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前言
2‖自驾路线
3‖浙江有这么一个小山村……
4‖这个村的实力不是盖的!
5‖尧舜与顾渚村的关系
6‖这是一个家韵满满的民宿
7‖我又想多了!
8‖陆羽与顾渚的因缘
9‖这里有一座农耕文化园
10‖项羽在顾渚村留下的足迹
11‖古今千年寿圣寺
12‖皎然与中国茶
13‖我们的跨年追梦行动
14‖后记
年末岁首,2025元旦去哪儿跨年追梦?我们将目的地定位在了:浙江省湖州市长兴县水口乡的顾渚村。
Day1(2024.12.30):上海→顾渚村
Day2(2024.12.31):顾渚村→顾渚村
Day3(2025.1.1):顾渚村→上海
在中国浙、苏、皖三省交界处,有个叫顾渚村的小山村,没去之前,我对这个小山村一无所知,有点小看,去了以后,一下子刮目相看。
1、位置交通。顾渚村,位于浙江省湖州市长兴县水口乡的西北部,东临太湖,西靠煤山镇,南邻小浦镇,北接江苏省宜兴市,三面环山,一面临水,距水口集镇约6.5公里,距长兴县城约17公里,距湖州市中心约43公里,距杭州市约124公里,距江苏省宜兴市约48公里,距江苏省无锡市约106公里,距江苏省苏州市约132公里,距安徽省广德市约75公里,距安徽省宣城市约148公里,距上海市约190公里,与浙、苏、皖周边的一些近距离的城市相距约200公里左右,自驾的话,一般在2.5~3.5小时之内均可到达。
2、村名由来。据史记载,顾渚村因背靠着一座山而得名,这座山因吴王夫差的一句话“顾其渚而忘返”而定名为“顾渚山”,顾渚村得名于春秋时期,扬名天下则在唐代,这全得归功于顾渚山。唐代中期,顾渚山因盛产贡品紫笋茶、金沙泉而闻名于世,当时的地方官袁高、杜牧、颜真卿等名流,都曾亲自督办贡茶,并成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贡茶院;茶圣陆羽与陆龟蒙还在山上置办茶园、研究茶道,顾渚山也是陆羽撰写《茶经》、《顾渚山记》等名著的主要场所,由此!顾渚山登上了“中国茶文化的发祥地”的宝座。顾渚山!李白、白居易来过、苏轼、王十朋来过……许多文人墨客都来过这里品茶赏景、赋诗题咏,顾渚村也因傍上此山而借光,名噪一时。
3、周边景点。顾渚村附近及周边景点主要有:忘归亭、金沙泉、清风楼、枕流亭、息躬亭、木瓜堂、霸王潭、寿圣寺、虎头岩、陆羽山庄、圃里茶园、贡茶院遗址、斫射山五大景区和金山摩崖石刻等。
4、古今对比。顾渚村风光过、富裕过,顾渚村也沉沦过、贫穷过,正可谓: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再次过上好日子,是20多年前!当时村里审时度势,搞了个乡村游,就这么一搞,搞出了名堂,搞得村里天翻地覆,没想到就突然搞火了!然后一跃成为了长三角地区规模最大的乡村旅游产业集聚区之一。听了村里人讲述村里的历史变迁,不由得地为之感叹:顾渚村,不容易啊!
