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记上篇地址:http://travel.qunar.com/youji/7409495
【随身行李】
食物:除了大柴旦至阿克塞一段之外,沿途吃饭很便利,稍微带些零食点心干粮就可以了。
装备:九月底十月初,青海湖边最冷可至零下,甚至下雪;敦煌至兰州则在10~20度。建议秋装为主,加一件轻薄羽绒或保暖夹克。
其他:防晒很重要!遮阳帽+防晒霜+薄手套必备,最好还有围巾和墨镜。
【预习工作】
如果对丝路文化感兴趣,不想仅仅只是到此一游走马观花,建议出发前看些相关的书籍或纪录片,比如:
1)央视《敦煌》,一般推荐。对这个城市的历史文化介绍的比较全面,但尬演成分太多,每集由不同导演负责也使得风格割裂、干货较少。
2)NHK《莫高窟:美的全貌》上下集,非常推荐,着重展现佛窟之美,但拍摄关注点可能会让国人不习惯。毕竟在霓虹金的眼中,中国只有2个朝代:唐朝和其他。
3)央视《河西走廊》,冰天雪地狂奔十公里再向后翻腾两周半转体一周半屈体跳水墙裂推荐!谁看谁喜欢!看一看,看不了吃亏,看不了上当!不看,真遗憾!
【包车】
承包我们甘肃青海七日自驾游的小胡司机,非常的NICE,价格也公道,有计划环游的旅友们可以考虑预订他的车哦!手机是 13997116942。
小胡司机跑车多年,对这条路线非常熟悉,从我制定行程时就提供很多可靠的建议。在行程中更是守时、有礼、耐心、专业,安全舒适驾驶,规避坑爹景点,拍照技术过硬,推荐餐厅靠谱,在最后一天为了满足我们对天梯山石窟的向往,还多跑了几十公里往返,为此耽误了自己回西宁的时间,真是非常感谢!ヾ(◍°∇°◍)ノ゙
告别古都长安,即将踏上真正的丝路环游之旅,而对于我来说,也是向最爱的单机游戏《幽城幻剑录》致敬、追溯河西四郡风光的致敬践约之旅。
在此,用简单粗暴的手法制作了一个简陋的视频,以纪念感慨古今变换、虚实交错。
所使用的游戏录屏、截图、部分城市照片搜集于网络,版权归原公司/作者所有。
【B站地址】https://www.bilibili.com/video/av34571846/
*河西四郡,指西汉政府在河西走廊设置的四郡,即武威郡(凉州)、张掖郡(甘州)、酒泉郡(肃州)、敦煌郡(沙州),行政范围还包括现在的金昌市、嘉峪关市、内蒙古自治区西部的阿拉善盟一带。
甘肃省的天水市,古称秦州,为公元前688年秦武公所置,据说在汉武帝时期因地震形成大湖,从而有了“天水郡”之名。此处是丝绸之路进入长安最主要的通道,也是进入蜀地的重要关口,三国时期马谡失守的街亭和诸葛亮空城计发生地。在这里,逐渐形成了以麦积山为中心,还包括水帘洞、木梯寺、大象山、华盖寺、仙人崖等陇东地区最大的石窟寺群,是我们此行极为期待的旅行地。
原计划8点西安出发,10点抵达天水南站之后先存包再玩耍,没有想到偌大的一个车站居然没有存包处!周边荒凉,找不到能提供寄存的商店……天啊,难道要我们各自背着20公斤行李上山吗?幸好经过一番苦寻,总算在出口附近发现几个值班人员,愿意帮忙看守行李到下午6点。
也许是麦积山略嫌偏远(距市区60公里),也许是景区面积小承载力低,总之当地并没有很好地开发这个石窟,而是把旅游宣传的重心放在了伏羲庙上。
去往麦积山的直达公交只有60路一班,发车间隔约1小时,建议还是坐普通公交换乘比较好,比如9路换34路。但乘坐时一定要注意方向,我们照着惯性思维以为火车站肯定是公交起点,看到个9路就上,结果坐了3站才发现坐反了,糗大了……
经过一番折腾,到达麦积山已经是下午1点,即使是我这样的骆驼体质也有点饿了,肚子咕咕叫。而阿白的“不吃夜草不肥”马儿型体质更是快要饿晕、西北景区门票虽然普遍较贵,但物价还是很实惠哒。入口附近摆着一圈面摊,人均只要10~15就能吃饱饱,20元还能享受加肉加蛋加量至尊奢华版!d(′ω`*)
从入口到山脚需步行约2公里,可以选择骆驼or马匹代步。下图的白马姿势风骚,青骢马长得很像剑三的“月绝影”。而骆驼似乎一整天都没接到活儿,度过了一个安逸的工作日。
麦积山是小陇山的一座孤峰,高142米,因山形似麦垛而得名。自十六国后秦时期创建,历经西秦、北魏、西魏、北周、隋、唐、宋、元、明、清各代,一千六百余年间不断开凿和修缮。山崖因地震自然分为东崖和西崖两个部分。现存221座洞窟、10632身泥塑石雕、1300余平方米壁画,被誉为东方雕塑艺术陈列馆。同时也是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学院、鲁迅、清华、四川、西安、湖北、上海、天津、广州等多个美术学院的雕塑系教学创作基地。
石窟本身确实很厉害,然而对于普通游客来说,参观体验并不友好——也许我说的太委婉了,阿白毫不留情的评价“体验极差”!景区保护管理过于“懒政”,绝大部分石窟都简单粗暴的用超密铁丝网封起来,难以观赏。精华洞窟更是几乎都不开放,什么好东西也看不到。
其实在山脚下就能纵览(对外开放的)全景精华,买20元的小门票足矣,买90元的石窟票简直血亏。
东崖下的瑞应寺,里面会有一些展览,以各时代雕塑等的临摹复制精品为主,辅以个别完整旧窟的复原、图片及其它各类展品。不过当天寺庙并未开放。
石壁上有两处外露的大型石雕,这是西崖西方三圣(98窟),中为阿弥陀佛,左为观世音,右侧的大势至菩萨在损毁后未曾重修,只剩宋代木梁。
这是东崖的华严三圣,也是麦积山最大的造像,始凿于隋朝。中间是毗卢遮那佛(和龙门石窟的大佛一样哟),左右二位是文殊与普贤。他们身上已经看不到古印度“偏袒右肩”的着衣方式,显然当时中国佛像艺术已经逐步本土化了。
9月28日的下午,游客寥寥,估计园区瞬时最大人数也就百来号。
没有拥堵,但也看不了几个开放的石窟,走一圈2小时足矣。
沿着栈道攀爬,华严三圣也从高高在上逐渐变得视线平齐。
近距离观赏这些造像,感觉还是美丽而具有震慑力的。
中七佛阁是大型崖阁式建筑,前有栈阁,后并列开七龛。创作于北周,历经多朝重修,目前墙上壁画多为明清重绘。
佛像五官细腻、造型生动,服饰线条流畅、色彩鲜艳。非常适合近距离观赏。
加载更多
东关清真寺号称“西北四大清真寺之一”,占地面积15589平方米,平时每天礼拜人数一万人次,节日会礼近二十多万人。它始建于北宋景佑年间(1083年),历史上曾经多次遭到破坏,在近代分别于1914年、1946年、1979年重修并扩建。1998年又自筹资金建成具有阿拉伯风格的主楼、侧楼及58日高的阿式宣礼塔、30米高的阿式穹顶。
8点钟来到这里时,信徒们已经做完礼拜散场了,寺内一片静悄悄。
老建筑群里包括宫廷式礼拜大殿,古典式南北厢楼,欧式重五门,中西合璧的六角宣礼塔等不同风格。
据说为了让教义更好地向全世界推广,可兰经里非但没有对清真寺的建筑样式做硬性规定,反而鼓励信徒根据当地传统风格来设计,因此我国古代的清真寺长得跟道观、佛寺并没有明显区别。也不知道为什么近年来为什么全都变成了千篇一律的阿拉伯风格……
离开湟中,驾车进入贵德县,山势越来越高。
如果说在海拔两千米的西宁还没有什么特别感觉的话(其实已经和华山顶一样高了喔),那么来到海拔3800米的拉脊山山口,终于切切实实的感受到了高原景象。
拉脊山,又名拉鸡山,藏语称“贡毛拉”,意为嘎拉鸡(石鸡)栖息的地方。属日月山支脉,最高峰海拔4524米。除夏季外, 山坡常常白雪覆盖。
山上的景区都没怎么开发,除了日月山修的较成规模之外,其它基本上都属于小胡司机口中的“私人野景点”,路过的人多,买票的人少,景区监管维护人员更少……比如下图这个大石柱……
宗喀拉则景区位于拉脊山口,占地面积6600平方米,建筑面积1700平方米,是目前中国最大的“拉则”建筑群。"拉则”是指藏区山口、山峰、边界等处用石、土石所堆砌的石堆,其上插有长杆、长箭等,还拴有经幡。是权威的象征,也是对英灵的祭奠。
景区自2015年试营至今,游客量从6.8万人增加到了40余万人,发展很快,不过当天的管理还是很松散,后门那里不见任何工作人员。
看,别人家的牛!别人家的马!别人家的羊!
