幕墙等建筑手法,体现杭州建筑的秀雅神韵。
博物馆展陈设计则由浙江工商大学中国饮食研究所所长赵荣光操刀,共有十个展区,通过二十个历史事件的场景复原,梳理了上溯至良诸文化,下至南北朝时期等不同历史阶段,杭帮菜传承和发展的肌理脉络。
杭州菜的兴盛,得益于京杭大运河的开凿,使得杭州地域与外界文化、餐饮的交流日渐繁荣。南宋定都杭州后,杭州菜迎来了发展高峰期,南料北烹以及南宋人对品质生活的追求,让其变得独树一帜。明清以来,与杭州菜结缘的历史文化名人,国内外元首政要众多,从而使杭帮菜得到更为广泛的传播。改革开放以来,杭州菜又有了一次大发展,大市场,大流通,逐渐打破了传统菜系狭隘的地域观念,烹饪显现出更大的包容性,以创新的菜品适应更为丰富多样的消费需求。
所有的这些弥足珍贵的历史节点,博物馆都一一地陈列出来,如同一幅历史长卷,将杭帮菜的前世今生娓娓道来。
步入展馆,就好像穿越到了美食的国度,各种美食琳琅满目,活灵活现,有些已经沿袭到了现在,有些根本听都没听说过。这时,你就会由衷地感叹:古人远比你想象的还要会吃!中国之所以能够成为享誉世界的美食王国,不是没有原因的!
博物馆除了展馆区外,还有体验区和经营区。其中,体验区体现了杭帮菜饮食文化的参与、交流、互动、学习的特征,经营区则可视为杭帮菜饮食文化的进一步延伸。在杭帮菜发展为蓝本的大幅黄杨木雕,在清代杭州人袁枚的随园食单书法,及随时代变迁的黑白老照片中,可以处处感受老杭州饮食文化的气息。
文化需要传承,美食同样需要传承,愿杭帮菜能够致知力行,继往开来,永远屹立于世界美食之林。
一次次经过杭州,连带西湖也去了很多次,晴天去过,阴天去过,就是没有在下雨天乘过游船。
作为中国十大名胜古迹之一,西湖却坚持不收门票,堪称最有良心的5A级景区。故而,无论什么时候区,西湖都是人气爆棚。
西湖历来就是杭州之魂所在,许多文人墨客都对它情有独钟,唐代大诗人白居易离开杭州时,仍对西湖恋恋不舍:“未能抛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此湖”,苏轼亦曾留下了千古名句:“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欧阳修则一锤定音:“何人解赏西湖好,佳景无时”,清代医家陆以湉更是在《冷庐杂识》中总结道:“天下西湖三十又六,惟杭州最著”。
寻常百姓可能写不出如此脍炙人口的溢美之辞,但也掩饰不住对西湖的喜爱。即便是雨下个不停,兴致却丝毫不减,游船码头早已排成了长队。
都说晴湖不如雨湖,江南总给人一种婉约柔美的感觉,而烟雨中的西湖,恰好能将这种朦胧绰约的感觉升华到最高境界。
也许“细雨如织”这个词语就是专为西湖而设的,淅淅沥沥,飘飘洒洒,群山在雨中隐隐绰绰,湖景和雨景融为一体,交相辉映,完美地勾勒出江南烟雨的意韵。
登上游船,泛游西湖,恰好能将这种人间绝景尽收眼底。此外,湖中分布着一湖、二塔、三堤、三岛,呈现出“一湖映双塔”、“三堤凌碧波”、“三岛如蓬莱”的独特景观。自杨公堤开通后,外西湖、北里湖、西里湖、岳湖、南湖、金沙港、茅家埠、乌龟潭、浴鹄湾等水面港湖相连,重现了300年前的“水上天国”,构成了一张完整的西湖水上游乐网。
最有意思的是,船游西湖还能体验到大名鼎鼎的“西湖三怪”:孤山不孤寡人孤,断桥不断肝肠断,长桥不长情谊长。
孤山,顾名思义,乃湖中一孤峙之岛,白居易称之为“蓬莱宫在水中央”,宋理宗曾在此兴建规模宏大的西太乙宫,将大半座孤山划为御花园,康熙皇帝又在此建造行宫,雍正皇帝改行宫为圣因寺——正因为一直被称为“孤家寡人”的皇帝所占有,故而得其名。但从地质学上来说,孤山是由火山喷出的流纹岩组成的,整个岛与陆地连在一起,所以“孤山不孤”。
断桥,即是《白蛇传》中白娘子与许仙借伞定情的场景,因此而享誉天下,称为名副其实的湖上第一情人桥,被列入西湖十景之一。由于断桥所处的位置背城面山,每当雪霁初晴时,桥的阳面已经冰消雪融,而桥的阴面却还是白雪皑皑,远远望去,桥身似断非断,“断桥残雪”因此得名。还有,断桥又是白堤的终点,从平湖秋月而来的白堤到此中断,说到底,其实是“堤断桥不断”。
长桥与断桥一样,都是赫赫有名的情人桥,传说梁山伯与祝英台在桥上送别,你送过来,我送过去,来回送了十八次。桥虽不长情意长,故民间有“长桥”之称。
到西湖一游,赏的不仅仅是风景,更是体味文化内涵,让心灵得到滋润。
晓山横雾,满城烟水,风住尘香,撑一把油纸伞,遮住了多少离愁,又邂逅了谁的烟雨江南?