5、口碑相传。到了顾渚村,发现这里貌似是老人们的天堂!因为瞅到的不是老哥哥老姐姐们组团携手而来,就是小辈们带着家里的长辈们合家而去,再有的就是跟团的中老年人居多,做过微调,基本上来过一次,都会口口相传,然后又会带着一大帮子的亲朋好友再次光顾,原因只有一个:舒坦!听说很多人已经不止一次到这里来度假休憩,俨然把这里当成了自己的另一个家。其实!生活也好、工作也罢,不论老年人,还是年轻人,当累了的时候,找个地方放轻松、解解乏,顾渚村还真是一个不错的地方。
6、个人感受。我们是在顾渚村跨的年,以躺平为主,吃吃喝喝、聊聊晃晃,仅仅在村子的附近闲逛了一下,给我的唯一感觉就是:这个村子太干净了、太休闲了!大清早,我在公路边遛狗,与来收垃圾的工作人员,彼此寒暄了一下,了解过后才知道,村里的面貌是狠下了一点功夫的!顾渚村是不允许污染企业入村的,全村生活垃圾实现了“户集、村收、乡运、县处理”无害化处理链,污水处理采用了浙江省独创的“人工湿地”污水处理技术,所以!在顾渚村所到之处,我没有看到乱糟糟的场景,也没有闻到刺涩涩的味道,觉得这里一点都不像乡村的模样。没有了乡村味,心理上又有点不适应。哈哈~
在顾渚村的三天两晚,感触很深,回味无穷,因为玩疯了……然后!“疯”得恰到好处。
来到湖州长兴的顾渚村,茶余饭后,走村串户,获得的第一手资料,竟然让我大为惊讶!这么一个小山村,竟然有着500多家民宿、农家乐、还有度假型酒店,不可思议。探访后得知,顾渚村人绰绰有余、富甲一方,几乎家家户户都是老板,长兴最富有的就数顾渚村了!哎妈呀~这个顾渚村实力不是盖的。
顾渚村获取的流量密码靠的是什么?顾渚村让自己的村子这么牛逼的法宝是什么?顾渚村致富的秘诀又是什么?经过探寻,十万个为什么的答案被我找到了。让我从20多年前慢慢说起:
那时候的顾渚村,名不见经传,村民们靠山吃山,仅靠茶叶、毛竹和竹笋维持生计,某天,一位上海老中医来到了顾渚村,对这里一见钟情,然后创办了一所康复疗养院,没想到康复疗养院开业后一炮走红,生意奇好,村民们于是效仿这位老中医,干起了农家乐的营生,讯息传播到上海后,竟然受到热捧!吸引了成群集队的上海人拖亲带友,前来度假游玩,自此以后,顾渚村的发展进入了快速上升通道,短短几年,全村铺天盖地的全都搞起了农家乐!
随着形势一片大好,村里的农家乐升级了,开始发生质的变化,从最初的 “包吃包住”的“两包”模式,改进成现在的“包吃、包住、包接、包送、包玩”的“五包”模式;从最初单纯的躺吃躺喝、打牌唱K的貌似养老的生活,发展到现在可以骑着共享电动车,去附近周边大小景点游逛,吸引并拉住了年轻群体;从最初的只有经济型的农家乐,提升到现在还有舒适型或豪华型的民宿和酒店,丰富了各个层次人群的不同需求;顾渚村的经营业态、经营模式愈来愈完善,顾渚村人的红利也愈来愈厚。
据官方统计数据显示,顾渚村年游客量超过400万人次,其中做的大多是上海人的生意,上海客源占到6~7成以上,光回头客、客带客,村里的各家各户就“管饱”。为拉近彼此距离,村民们大多会讲上海话,顾渚村由此还被亲切地叫做“上海村”。
从上海来到“上海村”,感觉上就是从上海市区到上海郊县一样,只不过少了那么点喧嚣热闹、灯红酒绿而已。不过!没有看到猪圈、没有踩到鸡屎、也没听到小黄鸭的嘎嘎叫和大黑狗的汪汪声……总感觉来到的是一个假的小山村!O(∩_∩)O哈哈~
来过顾渚村,最深的体会是:这里的选择太宽泛了,500多家哦!你想咋地就咋地。
在湖州长兴的顾渚村,我发现了一个特别的现象,村里的民宿或者农家乐的名字,“尧”字打头的挺多,什么尧韵、尧聚,什么尧都、尧帝,附近还有一座尧王庙,难道顾渚村与尧舜有关系?出于好奇,做了一番粗略地了解,嘿!果不其然!顾渚村与尧舜的关系深得很呐。