胡司机在藏区开车十分的小心翼翼,据说在这里撞死一只羊要赔一千,牛一万,马十万——并且还不让带走,钱都是给藏民的精神损失费……
身为高岭之花的大导师终于在众山之巅找到了合适的背景,在此处眺望远方的雪山,巡视脚下的输电塔。
高原给人的感觉寒冷又寂寥,但现在这里工作却不一定是个苦差事。
比如说高原高速收费站的岗位,月入一万,是西宁平均工资的两倍,而且!每天只用上岗一小时!干20天休息20天!换算时薪就是666元啊!果然溜的飞起,令人艳羡……不知道他们还招不招人,我一定会精打细算同时积极利用空闲时间学习考证或者开展第二产业!
——不,也许你只会彻底变成宅基腐而已!
在我的呼呼大睡中,车子经过了日月山,之后海拔稍稍走低,来到了3300米的“倒淌河”。
区别于大多数自西向东的河流,它是自东向西流入青海湖,故名倒淌河。最流行的传说是文成公主在赴西藏途中到达日月山时,回首不见长安,西望一片苍凉,思念家乡母,悲恸不止,泪水汇成了这条倒淌的河。
不过这条河真的又小又短,仅长40公里,附近居民截取了河流一段形成池塘,建成收费景区。在里面可以租民族服装、骑牦牛拍照,是比较有名的一个“野景点”哈哈哈。
继续驱车向前,终于来到了青海湖边!
老天赏脸,阳光灿烂,湖泊碧蓝,美不胜收。
如果不巧遇见阴天的话,据说就只能看见一片灰蒙蒙的脏水了。
沿湖一线几乎全部被藏民的私人牧场包围。
国营景区门票贵达100元,因此自驾游的人基本上都会选择从藏民的私人“捷径”去往湖边观光。根据赏景角度优劣与场内维护情况,这些捷径收取过路费10~50元不等。小胡带我们走的就是一条50元高端花路,熟人价10元搞定。
“今天人少便宜,如果是国庆时讲价,他理都不会理你。”
高端花路果然不一般,沿途种了油菜花,湖边也打理的很平整,有码头、碑石、立牌、经幡……还有坐快艇、骑牦牛、骑马等各项自费活动。
小胡以前学过摄影,技术过硬。合照由他来拍,放心!
你看这个白牦牛好漂亮的,我们把它吃了吧?
听说肉质鲜美,肥瘦适宜,堪比高级和牛……
下图这匹眯眼休息的白马,体型与“马踏匈奴”是不是有几分相似呀?被小霍所青睐的高原马果然是个古老的品种呢!
阿白表示要将长安好物带出丝路,推向世界。
不但摸出西凤酒要我拍特写,她还亲自在码头上纵情挥洒,举杯邀青海。
唯一的国营景区:二郎剑景区位于青海湖东南部,因距离西宁151km又被称为151基地,是旅行团带客参观的必到之地——估计也只有旅行团舍得赞助这里的生意了。
对我来说,青海湖除了碧波万顷的美景外,最让我期待的就是湖中小岛:海心山,古时称仙山或龙驹岛,也是幽城幻剑录里主角获得酷炫拉风的坐骑“黑龙解臾”的地方!
小岛距南岸约30多公里,面积仅1平方公里,形如螺壳,据说从路上是看不清的……不管不管,假装能看清,就决定下图的那个山包包就是龙驹岛了!
下午的阳光斜射进车内,坐在前排被晒的欲仙欲死,魂断神消……
不但帽子手套防晒霜都用上,昨天在天水刚买的小方巾也派上了用场,包裹的严严实实!
加载更多
共和县的黑马河乡,是旅途中一个重要的落脚点,也是观看青海湖日出的好地方。
此处经营餐馆旅店的大多是汉人,而本地藏民则只安心做房东,翘脚数钱钱。
因为气候高寒,青海的旅游季只有5~10月的半年,旺季时光更是短暂。而黑马河作为一个几乎完全由旅游业撑起来的小镇,食宿定价也因此波动的异常剧烈,被小胡称之为“黑心河”。淡季房间八十一百的“给钱就卖”,暑假高峰期时却敢开出两千一夜的天价。商人们的诚信意识非常差,即使你早已预订付款,老板也很可能因为临时有人出价更高而随意取消你的订单,急功近利,为人诟病。
29日的晚餐是在一家川菜馆吃的,据说是这黑心河里的一股清流。
价格虽不算便宜,但分量确实很足,肉也给的多——受限于高原的种植及运输环境,菜价可能还比肉价贵哈哈哈~
虽然在入住的旅社阳台上就能远眺湖边,但为了更好地看日出,我们今天依然起了个大早,再次壕掷十元,开到了湖畔。
7点左右,岸边已是人山车海,然而天公并没有像昨日一般有成人之美,而是崩着阴沉沉的脸,就差从乌云眼里给我们落下雷电风雪来了——离开后听说黑马河还真下雪了,到晚上已经积了一寸多厚,交通也受到严重影响,真是阿弥陀佛。
看不到日出,就只能看看湖边的其他建筑,看看亭子,看看水鸥……
高原的土地上分布着无数鼠兔的洞眼,严重影响骑马安全,也对草场造成了很大破坏。而鼠兔之所以会泛滥成灾,据说与藏狐、狼群的缩减有着直接的关系。
阿白对这可(肥)爱(美)的小动物充满了强!烈!的兴趣,从拉脊山开始就一直紧紧盯着路边,妄图抓一只回去下酒。然而小东西警觉的不得了,稍有风吹草动就飞窜回洞,彼此之间还会“叽叽叽叽”地互相示警。
不过,橡皮山的鼠兔胆子就大很多啊!不但直接在牧民帐篷边打洞,更敢在人走到5米近时还不跑,也许因为早上是觅食时光,胆子肚子必须二选一。
而在鼠兔巢穴附近,还有几只同样可(肥)爱(美)的山雀,是通风报警的好伙伴,同样引来了阿白垂涎三尺的关注……
抵达茶卡盐湖时天气已晴朗许多,太阳偶尔能从白云间探出个半个头来。
这处天然结晶盐湖,是柴达木盆地四大盐湖之一,因盛产“大青盐”而闻名,是理想的食用盐但不可直接食用。由于此处盐壳极易开采,早在西汉时期当地羌族人就已经开始制盐。乾隆年间官方开始有组织地进行大规模开采,并定有盐律。解放前国民政府在茶卡设立盐场但依然主要靠人工劳作,建国后才实现了全面的机械化。
因茶卡湖面极具有强烈的反射能力,被称为中国的“天空之镜”。夜晚时星空与湖面融为一色,又称为“夜空之镜”,最佳拍摄时间为早晨9点之前和下午5点之后。
我们现在所参观的景区,只是盐湖一侧很小的一部分,据说因为客流太大,新的游览点正在紧锣密鼓的修建中。从今年十一起,旺季票价由70元下调至60元——然而我们是9月30日来的,真是悲伤。
更悲伤的是,今年盐湖水位过高,失去了镜面效果,阴天中午的光照下,看到的就只是一湖普通的绿水,完全没有宣传照中魔幻魅力——要拍出那样的照片,要水位合适,还要有清晨黄昏的完美光照。
自景区门口向内700米,来到湖边的“天空之镜”广场。
此处有三公里长的直行道通往湖心岛,可以选择步行往返,也可以选择乘坐50元的小火车。
传说茶卡的旺季可以让你看到有生以来最多的红衣女子,兴致高昂的我也早早在某宝上准备好了岳绮罗同款大红袍。虽然无法也无人下水拍照,但在栈道和湖边盐地里奔跑浪荡,COS一下大蝙蝠与神秘巫师,乐趣同样满满~
比起中年少女最爱的红丝巾、网红妹子最爱红衣裙,大红袍的好处是保暖实用、酷炫拉风,还便于穿脱借用。阿白的纤细身材穿上比我好看,然而她总是不肯安心做淑女,热衷于摆出单脚踏地、振臂狂挥、大马金刀等狂放不羁的姿势……
比如她本人最爱的这张,被我称之为“大扑棱蛾子”。
湖畔有许多大型盐雕,最著名的是这座“成吉思汗”,染指高原的大手怪!
穆瑶洛桑玛女神像,依据230年前绘制的唐卡形象,以汉白玉雕刻。她是吉祥天母座下长寿五姐妹中的三弟子,主掌百味之首——盐,被称为福食之尊。
说到盐与女神的关系,不由得让人想起古代巴人,逐盐而居、为盐而战,以制盐与武力立国。而控制该地的母系氏族首领盐水女神被廪君射杀、盐矿资源被夺取的故事传说,正是母系氏族被父系氏族所取代的写照。如今中国唯一的母系社会“摩梭人”所居住的盐源泸沽湖,也离不开与盐的关系,当地的传统制盐工艺传女不传男,牢牢控制了经济生产命脉的一方,自然拥有更高的社会地位。
紧挨着这样的盐碱地,依然有顽强的植物在勃勃茂盛地生长。
当天园区的瞬时人流是一千多,感觉密度刚刚好,难以想象达到五万承载力上限时是多么可怕的拥挤景象!
尤其是湖里的三公里道路,没有任何厕所,五万人憋着回来抢夺坑位的盛况估计也非常壮观。为此景区在湖边连续修了好几个大厕所,为了方便换装女厕里还额外设了化妆间,好评!