杭州以西湖著称于世,但除此之外,杭州还有一大名湖:湘湖,两者甚至并称为“姐妹花”。
早在远古时期,湘湖地域曾是东海海湾的一部分。由于气候冷暖交替,冰川、海潮作用频繁,湘湖成为一个海陆交替的地带。
大约在8000年前,海退成为陆地,一批华夏先民在此繁衍生息。其后,海侵再次袭来,这里又一次沦为一片浅海。再之后,海水退去,海平面下降,湘湖地区南北两条山脉间,成为钱塘江的通道。
当时间来到春秋时期,湘湖一带成为吴越争霸的军事重地,留下了“馈鱼退敌”、“卧薪尝胆”等历史故事。据地方志鼻祖《越绝书》记载:“会稽山上城者,勾践与吴战,大败,栖其中。因以下为目鱼池,其利不租。”该书将会稽山下四周环水、中间无水的地域形象地称作“木鱼池”,而勾践把会稽山下广阔无垠的水域,成为“溟海”,即是对湘湖水域的最早记载。
公元1112年,时年六十岁的杨时补萧山县令,召集村中阅历丰厚的老人开会,并亲自勘察,“视山可依,度地可圩,以山为界,筑土为塘”,筑南、北两堤,废田37002亩,蓄水成湖,东北窄、西南宽,形似葫芦,“邑人谓境之胜若潇湘然”,故名湘湖。
此后,湘湖作为一个人工湖泊,蓄洪防旱,灌溉农田,成为造福一方的母亲湖。
如今,湘湖景区已形成湘浦、湖上、城山、越楼、跨湖桥等五大景区,星罗棋布地分布着湘堤卧波、湘浦观鱼、忆杨思贤、绿岛掬星、湖心云影、城山怀古、湖桥拾梦、越堤夕照、纤道古风、越楼品茗、跨湖问史等数十处景点,集观光、休闲、度假、生态、文化、科普、健身、购物、演艺于一体,吸引了无数游人前来揽胜。
值得一提的是,湘湖不仅仅风光绝美,人文底蕴亦是一绝:这里发掘的跨湖桥文化遗址,是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这里出土了世界上最早的独木舟,把浙江文明史前推到八千年;湘湖城山之颠的越王城遗址,是迄今为止保存最好的古城墙遗址;湘湖是唐代大诗人贺知章的故里,李白、陆游、文天祥、刘基等文人墨客均在此留下了传世佳作。
都道西湖美景醉游人,哪知湘湖也不遑多让,群山环绕,层峦叠翠,亭台楼榭,小桥流水,尽显江南水乡的温婉。
犹记得,第一次来时,恰逢风和日丽;而这一次却遇上了茫茫烟雨,一切都变得隐隐绰绰,给人一种似水似墨的朦胧感。
如果还有梦,就不要埋在江南烟雨里,而是选择去追寻,正如当代诗人汪国真在《热爱生命》一诗中所说的:“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
众所周知,中国人崇尚侠义精神,故而武侠小说一直经久不衰。作为武侠世界里的主角,名剑几乎成了标配。甚至包括盖聂、聂政、荆轲、虫达、雷被、王越、裴旻、公孙大娘等历史人物,都堪称一代剑术大师。
说到剑,就不能不提干将和莫邪。两者不单是指两把千古名剑,同时也是春秋时期的两位铸剑大师。
传说,干将和莫邪替吴王铸剑,三月乃成,雌号莫邪,雄称干将,合则为一,分则为二,由于深知吴王奸凶,故只献上雌剑,而将雄剑藏于山中。吴王不知底细,为使天下无此第二剑,不由分说地将干将杀害。
十六年后,莫邪、干将之子莫干成人,在得知事情的真相后,不惜以自己的头颅为诱饵,在先父好友之光老人的搏命一击下,终于得报大仇。
后人为纪念莫邪、干将,将其铸剑、磨剑处叫剑池,将剑池所在之山名为莫干山。
经过《列士传》、《孝子传》及《搜神传》的鼎力“宣传”,干将莫邪的故事早已深入人心。而剧版《倩女幽魂》的热播,更是让这个大IP火了一把。
莫干山或许不如泰山那般雄伟,也不如华山那般险峻,却以绿荫如海的修竹、清澈不竭的山泉、星罗棋布的别墅、四季各异的迷人风光称秀于江南,享有“江南第一山”之美誉。
莫干山与并北戴河、庐山、鸡公山称为四大避暑胜地,素以竹、云、泉“三胜”和清、静、绿、凉“四优”著称。
其中,竹海是三胜之冠,以其品种之多、品位之高、覆盖面积之大列于全国之首、世界之最;
云海次之,因时而异,变化万千,动若浮波,静若堆絮,让人目不暇接;
泉瀑再次之,共有百余道,可谓峰峰有水、步步皆泉。
兴许是颜值过高的原因,文人墨客竞相慕名而来,留下了难以计数的诗文和石刻。
然而,更让人惊叹的,还是那一幢幢风格各异的别墅,囊括西欧田园式、欧洲中世纪城堡式、中国古典式、中国现代式,依山就势展开,高低错落有致,雄浑优雅,各尽其美,汇聚了本世纪初期美、英、法、德、中等国别墅风貌的精华,乃是名副其实的“世界建筑博物馆”。