顾渚村所在的长兴水口乡,有两座山在古代很有名气,一座是顾渚山,另一座是尧市山。“尧市”是由于尧舜时代频发洪水,水几乎与山峰齐平,老百姓只能在山顶的平旷处买卖粮食,久而久之形成了一个集市,由此得名;宋《锦绣万花谷续集》卷一、清《长兴县志》等均有确切记载。当地民间最广泛的一则传说是这样子:尧舜时代,天下不大太平,不是大旱,就是大涝,除了要治水,还得解决温饱问题,尧舜遍寻宝地,最终选择了水田、旱田、山田都有的长兴的水口乡;尧在山上开挖了多口尧井,舜在山下开垦了多处梯田,培育出了高产作物江南稻米,据说这是中国的第一块稻米试验田。现在,尧井已无迹可寻,但山下的梯田尚在,被称为“舜田”,所产稻米叫“舜哥米”。如今留下来的远古时期的遗迹不多,仅存尧皇庙旧址、舜帝庙遗址以及大禹治水时拴船缆绳的“带缆石”等。顾渚村人给自己的民宿和农家乐冠名“尧”,既是一种纪念,也是一种传承,更是一种感恩和敬重。
我们常说:喝水不忘挖井人,吃饭不忘种谷人,在顾渚村吃着“舜哥米”做成的各种美味佳肴,回味后的瞬间,我的感受是不一般的,因为!听了这么多的故事和传说,肯定会感同身受,所以!吃得也特别的香甜。
尧韵山庄,是湖州长兴顾渚村众多民宿、农家乐中的一家,我们小团队的跨年活动,就放在了这家民宿,三天两夜的乡村生活,过得既温馨又丰富,既有激情,又有韵味,离开时竟然有点依依不舍。
1、庭韵十足。尧韵山庄在顾渚村算是大的,大概有2000平方的院落掩映在山畔林间,有种“庭院深深深几许”的意境,主楼主要是客房,副楼主要是厨房、餐厅、茶室、棋牌室、K歌房、会客厅、会议室等,整体布局以中式庭院格调为主,配以西式复古和现代简约的装修设计,各种风格融为一体,倒也挺搭,很显然!主人是花了一点小心思的。
庭院布置成了一个个不同主题的小区域,烧烤区、沙滩区、帐篷区、休憩区,形成了一个个互不打扰的空间,男女老少都可以找到自己喜欢的一个旮旯角落,然后在属于自己的一片天空下,私享自我放飞后的陶醉。在庭院里,你可以散散步、赏赏花,你也可以看看书、发发呆,足不出院就可以轻松地打发一天时间,就好像是在自家的院子里一样,一切都可以那么的随心所意;你还可以走出庭院,到后山的竹林里溜达溜达,呼吸一下山林的新鲜空气。
走遍整个庭院,总感觉缺少点什么,原来是没有小木桥和小凉亭,如果再有一个露天泳池,那就甭提多完美咯!
2、情韵十足。一走进尧韵山庄,第一感觉就是:到家了。走进自己的屋子,感到暖烘烘的,因为在我们到来之前,空调就被早早地打开了;来到阳光房,炭已经加好,热茶也泡好,嚼着瓜子、烤着红薯,剥着花生、唠着家常,围炉夜话、亲情浓浓,心里头顿时暖洋洋的;到饭点了,一声吆喝:吃饭啦!屁颠屁颠跑到饭厅,一大桌子的菜,哇偶!都是自己爱吃的,顿时让人食欲大开……这种架势,仿佛远行的孩子久别归家后,被爷爷奶奶、老爸老妈宠着伺候着一样,可以衣来张手、饭来张口,乖乖,这是要被宠坏的节奏啊!
这个家对小动物很友好,可以带上自己的小狗小猫一起回家的。
3、食韵十足。吃饭点菜有时候蛮难的,要照顾到不同人群的饮食习惯,在尧韵山庄吃饭就不用操这个心了,老板会根据人数给你配餐,每顿的菜式基本不重复,有点水平的!套餐基本有两种:①两天一夜套餐。首日午餐+中餐+晚餐+住宿+次日早餐+午餐=440/人;②三天两夜套餐。首日午餐+中餐+晚餐+住宿+次日早餐+午餐+晚餐+住宿+第三日早餐+午餐=650/人。
在尧韵山庄吃饭不用担心吃不饱、吃不好,盘够大、量够足,菜肴的口味以江浙沪为主,长三角地区人群基本上都能适应,也不用担心吃到预制菜,老板每天亲自采购新鲜食材、亲自定菜单的。吃下来普遍感觉:价格很实惠、口味很不错、菜式很多样,物超所值!有几道菜我们动筷子少了,被老板发现,老板尝了几口,到场将厨师尅了一顿,倒把我们弄得有点不好意思。早餐是自助餐,也是每天换着花样的,就说牛奶吧,有时候我们在星级酒店喝到的牛奶都是冲泡得淡淡的,但在这里能喝到方盒子鲜牛奶,很有品质。炒面我最爱!