虽然在茶卡完全没有看到期望中的风光,但小胡说只要在日落前赶到大柴旦的翡翠湖,依然能看见不逊于茶卡的美丽景色。沿途要经过的可鲁克湖和托素湖这对姊妹湖,也颇值得一游。
哦对了,野景点“外星人遗址”也在附近,大约是幽城游戏中“迦夏之窟”的原型,可以去看!
在芦苇荡间的辅路开了十公里,沿途车子少的不正常,向一辆返程车司机打听,才知道最近景区封锁,此路不通,歹势……
路边长着许多沙棘,松软的土地上留着一排排小兽的足迹。水鸟们不时啄取一种黑色的形似枸杞的野果,好奇的我也摘了几个尝尝,唔……酸酸甜甜味道还可以,就是干了点。
路边的骆驼十分肥美,驼峰鼓鼓的,好漂亮的!
如果说青海湖边还算是水草较多的牧场,德令哈至大柴旦一线就已经是比较明显的戈壁景象了。山上沟壑纹理分明,属于冰川侵蚀地貌。
有些地方还出现了红橙黄紫等多彩丹霞,可惜颜色不够艳丽,相貌平平无奇~
总有那么些山头不拘一格,成片昂然矗立,好似远古城郭的遗迹。
翡翠湖原名大柴旦湖,是原化工厂盐湖采矿区,分布着多个星罗密布的小湖泊,由于每个湖里所含的矿物质浓度的不同,形成了绚丽多彩的景象。
我们成功在日落前半个小时到达翡翠湖深处,赶上了最好的时间,也终于感受到了盐湖的镜面之美~
云层的位置非常低,几乎是擦着地面在飘行,下图这只“大肥鸡”看起来是不是有点儿像祖国地图?
旅行中的大红帽与小灰狼~
游客们的情绪都非常的愉♂悦,非常的high。
为了拍出可心的照片,排队、奔跑、跳跃、旋转……这些小儿科都不在话下,有姑娘甚至不惧寒冷,在接近零度的温度里穿着短袖短裙就下了水,忍着手脚冻红鸡皮疙瘩也要摆出美美的pose,佩服!
翡翠湖的盐矿品质没有茶卡的细腻,据说杂质也比较多,属于工业用盐。
在附近最大的湖边,裹紧了我的小被子,啊不,是大袍子,静静等待太阳落下山头,那景象宁静而又绚烂——感谢阿白赞助场外花絮照。
心满意足地离开,带着对美景的回味,连晚餐似乎也变得香醇起来。
大柴旦身为一个正儿八经的镇子,服务设施比黑马河果然要正规全面的多,客房条件好,物价也比较稳定。虽然本地不产瓜果蔬菜,全靠外地运,但价格并不算贵。
买了枣子和西红柿,是久违的农家自种,果香满满!青稞酒比西凤酒清淡,别有一番滋味。
加载更多
柴达木拥有世界最大最典型的雅丹地貌景观,总面积约2.1万平方公里,平均海拔3260米。7500万年前第三纪晚期和第四纪早期的湖泊沉积物,由于地质运动抬高而脱离水体,期间的盐和沙凝结地壳被西风侵蚀雕塑而成,是一种典型的风蚀性地貌。
距离大柴旦不远的南八仙雅丹就属于柴达木雅丹的一部分,1955年,八位南方来的女地质队员为寻找资源进入这里,不慎遭遇风沙迷路遇难。南八仙的名字也是为了纪念这些长眠于此的年轻生命。
从高速路拐进西莎线开50公里,雅丹林就在公路的两边,茫茫地延伸着看不到尽头。
今天游客不算多,但离路边比较近山头或多或少都已有人,“各自占山为王”。为了寻找好的赏景拍照角度,很多车都往里面开的很深,寻觅各自心仪的土堆堆。
这片荒野真的很大,四周又全是一样的景色,即使我俩走的不远,依然担心迷失方向。幸好有地上的车辙可以帮忙指路。
恭喜喵哥开启明教日景模式!
恭喜天策府紧跟其后一路追击!
大师送佛送到西……
南八仙这段公路非常空旷,旅游们最爱的公路躺拍照大多留影于此处。
但是为了避开停满路边的车,我们当天只能逆光拍摄,效果有点差……
柴达木雅丹群不但面积广阔,还拥有世界上独一无的水上雅丹景观。
虽然位置偏远,从南八仙还要继续开行一百多公里,但依然吸引了不少观光客——我也是其中之一,本来是打算拼着多花半天也想去看看的,没想到随着水上雅丹名气飙升,大柴旦政府急不可待在今年把入口围了起来,开始美滋滋地收取60元门票+60元区间车,却没有为景区修缮任何利于观光的服务措施。
啊,又远又贵又耗时,三个不利因素全占时,再奔过去好像就不怎么划算了呢……
今天的行程可谓是无人区之旅,除了戈壁就是盐碱地,下午还要翻越当金山。
山路坡度大——1个小时内就要从海拔3000+速降到1000;弯道多——三步一弯,五步一拐,还有数不清的长蛇阵,走起来很是刺激。
然而在风险如此高的道路上,依然有熊司机不停地在作死:或是开的比跑车还快,在前车与对向大卡车即将交会时穿插超车;或是大声放着音乐在路上S型抖动;或是不打转向灯忽然换道……屡屡将我们吓出一身冷汗,也亏得小胡技术娴熟了解路况开车平稳,不然可能已经发生了好几次小事故了。
而途中所见最最作死的司机,是敢于与运输风力发电机叶片的挂车抢道的司机!面对这40多米长的庞然大物,弯道上所有的下行车都乖乖滴靠一边停车等待,唯有一辆白色小车风骚地占道超越,一直挤到运输车面前才认清现实,于是别扭地强行将自己斜身插进另两辆小车之间。亏得道路不算太窄,才让它堪堪躲过。
下午三点多开出山口,温度明显升高,从冬季回到了秋季。
由于丝绸之路国际文化博览会9月底在敦煌召开,因此从青海过来的高速路管理的非常严格。所有人都必须下车去警戒室内检查证件、刷脸核对身份,以免有外籍人士或不法分子违规潜入。但看看路边阔茫茫的戈壁滩,想要绕路偷溜过去不要太容易。安检的功能似乎极其有限,防君子不防小人,更像是解决就业岗位的虚职。
路过阿克塞,匆匆补餐一顿。
这是一个以哈萨克族为主体的少数民族自治县,分布着不少在建国初因石油而兴起的小镇,然而随着油矿的枯竭,这些镇子也渐渐没落。前几年《鬼吹灯之九层妖塔》在阿克塞拍摄,留下了被妖兽掀歪的公交车布景一辆,成为了门票20的一个小景点。
emmm……想到要绕路,还是不去了,况且九层妖塔也是个大烂片,提不起兴趣。
“如果是好片,门票就不是20而是50啦!”小胡的回答好有道理,令人无法反驳。
小胡担心的是进入敦煌前还要接受一次安检,根据他以往的经验,此处安检排队说不好会耗费两小时。幸运的是博览会已经结束,为保证十一期间的车流顺畅,这里的安检撤销啦!
于是我们在下午四点顺利进入敦煌地界,公路边除了戈壁,逐渐新增了沙漠地貌。
河西四郡的践约之旅,从西端拉开了帷幕。
距离敦煌市区30公里,沙漠中矗立的“西行之路”雕像,修建于2016年。
远看以为是唐玄奘,近看介绍才发现是曾跋涉于丝路上西行问道的僧人们的缩写。
行脚僧所遥遥眺望的方向,是睡佛山(上图),它头枕党河水库,脚蹬阳关大道,横卧在戈壁之上,犹如一尊巨佛酣然仰卧。
敦,大也;煌,盛也。
敦煌市坐落河西走廊最西端,现隶属于酒泉市管辖。
平整火热的戈壁滩是国内太阳能资源最丰厚的一类区域,全年日照时刻高达3246个小时以上。这样的气候环境,除了适宜于瓜果生长,更便于利用太阳能进行光伏发电。
国道边上,坐落着20兆瓦大型光伏并网发电特许权演示项目,是中国最大的太阳能电厂。
据说目前生产的电量过多,仅有4兆瓦成功并网,看来西北周边的企业和居民还不够给力啊,可发展余量还极大,极大!
预订的民宿是距离月牙泉景区不远的鸣山庄园,也是包车旅行社的合作旅社,入住体验不错。
考虑到明早秋妹和左左就来了,换房间太折腾,于是直接订了两夜的三人间。
民宿二楼墙上绘着好看的飞天,一楼的的旅游导览图更是带给我们惊喜:原来河仓城距离玉门关景区居然只有十公里!没啥好说的,明天一定要去看看!上网搜了一下攻略,去玩的人不多,但反响都不错,虽说疏于维护,但也因此免费。
环游出发之前,杨总给我分享了他数年前的游记,在里面感慨了阳关的不复古韵、记录了鸣沙山逃票的钻洞经历,更着重推荐了这里的果园与枣子:“月牙泉边上有个果园,没人看守可以偷摘。里面的枣子虽然有点干,但味道非常甜,强烈推荐。”
于是在这个五六点钟的黄昏,去敦煌博物馆太晚直接休息又太早,不如就沿着景观大道步行至月牙泉小镇,顺便找找杨总所说的果园吧!
可是……可是……
这路边的果园一座连着一座,每座都没人看守……
而枣子枣干葡萄,旅社老板直接用果盘摆在前台,随意抓取,似乎也不用去偷取呢!