原来,早在清末民初时期,莫干山就已名扬四海,先是英国传教士贝勒在山上开建第一栋别墅,紧接着英、美、法、德、日、俄等外国人趋之若鹜,纷纷在莫干山大兴土木,共建造了154幢别墅和二三十个游泳池。后来,国民政府收回莫干山主权,不管是达官显贵还是社会名流,都蜂拥而至,最为鼎盛时有别墅、官邸600多幢,成为一个时期的风云际会之地。
在这当中,最为著名的就是松月庐和皇后饭店,其中一处为蒋介石的蜜月之地,另一处为毛主席的下榻之地。历史就是这么奇妙,国共两党领导人一生斗智斗勇,却在莫干山找到了某种交集。
幽山,剑池,竹海。天教放晴入画,草木遍芬芳,绽放一片清凉世界。
从小就在洞庭湖畔长大,对湖泊有一种天然的亲近。中国恰恰就有尊崇湖海山岳的传统,素有“三山五岳”、“五湖四海”之说,不仅仅实指各大名山大川,也泛指神州大地。
自打翻越三山五岳之后,一直就有游遍五湖四海的打算。而太湖,就是小目标中的第二站。
太湖位于长江三角洲的南缘,古称震泽、具区,又名五湖、笠泽,位列中国五大淡水湖之一。
相传,远在四千多年前,大禹奉舜帝之命在太湖治理水患,开凿了东江、娄江、吴淞江三条主要水道,沟通了太湖与大海的渠道,将洪水疏导入海。
根据科学考证,太湖其实是一个海迹湖,也就是说这里以前是一个大海湾,由于长江、钱塘江泥沙的冲积,长江三角洲不断向东延伸,海湾因湾被泥沙淤积成的沙坝所封闭而形成了太湖,以后在河水和雨水的作用下,海水逐年淡化,便成了淡水湖。
这似乎就解释了:太湖名为湖,却有着大海的气势。
太湖名义上是江苏和浙江的界湖,但由于历史原因,实际上归江苏所有,浙江并没有管辖权。
这就意味着,位于太湖之畔,并因太湖而得名的湖州,只能望湖兴叹。所幸的是,后来两省签署勘界协议,其中300平方公里水域开发使用权终于归浙江所有。
太湖旅游度假区位于太湖南岸,总面积为8平方公里,集“湖、农、山、水、古”诸多特色于一身,是浙江惟一依托太湖资源开发建设的省级旅游度假区,也是长江三角洲及环太湖旅游圈内的重要旅游休闲度假基地。
度假区现有太湖山庄、哥伦波城堡、太湖乐园、太湖之舟、太湖明珠、国际会展中心、温泉度假中心、丘城小镇、渔人码头等景点,天然河道纵横交错,星罗棋布,乡村居民逐水而居,粉墙黛瓦,或耕或渔,自然景观与人文内涵交相辉映。
其中,渔人码头由景观带、亲水平台、层层露台等建筑群组成,是一处集商业、餐饮、旅游观光、休闲娱乐、特色购物、风情演艺、文化展示为一体的大型主题旅游休闲体验区。
漫步在渔人码头,吹着凉爽的风,纵目远眺,白浪滔滔,渔帆点点,沙鸥翔集,水天一色,绝对是视觉上的享受。
当然,最让人瞩目的,还是被誉为“太湖明珠”的喜来登温泉度假酒店酒店,由世界知名建筑大师马岩松先生主创设计,高101.2米,宽116米,总建筑面积6.5万平方米,为国内首家水上白金七星级酒店,既与150公里外的上海“东方明珠”遥相呼应,又能和同为水上酒店的阿联酋迪拜“帆船酒店”一较高下,成为湖州“世界第九湾”的标志性建筑。
有人说,太湖明珠像马桶盖,有人却说像指环,但不管如何,其独特的造型成功地引起了世人的注意,甚至还获得了国家专利证书。
每当夜幕降临,华灯初上,太湖明珠就会迎来高光时刻,各种颜色的灯光任意切换,与澄净的湖水相互映衬,梦幻感十足,就像月亮坠入了太湖,惊艳指数瞬间爆棚,故而又有“月亮酒店”的美称。
路过太湖的昼与夜,是白与黑的转换,是喧嚣与宁静的交织,是现实与梦幻的糅合。纵然不是归人,却也由衷地停下脚步,任时光静静流淌。
许多城市都有南湖,但是能成为AAAAA级景区的,就只有一个,即嘉兴南湖。
南湖因位于嘉兴城南而得名,总面积达120公顷,分为东、西两湖,形似鸳鸯交颈,古时湖中常有鸳鸯栖息,因此又名鸳鸯湖。
由于地处太湖流域水网地带,四周地势平坦,河港纵横,上承长水塘、海盐塘、杭州塘,下泄平湖塘、嘉善塘、苏州塘,地形如同八卦,故又有“秀水福地”的雅称。
据史籍记载,五代时吴越王钱廖第四子钱元璙任中吴节度使时,在南湖之滨筑“登眺之所”,后才逐渐形成烟雨楼名胜。
北宋以后,湖畔陆续兴建潘师旦园、高氏圃、南湖草堂、列岫亭、水心亭、乐郊亭、勺园、颜家园、瓣香阁、秋水阁等园林。自此,嘉兴南湖与杭州的西湖、绍兴的东湖齐名,成为浙江的三大名湖之一。