这是一个家韵满满的民宿,一个可以让自己慢得下来的地方,我必须种草!而且很强烈。
在长兴顾渚村瞎逛的时候,我们遇见了景澜·富硒山居,从门口往里眺望,发现很有纵深感,于是进去瞧个究竟。原来这是一家2021年开业的园林式度假酒店,高端精品的定位,使得这家酒店在长兴一带声名鹊起。
这家酒店占地166亩,有山有水有农场,荷塘垂柳、小桥流水,亭榭楼阁、园林叠翠,传统布局营造出了一种“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意趣,酒店自带的果园和农场,种植有桃、梨、枇杷、西梅、葡萄、草莓、红美人柑桔等特色水果,以及莲雾、芒果、荔枝等少量的热带水果。
酒店冠名富硒,与富硒肯定有关联,通过了解,果不其然!酒店所在的这片土地,为富硒土壤,土壤中“硒”元素含量高于国家富硒土壤标准,硒含量富集到大于0.4mg/kg,在这片土地上产出的蔬果,属于富硒农产品。硒是人体必需的营养元素,也是抗癌之王,更是最重要的抗衰老元素,所以!食用富硒农产品非常有助于补硒和增进身体健康。目前酒店年产各类富硒农产品可达10多万斤,基本上做到了一年四季都有时令蔬果可以采摘。
据介绍,酒店的各项设施还是比较完善的,有鱼塘河池可以垂钓,有田园野趣可以体验,有儿童乐园可以亲子,有草坪树林可以遛狗,有烧烤场所可以派对,有露营场地可以团建,凡事种种,只要你有想法,皆可!
这家酒店的建筑是仿大唐风格,有34栋别墅星罗棋布地散落在园内的各个角落,其中,客房共有61间/套,房型有:大床房、双床房、单卧别墅、双卧别墅、四卧别墅等,平常日的价位区间在:¥463起~¥3754起。
走过路过不放过,将富硒山居作为小景点打卡过后,我又想多了!想着要去这家酒店体验一下,至少要在山间的无边泳池泡上一回。
长兴顾渚村的中心点当属游客中心了,紧挨着游客中心的是一个农贸市场,反正闲着没事干,就去市场里走走瞅瞅呗。市场里有很多当地的土特产,什么胥仓雪藕、漾荡河蟹,什么长兴白果、太湖四珍,什么咸鸡咸鸭、腊肉香肠,还有笋干、板栗、青梅、白虾、吊瓜籽、紫砂壶等等,问村里人,这些土特产有没有历史故事或民间传说,村里人笑着说,还真有!在这么一大堆土特产里面,顾渚村人唯独把紫笋茶和金沙泉当作是两大宝贝,排在了首位,还把这一茶一水,称作为:茶中双绝,有那么夸张么?
带着N个疑问,对这两大宝贝进行了探秘,原来!被顾渚村视为宝贝的紫笋茶和金沙泉,与一位名人有着千丝万缕的因缘关系,顾渚成全了他,他成就了顾渚,这位名人就是唐代茶学家、茶文化奠基人——陆羽。
当年,陆羽隐居湖州时,在顾渚山中植茶、试茶、品茶40多年,最终撰写成了《茶经》,培育出了其形如笋、茶芽细嫩,色泽带紫、口感甘冽的紫笋茶,功成名就后被尊为“茶圣”,那个时候的陆羽已经60多岁了,为了找到配好茶的好水,陆羽翻山越岭、到处寻觅,真是功夫不负有心人,陆羽在顾渚山的一个不起眼的山脚下找到了一个泉眼,用这泉水泡制出来的紫笋茶,绝妙!用现在的话来说,这两者结合在一块儿,珠联璧合,绝配!自此以后,山上产紫笋茶,山下出金沙泉的顾渚山,名声大震;唐代中期开始,紫笋茶被列为贡茶,金沙泉以银瓶贮水,随茶同贡,被尊为贡水,湖州刺史杜牧在《茶山诗》中曾写道“泉嫩黄金涌,芽香紫璧裁。”前者赞扬金沙泉,后者歌颂紫笋茶,评价很高;随之,紫笋茶成了顾渚村的传统特色茶饮。
顾渚村从农家乐走红后,紫笋茶自然而然地被贴上了土特产的标签,成为土特产中的王牌;而金沙泉通过国家级检定为:含锶偏硅酸和氢优质矿泉水,被开发利用后,现在的“金沙泉”还是一个著名的矿泉水品牌。
听村里人说,上海正广和的一款矿泉水就取自金沙泉水源地,回来后网购了这款矿泉水,然后!泡杯紫笋茶,翘上两郎腿,哼个小曲儿,啷里咯啷喲,悠哉悠哉地品个贡茶,享受着只有皇上才有的待遇,一下子进入了角色,自我感觉不要太好额!