在小镇买的话也很便宜,哈密瓜5元一盒,葡萄3块一斤。顺说这里的“葡萄”并不是我原以为的类似马奶子的品种,而是红提。
月牙泉小镇的规划还是不错哒,道路宽敞,店铺整洁,价格公道。
这片商区既是月牙泉景区周边的配套措施,同时也是为了与市区的沙洲夜市抗衡而兴建——毕竟从很多人的反馈来看,沙洲夜市似乎是越来越坑了。
晚饭吃的胡杨焖饼配杏皮水。我很喜欢饼子劲道的口感,与大盘鸡里的皮带面比较像。杏皮水味道没有想象中奇特,大概是有点像酸梅汤+橘子水的清爽型混合果汁?
饭后在小镇里转了一圈,彩灯布景很可爱,尤其是郑和船上的这样大眼娃娃,萌的人肝儿颤~
骑着高头大马扛着专使符节的张骞大大,不知为何却让我联想起骑着小毛驴抱着渔鼓的张果老……
看过央视纪录片《敦煌》之后,片中每天清晨就被主人拉去鸣沙山“上班”的骆驼队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另一个留下印象的是肥肥的黄雀。
今天本来想在路上蹲等驼队下班的,可是在景观大道上等到天色黑透,也没看到骆驼祥祥们的影子,失落……第二天才知道骆驼走的是边上的另一条小道,并且在!旅!店!旁!边!就有一棚骆驼……啊,我们真是舍近求远,南辕北辙!
秋妹与左左在9月30日晚上分别从成都与郑州出发,10月1日傍晚再于兰州碰头转车,今天早上6点准时抵达敦煌。由于打车顺利,她们不到7点就赶到了鸣山庄园与我军会师!
9点半,来到令人雀跃的敦煌第一关:阳关遗址景区。
阳关在敦煌市区西南七十公里南湖乡的古董滩”上,建于汉武帝时期,与玉门关同属“丝绸之路”的重要关隘,又因坐落在玉门关之南而取名阳关。宋元以后随着丝绸之路的衰落,阳关也因此被逐渐废弃。
进入景区,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挥杖迎接我们的张骞。
张大人雕像两侧建有阳关博物馆,陈列了不少本地出土的文物。可惜原件大多搬到了省博或者市博,此处只有复制品。在这里又看到了熟悉的景教流行碑拓、传丝公主画、还有莫高窟壁画。
身为一个吃货,我永远热爱张大人,感谢您带回这么多农作物种子!
旧《敦煌县志》把玉门关与阳关合称“两关遗迹”列敦煌八景之一。
这件木转射,是1974年于甘肃居延东汉甲渠候官第四烽燧遗址出土的文物。
它是当年敦煌守城士兵不可缺少的防护性神器,镶嵌在城墙的射孔之上,战争时可通过射孔对城外的敌人射箭,停射时又将木转射转至正对木框封闭射孔,防止敌方弓箭手通过空隙杀伤我方士兵,集攻击与防御为一体,体现了古人的智慧,也反映了战争的凶残。
阳关的军营既是景区内的游览点之一,也是区间车的集散地。
从此处眺望阳关烽燧,约有两公里,电瓶车往返10元。
当然,你也可以选择乘坐驴、马或者骆驼前往,价格几十,不算贵很多。左左一早打定主意要在鸣沙山骑骆驼,所以在此处选择了骑着小马溜达,我们三人则乘车先行一步。
历史的久远使关城烽燧少有遗存,古代阳关向北至玉门关一线有70公里的长城相连,每隔数十里即有烽燧墩台,阳关附近亦有十几座烽燧。尤以古董滩北侧墩墩山顶上的称为“阳关耳目”的烽燧最大,地势最高,保存比较完整。它处在阳关的制高点,是阳关历史唯一的实物见证。
南面是一片望不到头的大沙滩,被当地人称为“古董滩”。 这里流沙茫茫,一道道错落起伏的沙丘从东到西自然排列成二十余座大沙梁。沙梁之间,为砾石平地,汉唐陶片、铁砖、瓦块、兵器、装饰品、陶片等古遗物,俯拾皆是。故当地人有“进了古董滩,空手不回还”之说。
今天的大漠风光如此之好,秋妹与阿白都穿上了汉服,秋妹甚至还带了登山杖,再一次证明了它既是徒步助力又是拍照道具的超高性价比。
而我也充分过了一把古装剧导演的瘾,尽情指挥两位“演员”找角度摆拍,不亦乐乎。
“乖乖去摆POSE,不要妄图跟导演讲道理!”
爱情武侠剧在我的脑中酝酿:侍卫奉命保护出关和亲的公主,朝夕相处间暗生情愫,但终究难负国命公权,在阳关长亭依依惜别,天各一方。从此侍卫留守边疆孤独终老,公主则远望家乡遥寄愁思……啊,真是太白烂,太狗血了,我都哭了,你们呢?
加载更多
如果是敦煌是中国通往西域诸国的门户,那么玉门关便是敦煌的门户。
最早的“玉门关”,始置于汉武帝时期(公元前111年),位于今嘉峪关的石关峡(距离嘉峪关长城很近),因当地盛产玉石而得名。仅仅十来年后,随着汉帝国控制区域的扩张,玉门关作为边境关卡就搬到了敦煌西北。
到了唐朝,根据玄奘法师的记载,玉门关略微回迁,设置在敦煌以东60公里的瓜州一代。
宋朝之时,国际形势大不如往,玉门关最终在千年之后,回到了其原点——石关峡。
公元1036年,西夏李元昊攻占了河西走廊,直到明初才由大将军冯胜夺回,并在酒泉西部建立了明长城的起点嘉峪关。如果其关城的位置仍旧位于石关峡,不知是否仍旧会被称作玉门关呢?
进入景区之后,经过一个小陈列馆,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小方盘城。东西长24米,南北宽26.4米,城墙高黄土垒就高10米、上宽3米、下宽5米。
1907年,冒险家兼考古者、偷运者斯坦因在盘城附近挖掘到了许多汉简,从而断言小方盘城即是玉门关。但区区600余平米的小城堡作为大汉帝国的西域门户实在是太小了。近年来考古界普遍认为小方盘城只是玉门关的附属建筑之一,真正关城的具体位置尚不能肯定。
如今盘城前换上了新的小石碑,而将原来“玉门关遗址”的大石碑搬到了景区大门口。
啧啧啧,堂堂国庆佳节的第二天,大名鼎鼎的玉门关,游客居然如此之少,简直对不起黄金周的威名啊!不过瘾!没意思!
阿白一JIO飞踹过来:停止你的FLAG行为!轻松地游览不好吗?!
昨天原本计划着游完玉门关景区所含的小方盘城与汉长城遗迹后,再自驾车去鸟不生蛋的河仓城瞻仰瞻仰。没想到景区规划不落人前,今年居然把河仓城也纳入了版图,并且没有涨价,好评!
不过,这三个景点之间的交通,就必须坐区间车了,每人50元啊,差评!巴士的停靠管理比较混乱,幸亏客流量不大,如果人数翻两三倍,指不定是怎样的不堪场面。
河仓城因临近疏勒河而得名,又称大方盘城,在小方盘城东北约12公里。
它是汉代至魏晋时期的重要军需仓库.玉门关、阳关一带的出守军均从这里领取给养。城墙夯土版筑,东西长约132米,南北宽约17米,残垣最高处6.7米,城内有南北方向的两堵墙,将其隔为相等并排的三座仓库,每库向南开一门。
因为区间巴士按点开车,一人一座,因此游客们需要在20分钟内游览返程,否则再等下一班车的话不一定有位子。在城墙南壁听完讲解拍完照,就只剩7分钟了。
因为实在太绕着它走一圈,我背着包和相机,顶着大太阳开始迈步小跑,累的气喘吁吁,但总算看到了河仓城的完整风貌,北壁的城墙果然保存在比较完好呢~
停车点边有一棵胡杨,据说树龄已有千年。
敦煌境内的汉长城分为主线与支线。距小方盘城西北4.5公里处、当谷燧东侧有一段长约340米的主线长城,是已知我国汉朝砂石芦苇长城中保存最好的一段。最高处3.25米,基宽3米,顶宽1.15米。
加载更多
下午5点回到鸣沙山月牙泉,总算是感受到了国庆期间热热闹闹的氛围。
鸣沙山的门票100,租个防沙鞋套再加15——其实戴了还是会有沙的,但鞋里进点沙与灌满沙还是有显著区别哒!
门口的飞天茅台红旗瞩目,听说茅台酒虽然受到国宴力捧,但因包装太土始终难以打开国际市场。于是酒厂高价从敦煌买了深受歪果仁喜爱的飞天形象与名号,从此才走上高端之路。
阿白和秋妹对骑骆驼兴趣不大,于是分头行动。
我和左左一起去排队,100元40分钟的价格丝毫没有阻碍游客们体验一把的热情,队伍排了两百米。不过,因为骆驼多,也只等了半小时,不算久。
我排到的是一匹白色的母骆驼,据说比较少见。
她的个子很高,但很瘦,双峰也瘪瘪的,比不上路边牧场里那些高大健壮的骆驼。
这里的祥祥们朝七晚八地上班,节假日更是每天要接待几万游客,非常辛苦,听说每年都有好多被活活累死的……
骑骆驼完全不像我想象的那么平稳,尤其是上下坡的时候,简直五脏翻腾,要放松身体跟着驼身一起摇摆,感觉才会好一些。我以后再也不说骑马颠簸了!