千百年来,南湖以“轻烟拂渚,微风欲来”的迷人风光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历代文人墨客留下了无数名篇佳作,其中包括宋代四大书法家之一米芾的真迹诗碑、北宋文学家苏轼的“马券石刻”、元朝四大书画家之一吴镇的“风竹图”、明朝大书法家董其昌的“鱼乐国”石碑、清朝书法家冀应龙“烟雨楼”手迹等等。
此外,苏轼曾三过南湖,赋诗四首,留下了“闻道南湖曲,芙蓉似锦张。如何一夜雨,空见水茫茫”的佳句;清词三大家之一的朱彝尊曾为南湖的水、南湖的船和南湖的美景写下了一百多首《鸳鸯湖棹歌》,将南湖风情描绘得淋漓尽致;乾隆皇帝六下江南,八次亲临南湖,至今岛上还保留着两块御碑,上面刻有乾隆留下的十四首诗。
这还不算,南湖最“高光”的时刻还在于曾经发生过一件开天辟地的大事件——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嘉兴南湖的一艘普通游船上续会,完成了最后议程,庄严向全世界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中国革命的航船就在这里扬帆起航!
这就意味着:南湖不仅仅只是美而已,更是让人心驰神往的革命圣地!
若想饱览南湖风光,乘坐游船自然是最佳方式,船在湖中行,如在画中游。
登上湖心岛,映入眼帘的是清晖堂,是嘉兴知府许瑶光于1867年为赞颂乾隆皇帝南巡所建的一座门厅,1873年,许瑶光又在清晖堂左右各建厢房,南边是“菱相水榭”,北边是“菰云簃”。
当然,最负盛名的莫过于烟雨楼,因唐朝诗人杜牧“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的诗意而得楼名,始建于五代后晋年间,可惜后来毁于一旦。
公元1548年,嘉兴知府赵瀛疏浚市河,所挖河泥填入湖中,遂成湖心小岛。第二年仿“烟雨楼”旧貌,建楼于岛上,后经过扩建、重建,逐渐成为具有显著园林特色的江南名楼。
如今,烟雨楼已是岛上整个园林的泛称,园内楼、堂、亭、阁错列,园周短墙曲栏围绕,四面长堤回环,清幽静雅,美不胜收。
南湖不止有烟雨楼,还有伍相祠,为纪念春秋末期吴国大夫伍子胥的庙宇。
伍相祠分东西两院,东院由厅堂、廊亭和花园组成,庭院内点缀花木湖石,四周曲廊,翠竹石笋掩映于漏窗之外。西院庄重肃穆,大殿匾额为“气壮山河”四个大字,正中为伍子胥的彩绘塑像,令人肃然起敬。
壕股塔则是一大标志性的建筑,是古时嘉兴七塔八寺之一,因北临城濠,其水曲如股而得名。上世纪60年代塔倾塌,2004年在旧址附近铁路的另一侧重建,共有七层,高达63.36米,沿袭宋代建筑风格,每层的四角翘檐上搁置一个精致佛像,下面垂挂古朴风铃,呈现“影荡玻璃碎,风铃柳外高”的意境。
登上塔顶,眺望南湖,极目所至皆为美景,似有古韵穿梭千年,从未消失,别有一番雅趣。
寻一湖风光,有风拂细柳,有舟横清波,有塔镇山河,自得其乐,静享夏日好时光。
说到古镇,就避不开江南古镇,其中又以周庄、同里、甪直、西塘、乌镇、南浔最为出名。
其中,西塘古镇地处江浙沪的交界处,地理位置优越,历史悠久,是古代吴越文化的发祥地之一,被列入首批历史文化名镇,以“桥多、弄多、廊棚多”而著称于世。
都说现在古镇同质化极其严重,以至于“千镇一面”,西塘却可以说是独树一帜。其最大的不同,就在于临河的街道都有廊棚,总长近千米,就像颐和园的长廊一样,雨天不淋雨,晴天太阳也晒不到。
据民间传言:早先西塘塔湾街有一胡姓年轻寡妇,独自撑起一家店铺。水豆腐摊摊主王二见胡氏勉力维持生计,便生同情之心,经常施以援手。久而久之,胡氏为表达感激之情,借修缮店铺之时,沿河建起了棚屋,将店铺前的沿河街道全部遮盖起来。不曾想,等棚屋建好以后,铺子骤然变成了旺铺。其它商家纷纷仿效,便形成了一条“带顶”的街……后取名为“廊棚”,意即为郎而建的棚屋。
弄堂是西塘古镇的另一大特色,分为连通两条平行街道的街弄、前通街后通河的水弄以及大宅内设在厅堂侧面的陪弄,这里的居民惜土如金,无论是商号或是民居、馆舍,在建造时对面积都锱铢必较,房屋之间的空距压缩到最小范围,由此形成了122条长长的、深而窄的弄堂,长的超过百米,窄的不到1米,形成了不少“一线天”。与此同时,街道弄堂的名称均形象地体现出古镇商贸的繁荣和弄堂的特色,如米行埭、灯烛街、油车弄、柴炭弄、石皮弄等数十个称号与当年的商贸、建筑等都有直接的联系。