走过顾渚村的农贸市场,虽然我没买啥东东,一无所获,但读到了陆羽与顾渚的故事,却是收获满满。
湖州长兴顾渚村有一座农耕文化园,座落在悬臼路上,与农贸市场正好面对面。
这座农耕文化园,据说是顾渚村的大手笔。村干部介绍说:这个园区的主要构想,是展示太湖流域的农耕文化的源远历史,展览民间传统的农耕文明遗物及收藏品,同时可以进行农事情景体验。
这个项目总投资1.6亿元,建筑面积达到了1.5万平方米,主要格局有商业街、小吃街、文化街和农耕体验街组成,整体建筑为仿明清老街样式,整个园区引进了很多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老店,像酿造土酒的酒肄、纺织粗布的小铺,加工豆制品的作坊、制作紫砂壶的工场等。不过我们在逛园的时候,发现园区里冷冷清清,人流稀少,有很多店铺都铁将军把门,只有沿路的铺子有几家还在营业,貌似有点不景气,还没有对面的农贸市场来得人多。
其实,农耕文化搞的好的话,是挺能吸引人的。中国的农耕文化,早在河姆渡时期或更早时期产生,一句“男耕女织”道出了农耕文化的起源与发展,尤其是在太湖流域,代表了农耕文化的语言、戏剧、民歌、风俗、节日及各类祭祀活动等,很丰富,也很江南!是世界上存在最为广泛的文化集成之一,某些文化已经形成了特定的符号一直流传至今。有人说过,农耕文化是中华民族绵延赓续千载的厚重基因,崇尚农耕文化,是一种文化认同,也是一种精神品格,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模式、价值取向和行为选择,我觉得这不是拔高,确确实实需要一代代传承下去的。
顾渚村的这座农耕文化园,或许还不尽完美,或许还有待完善,真的搞出特色,我想:一定会积聚人气的。
中国历史上,有两位名“羽”,都到过长兴顾渚村,一位是霸王项羽,还有一位是茶圣陆羽,他们与顾渚村结下了不解之缘。
项羽在村子里留下的足迹有:霸王湖和霸王潭,相传霸王湖为项羽当年饮水之处,霸王潭为项羽沐浴之处。霸王湖在上世纪70年代,被拦坝修筑成一座小型水库,这座大坝长190米、高17米、库容25万立方米,灌溉下游农田面积可达400余亩。
走上大坝,只见:一湖清水怀抱在群山之中,冬日的暖阳映照在湖面上,折射出粼粼波光,四周的山峦并不高,风越过山峰、掠过湖面,使得平静的水面上泛起了阵阵涟漪;走在环湖木栈道上,风过一吹,体感有点寒凉。在这里,亭台依翠在湖畔岸边,在这里,农舍掩映在竹林之间,有着一种“曲径通幽,小阑斜护,还有水天薄暮人家。”的情境,也有着一份“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的意韵,只是缺了禅房,少了钟声,能悟会到“万籁此都寂”,却听不见“但余钟磬音”。
项羽横刀立马,英雄盖世,霸气的很!陆羽满腹经纶,流芳百世,秀气的很!来到顾渚村,茶余饭后,霸王湖和顾渚山这两个小景点,一定要去走一走的!去沾点霸气,再去沾点秀气,岂不是武文双全。O(∩_∩)O哈哈~
长兴顾渚村有一座寿圣寺,距今已有1700多年历史,这座寺院面朝锦屏峰,背靠金山峰,四周群山环绕、溪水潺流,曾是浙北历史最悠久的佛教寺院之一。