因为太颠,行走时不好自拍,可以选择路上的20元的国营拍照点,提供效果专业的实体照片,比如下图;或者给自己的领队20元小费,他会很耐心地用你的手机拍很多张,然而摄影水平实在不敢恭维,一张都不想放上来。
鸣沙山的骆驼据说有1200多匹,清洁工每天要清理上万斤骆驼粪。
山坡上驼队首尾相接,连成了一条条的长线。
领队反复提醒我们要抓紧把手、收好配件与背包,以免惊扰坐骑。在下山时他还特意提醒隔壁队的一位姑娘:“别让你的背包再在胸前晃啦,小心惊着骆驼!”恰是话音刚落,那姑娘的骆驼就抬起蹄子几个狂颠,将她直接震飞了起来,从两三米的高空落到了沙地上!幸好地面松软应该没有大碍,但姑娘整个人都吓傻了,仰天平躺僵了好一会儿。
在惊呼中围观了这一幕的我,心有戚戚,默默收紧了挂在脖子上的相机……
骑行结束后,骆驼会把游客送到鸣沙山北麓的月牙泉边。
月牙泉南北长约100米,东西宽约25米,因形状弯曲如新月因而得名,有“沙漠第一泉”之称,自汉朝起即为“敦煌八景”之一,1994年列入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月牙泉有靠地下水自我补给的能力,被古诗赞曰“亘古沙不填泉,泉不涸竭”,1960年代的水域面积是现在的两倍多,平均水深8米多,水质清澈蔚蓝。但随着建国后农业灌溉区的迅速扩张,1958年建成疏勒河双塔水库,1975年建成党河水库,从此下游断流,泉水失去了最重要的两个补给源。甚至每年还要从湖中抽水4至6次用于农业灌溉,可谓雪上加霜,水位急速下降,1985年的平均水深不足一米,泉中露出一道沙梁,不再呈月牙形,有2000年文字记载历史的月牙泉似已名存实亡。
当时的敦煌执政者不想成为历史的罪人,1986年成立修复月牙泉办公室,采取“淘泉补水”的抢救措施:清淤淘沙,将党河水引入一个沉淀池内,再用管道直接输入月牙泉。这次治理虽使水位上升,水质却变得浑浊甚至发臭。后将输管改为渗水场回灌以提升水质。目前月牙泉恢复补水工程总投资8100万元,每年回灌水量1480万立方米,水位保持在1.5米左右,暂别消亡危机。
十几年前,还有人提出“引哈济党”的设想:从哈尔腾河的苏干湖调水,预计投资47亿元,每年将有1.2亿立方米的水被调入党河,4000万立方米的水将专门补给月牙泉。2011年,国务院批准了这项水利项目,但因耗资过高牵连较广,直到现在仍反复研讨,没有正式开工。
此时已是是傍晚七点,夕阳所照范围不断上移,想赶上拍落日的话可得抓紧了。
远望沙丘,左侧道路好像比较坡度较缓诶?应该比较好爬吧?就选它吧!
啊,这是一个多么痛苦的错误选择,左侧虽缓,在沙堆上却是走一步滑一尺,事倍功半,不是一般的艰难!15分钟爬上去比跑步一小时还累,喘的我奄奄一息。
相比之下,中间的直道虽然陡,但铺设了木头与绳索,脚有了着力点不会下滑,实在是轻松太多。
可惜即使付出这么大力气,爬的还是不够高不够远,没能拍到特别好看的落日景象。
红斗篷也没有充分发挥其用武之地,几乎彻底沦为旅行途中3kg的活荷载。
虽然阿白认为,月牙泉着历史与工业的变迁而消亡是正常的事情,无需耗费巨资强行挽留。
但古迹往往也联系着许多故事与回忆,沙漠中的荒凉遗迹固然有其沧桑之美,依然存活至今的名胜则更让人觉得温暖感动,既然人们都还没有忘记它,那么就让它继续留存下去吧!
——何况月牙泉每年旅游收入这么高,完全不亏好嘛!
脱掉襦裙下摆,穿着紧身牛仔裤,蹬着大鞋套,横负登山杖的阿白,这个造型很是酷炫亮丽呢!还带着几分G1动画变形金刚的硬朗美感~
池边的月色中没有互诉衷肠的夏侯仪与冰璃,月泉阁的周边店里却有很多好货!
在这里买到了莫高窟的高清壁画海报,还有前敦煌研究院院长樊锦诗女士主编的《敦煌五十窟》,深入浅出,专业而又不生涩,推荐!——话说你们身为月牙泉景区,怎么卖的都是莫高窟的东西?[笑哭]
加载更多
在我人生之前的旅行中,对于景点的感受评价大约分三种:名过其实令人失望,名副其实令人满意,超出预期令人惊喜,对于惊喜的胜地,自然是下次还想来。
不过敦煌,大概要属于第四种:还没出发就想再来。之前在规划行程之时就已经感到意犹未尽,因假期有限只给了这个城市短短的两天,许多心仪已久的地方都来不及去,比如榆林窟、悬泉置、敦煌博物馆、西湖湿地等等……以后定要在淡季再来一次,将这些遗憾都补上,还要再二刷莫高窟!
为保护莫高窟的壁画环境,售票实行预约制,提前一个月可开始上网预订,每天限量6000张,每15~30分钟为一个参观批次。旺季(5月1日-10月31日)票价180,可观看8个洞窟;淡季90,观看12个洞窟。新票价十一开始执行,我们这些9月订200元票的群众还得先按退票退款操作,再重新买票付款,因操作复杂无法在自动售票机完成,导致自助区空荡荡,人工区排长队,很是折腾。
游览行程从市区的“莫高窟数字展示中心”开始,分批观看两部电影,各20分钟左右,座位先来后到。第一部是介绍莫高窟历史的,场面比较大但内容一般,对于部分历史的简化处理甚至到了失真的地步。因此我个人建议,看第一部片时坐在后排或者靠近过道的位置,这样一散场就能全速冲到下一个球幕影厅,霸占皇后区的最佳视角!第二部影片以数字技术重现了7个精华洞窟,非常精细美好,如果莫高窟的数字化工作全部完成以后皆能达到这样的效果,看不到原窟的失落似乎就不那么强烈了呢!
莫高窟参观预约网 https://www.mgk.org.cn/index.htm
数字敦煌展示网站 https://www.e-dunhuang.com/index.htm
数字中心里有官方周边店,设计精美花样齐全价格公道,我和阿白犹如老鼠掉进白米瓮,乐的合不拢嘴,挑的老眼昏花……在店里消磨了将近一个小时,才依依不舍地进场。
看完电影之后,坐半个小时的区间车去往大泉河畔的千佛洞。
莫高窟始建于十六国的前秦时期,又历经十北朝、隋、唐、五代、西夏、元等历代的兴建,有洞窟735个,壁画4.5万平方米、泥质彩塑2415尊,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佛教艺术地。
1900年,看守莫高窟的道士王圆箓在清扫时,于第16窟北侧甬道壁上发现了一个小门,里面是一个长宽各2.6米、高3米的方形窟室(第17窟),整齐堆放着从十六国到北宋的历代文书和纸画、绢画、刺绣等文物5万多件,这就是著名的“藏经洞”(今三层楼下方)。
外国探(强)险(盗)家纷纷闻风而至,在被英国斯坦因、法国伯希和、美国华尔纳等人多次洗劫,又经历几十年战乱流离,如今留在我国的文物仅1万多件,且品相最为残破杂乱。
提起莫高窟,总绕不开这段屈辱往事。
藏经洞陈列馆的院子里,石碑上刻着陈寅洛的感言:“敦煌者吾国学术之伤心史也!”
感谢阿白赞助的《敦煌石窟.Les grottes de Touen-Houang》影印件,从伯希和所拍摄的画册中,感受一下莫高窟的古今对比。
莫高窟的参观方式是这样的:预约票旅客抵达后在北侧入口排队,每20人左右一组分配一个讲解员,由她带领着在预约区参观藏经洞和其他5个随机洞窟,散场后再自行前往公共区参观大佛窟与卧佛窟。
我们当天跟了个有活力又很专业的可爱领队,看了29/328/329,这几个洞窟建于盛唐,在西夏与明清时期修复,328窟的胁侍菩萨像还被华尔纳偷走一尊,现藏于美国哈佛博物馆。之后是藏经洞所在的16/17窟,以及五代时期曹氏家窟55/61,这两个巨大的洞窟也是我心愿本上的明星:标志性的绿色大伽蓝、穹顶四角的四大天王像、二十八星宿图、乐舞图、五台山全景图,以及著名的曹氏女眷壁画——可怜男性壁画绘于入口甬道,被后代无情的覆盖了哈哈哈!
实际上,只要保持很乖很安静,散场后完全可以继续跟着其他讲解员的队伍蹭窟看。我跟阿白就愉快地蹭了71/323/292,才依依不舍地离开。可惜心愿本上其他洞洞当天没有开放的,比如有着超美丽大白菩萨和法华经变图的45窟,绘着鹿王本生的257窟……
下次淡季来一定要看个够!特窟的小钱钱也要准备起来!