既然是江南水乡,就少不了桥的存在。
西塘地势平坦,河流密布,九条河道纵横交织,将镇区分划成八个板块,而二十四座石桥将古镇的五块地区连接成一片,无论是春夏秋冬还是阴晴雨雪,始终呈现着一幅“人家在水中,水上架小桥,桥上行人走,小舟行桥下,桥头立商铺,水中有倒影”的梦幻风情画。
苏轼曾经夸赞西湖“淡妆浓抹总相宜”,其实西塘古镇也一样,无论是什么时候,颜值都不曾下线。
再次来到西塘古镇,已是下午时分,阳光依然很毒辣,却丝毫抵挡不住游客的热情,到处人头攒动。熙熙攘攘,成了西塘古镇的第一印象。
到了傍晚,夕阳西沉,酷热一点一点地消散,光影也变得柔和起来,一切都刚刚好。
等到夜幕降临,华灯初上,古镇好像突然换了一副模样,有如在夜里绽放的曼陀罗花,美丽而又妖冶,让人不知不觉地沦陷。
与白天的喧嚣不同,晚上是另一种形式的热闹,你可以坐船欣赏桨声灯影里的西塘,也可以在酒吧一条街感受灯红酒绿的快意,还可以在客栈撸猫发呆。就算你什么都不做,只要呆在古镇,就能吸收到一种叫做“快乐”的能量。
及至深夜,晚风习习,月色如水,店铺陆陆续续地打烊,行人越来越少,热闹了一整天的古镇终于开启了“休眠”模式,清清静静,成了西塘古镇最后的印象。
都说一日之计在于晨,清晨时分,正好是古镇清汤挂面之际,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店铺基本上都没开门,行人也寥寥无几。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空气里都透着一股清香,一切都是最美好的模样。
转眼到了上午,店铺纷纷开启了营业模式,游客呈几何级增长,于是乎,古镇又开始变得热闹非凡……
从热闹到更热闹,再到回归宁静,这似乎已经形成了一种固有模式。但在不同的时间和状态下,分明散发着不同的美。
能听到花开的心声吗?如雨滴敲打梧桐叶,如水墨晕染宣纸,如你等在灯火阑珊处,是古韵,是雅趣,也是无言的温柔。
加载更多
在常人的印象里,博物馆多跟自然、历史或者艺术息息相关,可是你有听说过关于酒的博物馆吗?
众所周知,黄酒、啤酒、葡萄酒为世界三大古酒,唯黄酒源于中国并兴于中国。不过,有关黄酒的起源,目前众说纷纭,有说仪狄造酒的,有说杜康造酒的,也有说始于黄帝时期的……
在这当中,最被业界认可的则是西晋大臣江统提出的自然发酵学说,其在《酒诰》一文中写道:“酒之所兴,肇自上皇,或云仪狄,一曰杜康。有饭不尽,委余空桑,郁积成味,久蓄气芳,本出于此,不由奇方。”
关于黄酒的正式文字记载,始于我国第一部记言体国别史《国语.越语》:“生丈夫,二壶酒,一犬;生女子,二壶酒,一豚。”《吕氏春秋》中亦有“越王苦会稽之耻,欲深得民心……有酒流之江,与民同之”的记载。黄酒有文字记载至少2500多年历史的说法,就是从以上两部史书中得来的。
黄酒产地较广,品种很多,但被中国酿酒界公认且能代表中国黄酒特色的,首推绍兴酒,不仅历史悠久,而且技艺精湛,被誉为东方名酒之冠。
绍兴酒独一无二的品质,既得益于稽山鉴水的自然环境和独特的鉴湖水质,更是上千年来形成的精湛的酿酒工艺所至,以糯米为原料,浸米、蒸饭、落缸、发酵、压榨、过滤、煎酒、封坛,每一道工序都有大学问。
为了让人们更深入地了解黄酒,绍兴特意兴建了一座黄酒博物馆,占地三万平方米,建筑面积达1.6万平方米,由酒史厅、酒艺厅、三维影视厅、地下酒窖、手工酒作坊、广场等组成,是目前国内唯一展示中国黄酒历史与文化的专业性大型博物馆,为国家级社科普基地,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省级绍兴黄酒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
酒史厅主要通过历史的线索,以文字展板、实物展示、立体场景等形式展示黄酒的悠久历史,以及在这个历史长河中所孕育的各种文化风俗。
酒艺厅则通过实物和一比一的真人三维演示,展示黄酒的酿造工艺。
地下酒窖堪称藏宝阁,占地400余平方米,以传统模式存放着4350坛陈年黄酒和500坛奥运酒。