寿圣寺始建于三国时期的赤乌年间,北宋时期,高僧净端禅师驻锡寺院,禅茶相伴、大开法筵,弘法利生、化风盛播;元至正元年,寺院佛阁宏伟、法相庄严,为当地四大丛林之首;明初寺院遭遇火灾被毁,后重建,明景泰五年,寺院被洪水吞噬,再次被毁;清同治十年,寺院遗址之处发生了一桩奇异事件,使寺院再度缁素云集、兴盛起来。
这桩奇异事件,当地民间是这样相传的:当年,有一位当地士绅郊游顾渚,经过寺院遗址的时候,听见脚下有钟鸣声,再三确认无误后,当即许愿:“地下若有神钟,可再连鸣三声,余为之重修庙宇佛塑金身”。话音刚落,地下再次传出了三声钟鸣。于是,这位士绅重修寺院。据史记载,重修后的寺院拥有七堂伽蓝,巍楼高阁、宏伟庄严,僧众云集、佛事昌盛,浙、苏、皖三省香客接踵而来、香火极盛,至此以后,寺院重返当地四大丛林之首。
相关资料有确切记载,明代时,寺院内曾有一座千斤大钟,在一场洪水中,随着寺院崩塌而消失得无影无踪,据分析,那位士绅听到地下的钟声,很有可能就是那座千斤大钟。然而!自从千斤大钟失踪后,文字记载再也没有了它的任何信息,这座千斤大钟也成了一个千古之谜。
寿圣寺几度兴废、数度重建,近、现代时期也曾一度沉寂落寞,上世纪90年代中期,寺院再次出山,重新开放,当时请上海龙华寺首座圆成大和尚住持寺务,本世纪初,寺院开始复建,经过长达10年的修持,寺院香火愈来愈旺、逐渐鼎盛。寺院还先后举办过2013年第八届世界禅茶文化交流大会、2017年中国(顾渚山)皎然禅茶文化节、2022年首届海峡两岸禅茶大会等活动。
寿圣寺历经千年,现在留存下来的遗迹不多,主要有:一口古井、两株古银杏和N个明砖宋础等。其中,古井年龄已有千年,水源丰沛充足、水质清冽甘甜,嘎嘎的优质矿泉水;古银杏年龄也有千年了,已是“五代同堂”,雌株一树成林、年年硕果累累;青砖、顶柱石、石脸盆、荷花缸等器物,也有百年至千年的历史。我们在寺院里,如今看到的天王殿、大雄宝殿、三圣殿、九层宝塔及钟楼、鼓楼等都是新建的,其中九层宝塔内,供奉着一部由圆成大和尚手书的《妙法莲华经》。
一提起中国茶,如果论茶业、茶学之祖,大家肯定都会说是陆羽,他的头顶上有着一连串的光环,什么茶神、茶圣,什么茶仙、茶祖,光彩夺目,闪耀世界!如果论茶道、茶文化之祖,大家可能未必熟知,他就是唐代高僧佛学大师——皎然。
皎然何许人也?皎然是南朝谢灵运十世孙,早年参加科举考试,部分时间在外游历,主要的生活轨迹都在湖州一带,到湖州定居后不久,应举失败而遁入空门,在灵隐寺修习、天竺寺出家之后,徙居湖州乌程杼山妙喜寺担任住持。
皎然出家后,放下羁绊、坐禅念经,然后在长兴顾渚山专辟了茶场,开始实验、研究、采制和品饮,围炉煮茶、品茗养心,然后从文化角度切入,组织了“品茗会”、“斗茶赛”、“诗茶会”等一系列活动,当时著名的“顾渚茶赛”、“剡溪诗茶会”就是皎然一手策划的,并首创了“以茶代酒”、“以茶会友”、“以茶示礼”的新风尚,而且向全世界第一次公开提出了“饮茶之道、饮茶修道、饮茶得道”的茶道概念与定义,皎然以其高深的佛门禅悟提炼了茶韵、茶魂、茶魅,从此以后,开启了整个中国茶道乃至东方茶道之先河,也确立了湖州为“唐代茶都”的地位。
皎然精通佛教经典,又旁涉茶学诗学和诸子经史,才情俱佳,著作甚丰,主要有:《杼山集》十卷、《诗式》五卷、《诗评》三卷、《儒释交游传》、《内典类聚》、《号呶子》等,《全唐诗》中收录了皎然诗共有7卷,为后人留下了470首诗篇。