在重修的小牌坊前留影,秋妹这张颇有长者风范,令人不由自主地就膜起来……
预约区的人虽然比平时多,但依旧不算拥挤,于是今天的我依然在高喊着“完全没有国庆节的气氛!”狂立FLAG。
公共区的人山人海很快就狠狠打了我的耳光。四个应急洞窟排队时间10~30分钟不等,正所谓苦等半小时,看窟一分钟,观赏体验极差,简直令人怀疑人生!所以说,想要好好游览莫高窟,果然必须预约才行啊!
编号第96号的大佛窟开凿于初唐,弥勒佛像高35.5米,是莫高窟的第一大佛。 据说其面貌与龙门石窟的毗卢遮那佛有几分相似,都是照着武则天的面貌来塑造的。
窟前的九层楼最初原为四层,晚唐建成五层,宋初重修。现在的九层楼是1935年建造,已成为莫高窟的标志之一。
之前导游告诉我们涅槃窟也开放时,我的内心非常激动:
“请问是158窟的涅槃佛吗?”
——“不,是148窟的哟!”
尼玛,158与148的区别,那就是正版与九块九包邮山寨的区别啊摔!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清朝塑像的水准着实令人不敢恭维,还不如不修保留原样!不过148的壁画仍是唐朝所留,观无量寿佛经、东方药师变、涅槃经变……都是精品,可惜驻足时间太短又没有导游,没能仔细观赏。
大泉河对岸的陈列中心也是不容错过的景点,这里有8个复制洞窟,制作精湛难分真假。
据说复制完成的洞窟总数其实远不止这些,阿白在成都观看丝路展览时,可是花了好几天才把所有的看齐。
陈列的洞窟编号有:3,217,249,275,276,285,419,以及榆林窟29。其中第3窟的原窟是不对外开放的,217与275属于特窟,在这里能看到复制的也很不错。然而今天复制3并没有开放,复制419正外借巡展中,简直令人心碎……
200元的特窟:45,57,158,220,275,321
150元的特窟:156,217,254,322
加载更多
嘉峪关关城位于市区西南6公里处,城关两翼的城墙横穿沙漠戈壁,北连黑山悬壁长城,南接天下第一墩,是明长城最西端的关口,历史上曾被称为河西咽喉,因地势险要,建筑雄伟,有连陲锁钥之称。与远隔万里的东方山海关、中部镇北台遥相呼应,同属中国长城三大奇观。
嘉峪关始建于明洪武五年(1372年),历时168年方建设完成。由内城、外城、罗城、瓮城、城壕和南北两翼长城组成,全长约60千米,形成五里一燧,十里一墩,三十里一堡,百里一城的防御体系。非常值得一看!有半天时间的话,建议将关城、悬臂、第一墩全部游览,套票价格100元。
进城了进城了,通关文牒准备好!虽然拿着前朝的护照,但守卫小哥哥还是放我们进去了嘿嘿嘿……
明长城几个重要关卡的宣传真是一个赛一个响亮。山海关称为“天下第一关”,而嘉峪关和居庸关则都被叫做 “天下第一雄关”。
据《左文襄公在西北》一书记载,左宗棠在同治年间出任陕甘总督时,发现嘉峪关失修已久,边墙四处坍塌,于是下令一律整修,并亲题“天下第一雄关”横额,安置于关头。
可惜由于近代的战火,嘉峪关西城楼焚毁,左宗棠当年所书匾额已失所在。
内城开东西两门,东为“光化门”,西为“柔远门”,意为以怀柔而致远,安定西陲。
内外城之间的城壕与角楼。
西门外套筑一道凸形城墙,构成一个罗城,这就是外城。外城比内城高2.7米。外城正中大门额刻“嘉峪关”三个大字。
站在城墙底向上仰望,确实气势雄壮。尤其是在一望无际的茫茫戈壁滩中忽然拔地而起一座高城,感觉更为震撼。就好比泰山海拔虽然只有区区1524米,但在齐鲁平原却是一枝独秀,自然是“一览众山小”。
城墙上的这种竖直沟槽(下图右),阿白说在敌军攻城时可以倒油点火,吸引敌人在黑暗中如飞蛾扑火一般靠近,再从城墙上集中歼灭。
东瓮城外有文昌阁、关帝庙、戏楼,城内靠北有游击将军府一座,都是清代建筑。
游击将军府府内的蜡像做的非常生动呀。不同造型的官员家丁在不同的房间内履行着自己的职责,
那什么,睡觉休息也是军旅必需,别笑:P
外城的大将军办理现代文牒好贵的说!60~120不等。我我我还是去游击将军府,和西域胡商们一起排个队,请古代文官给盖章吧!
加载更多
从嘉峪关关城往西北走8.4公里就是悬壁长城,它距离石关峡很近——那里是玉门关最早与最晚的地点所在。悬壁长城在峡谷北面,为南北走向,城墙陡峭直长,气势雄伟,垂若悬臂,有“西部八达岭”之称。
悬臂长城是嘉峪关关城两翼边防工程的一部分,由肃州兵备道李涵在嘉靖十九年(1540年)建成。
原本夯筑的片石夹土长城底宽4米,上款2米,高0.5-6米不等,现存的750米长城是1987年重修。
相比之下,北京附近的长城皆为石建,高宽尺寸也要大的多,果然首都格外注重气势和形象呢哈哈哈~
新中国对于河西走廊的开发规划中,矿产与能源占了相当大的比重,酒泉更是重中之重。
始建于1958年的酒钢集团是国家“一五”期间重点建设项目、我国西北地区最大的碳钢和不锈钢生产基地,主体技术装备水平居国内先进行列。
也正是这些新产业的兴起,才让嘉峪关从一座荒废的古代边关发展成现在的繁荣市区,也让落后的西北地区过上了现代化的生活。
长者秋妹,今天也要继续在长城上指点江山!
身后穿黑衣的东北大哥投来了倾慕的眼光……
酒仙阿白,今天也要继续给西凤酒打广告!
12点爬完悬臂长城,天气居然还有点热,可乐再一次发挥了续命加油的神仙功效!
胡司机很开心地发现了一条“近路”,目测能将赶往第一墩的时间从半小时缩短为十分钟,路边断断续续留存着不少城墙与烽燧。
没想到这条路尚未建完,在离目的地咫尺之遥的地方戛然断开,其实是一条让人直冒冷汗的断头路!除了我们之外,还有不少其他车辆也上了当,真不明白管理处为什么不在入口设个警示标志。
长城第一墩在关城以北关城7.5公里,是明代万里长城从西向东的第一座墩台,也是嘉峪关长城防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建造时间与悬臂长城相同。
我们从北门进入,开往第一墩的区间车往返价格12元——但道路的微小坡道让我们错估了距离,误以为只有1公里,于是很自信地沿着城墙边的道路步行,结果走了20多分钟才到。实际距离是2公里,这12元区间车可以说是非常划算了。
明长城西部起点的第一座墩台,就矗立于讨赖河边近80米高的悬崖之上。
秋妹开心地表示:“山海关与嘉峪关都走过了,爷圆满了!”
景区面积很大,悬崖下就有个很大的兵营。除了第一墩外还有滑索、吊桥、客栈雕塑群等许多内容。左左说,她老爸对于这种后代修建的仿古建筑一向嗤之以鼻,称之为“假景点”——与胡司机的“野景点”颇有相似之妙。
于是紧着赶时间的我们,纷纷嚷嚷着“假景点不看也罢”安慰自己,放弃了那些新建项目。
午饭没吃肚子空空,幸好北门外有一对老头老太在卖自家吃食。
煎洋芋、煮玉米、茶叶蛋,囫囵买了一大堆,在车上吧唧吧唧地解决了午餐,又节省了不少时间!
张掖自古就有塞上江南和金张掖之美誉,正所谓,“不望祁连山顶雪,错把张掖当江南”。
作为千百年来中原唯一御驾西征的皇帝,隋炀帝曾召开过一场规模宏大的万国博览会,会址正是在张掖的焉支山下。
汉乐府中的匈奴诗“失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失我焉支山,使我嫁妇无颜色”也体现了张掖的富饶与重要。
张掖丹霞地貌是国内唯一的丹霞地貌与彩色丘陵景观复合区,主要包括冰沟丹霞和七彩丹霞两大景观区,间隔约12公里。其中七彩丹霞景区面积约200余平方公里,主要分布在临泽县倪家营乡。
听说有些包车环游的客人为了赶时间,会跳过嘉峪关,从敦煌直奔张掖。
爱古迹不爱风景的阿白表示难以理解,而即使对于我这样的双修党来说也觉得不可取。
上午还在庆幸,嘉峪关的人虽然多但还可以接受,完全不像八达岭那么可怕……结果下午就被张掖七彩丹霞狠狠打了脸,我被挤的感到万分沮丧,甚至开始怀疑人生。更何况,离开了滤镜加持的丹霞远没有宣传照中那么惊艳,被夸出一朵花的落日景观也是 Just so so.