贮存是绍兴酒酿造过程中的最后一道工序,又称为“陈酿”。刚酿出来的新酒口味粗糙,香味不足,通过“陈酿”可以促进酒精分子与水分子之间的结合,使酒味道变得柔和、馥郁。各种贮酒容器中以陶质大坛贮存的酒质量最佳,这是因为陶坛的透气性好,空气中的氧能进入坛内,从而加速氧化反应的速度,而且陶坛良好的透气性也有利于酒中易挥发的有害气体逸出。
恰恰绍兴酒有这样一套严格而独特的包装工艺和优良的贮酒容器,才使其久存不坏,酒香四溢。
此外,黄酒博物馆还推出了酒道表演、黄酒鉴赏等一系列的特色活动,酒道表演结合黄酒存放、开坛、品酒于一体,用舞姿诠释黄酒文化温文尔雅、健康向上的精神内涵;黄酒鉴赏则是通过对黄酒色香味格的品鉴,引导大家正确饮用黄酒,感悟黄酒精髓。
材有美,工有巧,每一道工序,都是精心打磨的结晶,串点成线,酝酿一方芬香的国度。
小时候,我们都是从地图上知道一个个国家,从天气预报里听说一座座城市,从书籍里了解一件件趣事。那时的我们,就在心里埋下了一颗小小的种子:原来,世界是如此的精彩纷呈!
世界到底有多精彩呢?俗话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如果你光有一颗好奇的心,而不去付诸实践,那么,世界就永远停留在你的想象中。
真的很庆幸自己能够一直在路上,不断地打破舒适区,与世界的对话从未停止。而这一次,我又来到了鲁迅故里,重温三年前走过的路。
鲁迅,绝对是中国文学史上怎么都绕不过去的名字,凭一己之力,与黑暗腐朽的封建礼教殊死搏斗,并发出了救亡图存的最强之音,成为一个时代的标志。
与此同时,鲁迅也是课本里的“常客”,阿Q、孔乙己、闰土、祥林嫂等一连串耳熟能详的名字,均出自于他的笔下。
也许真的是触景生情,一来到鲁迅故里,鲁迅先生曾在课本里带来的震动,仿佛一下子变得鲜活起来。
还记得,以前读过一篇课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其中情韵各异的两大景片“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确是真实存在的。
三味书屋乃是晚清绍兴府城内著名私塾,也是鲁迅12岁至17岁求学的地方。当地宿儒寿镜吾曾在此教书达60年,从房屋建筑到室内陈设以至周围环境,基本保持着当年原的面貌,一如鲁迅先生所描述的那样:“从一扇黑油的竹门进去,第三间是书房,中间挂着一块匾道:三味书屋;匾下面是一幅画,画着一只很肥大的梅花鹿伏在古树下。”
关于书屋名字的由来,寿镜吾次子寿洙邻曾解释道:“三味是以三种味道来形象地比喻读诗书、诸子百家等古籍的滋味。幼时听父兄言,读经味如稻粱,读史味如肴馔,读诸子百家味如醯醢。但此典出于何处,已难查找。”
同时,寿镜吾之孙寿宇也在文章中提到过:“我不止一次地从我祖父寿镜吾的口中,听到解释三味书屋的含义。祖父对‘三味书屋’含义的解释是‘布衣暖,菜根香,诗书滋味长’。”
不管怎么说,既然是书屋,“三味”就必定与读书脱不了干系。
百草园就在鲁迅故居后面,占地面积约两千平方米,是鲁迅幼年时玩耍的地方。百草园里虽无明显界线,却有大园小园之分:小园在北,占地较小,向西北角突出,面积约为大园的四分之一;大园在南,占地较大,西边有一垛长达四十四米、高约一米的泥墙,作为与西邻梁家后园的分界线。
鲁迅故居位于都昌坊口周家新台门西首,1881年9月25日鲁迅就出生在这里,一直生活到18岁去南京求学,以后回故乡任教也基本上居住此地。
然而,随着周氏房族逐渐衰落,整个故居连同百草园卖给了东邻朱姓,房屋易主后,原屋大部分拆掉重建,但鲁迅家居住的地方主要部分幸得保存。值得庆幸的是,经政府多次拨款整修,已经恢复旧观,原来的家具也多数找回,并按原样陈列。
鲁迅祖居亦称为“周家老台门”,系鲁迅祖辈世居之地,建于清乾隆十九年,是绍兴目前为止保存最为完好的清代建筑之一。
整个建筑坐北朝南,由台门斗、大厅、香火堂、后楼共四进组成,东西各有厢楼。每当节庆或祖先忌日,鲁迅先生必去老台门行礼、拜访。
顾名思义,鲁迅纪念馆为鲁迅生平事迹陈列厅,由序厅、南北主展厅、辅助展厅、名人文库及休闲区等几部分组成,造型简洁平和,朴素无华,俨然是对鲁迅先生的真实写照。
斯人虽已远去,但他的精神却永恒不朽,并将永远激励着我们!