那么!皎然是怎么与陆羽结缘的呢?皎然是在顾渚山与陆羽相遇,因茶而相识相知、相扶相助,尽管皎然比陆羽大13岁,但两人趣味相投、一见如故,形成了亦师亦友的深厚关系,最后结为“缁素忘年之交”,皎然给陆羽研制紫笋茶提供了很大的指引和帮助,陆羽的《茶经》创作就深受皎然的影响。皎然终老后,安葬在湖州杼山,陆羽终老后,也同葬杼山。
皎然虽然名头不多,只是一位被称为诗僧、茶僧的大诗人,但与陆羽不相伯仲,可以这么说吧,皎然是一位比陆羽更伟大、更飘逸的无名英雄,中国茶道开山鼻祖的神圣地位实至名归,他与陆羽堪可以称为中国茶的双子星座。
走过顾渚村,认识了不少历史人物,一位从顾渚山里走出来的茶道宗师皎然,让我对中国茶有了更深刻的认识,真是不虚此行那!
说起过年,现在的中国人一般要过2个年,一个是公历新年“元旦”,一个是农历新年“春节”。
元旦,常常会被误认为是“洋人年”,其实,元旦两个字充斥着满满的中国味,中国古时候的元旦和春节是一个节日,区别就在于元旦指的是新年第一天,春节指的是从腊月初八到正月十五这段日子。
中国的元旦起源于三皇五帝之一的颛顼,距今已有5000多年的历史,元旦一词最早出现于《晋书》:“颛帝以孟春三月为元,其时正朔元旦之春”。那么!元旦的具体日期,是指的哪一月哪一天呢?中国古代的元旦,乱得跟早市一样,随着朝代的更迭与历法变革,元旦这个日子也跟着轮换,每个朝代有着每个朝代的说法:有以农历一月作为新年的,有把农历十二月作为新年的,还有将农历十月初一作为新年的,一直到西汉的汉武帝上台,确定了正月的第一天是新年的开始,元旦才正式定名!这名字一定,就一直延续到了清朝末年。
民国时期,纪年与国际接轨,公历1月1日正式被定名为元旦,农历正月初一正式被定名为春节,新中国成立之后,采用了公历纪年,元旦和春节传承了民国时期的定名,自此以后,元旦和春节各自拥有了明确的法定地位,中国人过年变成了一年过2个年。
尽管老百姓似乎不太买元旦的账,过年还是喜欢过传统的春节,但随着时代的变迁,元旦融入了不少新的现代元素,灯光秀、烟花会、音乐派对、跨年狂欢等个性化庆祝方式,曾几何时,开始兴起,赋予了独特的文化内涵,心动不如行动,那……我们也去赶个潮、跨个年、追个梦呗!2025年的元旦,在长兴顾渚村我们如愿以偿地实现了跨年追梦行动。
当5、4、3、2、1呼喊的时候,钟声响起来了,酒杯端起来了,鞭炮放起来了,烟花燃起来了,情绪上起来了,气氛搞起来了……一个难忘的不眠之夜,将我们带进了2025;当太阳从地平线上冉冉升起来的时候,我们迎接的不单单是新的一年的第一缕曙光,迎接的还有我们的希望、明天和祝福……新年如期而至,我们不期而遇;当我们的跨年追梦与全球同步的时候,向着新的一年发出了我们的心声:
须臾之间又是一年,时光如水悄然流转,回首逝去的一年,我们携手走过每一个瞬间,无论风雨无论晴天,梦想在心中依旧炽热。
新的一年已经来临,让我们在时光的长廊里永远年轻,永远热泪盈眶,永远相信爱与希望的力量吧!来~让我们一起唱响激昂的旋律,燃起绚烂的烟花,在2025的路上,不断走出属于我们的精彩。
评论(0)
写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