景区从前年开始就在冲刺5A级,预测明年能通过然后涨价。但就我们当天的感受来说,管理服务做的较差,离5A标准有明显差距。
游客搭乘单向区间车在各观景台之间游览,中途不停,这种方式比较安全正规,但车辆以大巴为主公交为辅,人员上下的效率特别慢,等车排队半小时起步。建议全部换成小火车或者电瓶车,宽敞视野好,落客效率还高。
从北门进可以游览四个观景台,从东门进可以额外多看一个。
在百科、攻略以及大部分人的口中,它们是12345号观景台,但是在门票、导览图里,却又写着七彩云海台之类的文绉绉名字,区间车也不报站,着实令人迷茫……只能不停地问司机确认。
七彩云海台(1号)的栈道是狭窄的单行道,上下客流挤成一团,体验糟糕。
景致也只有面前的几座小山,还不如2号或4号观景台的边角料,时间紧的话建议直接跳过。
2号观景台的面积非常大,视野很好,听说这里也是仅次于4号台的日落观赏点,值得下车游览。
因为排队浪费了太多的时间,所以接下来的5号台我们也跳过了。后来才发现它离4号台非常之近,更有栈道相连。完全可以在5号下车,然后步行几百米去往七彩虹霞台。
而四号台不愧是人气最高台,从五点开始就挤满了人,而且挤上去之后就不走了。台上固若金汤间不容发,我们在台下绝望地仰视,既担心今天上不去,更担心可能会发生踩踏事故。
幸好还有几个工作人员在维持秩序,催促台上的游客看一圈就尽早下去,同时分批往上放人。队伍总算松动开来开始缓缓前行,让我们赶上了一缕黄昏暮色。
昨晚在嘉峪关市吃了焖鸡花卷(下图1),物美价廉。
要说这趟旅途最让我期待的,不是牛羊肉不是大盘鸡,而是“张掖大菜”(下图2)!作为一名身在曹营心在汉的精神浩气盟,我对帮助自己突破厨艺等级的这道菜可以说是非常有感情,规划行程时就哭着喊着一定要吃!于是今晚主动买单,请大家吃这道心心念念的料理。这道料理因张掖地名而得名,又称西北大菜,用猪或羊的肝、肺、心、血剁碎,加精制豆粉与水调和。佐以各种调料搓成短条,以清油炸熟成“卷杆子”,切成寸段装碗,加肉汤蒸熟后扣于盘中;再将熟五花肉切成薄片,摆放整齐;另加煎成絮状的鸡蛋、大叶绿蔬、辣椒等脆片,浇汁使其亮泽。
唔,做法听起来虽然复杂,但卖相其实很朴实,口感也很朴实……没有在全国流行开来,果然还是有原因的,咳咳。
当晚入住临泽丹霞青旅,啊这是朕第一次住青旅,也是此行房费最节省的一夜。
因为四个人可以包一间,2个单床+1组上下铺+独立卫生间,所以感觉并没有想象中艰苦。
罒ω罒
大厅还提供免费糖果与红枣茶——甘肃青海一带的红枣茶特别好喝,每店必备。
风和日丽好清晨,漫天皆是鱼鳞云。
普通的环游行程在经过张掖之后,就会经过扁都口、穿过祁连山回到西宁,此段227国道也被称为中国最美公路。尤其是七八月间,路边油菜花开,牧场连绵,远方雪山连绵,天光澄澈,据说景色相当震撼。这条线路是古丝绸之路南线的一段,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隋炀帝杨广西征土谷浑都曾踏过这条道路。
然而这次的目标是集齐河西四郡,朕只能含泪转赴凉州了!且待日后重征敦煌时再收复扁都口!
——“227国道我上次走过哟,确实很美哟,还有马蹄寺哟!”得意洋洋的秋妹什么的,最讨厌了!
从张掖到武威有200多公里,沿途有许多汉长城遗迹,有些墙体与城郭还保存的相当完整,比小方盘城与河仓城都更壮观,却并未开发为景区,就那么随随便便地遗留在路边。
这一段也不愧是河西走廊较为狭窄的一段,古今道路、城墙、城市分布高度重合。道路时而在长城北侧,时而在南侧,车内众人也跟着叫喊:“出国咯!又回国咯!我又出国咯!我又回国咯!来打我呀哈哈哈!”
在看到焉支山、山丹军马场这些著名的地标指示牌时,同为霍场长的迷妹,大家发出了整齐一致的感叹:
“ヾ(◍°∇°◍)ノ゙~~~哇~~~”
中午12点,抵达武威市,这座城市远超我们想象,比之前的河西三郡都更大更繁荣——这也非常符合她的历史定位。
雷台汉墓公园中的雷台为前凉国王张茂所筑灵钧台。1969年在雷台下发现一处东汉晚期的大型砖石墓葬, 出土文物231件,最突出的是铸造精致的99件铜车马仪仗俑,艺术价值最高的是一匹铜奔马——也就是举世闻名的稀世珍宝“马踏飞燕”。
公园免费开放。一进南门,迎接游客的便是中国旅游标志“铜奔马”的放大版雕塑。
铜奔马又称马踏飞燕,或称马超龙雀,右后足巧妙地轻踏在一只展翅奋飞回首惊视的飞鸟背上,符合力学平衡原理。蕴含着极高的艺术、科学和历史价值,铸造技巧精湛,堪称青铜艺术极品。
西游团在这里可算是留下了唯一一张大合影。
铜奔马图腾柱的两侧是张骞出使西域、霍去病击败匈奴的浮雕群。
两位都是汉朝的功臣,中国的伟人,也是旅行景点中的老熟人。
铜车马仪仗俑队共99件,由38匹铜马、1头铜牛、1辆斧车、4辆轺车、3辆辇车、2辆小车,3辆大车、1辆牛车、17个手持矛戟的武士俑和28个奴婢俑组成。是迄今发现的数量最多、阵容和气势最雄伟的汉代铜车马仪仗队。
原件现存于甘肃省博物馆,是按照真实尺寸1:6等比缩制的。
在雷台公园的核心景区摆放的这片青铜复制品则是按真实比例1:1制作,壮观气派,而且价格感人——总共才花了400万元。比起寺庙里动辄几百上千万的佛像,简直不要太划算!
公园的文物陈列观中摆放着完全按照原件尺寸制作的复制品。
主车舆车通长36厘米,马高40厘米,奴婢俑高19.5-24厘米。
最下方的龟型调料盒,已经在无数的博物馆中见过,应当算得上是公元前爆款厨具。
对了,文物陈列馆虽然免费,但需要先跑到公园西门凭身份证领取门票才能参观,颇有些折腾。
领完票不妨先在西边参观凉州词陈列馆,了解一下武威市的历史变迁与人文艺术。
武威,古称凉州、雍州、姑臧、休屠、屠各,是古西北首府,六朝古都。前凉、后凉、南凉、北凉、大凉在此建都,又因汉武帝为彰显大汉帝国军队的武功军威而得名,是曾经的中国第三大城市,西北的军政中心、经济文化中心,一带一路的节点之一。
陈列馆的沙盘展示了其宏大规模之一隅,而清朝绿化第一人左宗棠先生当然也把杨柳种到了这里。
汉墓地宫因被发现于雷台观的东南侧而得名。虽然所有文物虽然已被发掘搬空,但进地宫参观依然要收费40——对于我们这样的普通游客来说可能有点不值。
雷台观本来也包含在这门票所圈范围之内,但近年被划了出来免费开放。观宇是祭祀雷神的地方,故名雷台,它在明清时期建造,修在晋代的雷台之上,台高 8.5米,南北长106米,东西宽60余米。
今天的道场,也非常的文明和谐平等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加载更多
天梯山石窟位于武威市城南约60公里的黄羊河畔,始建于北凉沮渠蒙逊时期,是我国早期石窟艺术的代表,也是名副其实的中国石窟“鼻祖”,在中国石窟艺术发展乃至整个佛教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1958年,因修建黄羊河水库,政府决定组织以常书鸿(敦煌守护神!)为队长的文物搬迁保护机构,对石窟文物进行清理搬迁。在大佛窟外修筑了一圈防渗水围堰工程,其他几十米高处的小洞窟内49身塑像、100多平方米的壁画及25箱残片均搬迁至省博物馆保存。不过,在之后的几十年里,武威市及相关水利专家多次对黄羊河水库测量,发现当初过高估计了蓄水水位,水库对小洞窟的文物并不造成威胁。
秋季的黄羊水库美不胜收,滋养着方圆百里的农田水利。
对于干燥高寒的西北地区,如何在文物保护与民生基建之间取得平衡,确实是一个需要不断摸索、谨慎解决的难题。
从售票处步行500米就到了核心景区。这条几十米长的通道内壁两侧曾摆满了佛像,原件已被全部搬走保护。
当天的游客少的令人发指,10月5日本是国庆高峰,但眼见最多只有二、三十人,与昨天张掖的景象可谓天上地下。感觉景区本身也没把盈利当做目标,没有小卖部没有区间车没有附加项目,就随随便便卖个票随便你爱看不看……额,明明听说天梯山的保护经费严重不足,开动脑筋宣传创收什么的,可以有的!
第13窟系唐代造像,一铺七躯。本尊为善跏坐弥勒大像,高约26米;两侧二弟子、二菩萨、二天王,虽经历代重修,仍然保留着唐代风貌。
之前读攻略、看电视时见到天梯山大佛像,我总嫌弃人家头大身小,脸颊太方,目光呆滞……但现场见到不由得高呼“真香”,大佛简直美翻了好么!