不灭的精魂,是黎明前的曙光,是暴雨后的彩虹,是黑夜里的灯塔,将希望播撒在四季,照亮前行的路。
江南多古镇,以周庄、同里、甪直、西塘、乌镇、南浔为代表的六大古镇早已名扬天下。相较而言,安昌古镇或许并没有那么出名,但绝对是独具风韵。
说起来,安昌古镇来头也不算小,是一个具有千年历史的未被完全开发的江南水乡古镇,又是“绍兴师爷”荟萃之地,位列绍兴四大古镇之一。
公元896年,钱镠奉唐王朝之命屯兵该地平董昌之乱,因命其乡为安昌。现存老街始建于明成化、弘治年间,数百年来棉、布、米集散旺盛,蔚为越北大市重镇。
安昌古镇是幸运的,也是不幸的,曾多次毁于战火,又于明清时期重建,现存三里长的依河古街市,古色古香的店铺作坊,错落有致的翻轩骑楼,姿态各异的拱桥石梁,古老凝重的台门,幽深僻静的弄堂,风貌古朴典雅,极具水乡特色,素有“碧水贯街千万居,彩虹跨河十七桥”之誉。
安昌古镇最动人之处,便在于的淳朴自然民俗风情,虽历经千年,却从未改变初时的模样,热闹的水乡社戏,喜庆的船上迎亲,传统的手工酿酒、酱油制作,穿梭的乌篷小船,乃至祝福、裹粽子、串腊肠、扯白糖等江南风俗一应俱全,宛如一幅市井风俗的长卷,让人心生向往。
名气就好像一把双刃剑,伴随名声而来的,除了商业利益,还有打破现状。好在安昌古镇一直很低调,不骄不躁,宁静致远,各家各户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每个人活在一方小世界里,不被外界所滋扰。
对当地人来说,每一个角落都是生活化的场景。但对游人来说,沿路都是风景,可以静下心来慢慢欣赏。
走过长长的廊棚,会遇到许多当地人摆的小摊,不同于泛滥成灾的义乌小商品,小摊商品明显更接地气,从毡帽到鞋刷、纽扣,都是日常生活用品,还有些扯白糖、箍桶、做布鞋的老手艺人,一辈子坚守着祖祖辈辈传承下来的手艺。
安昌过去有个说法,腊肠挂得多代表着家庭富足,故而以此闻名遐迩,在《舌尖上的中国》中播出后更是火遍大江南北。挂在河岸边竹架子上密密麻麻的腊肠,无疑是古镇一道特有的风景!
此外,景区建有安昌民俗风情馆、绍兴师爷博物馆、石雕馆、穗康钱庄、中国银行旧址、城隍殿、安康寺等七处景点,每一处都有一段鲜为人知的历史,像拼图一样,拼出了古镇如今的模样。
其中,城隍殿建于明朝晚期,殿宇轩敞,前后三进,建筑雄伟,飞檐翘角,气势恢弘,为四方众庙之最。
穗康钱庄从1850年至1949年经营将近百年,而这里的接待人员正是开创此钱庄的於氏第三代传人,里面不仅陈列了一些古钱币,更有於氏父子的书画作品。
中国银行旧址与穗康钱庄算是“同类”,里面摆放着一些账簿、台灯、算盘、电风扇之类,俨然是旧时光的见证者。
石雕馆展示了上始李唐、下迄近代的200余件珍贵石雕物件,造型别致,形态各异、书法遒劲、巧夺天工。
安昌民俗风情馆依托于“走马楼”式宝树堂,辟展室十五个,将生产、生活、礼仪、岁时、社会等习俗悉数呈现,可以说是对本土风俗文化的最好回顾。
都说天下师爷出绍兴,但很少有人知道,绍兴师爷多出自安昌。短短两百年间,从这里出去的师爷据说不下一万人,如今河道两侧仍星罗棋布地分布着众多的师爷故居。
绍兴师爷博物馆即是娄田心师爷的故居,详尽地展示了“绍兴师爷”这个中国封建社会晚期历史上特殊的社会群体、特殊的政治文化现象及其在安昌的深厚根基,着实让人大开眼界。
安康寺又称安昌院,建筑面积9200余平方米,寺宇碧瓦飞檐,气势恢宏,为祈福许愿的极佳场所。
石桥,老宅,弄堂,徜徉在岁月的河道,追寻梦里的水乡,打捞起一抹似水的柔情,向着心灵深处漫溯。
1、杭州菜
杭州菜为浙江菜的重要流派,口味以咸为主,略有甜头,但不像苏州菜那么甜,也不像上海菜那么浓重,容易被人接受。经典美食有西湖醋鱼、东坡肉、越王东坡鸡、红烧羊肉、春江老鲜、钱王四喜鼎、严州干菜鸭、七里神仙鸡、一品赛江鳗、秀水砂锅鱼头等。
2、湖州菜
湖州地处太湖之滨,山清水秀,自古以来是江南的鱼米之乡,又因靠近苏州,饮食风味兼有浙菜与苏菜的特点,以小吃见长,口味偏甜。经典美食有金牌酱羊肉、仙山湖鱼头汤、银杏蜂窝巢、鞭笋浔味绣花锦、阁老毛腌鸡、红烧柴火羊肉、蟹粉鱼茸狮子头、松茸菌炖桑园鸡、龙王山石鸡、太湖蟹黄蛋等。
加载更多
D1:入住杭州百瑞运河大饭店,地址:杭州市拱墅区金华路58号,点评:首先就位置而言,酒店位于杭城北部,靠近运河文化广场及京杭大运河,距西湖也不过是6公里。
酒店走的是高端路线,专设两层豪华行政楼层,一个位于25楼独具特色的行政酒廊酒店,800多平方米的多功能宴会厅,以及8个多功能会议室,为宾客提供功能完善的会议场所。另外,酒店共有客房322间,每间房间都配备高速宽带接口、卫星电视,足不出户就可了解世界各地的讯息。
最让人惊喜的是,酒店设有环境优美的中餐厅和22个装饰豪华的带有独立卫生间的包厢,由资深烹饪大师亲自掌瓢,可谓美宿与美食兼得。
D2:入住湖州东吴开元名庭酒店,地址:湖州市吴兴区劳动路550号,点评:为开元酒店集团的品牌酒店,以“人性品质、真挚关爱”为理念,致力于营造品质生活,无论是外观还是室内装潢,都呈现出时尚大气感,拥有各类客房329间,温馨舒适,凭栏而望,可将湖城美景尽收眼底。此外,酒店离银泰城极近,吃喝玩乐十分方便。
D3:入住嘉善烟雨江南景澜酒店,地址:嘉善县西塘镇环秀街168号,点评:位置极佳,离西塘古镇只有数步之遥,酒店也颇具特色,以江南明清风格为主调,烟雨廊棚、小桥流水、庭院楼阁,直面古镇景观,拥有各类客房145间,非常值得入住。
D4:入住绍兴世贸皇冠假日酒店,地址:绍兴市越城区胜利东路379号,点评:位置很不错,背依隽美梅龙湖,毗邻世茂新城等主要商业区,离鲁迅故里、沈园等景区也很近,因其优美的环境、摩登华丽的建筑外观、高雅不凡的设计风格,一跃成为绍兴的璀璨新地标。
酒店拥有453间典雅舒适的客房和豪华套房,均配备高速无线网络、液晶平板电视、迷你吧及视野开阔的大落地窗,可全方位地满足客户的不同需求。
1、杭帮菜博物馆
门票:免费;开放时间:周一闭馆,周二至周日10:00~17:30;交通:乘20路车到杭州陶瓷品市场,步行15分钟左右可达。
2、西湖
门票:免费;开放时间:全天;交通:乘杭州地铁1号线到龙翔桥站,出站步行400米到达西湖核心景点,或乘杭州公交K4、游2路车到苏堤站下,乘28、15路车到玉泉站下,乘27路,7路车到岳坟站下,可到达西湖核心景点。
3、湘湖
门票:免费;开放时间:全天;交通:乘杭州地铁1号线到湘湖站。
4、莫干山
门票:80元;开放时间:08:30~18:00;交通:莫干山位于浙江省德清县,从杭州或上海自驾前往莫干山都很方便。外地游客也可乘火车至德清,再包车或转乘客车前往莫干山。德清县周边城市均有至德清县城的班车,之后可换乘大巴前往莫干山风景区。
5、太湖旅游度假区
门票:免费;开放时间:全天;交通:乘公交到太湖山庄站下,步行可到。
6、南湖
门票:60元;开放时间:08:00~17:00;交通:乘嘉兴1路外环、8路、36路、81路、k90路、k92路车到南湖会景园站下。
7、西塘古镇
门票:100元;开放时间:全天;交通:西塘地处上海、杭州、苏州的中心,全国各地到三地的火车班次密集,沪杭铁路途径嘉兴站及嘉善站,两地都有公交车直达西塘。
8、黄酒博物馆
门票:60元;开放时间:08:30~17:00;交通:乘168路、178路车在摩尔城站台下即可到达。
9、鲁迅故里
门票:免费;开放时间:08:30~17:00;交通: 乘8、10、13、17、20、21、24、30、52、88路车均可到达。
10、安昌古镇
门票:免费;开放时间:全天;交通:可在绍兴城区乘118路车到柯桥区安昌古镇,在安昌大酒店站下车过条马路就是古镇,也可以在柯桥城区乘805、806、816路车直达。
评论(1)
写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