上大下小在仰视时非常符合透视习惯;方脸颊的立体感很强充满了气势;眉梢唇角的曲线神秘莫测堪称迷人……咳,总之平面照片与立体塑像的视觉效果真的不能划等号,对于巨像来说尤其如此。有些大美人好看却偏偏不上相,天梯山大佛正是这样的美人儿。
跟着大佛一起做无畏印!
石窟中的壁画保存不多,表层壁画多为西夏、元、明之作,在剥离重层壁画中又露出了北凉、北魏、西魏和隋、唐残画。其中北凉壁画别具风格,与敦煌、酒泉的壁画风格相近,又有凉州本土特色,具有朴拙之美。
因年代久远,壁画颜色大多已褪去,只有青金石、孔雀绿、朱砂这些昂贵的矿物质颜料经得起岁月与风雨的洗练。
其他洞窟皆未开放,里面的彩塑大多搬走,也有一些毁于1927年的地震。
由于搬迁前后保存环境的变化,导致石窟文物大部分出现了不同程度病害,大佛的底部也出现了明显的渗水脱落与霉斑。敦煌研究院和甘肃省博物馆按照国家文物局批准立项的抢修方案,正在对天梯山石窟文物开展抢救性修复。
1958年,修建水库前,所有文物被搬迁保护至甘肃省博物馆保存。
2006年,大部分文物及残片被移交回石窟管理处保存,在陈列馆中就能看到其中一部分。
话说陈列馆的墙壁上贴着各种文物浮雕彩砖,一看就非常精(昂)美(贵)。
告别了带给我们满满惊喜的天梯山石窟,一行人心满意足地继续向前。
老天还是比较给面子的,之前虽然阴沉了大半日,但始终憋着没落雨,直到我们上车才开始下起来。
打开地图导航,想看看离终点兰州还有多远,却发现……
“话说,前方就是乌鞘岭了哟~”
“啊啊啊啊啊啊啊!”霍去病头号粉丝秋妹率先发出尖叫。
乌鞘岭属祁连山脉,是东亚季风到达的最西端,是半干旱区向干旱区过渡的分界线,也是陇中高原和河西走廊的天然分界。东西长约17公里,南北宽约10公里,乌鞘岭主峰海拔3562米,年均气温-2.2℃,是古丝绸之路上河西走廊通往长安的重要关隘。
这里的四段隧道长约3~6公里不等,总长约20公里,于2006年实现双线开通。伴随着兰新铁路兰武段新增二线铁路的全面建成,欧亚大陆桥通道上的“瓶颈”制约被消除,连云港至乌鲁木齐3651公里间全部实现双线通车。
汽车从四号隧道开出时,眼前的淅沥小雨忽然就变成了漫天飞雪,仿如穿越时空隧道来到了另一个季节!志书对乌鞘岭有"盛夏飞雪,寒气砭骨"的记述,古人诚不欺我!
晚上八点终于赶到兰州。
最后一夜的住宿选择在了高铁西站与甘肃省博物馆之间的“蜉蝣公寓”,这是一家非常棒的民宿,空间宽敞装修精致交通便利房东可靠价格合理,周边吃饭逛街的去处也很多。
中午在武威吃的三套车(凉州行面+卤肉+冰糖红枣茯茶)虽然美味但不过瘾,晚上在楼下清真火锅店就爽爽地涮了个饱,大满足!
加载更多
甘肃省博物馆建于1956年,建筑面积2.1万多平方米,展览面积1.3万多平方米。收藏有历史文物、近现代文物、民族文物、和古生物化石及标本约35万余件,为国家一级博物馆。
常设陈列展厅有:甘肃彩陶、丝绸之路、古生物化石、庄严妙相、红色甘肃。
每星期二至星期日 9:00—17:00(16:00停止入馆);星期一闭馆(除国家法定节假日外)。每天上午限定1200 人次参观,下午800 人次。原本担心国庆去晚了排不到,还提前在网站预约。现场发现余票相当充足,我们甚至中午出来吃了个饭下午再重新领票进去。
为避开人流(其实跟前几天比根本就不算有人流),我和阿白选择先参观古生物展厅。
合川马门溪龙:1947年在兰州海石湾所发现的恐龙化石,是目前亚洲最大的蜥脚类恐龙,身长22米,高近4米,颈长9米,估计活着时体重40~50吨,生活于距今1.4亿年前的侏罗纪晚期。
黄河古象:1973年,发现于甘肃合水县板桥乡的水利施工工地,复原装架后的古象身高4米,体长8米,门齿长3米多,是我国目前最大的古象化石。然而甘博目前所陈列的是复制品,原件被运到北京自然博物馆了,上大学时我曾去看过……为什么会有一种天道好轮回的感觉,笑哭。
“甘肃彩陶”展厅里按照年代分类,展示了大地湾文化、仰韶文化、马家窑文化及青铜时代诸文化彩陶,其中有2件彩陶瓶是国宝级的镇馆文物。
阿白对仰韶红陶情有独钟,它们的花纹生动、简约又富于变化,给朴实的器罐带来了夺目的美,即使以今天的眼光来看,也充满了时尚活力。
我俩接下来展开了关于“是我的原始人祖先吃了你的祖先,还是你的祖先熬过了饥荒顺利生存”的争辩,并不知不觉的走到了下一个展厅:“妙相庄严——甘肃佛教艺术展”。
第一个小厅中间是三座藏式小白塔,下面陈列着藏传佛教的人骨法器,看着有点毛毛的。
四周是仿制的麦积山石窟,额……仿制水平相当不怎么样,比如44窟的郭炜炜,不但没有似笑非笑的神韵,甚至脸都歪了……
与大方的陕博不同,甘博的陈列可以说是非常小气!
脆弱怕光的字画绢丝之类的不展出也就算了,皮实的金银玉器之类还藏着掖着那就不厚道了!
比下图左侧的马德惠石造像塔更有名的高善穆石造像塔,就没有展出,哼!
《道行品法句经》、《大般涅盘经》、《淳化阁帖》、《仪礼》、《汉医方》什么的,当然也看不到,哼!
不过,其他经书也是精品,从那端正流畅的字里行间,仿佛都能感受到抄经人当时虔诚郑重的心境与不疾不徐的落笔。
总的来说第二个厅里的藏品还是比较丰富的,下图右侧这件《报父母恩重经变图》,原出敦煌石窟,称得上是我国最早的连环画了。全图绘佛、菩萨及世俗像达110余人,中间墨书经变文12行,把宣扬佛法同报父母恩结合在一起,绘画了父母养育孩子的过程,如怀胎、哺育、摇摇篮、嬉戏、教育等画面。
这幅绢本画既有唐的雍容华贵,又有宋的秀美俊俏,使用颜料有石青、石绿、朱砂、赭石、白粉、金粉等,虽历经千年仍色泽鲜艳,是一件值得仔细欣赏的国宝。
“甘肃文明”展厅集中展示了420余件系统反映古丝绸之路的文物,包括北方草原文化青铜器、汉唐丝织品、佛教造像、金银器、唐三彩、元青花等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
而作为压轴王牌、甘博象征的铜奔马及仪仗队,虽然享受了不一般的陈列规格,但却似乎给游客们带来了适得其反的疑惑:
“假的吧?真的千年文物哪能保存的这么完好?”
“就是,这(仪仗队的)防护罩也是半封闭的,要是真的肯定全封起来了。”
“真的肯定在原地,这里的应该是复制的。”
——忍痛献出了真品的武威雷台哭晕在厕所~
嘿嘿嘿,从这个魔性的视角来对比一下雷台雕塑与原件的仿真度。
加载更多
左左下午3点的火车回郑州,我晚上9点的飞机回上海,阿白秋妹则是午夜1点的火车回成都。
话说,我在为她俩抢购返程火车票时,因为兰州站竞争过于激烈,所以采取了曲线救国的策略,把重点放在了沿线靠前的西宁、海石湾等车站上,三人分工抢购,最终顺利买到了平安驿发车的卧铺票,只贵了20多,多么机智!
当我拎包踏上归途时,阿白与秋妹则跑到了中山桥去浪。
黄河第一桥的夜景似乎比白天更美,是个网红打卡好去处。
来了兰州,当然要尝一尝地道的兰州拉面。
最便宜的面只要7元,但分量不多,牛肉更是一片都没有(有些地方可能会给一点点肉),想要牛肉的话需要付费另加,于是一碗真正的牛肉面价格往往在15元以上。
据说多年前,兰州牛肉拉面随着通货膨胀而涨价时,不少市民都抱怨“贵的吃不起”,于是兰州物价局出台了强制命令,所有拉面店必须有不超过7元的低价面,类似于大学食堂必须有1元钱的低价菜。但政府又不给面馆补贴,于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从那以后拉面里的牛肉就越来越少直到没有了……
这座城市的轨道交通值得点个赞!兰州站、西站、中川机场之间有城轨相连,从博物馆打车10分钟到西站,再坐半个多小时火车就到了机场,守时实惠又安逸。
在午夜之前回到了浦东,最后乘坐去哪儿的超级巴士安全到家,一路用遍各种交通方式,最后居然比左左更快抵达,而此时的阿白秋妹,因为晚点还没上火车呢!
十五天的行程好似一场人生大梦,即使是厚厚的门票与沉沉的纪念品,似乎也不能让我清醒,且让我再多回味几刻……
评论(1)
写评论...